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造福车友,5系的小技巧集锦,兄弟们速来补充!

 zkt2997f5jn 2013-08-25

用车过程中发现有些小技巧挺管用的,分享给大家。车友们排队补充,有什么不对的随时指出,以免误导。

我先来抛砖引玉:

1、自动启停不需要的时候除了通过开关关掉以外,还可以这样操作:刹停车一秒内再适当用力深踩一脚刹车踏板即可暂时让其失效。宝马官方说明发动机启动一次的油耗相当于怠速5秒钟,大家可据此预判是否需要关闭启停。

2、关于能否播放APE无损格式。有车友说APE格式的音乐不能播放,其实把后缀名由ape改为mp3就可以了。没必要转成其它格式。至于flac、wav、wma、mp3格式的也是可以播放的。(在2013款nbt主机试过)

3、仪表盘出现黄色的方向盘警告。出现的原因大多是在开启自动启停功能的情况下,当发动机停止时,转动方向盘就可能出现该标志。其实说明书上有相关处理办法,只要方向盘左右打到底3圈即可消失。咨询过4s,8月底会有相关程序出来,届时整车编程即可解决。大家可以随时咨询本地4s店。

4、油箱处机油泵耳鸣声异响。看论坛上兄弟,有换过机油泵解决问题的,也有换了后还响的。换还是不换大家斟酌。

5、宝马远程助理有出现安卓版的。宝马官网有

http://www.bmw.com.cn/cn/zh/owners/bmw_app/app_overview.html,也可以在google play上可以下载。

6、关于遥控钥匙:长按锁车键可关闭车窗、折叠外后视镜,长按开锁键可开启车窗。

7、灯光:①日间行车灯关闭:在主菜单-设置-灯光,有行车灯开关选项。②位置同上,有转向灯闪三次,选中后,轻拨转向灯杆,转向灯会闪3次,这个在车辆变道时有用。

8、左、右后门都有儿童锁,防止小朋友在车里打开车门的。注意打开后要大人在车内开下车门,检查一下是否生效。

9、导航:宝马和百度合作,出发前可以在①电脑上用百度搜索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窗口右上角有一个手机图标,选择发送到手机,填上预留的手机号即可。②手机端可以在百度地图搜到目的地后选择分享,然后再选手机,选好品牌,填好预留手机号即可。稍微等一两分钟即可在导航里的信息处找到目的地。

10、关于预热。说明书载明:无需热车,点火即走。缓慢加速,保持发动机以较低转速运行。

11、磨合期。新车2000公里以内不要超过160码 转速不要超过4500转。500公里内刹车要温柔,尽量不要急刹车,以免造成刹车盘出现沟槽,缩短使用寿命。

12、行车过程中拉起手刹,起到刹车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救命。

13、关于贴防爆膜: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65-24145894-1.html

14、车上送的两个锲形后排垫脚,好多人都不用。其实如果你车上用的是丝圈脚垫,可以把它垫在丝圈下面,这样就不会乱动了。

15、关于燃油:要求无铅,建议95号以上。最低等级:90号。最大乙醇含量10%,相当于E10。



16、这个是干嘛的?



说明书上有:转到蓝色是让空调温度更低一点。红色是让温度更高一点。当然是相对于空调的设定温度来说的。我猜这个旋钮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夏天的时候吹向脸部的风过凉,冬天吹向脸部的风过热。

34楼 squall9700 补充:

“关于第16点 ,在不开启AC空调压缩机的情况下,转到蓝色是未经过发动机循环水加热的自然风,转到红色是经过发动机循环水加热的自然风。

如下雨天,你想不使用AC制冷,那就关闭AC,转到蓝色,开启外循环,玻璃也不容易起雾。如果关闭AC拨到红色,就算你把温度调的很低,依然有些热风,玻璃容易起雾。”

17、后视镜调节键拨到左边,倒车时右边后视镜能自动下翻。这是个很便捷又常用的功能,。由33楼 后山头的臭地瓜 补充。如果不需要下翻就拨到右边。

18、有舒适进入的车,后备箱可以用脚开启。29楼 JafferChee补充。

再补充下:可能有人觉得不太灵敏,这个可以按照说明书上来:后保险杠面板的不同高度处分别安装了一些传感器,用于检测您小腿和脚部的运动,以便向车载电脑发送解锁行李箱的信号。您只需在后保险杠下方轻轻地抬下脚,便可解锁并自动弹开尾门。标准姿势看图:


脚和小腿都贴近车就是了。

19、


这个驻车辅助按钮,不好停车的时候打开,可以启动前后雷达和倒车影像,协助停车。

20、电子手刹也是手刹,紧急情况下可以用来减速、刹停车子。说明书上有。

21、座椅边上的缝容易掉东西进去,发现个好东西,可以解决此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