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友谊,正在延续、升华! ——关于我的第八个感慨

 阿杰280 2013-08-27


同学之谊,其实是一种大爱。

它无贫富之分,更无贵贱之别。

它源自四十多年前的上中校园。

记得1964年秋入校时,我们高二6班共有47个同学,从大上海的四面八方汇集到龙门楼下、先棉堂前、共青河边。

那时,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朝气蓬勃,好比是“嫩伢儿”和花骨朵”。

那时,我们只知道发奋攻读,你追我赶,丝毫没有物欲、名利、情感上的纷纷扰扰。

那时,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是那么的纯真、无瑕,因为彼此之间不存在利益争斗与利益交换。

虽然,期间遇到了文革爆发,扑灭了我们的大学梦,同学们的心被沮丧、浮躁、无奈、迷茫所占据、所笼罩。

整个社会、校园沉浸在一片人妖颠倒、是非莫辨的黑暗之中。

但是,我班的同学中,无一人丧失基本人格、秉性,做作出让同学们深感殤痛的蠢事、傻事。

同学们的友谊,依然紧紧地、默默地维系着……

1968年11月,同学们面临着重大的人生转折。在告别母校、握手言别、各奔前程的那一刻,大家是那么的依依不舍、欲语泪先流。啊,四年了,那学子之情、同窗之义,应该说是红尘中最原始、最质朴、最感人的一段友谊了!

然而,四十多年过去了。

人们常言道:岁月无情。

那么,我们高二6班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否也会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悄然淡化、沉寂、褪去呢?——令我等欣慰的是:事实作出了相反的结论。

四十多年以来,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持之以恒。期间,我们高二班举办过N次聚会,或参加校庆,或汇集某处,大家在一起愉快地叙旧、说笑、吃饭、娱乐、拍照等,共同欢度、分享美好的时光。

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得以保存与延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都留恋着那积蕴近半个世纪的“上中情结”。

——钱大栋同学写的《我家三代人的上中情结》;沈秋飞同学写的《同桌的你》;赵武军同学写的《让实物与记忆见证我的上中情结》;孙雪兴同学写的《狗被人吃和人被狗咬》;何行烈同学写的《人与狗》;蔡方同学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谨以此文献给我故去十年的同窗挚友顾思琼》;王贵宝同学写的《高二(6)班轶事(1-13)》,以及本人写的《搜索记忆碎片 重温上中情结(1-30)》等等,皆从不同的视角,深情地回眸了温馨、隽永的“上中情结”,赞美一生难忘的同学之谊。

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引导当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种共识。

我们高二6班的同学友谊,其核心内容与表现方式,应该具有崭新的气息与色彩。

8月13日的班级聚会,不仅紧扣了“班博”这个主题,同时,也促使同学之谊获得了进一步的延续!这次班级聚会之后,同学之谊在不断地升温!升腾!升华!

8月19日,我在班博上发表了《敬畏生命——关于我的第四个感慨》,我写道:我们这些目前尚在世的44位上中老同学,犹如兄弟姐妹,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严峻问题:如何敬畏自己的生命?!……我认为至少要记取以下三点:

其一:要积极追求自己生命的“长度”,有病则抓紧医治,健康则科学养生,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所有家人。

其二:要一辈子恪守“仁”字,殊知“仁者寿”啊!要懂得“厚德载物”,切不要“德不配位”。

其三:要看重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不要充当权奴、财奴、情奴。不要浑噩、苟活,而要有别样的滋润与潇洒。

我的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激起了好几个老同学的共鸣。

王惠丰同学建议:我们可不可以就这一大话题,结合如何过好我们的余生和退休生活,各抒己见,可叙可议,畅所欲言,长短皆可,形式不拘,想来每个同学都有话说的。李,余,孙,赵,邢,钱,沈,……班博核心带头先写,然后大家都跟上。

还有,建议对于一些在病的同学,我们可否想个什么办法形式慰问一下;对于一些尚难联系上的同学,可否再设法联络一下?我原来的云南农场老同事之间,都定期这样做的。转眼就是百年,时间不等人啊!

孙雪兴同学发表评论:同学们如果方便,可以自行录制后发到就近同学的邮箱,或者送到就近同学那里,用短驳的形式,送到能制作音频的同学那里,给全班同学共享。也可以由同学上门看望,顺便录下音,放到班博上。甚至可以将通电话时的声音录音后放到班博上。这样,班博的内容和覆盖面会更理想了,信息也会更丰富了。

钱大栋同学感慨良多。他说:我班已走了三位、大病开刀三位、拄拐杖三位,真得珍惜时光友情,但愿老同学聚会能多一些。

余明同学说:在录像技术已经普及的条件下,完全可以用录像机(很多照相机也有此功能)录制同学们的形象和声音,就像李杰同学为小外孙女录像一样,直接上传到班博上。可以在班级聚会时录像,也可以登门拜访时录像。

如此等等,不一例举。

老同学们的建言献策,让我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我作了初浅的分析:我们高二6班的同学之谊如此深厚,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1、深厚的“上中情结”,令人终生难忘。

2、同学们总体素质较高,集体意识强烈。

3、建立了班博,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

值此机会,我要真诚地向各位老同学告白:

我们要立足社会,务必要编织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上中老同学,可以说是我们一生中最靠谱的一批挚友,是我们很重要的人脉资源与精神财富。

你能守住吗?!

各位老同学啊,作为上海中学67届高二6班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深感骄傲。同学之谊,能直接赋予你的或许不是金钱,但是它是一座动力强大的“精神激励站”,它会给你力量,给你激情,给你智慧,给你自信。我愿你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之中,充分享受大爱,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强者,争取活过百年!

上海闵行  李杰  2013.8.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