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氤氲着淡淡的清香,充满着柔柔的诗意,温暖亲切得让每一个人都心驰神往。古人也不例外。 · 赏春“达人”文徵明 “汀洲夜雨生芦笋,日出曈昽帘幕静。惊禽蹴破杏花烟,陌上东风吹鬓影……”元代倪瓒的《江南春》写尽了江南春日的袅娜景象。而文徵明更是以《江南春》词意作图,留下了一幅描绘江南盎然春意的《江南春词意图》。画卷中江南山丘连绵、亭台错落、木叶初碧、岸芷汀兰、船只往来,结伴出游踏春的人络绎不绝。 ▼▼▼ · 《江南春词意图》全图及局部 生长在江南中心之地苏州的文徵明,对苏州的山水有着极度的热爱,每逢春季佳日,或连辔而往,或泛舟而行,探幽览胜,乐此不疲。他也用挥洒的笔墨,将春天苏州山水的温柔秀丽永久留在画中。 · 静谧幽深的虎丘 在美妙的春光中,文徵明常去虎丘游玩。《虎丘千顷云》就是文徵明在1503年春天,与唐寅、徐祯卿等游虎丘时所画的虎丘千顷云之景。千顷云是虎丘的一处高地,位于虎丘最高处。挺直的青松、激荡的水流,亭台楼阁隐现山间,亭中还有几位文人在那里赏景。远处群山高旷,树木丛生,云烟缥缈,仿佛幽雅胜境。就算没去见过千顷云,从这幅画中,也能一窥虎丘千顷云春景特有的静谧与幽深。 · 《虎丘千顷云》 寻花问柳,不负春光。春日里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树,都等着文徵明去发现,以至于在他晚年,也常兴致勃勃地奔赴在寻找春日美景的途中。 · 拙政园也是文徵明最爱的赏春处 江南的春色在山水中绽放,那脚力不好的人如何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苏州园林当属首选。春季的园林,有山可望,有水可濯,有花可赏,有雨可听……俨然成了一幅幅立体的画卷,而拙政园又是这些立体画卷的典范。 ![]() 走进拙政园,就犹如走进文徵明画里。伦敦博物馆曾举行《中国古代绘画名作“700—1900”特展》,展览中,有一组极为难得的展品——来自文徵明的《拙政园图咏》册页。 · 《拙政园图咏》(部分) 事实上,文徵明与拙政园有着深厚的渊源。拙政园最初的主人叫王献臣,文徵明与他交往甚密。园建成后,王献臣经常邀文徵明宴饮、赏游。特别在春天,园内水木明瑟旷远,鲜花开满池边,绿树环绕池塘,回廊起伏,水波倒映,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别有欣欣向荣之趣。文徵明对园中美景乐而忘返,拙政园也成了他创作的蓝本。 · 《拙政园三十一景册》之“若墅堂” ![]() 1528年春,文徵明为王献臣画《拙政园图咏》,集诗、书、画于一体。1533年,文徵明选出拙政园中地标性的景致,以系列独立画面的形式对拙政园各个景点进行了非常细致地刻画,绘制而成《拙政园三十一景册》。册中各幅画面独立成章,一图一景,一景一境,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画后均题诗一首,与所画内容相得益彰。 · 园林里,白玉兰是烂漫一景 都说春天是一个浪漫的季节,拙政园也不例外。赏游者不仅能在方寸间欣赏风雅之景,还能邂逅一场“白色浪漫”。高高在上的玉兰花斗着春风而开,花型柔美,花瓣洁白,如雪盖树,亭亭玉立,把园林装扮得神采奕奕。 ![]() 历来文人雅士深爱玉兰,文徵明也不例外。他的藏书楼就叫“玉兰堂”,楼前也种了白玉兰。在他的眼中,自家庭中的玉兰风姿绰约,白色的花朵发出的光辉就像是玉石一样闪耀。远观朵朵玉兰花,像极了身着白色衣裙翩翩起舞的仙子,洁白无瑕,美不胜收,惹人喜爱。1549年,79岁的文徵明为院中玉兰作《玉兰图卷》。他在卷中写道:“庭中玉兰试花,芬馥可爱,试笔写此”。文徵明一生留下书画无数,他笔下的玉兰花图更是画出了他心中最纯粹的玉兰情结。这样美丽的花,真希望它能多开些时日啊。 ▼▼▼ · 《玉兰图卷》全图及局部 文徵明的玉兰堂虽不复存在,但拙政园里的玉兰堂尚可探访寻幽。而最近拙政园内的百年紫藤花也已盛开。一簇簇花穗或清新或淡雅挂满藤架,细碎的花瓣纷纷扬扬随风摇曳,仿佛一位位轻盈少女从江南雨巷中走来。这是文徵明当年亲手所植,诉说着百年来江南春色的婉约清丽。 ![]() 来源:《姑苏古城》微信公众号 2022-04-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