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要顺应内在需要

 dnaksk 2013-08-24

教育要顺应内在需要

作者:佚名 发表日期:2012-05-21 14:11:58 来源:互联网 人气:16


       教育要充分照顾到孩子们的内在需要和感受。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碰到这样与那样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对问题的认知以及如何正确地去解决。声色俱厉的训斥、简单粗暴的对待就好像那“呼呼北风”,往往只能引起他们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纠错,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古人有语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说的也都是这个理。

大家都熟悉法国作家拉封丹《南风和北风》的寓言。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存需要,使人的行为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这种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之为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运用于教育,需要我们对人性有深刻的洞见。在心理化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面对被问题困扰的学生与家长。是通过放大他们的问题,勒令改变;还是自然地唤醒内在的力量,去激励自主的转化,是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心理剧的角色扮演和社会实践与体验,自然而然去激发动机,学习应对问题的有效方式时,使教育的功效事半而功倍。
 
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这样的一则故事:一名学生在校园里摘了一朵玫瑰花,被老师发现了,他哭着对老师说:“我的外祖母病得很重,我想把这朵玫瑰花献给外祖母。”这位老师把他带进办公室,十分动情地对他说:“你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懂得孝敬,真是太好了,你这种品德使我很感动,因此老师也送给你一朵玫瑰花。“接着这位老师又说:“至于你摘花园里的花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你的外祖母,因为她老人家听了要生气的,老师代你赔偿好了。”这位老师再一次把“南风”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试着想象一下,假如对摘花的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来一顿训斥,后果又会如何?也许他会变得虚伪、狡猾;也许因为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碰到这样与那样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对问题的认知以及如何正确地去解决。声色俱厉的训斥、简单粗暴的对待就好像那“呼呼北风”,往往只能引起他们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纠错,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古人有语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说的也都是这个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