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构图是岭南盆景创作的旃一骱段。是作者得到一件树胚后,根据树胚的形态特征与树术本身的生理特点,结台自身的艺术修养,对未来作品的一个总构思。这个思维过程包括对作品外观形态、大小、枝法的利用和配套盘钵的设计.是以后创作的依据。 岭南盆景作品讲究形神兼备,立意着重处理作品的神,构图则着重处理作品的“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即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因而进行在立意构图时,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得到立意新,构图美,独具魅力的作品: (1)立意 立意第一个含义是作者在创作之前的意向,对作品的内容有一个具体的艺术形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构思,即胸有成景(扣腹稿)。 第二个含义是使作品具有神韵。因为岭南盆景的艺术内容异常丰富,它不仅要求作品成为大自然的缩影,即形似,还要求作品的形具有自身的特定弹韵:如苍(劲)、飘(逸)、险(峻)、动(感),雄(伟)、奇(怪)、新(意)、(清)稚荨,击丰富形的特征,从而产生意境。使作品选到形神兼备。这是立意的主要目的。 立意是整个创作过程的主题思想,作品成功与否,立意是关键所在。 (2)构图 构图就是造型。是根据树术桩头的特点,去塑造出形似的物体,它与树桩的型式有密切的联系,如悬崖、水影、大树型……等,然而创作的对象——村桩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构图的过程,实质上是作者依据植物生理的自然规律和树桩的特定形态,结台作者的审美观去进行创作,以达到形似的目的,这就是构图。 如果一件盆景作品只具有形似而缺乏神情,没有艺术个性,则如拍照一样。取于自然,不加艺术渲染,就很难产生意境。所以岭南盆景的创作,是意在先行的。就是说每一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够具有诗情画意,但是无论他有多么新鲜动人的创意,如果找不到台适的型式(决定型式的基础是桩头)来表达意境,是很难有作为的。型式既定,就是有了基础,“形”是躯体,“意”是灵魂,是神韵。“神”是神情动态,“韵”是韵味诗情。总之,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立意,就应选择什么样的形式(造型)与之相应:在构图之前,意在先行,就是以桩头的形状为基础,根据作者意想表达的主题去构思造型的画图。桩头的形状与造型结合得当,便能产生艺术个性,结合不当,便会貌合神离。所以,桩头与造型的结合适当与否,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依据桩头的特点去构思作品的总体意境,即包括作品成功后的外观形状,内在枝形的大小、长短,高矮以及在什么部位配什么形状的枝托,最后以什么盆钵配套。 在构图上,充分运用疏密聚散(卸虚与实)的原理.树冠取其茂密表现雄浑;树的左下方不设枝条,以虚托实。右下飘枝较长,为争.左上:跌枝缩短,为“让”。有“争”有“让”,使画图神气活现 .在立意构图的过程中,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把不甚好的桩头的缺点转化成另一型式的优点,造成一种新的型式,并寓出新意。使作品无需点题,观众也自会与作者的原意发生共鸡。 突出各种型式的个性 岭南派的各种型式都有它的个性,比如大树型表现苍劲,瘦弱的斜树表现飘逸,一些云头雨脚型或悬崖型则表现险峻,风吹树表现动感,红稀树表现伟岸,素仁式的高耸树表现清雅等。一些桩头生得嶙峋丑恶的,越丑越有它的艺术美,配上合适的枝条很耐欣赏,称为 “奇树”或“怪树”。 作品型式的个性是作者用手段去进行塑造的,在立意构图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个问题。 合理运用枝法 一件作品的个性,用枝法结合桩头的特性构成之后,只能说是形似,还要令它富有神韵。神韵主要是通过树与树之间,枝与枝之间和景树本身的姿势来表示。它们是用互相呼应,互相顾盼,互相争让,疏密,聚散的姿态和章法表现出来。表现的手法是枝条的形状和伸延方向,以及枝条的疏密,聚散。比如用鸡爪枝表现苍劲老辣,鹿角枝表现潇洒,垂枝表现尔雅,风吹枝表现风力,瓢枝表现动感,平行枝表现清雅矜持。枝尾(树尾)的方向表现感情,它向着人,就觉得有情味;背着人向外伸延就觉得失落;枝尾相互追逐,有形影不离之感’高低树的树尾相互顾盼,表现着树与树之间的顾盼有情,树头和树尾的连结一气呵成,即有呼应;枝条有争有让.则觉得灵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