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高密郑玄祠

 随园天一馆 2013-08-28

山东高密郑玄祠

郑玄墓位于高密市双羊镇郑公后店村村西。墓高6米,墓前15米处有郑公祠。祠前有古柏,传为郑玄所植。祠两侧原有石碑多块,今存其二。东边一块是金承安五年(1200)重修郑公祠碑,额篆“大金重修郑公祠记”,记述了郑康成简历及其功绩;西边一块是清乾隆六十年(1795)阮元所撰《重修郑公祠碑》。1986年郑玄墓被公布为高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玄(127-200),字康成,高密人,为汉尚书仆射郑崇八世孙,东汉经学大师、大司农。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群经,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余万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东汉建安五年(200)春,袁绍命其子袁谭逼郑玄随军,行至今河北省大名附近时,郑玄病故。初葬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唐贞观年间,因墓坏,归葬故里。《嘉靖青州府志》言:“郑玄墓,在县东四十里,唐贞观中尝禁樵采。《高士传》:‘表、绍屯官渡,请玄随营,玄不得已,载病从。魏郡卒,葬于剧东,后归葬砺阜山。’即此。”郑玄墓曾多次迁徙,其初葬于剧东,后迁于砺阜山,最后才迁于高密。

郑玄墓在郑公后店村村西,是一个由砖墙围绕的院落,门口有两间耳房,有一位郑氏老人负责看管。进门是一条贯通整个院落的南北向甬道,标志碑就立在甬道东侧靠近门口处。标志碑东面是一堆长满杂草的封土,这就是郑玄墓。在墓南侧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汉郑康成先生之墓”几个大字。郑玄墓向南约15米是郑公祠。郑公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有通德门、享殿、配殿等,规模颇大。后几经毁坏倒塌,历代多次重修重建。建国后,于1987年重修,1993年修缮。现存郑公祠即为1987、1993年重修后的格局,有祠堂3间,高8.1米,长9.6米,宽5.7米,砖石结构,三面围墙,东开门,名“通德门”。从地面到祠宇门口筑有台阶,内有泥塑坐像。龛门上方横批为“海岱宗师”,左右楹联为“含海岱之纯异,体大雅之洪则”。祠东南有亭,内立1987年修缮郑公祠碑。郑公祠前左右两侧各立石碑一块,前方左侧又有枯树一株,旁边立有一块木牌,上书介绍性文字,文曰:“汉149年,郑玄亲手栽植,称作高密八景之一的郑祠老柏,清人夏畴曾作诗赞美道:‘汉劫斯文尽,东来吾道光。盛名传里社,古木老风霜。露滴涛声韵,龙蟠云色苍。树存人已远,凭吊坐清凉。’”院落西南角,新建有问经亭一座,东侧则新建有重修碑亭一座,另外,院内还散立着几块今人重修碑。

附录:

