复习第十章 交流电
重点、难点解析: 一、交流电的产生 1. 交变电流的定义:强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 2. 正弦交变电流: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做正弦交变电流,正弦交变电流的图象是正弦函数曲线。 3. 交变电流的产生 (1)将一个平面线圈置于匀强磁场中,并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正弦交变电流。 (2)中性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①线圈转到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②线圈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2次,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的方向改变1次。 4. 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瞬时值表达式:
二、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 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瞬时值是时间的函数,不同时刻的瞬时值不同。 2. 最大值: 3. 有效值: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用“E、I、U”表示,对于正弦交流电,其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是: 4. 周期和频率:
三、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1.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用感抗表示,其大小由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决定,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感抗越大;低频扼流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大,有“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高频扼流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小,有“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 2. 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用容抗表示,其大小由电容器的电容和交流电的频率决定,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容器的容抗就越大;隔直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旁路电容器有“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
【典型例题】 一、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包括图象) 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实际上是线圈在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其处理方法就是处理电磁感应问题的有关方法。 2. 中性面的特点:在该位置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 3. 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要从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两方面结合起来理解,取线圈在中性面位置时为计时起点,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闭合时线圈两端点间的电压以及电路中电流变化规律为: 例1. 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 B. C. D. 每当i变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绝对值都最大 解析:熟悉交流电的产生过程,磁通量为零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最大,因此选项A、B、C错误。 答案:D
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对于交变电流,应注意区分有效值和平均值的使用范围。 1. 关于交变电流的有效值问题,首先观察是不是正弦交流电,若完全是,则直接应用 2. 交变电流的平均值是交变电流图线与横坐标(t轴)所围的面积跟时间的比值,其数值可以用 3. 在计算交变电流的焦耳热时,应用有效值;在处理流过的电荷量时,应用电流的平均值。 例2. 如图表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交流有效值的理解程度,由于多数学生对交流有效值的意义理解欠深刻,只是机械地套用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 正确的思路应为:严格按照有效值的定义,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的大小等于在热效应方面与之等效(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电阻所产生的热量相等)的直流的电流值,可选择一个周期(0.2s时间),根据焦耳定律,有: 解之可得: 答案:B
例3. 一个电阻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它的发热功率是P,当接到电压为 A. 解析:因 所以 答案:B
四、变压器 1. 变压器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而不改变交变电流的功率和频率。 2. 变压器是由原线圈、副线圈和闭合铁芯组成的。 3. 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电压的。 4. 理想变压器:不考虑铜损(线圈电阻产生的焦耳热)、铁损(涡流产生的焦耳热)和漏磁的变压器,即它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5.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公式 (1)功率关系: (2)电压关系: (3)电流关系: 6. 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 (2)互感变压器
五、电能的输送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设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的电阻为R,则功率损失 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的方法:在输电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由 减小输电线路上电压损失的方法:由
六、理想变压器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对理想变压器的认识应从原、副线圈的功率关系、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等方面入手去研究。 1. 对于理想变压器,磁感线全部集中在铁芯中(即没有漏磁),变压器本身不损耗能量,因而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即 2.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式 3.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与匝数的关系为: 例4. (经典回放)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解析:变压器的实质是能量转换器,理想变压器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即有 对理想变压器,有 又
答案:1:16 1:4
七、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1. 输入电压 2. 输出电流 3. 输出功率 例5. 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初级加一个固定的交变电压,那么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 当滑动头E上移时,灯泡EL变亮 B. 当滑动头E上移时,电流表 C. 当滑动头E上移时,电压表 D. 若闭合开关S,则电流 解析:当E向上移动时,副线圈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故副线圈干路电流减小,故 答案:C。
八、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 对于远距离高压输电问题,一般情况下输送的电功率是一定的,这时对输电系统有: 1. 提高输送电压U。 2. 适当增大输电线的横截面积S。 3. 采用电阻率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输电电压。对这一变电过程一般按照“发电 例6. 一小型水力发电站水坝落差 试求: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取 解析:由题目条件可求得1s内水做功为: 水流功率为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流为 根据输电线上损失功率
降压变压器输入电流即输电线上的电流 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流
答案:1:4 6:1
【模拟试题】 1. 处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绕ab边转动,磁场方向平行于纸面并与ab垂直,在 2. 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按照左图所示的方式连接, A. 通过R的电流 B. 通过R的电流 C. R两端的电压 D. R两端的电压 3. 在两块金属板上加交变电压 A. B. 电子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 C. D. 4. 一个边长为 A. 5. 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刻开始计时 D. 每当感应电动势e变换方向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都为最大 6. 如图所示,虚线方框中是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以角速度 7. 在图甲中,直角坐标系Oxy的1、3象限内有匀强磁场,第1象限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第3象限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现将半径为l、圆心角为 (1)求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的最大值; (2)在图乙中画出导线框匀速转动一周的时间内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规定与图甲中线框的位置相应的时刻为 (3)求线圈匀速转动一周产生的热量。 8. 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 A. C. 9. 如图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 10. 在远距离输电时,输送的电功率为P,输电电压为U,所用导线电阻率为 A. C. 11. (经典回放)电学中的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关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规律)、安培定律(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规律)都是一些重要的规律,下图为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示意图(为了简单,设用户的电器是电动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电动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B.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安培定律,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电动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 C.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电动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动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安培定律 12. 钳形电流表的外形和结构如图(a)所示,图(a)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2A,图(b)中用同一电缆线绕了3匝,则 A. 这种电流表能测直流电流,图(b)的读数为2.4A B. 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b)的读数为0.4A C. 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b)的读数为3.6A D. 这种电流表既能测直流电流,又能测交流电流,图(b)的读数为3.6A 13. 发电机的端电压为220V,输出电功率为44kW,输电导线的电阻为0.2Ω,如果用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经输电线路后,再用初、次级匝数比为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供给用户。 (1)画出全过程的线路图; (2)求用户得到的电压和功率; (3)若不经过变压而直接送到用户,求用户得到的功率和电压。 【试题答案】 1. C 2. A 3. B 4. B 5. BCD 6. 7. (1) (2) (3) 8. BC 9. C 10. BD 11. D 12. C 13. (1)线路图如图所示。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