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区别明医与庸医?

 笨鳥先飛龍 2013-08-26

学医居士

何为明医:

能够顺应生命的自身规律并依照经典示范的准则,来正确解决心身病象阻滞生机通运的智慧思辨和临床实证能力。

上工中工与下工:

“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见而知之)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按而得之)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问而极之)“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下工),知二则为神(中工),知三则神且明矣。(上工)”(《黄帝内经 灵枢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可见病知源”(《伤寒论 原序》)

明医治病准则

1. 通过理清心身病象,找到得病的根本原因。

2. 顺应人身自己的愈病规律(生命的本愿)和生命当下的能力基础,掌握与其本愿和能力基础相应的正确的治病方法原则。

3. 使生命气机自身运行的因天之序a)或恢复如常(多为骤劳骤虚情况);b)或在令其运行能力增强,障碍破除的前提下,生机得以蓄养和积累,消化吸收功能逐渐恢复,病象减轻;(多为久劳久虚情况);c)或持内而御外,令正气不下陷,邪气不传变,病象减轻或延缓加重(多为久劳久虚情况)。

何为庸医:

1. 没有前提,只对症状。(不问因,只论果。)

2. 以消伐生机为代价来消灭症状。(挖肉补疮)

3. 无一一对应,长期互动,提携推动生机,从而使之一步步恢复健旺的能力。(“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黄帝内经 灵枢 根结第五》)

“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伤寒论 原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