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

夫囊括宇宙者文字,发明道业者坟典。所以圣人作而万物睹,贤人述而百代通。礼乐得之以昭明,日月失之而蹇忒。宣尼彰删缉之功,始皇速焚烧之祸。迨乎群儒在汉,传注缥缃,莫不珠玉交辉,纤微洞迹。同见集于芸阁,独有缀于环林。岂若经教奥义,图纬深术,兼行者多,无如我郑公也。公讳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时为尚书仆射。公少为乡啬夫,不乐为吏,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钦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摄 (左衤右齐)问道,抠衣请益,去山东而入关右,因卢植而见马融。考论图纬,乃召见而升楼;精通《礼》、《乐》,以将东而起叹。三载在门,十年归邑。及党事起,遂杜门不出,隐修经业。于是针《左氏》之《膏肓》,起《谷梁》之《废疾》,而又操入室之戈矛,发何休之《墨守》。陈元、李育,校论古今;刘瑰、范升,宪章文议。何进延于几杖,经宿而逃;袁隗表为侍中,缘丧不赴;孔融之相北海,屣履造门;陶谦之牧徐州,接以师礼。比南山之园皓,乡曰“郑公”;类东海之君,门称“通德”。汉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公乃以病自乞还家。董卓迁都长安,公卿举公为赵相,道断不至。会黄巾寇青部,乃避地徐州。建安元年,自徐州还道遇黄巾贼数万,见公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邀公,大会宾客,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仪容温伟。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公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竟设异端,百家互起。公依方辩答,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守应仲远北面称弟子何如?”公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门人相与撰公答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八篇。公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周官》、《礼记》、《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经传洽熟,称为纯儒。其所撰注,今并通习,是知书有万卷,公览八千也。齐、鲁间宗之。公后尝疾笃,自虑,以书戒其子益恩曰:“吾家旧贫,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大儒得意,有所受焉。遂博览《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乡,假田播植,以娱朝夕。后举方正贤良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征,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叙。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吾闻命罔从。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乡邦。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使合传家。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耶!可不深念耶!吾虽无绂冕之绪,徒以吾亲坟垅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弊,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后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可令吾寡恨。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享年七十有四,以其年六月卒。遗命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拷x赴会千余人。乃葬于高密县城西北一十五里,砺阜山之原。呜呼哀哉!有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及融为黄巾所围,遂赴难殒身。有遗腹子,公以其手文似己,名曰小同,精通《六经》,乡人尊之。时为侍中,尝诣司马文王,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如厕,还,问曰:“卿见吾密疏乎?”答曰:“不见。”文王曰:“宁我负卿,无卿负我。”致鸩而卒。悲夫!自夫子没后,大道方丧。公之网罗遗典,探赜今犹;特立郁然,时季途屯;志不苟变,全身远害。猗欤!美欤!及范晔作论,有曰:“王父豫君每考先儒经训,长于公,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及传授生徒,专以郑氏家法云。”晋中兴,戴逵字安道,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为公作碑,手自书写,文□□□,语亦妙绝。年代古而碑阙亡,德音夐而《诗》、《书》在。承节以万岁通天元年,奉敕于河南道访察,观风省俗,激浊扬清。行至州界,见高密父老云:“先生,汉代鸿儒,见无碑记。”不以庸妄,遂托为文。往以会府务殷,□无暇景,岁序迁贸,执笔无由。今者,罢职含香,忝居分竹,属以间隙,乃怀铅,兼疏《本传》之文,并序前言之目,发九泉之冥昧,播千载之□□,翦以繁华,不为雕饰。文先成讫,石又精磨,碑未建而承节卒。正议大夫使持节密州军事事刺史上柱国郑杳,以开元十三年秋八月,巡兹属县,敬谒先宗,钦承坟墓之间,筹度碑石之侧,公心至清,不欲费□,公情至静,不欲劳烦,乃命参军刘胐,校理旧文,规模新勒。未间,胐又罢职,仍令终事。冬闰十二月,公伺其岁隙,因遣巡团,便令建立,惠而不费,允协人神。承节铭曰:“焕乎人文,图籍典坟。烦乱事翦,定自君。中途湮没,秦帝俱焚。汉兴儒教,郑氏超群。膏腴美地,簪绂宏规。啬夫罢署,京兆寻师。《中候》、,乾象》,《左氏》、《韩诗》。虽称积学,殆若生知。公之挺生,大雅之懿,囊括坟典,精穷奥秘。《六艺》殊科,《五经》通义;小无不尽,大无不备;好学慕道,深思远虑;来征周、秦,经过兖豫。侍中不仕,司农罢署。卢植东遇,马融西去。作者谓圣,述者谓明。躬违三辟,门传五更。周官东部,汉韪西京;白玉遍地,黄金满籯;占卜潜桥,行途过沛。陶谦师友,孔融高盖。山启黉扉,草生书带。七十归老,三年赴会。经传洽熟,齐鲁攸宗。爵禄不受,赞论为功。《礼》、《乐》今去,吾道皆东。类于标德,比皓称公。阉尹擅贵,禁锢连年;乃逢宥罪,方从举贤。南城避难,东莱假田;诞膺五百,终览八千。今年在辰,来年在巳。呜呼不憗,于嗟到此。劳我以生,息我以死。道该八索,神交千祀。潍水之曲,砺阜之阳;通德为里,郑公为乡;云愁庙古,月暗坟荒。旧碑先没,新不再彰。祠愧黄绢,心凄白杨;明于不朽,终古腾芳。”

(《山左金石志》卷二十)

重修郑公庙碑

元尝博综遗经,仰述往据,行藏挈乎孔、颜,微言绍乎游、夏,则汉大司农高密郑公其人矣。公当炎祚陵夷,清流沈锢,泊然抱道,邃情坟典,却谢车服,隐隐弥修,所学《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笺注百余万言,石渠会议无以逮其详贯,扶风教授不足拟其旨趣,又尝比核算数,甄极毖纬,两京学术,用集大成,天下师法,久而弥笃,所学固不以齐鲁域焉。今皇帝惇崇儒术,表章经学,篡定《三礼义疏》,多采郑说,是以海内学人翕然依向,言性与天道,无敢骋其虚语,礼度书文,靡不通其原本,庶几孔壁简策得以训言,儒生耳目未伤瞽瞶,被公之教,斯为至矣。公墓祠在高密西北,潍水东岸,四牡结辔于郑公之乡,高车并轨于通德之门,是北海太守孔文举所开建也。元以视学蒞止斯土,展省祠墓,圯阨实甚,宰木不悍于樵采,惊沙坐见其飞积,赵商汉碑未传于著录,承节摹碣埋蚀于泥土,遂乃倡缙绅之夙愿,鸠木石之材,始于乾隆五十九年冬十月,至六十年秋八月成。掘沙百尺,门坊易以东向,植树四垣,飨堂翼其南,荣听事度筵则长吏祭祀所止息也,第庐栖亩则贤裔耕读便蠲除也,复将擢彼秀异,用请于朝,以奉登俎,世世无绝,庶使大儒之祀不致忽诸之叹,治经之士无歉仰之怀,居其乡者绩学砥行,感愤而起,不益伟与?爰树乐石,表德刊铭。其辞曰:

秦焰灭经,汉学证圣。于铄郑公,礼堂写定。网括众典,束修懿行。学徒知归,异说反正。子雍多毁,仲翔善静。日月岂逾,藐彼敏政。砺阜之旁,潍流汤汤。草衔有带,沙走无囊。林薄新雉,荫彼墍墙。庙貌聿崇,祀事孔明。长白岑,别启黉堂。粤惟兹土,司农之乡。

(民国二十四年《高密县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