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真题回放 一、直流电路 考点1 电路结构 例1. (2008宁夏)一个T型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阻 A. 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B. 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 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V D. 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V 解析: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路为R2、R3并联再与R1串联,因此其等效电阻为 点评:分析电路问题关键在于将复杂电路简化,画出等效电路. 如果电阻中没有电流通过,则其两端电压为零,在画等效电路时可作为导线处理.
考点2 电路动态变化 例2. (2008广东)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2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 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 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由于其他部分电阻不变,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内电压U'=Ir变小,外电压 点评:处理此类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其次要注意分清变量和不变量;解题思路一般按照“部分→整体→部分”的顺序进行,即从阻值变化的部分入手,判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最后再分析各支路的变化情况.
考点3 电路知识的实际应用 例3. (2008重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转向灯电路(图3),其中L为指示灯,L1、L2分别为左、右转向灯,S为单刀双掷开关,E为电源. 当S置于位置1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L的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B. L1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C. L2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D. 含L支路的总功率较另一支路的大 解析:由电路结构可知,当S置于1位置时,L与L2串联后再与L1并联,由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知,L1和L2的电阻相等. L与L2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L1的电阻,由于电源电动势为6V,本身有内阻,所以L1两端电压和L与L2的总电压相等,且都小于6V,所以三只灯都没有正常发光,三只灯的实际功率都小于额定功率. 含L的支路的总电阻大于L1支路的电阻,由于两条支路的电压相等,所以含L的支路的总功率小于另一支路的功率. 故选A. 点评:电路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很多实际的应用,在高考中常以这些内容为背景设计试题,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观察周围的电器,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其原理,从而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交流电路 考点1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 例4. (2008宁夏)如图4所示,一矩形线圈abcd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并绕过ab、cd中点的轴OO'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 若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夹角θ=45°时(如图5)为计时起点,并规定当电流自a流向b时电流方向为正. 则图6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矩形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是由于bc、ad棒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由右手定则可知,图5所示时刻(0时刻)ad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为a→d,bc棒产生的电动势为c→b,因此电流为负值,AB图错;当线圈转过角度为 点评:交变电流产生过程本质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因此在高考中常与电磁感应知识综合考查,且考查方式灵活多变,可以是周期性运动的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交变电流,也可以是固定线圈内的磁场周期性变化而产生,……这就要求考生对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深刻理解,能够用电磁感应知识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记住公式.
考点2 交变电流的四值 例5. (2008广东)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7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s B.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Hz C.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D. 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 解析:由图可知,交变电流的周期T=0.250s,因此其频率 点评:有效值是考查热点,要求知道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并能够从电流的热效应角度利用等效观点进行分析和计算.
考点3 理想变压器 例6. (2008天津)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 设原线圈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 当R增大时 ( ) A. I1减小,P1增大 B. I1减小,P1减小 C. I2增大,P2减小 D. I2增大,P2增大 解析: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电阻增大时,由于副线圈的电压不变,所以输出电流I2减小,导致输出功率P2减小,所以输入功率P1减小;输入的电压不变,所以输入的电流I1减小,B正确. 故选B. 点评:分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各物理量之间的制约关系,一般可按“电压关系原定副,电流关系副定原”的思路来分析.
例7. (2008四川)如图8,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 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和U2;A1、A2和A3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I2和I3. 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U2变小、I3变小 B. U2不变、I3变大 C. I1变小、I2变小 D. I1变大、I2变大 解析:因为变压器的匝数及U1不变,所以U2也不变. 当S断开时,因为负载电阻增大,故副线圈中的电流I2减小,由于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I1也将减小,C正确;因为R1的电压减小,故两端的电压将增大,I3变大,B正确. 故选BC. 点评:本题分析I1、I2时用到变压器的制约关系,而在分析I3时又用到了与例2相同的分析方法;在考查变压器知识的同时,又考查了考生对电路动态变化问题的分析能力;本题为小综合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考点4 远距离输电 例8. (2008上海)某小型实验水电站输出功率是20kW,输电线路总电阻是6Ω. (1)若采用380V输电,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 (2)若改用5000V高压输电,用户端利用n1:n2=22:1的变压器降压,求用户得到的电压. 解析:(1)输电线上的电流强度为 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为 (2)改用高压输电后,输电线上的电流强度变为 用户端在变压器降压前获得的电压 根据 用户得到的电压为 点评:远距离输电问题中牵涉到的物理量较多,但只要将各量关系理清就很容易解决,所以难度一般不会太大;在高考中还可将此类问题与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知识综合,如08北京理综23题就是与风力发电的综合问题,同学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观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