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恋姑苏

 苏迷 2013-08-25

忆一段江南,恋一往尘事,上烟朦胧的日子,径自地愿望着,那里是诗话中的长廊。

杭州是自然的,上海是历史的,苏州是人文的。百般迷赖于虚幻的憧憬与想象,在自然中寻找人文的高善,怎样的行走和品味都是一种难得的际遇。

于是,斑斓的花儿在山水的映衬中四溢着园林独有的香味,他们静谧不随意,恰到好处地补充着坚毅和劲道。刚柔相济成了苏州园林最明显的特征,在柳、水、影的柔和中,再现亭、桥、栏的稳沉,这不同于乌镇嗅出的古木香,也别异于杭州山水间的灵秀,它小巧别致地装饰着古典生活的美,徜徉恣意的人身临其境地与之一起,这是拙政园的色彩。

漫步在虽然爆满人的园子里,浮现着古人倚轩听雨的样子,那个和雨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至今让心柔的人们,沉醉于来回的旋转,在吊脚和石阶中,仰望着,找寻脚底的印子。怎样的风得意,怎样的志趣盎然,怎样的失魂与消沉,在玲珑馆里有印记,在香洲中有味道,在倒影楼中能找到清晰而遥远的影子。

在石头间穿梭,巧夺天工地惊叹于这样的奇形怪状,形同各状,生趣地描绘着自然的多姿。和云南石林的卡斯特断层不同,也绝非九乡地下的钟乳石,如那个雄狮的摸样,被围观的时候,即使那么一点点地牵强附会,也友好地让它被人性化,然后继续去找寻各种如同的样子,也便有了灵气。

桥廊之上,少许安坐,回眸山水,难得的悠闲。可以在雀中捕捉到他们的短暂停留,可以罕见鸳鸯拨动水面的圈浪,也可以初看小荷就要在六七月盛放的小小模样。

离开一段历史,铺面而来的是另一种生活廊画。久久寻觅之后,终于站在了这个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称的平江路上。向往这里,是被“流传”在网间的烘托所引,也名副其实地感受都了这里与杭州河坊街的异曲同工。红色调的黄包车不打这里经过了,即便游人塞满了这条傍河的小路,却时而能见到穿着蓝印花的摇橹船妇女用清亮的嗓音哼出的地道昆曲。那个记忆中“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境,渐渐清晰地延展开,一路到尽头。

在鸡脚旮旯排着长队,想象着不怕巷子深的酒香模样,望着打着中国首家手工创的花猫酸奶,走了一站多的路终于折了回来……这种原始典型的巷子卖铺,几乎无变化地晾晒着几百年前的原型,却更现代化地用种种概念与主题凸显着时代的美观与品位。这样以后,不禁想走进“he尚和”小坐,瞅着“第37个故事”的名字,然后疑问“如果声音不记得”,和哥哥说到“上下若”,遗憾没有尝到1.5、2元的特色小吃……

自苏东坡在杭留下对西湖的美誉之后,又一不小心地感受到了“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的绝好称赞。这是吴中第一山。哥哥说憨憨池有一只青蛙,那是憨憨小和尚的坚持,然后听枕石关于唐伯虎、祝枝山戏说生男生女,又说陡峭而至清的剑池,藏着另一个秘密。才知道虎丘是一个充满神奇而有趣的地方。各代的文人骚客们,也是这里的常客,用延续的佳句和足迹,感染着后来人。

云岩寺塔积蓄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只能仰视着以示尊重。追溯到宋代,如今七级八面的破乱,无法掩饰它在风雨中的坚挺与洗礼,而与雷峰塔一样的倾斜状,真实地验证着岁月拉扯的印记。

秀竹成林赏美景。刚计划着明年三月的扬州行,想去领略板桥艺人的竹画技艺,却在此时见到了另一番竹林青翠状。也许此时观竹是最好的,春末风和煦,竹叶嘶嘶的擦动中,毅然见到直插云霄的竹身笔挺,错落有致地铺展开,一幅精练的山中竹凸显出来。四君子中的它,在虎丘山中,别有另一种空旷高大而磅礴的印象。

寒山寺因普明宝塔而格外入眼,塔上一览苏州景貌。在树从中远眺,寻得一方净土,与这布满时间年轮的木窗木椅,和谐地融为一体。祈福而平安,或者可以忆往事于怀中,忘尘世于身外,皆可以自得。

月落乌啼是晚秋时分,却让人容易地感受到张继先生的愁绪。泊枫桥之下,听着寒山寺半夜的钟声,即使此时那么不真实地袭来游客撞出的绕梁悠长的钟声,似乎能觉察到一个安静的晚上,袭上心头的种种苦楚,当那需要一个人去承担的时候。

慕名的芡实糕,还有来自姑苏的甜美问候,一篮又一筐大大的蓝莓,有游客的地方,这些会让姑苏更加完美。

斑斓的文化画卷,敞开了一心扉的人文情怀,没有断链的,与现实甚至未来一起。如果行走简单,却也未曾断开。流淌的岁月里,山水中、诗文处,若闲散,捡一片江南,即使不烟雨,也是那江南女子,一直轻柔,到梦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