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147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 胸胁满 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

 学中医书馆 2013-08-25

147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 胸胁满 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往来寒热 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岑三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此方常用,伤寒五六日的时候,已发汗而复下之,此五六日的时候正是传半表半里的时候。表不解,没有少阳病的证侯,发汗可以。但发汗表不解后要好好看一看,如果表不解用桂枝汤,不可吃一药,得辨证,如果表不解,泻下,总要使邪热内陷,胸胁满微结,胸胁满为柴胡证,微结,里面微有所结,结得不厉害。但是有所结,我们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就是个体会,各注家都没这么注,这个柴胡桂枝干姜利于大便干,这也奇怪,有人一看又有干姜,又有桂枝,就认为偏温,其实这个药,大便稍溏,用它是要泻的,所以微结,就是里头微有所结,不是结得不象阳明病及结胸病那样结的凶。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因反复下之,丧失津液了,所以尿不利,同时也有误下致气上冲的关系,导致小便不下行,故有二种原因致尿不利,故桂枝用量多,三两。气往上冲,诱使水上而不下,可致尿不利,渴而不呕,微结,胃里头有热,渴,胃里头没有停水,故不呕,胃里头没水有热,但头汗出,气冲于上,气往上行而不下,所以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就是有热,往来寒热就是柴胡证,是为未解也,未解也,有二个问题,一个多少有表证,一个少阳病里头微有所结,仍以柴胡为主治疗,此方合用桂枝甘草多少有解表哇。在临床上有无名的低热,用此方很好,没有其他的表证,但现些柴胡证,我用此方治低热,治的很多,找不出来什么原因,如肝炎低热的用此方可解除。此主与小柴胡汤不同,里头不虚,不用人参,不呕,也不用半夏,但是渴,所以用花粉、牡蛎,刚才讲了,此二花解渴的力量很强,同时微结,这个花粉、牡蛎,花粉本身有润下的作用,再加上咸寒的牡蛎一起,有通大便的作用,用桂枝甘草汤治气上冲,也就是小柴胡汤证,里不虚,而不呕,渴,有时气上冲,有微发热,即有表证,此方可以用的,其它的与柴胡证大致相同的,柴胡用的也相当重,半斤,即 24克,花粉也量大,此药苦寒治消渴,解热有缓下的作用,对宽作用不如瓜蒌实,去痰宽胸就用瓜蒌,去热解渴,用花粉。这个方子,在柴胡剂里头,慢性病用都好,为什么?花粉这个药是个补药,有点强壮作用,常用滋阴,久病虚衰无力,心下多少有点满,满有二个问题,一个为有所结,一个为气上冲,用桂枝甘草,有人看桂枝干姜热得不得了,其实桂枝我常用并不那么热,不象现在教材说的桂枝是大热药,其实这个药最平稳不过,不是那么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