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林经神——郑玄

 禅 茶 2012-03-17

儒林经神——郑玄

时间:2007-11-01 13:21:00来源: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是汉代集经学大成的经学大师,杰出的文献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遍注儒家经典,统一了经学,创立了“郑学”,使经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保存整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长期隐居不仕,授徒传业,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推动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流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遍访名师 用心治学

  郑玄自幼天资聪慧,又酷爱读书,勤奋好学,到八九岁时就精通加减乘除的算术。郑玄自少年时就确立了学习经学的志向,终日诵读经书,不求虚荣。十三岁时,他已能诵读《诗》、《书》、《易》、《礼记》、《春秋》等儒家《五经》。同时,他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风向的变化来推测吉凶的五行占验之术。我国古代,有巫史不分的特点,自然科学知识往往与巫蛊方术紧密难分,但是郑玄却在学习中注意选择,这为他后来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成就打下了基础。

郑玄像

  郑玄十六岁的时候,已熟读五经,通晓数术,又善写文章,在当地声名远播。步入青年时代,郑玄已具有了相当的经学造诣。他虽然立志于潜心钻研经学,但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已没有条件继续专门攻读了。在十八岁那年,他不得不出仕,充任乡啬夫之职,是掌管诉讼和税收的地方小吏。对于自己主管的工作,郑玄勤勤恳恳,十分认真,抚恤孤苦,深得乡里的好评。郑玄自己并不安于乡吏的工作,而一心向往研究学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刻苦学习。到二十一岁时,已经博览群书,具有了深厚的经学功底,并精于历数图纬之学,兼精算术,成了一位满腹才学的年轻学者了。

  当时有一位名士名叫杜密,和大胆反对宦官的“天下名士”李膺齐名,并称为“李杜”。杜密升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到高密县巡视时见到郑玄,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把他升调到郡里,随后又推荐他到京都洛阳的太学受业。郑玄入京后,首先师从名师第五元,先学习了《京氏易》、《公羊春秋》,随后又学习了《三统历》、《九章算术》等,今文经学造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历法算术知识也达到了通晓的程度。之后,郑玄又师从东郡张恭祖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还以明经学、表节操为目的,游学于幽、并、兖、豫各地(相当于今山东、河北、河南一带),遍访名儒,转益多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三十三岁时,通过友人卢植的关系,离开故园,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经学大师扶风马融为师,以求进一步深造。

  马融门徒众多,史载他“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人”(《后汉书?马融列传》),其中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优秀者也达到五十多位。虽然门徒众多,但马融只亲自面授少数高材生,其余学生则由这些高材生转授。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为所重,甚至一直没能见到他的面,只能听其高足弟子的讲授。但郑玄并未因此而放松学习,仍旧日夜诵读,未尝怠倦。

  有一次,马融和他的一些高足弟子在一起演算浑天(古代一种天文学)问题,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解决。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于是就把他召去相见。郑玄很快就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使马融与在场的弟子们都惊服不已,马融对卢植说:“我和你都不如他呀!”自此以后,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郑玄便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马融求教,终得百尺竿头再进一步。马融还授给郑玄《费氏易》和《周官经》。到了郑玄四十岁时,对儒家经典已是“篇籍之奥,无不精研”(《后汉纪》卷二十九),达到了通晓的境界。

  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了七年,因父母老迈需要归养,就向马融告辞回山东故里。马融此时已经感到郑玄的成就不可限量,甚至会超过自己,他深有感慨地对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说,由他承传的儒家学术思想,一定会由于郑玄的传播而在关东发扬光大。郑玄后来的作为恰恰印证了马融的感叹。

  从马融那里载道归乡,郑玄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时他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远近有上千人投到他的门下,听他讲学。当时他家里还很贫穷,便“客耕东莱”,一面种田维持生计,一面教授门徒。本来,像郑玄这样学问好名声大的经师,是会被推荐或征召入朝为官的。但发生在东汉末年、被称为“党锢之祸”的宦官、外戚两大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使许多文人儒生遭遇冤狱。因郑玄曾为杜密故吏,又曾受杜密的赏识与提携,所以他也被视为党人,于建宁四年(171)和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郑玄被禁锢后,闭门不出,集中全部精力来进行遍注群经的工作。他的主要成就,大都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

  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秦始皇焚书后,汉代有一些老儒生凭记忆背诵出来一些经文,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并整理出来,叫做“今文经”。西汉成、哀之世,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皇室藏书,发现了一部用古籀文字书写的《春秋左氏传》,再加上由孔壁所得的《逸礼》、《古文尚书》,和当时尚未立于学官的《毛诗》,便成了古文经的主要经典。研习今文经的,叫今文学派,修读古文经的,叫古文学派。今古文经不仅经文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其解说和观点差异甚大。两派各按自己的观点注经立说和收徒讲学,渐成水火不相容之势,发展到相互指责、论辩,相攻如仇的地步。后来,古文经也被立于学官,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两派的斗争更加经常和激烈了。到东汉时,今古文经并行,古文学派的影响迅速扩大。郑玄进入经学界,正是处于今古文学派激烈斗争的形势之下。

  郑玄起初师从第五元先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是属于今文经学派的。后来他又跟张恭祖学习《周官》、《左氏春秋》、《古文尚书》,这是属于古文经学派的。可见他并不专守一家之言,而是博学多师,兼收并蓄。总的看,他是倾向于古文经学一边的。但是,郑玄并不遵守当时经学中师法、家法那一套,他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遍注古文经,注中并不专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同时也采用了许多今文经学家的解释。即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善而从。

  在受禁锢的十四年中,郑玄遍注群经。郑注出现以后,原来各守门户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便逐渐不再为人们所重视了。他在当时不仅集古文经学之大成,而且使古文经与今文经融为一炉,独创了一个新的学派———郑学,使之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其声望逐渐超过了当时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何休。

屡拒征辟 晚节不改

  黄巾大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为了平息地主阶级内部的纷争,一致镇压农民起义,在中平元年(184)大赦党人,这时郑玄已五十八岁了。

  郑玄曾先后游学十几年,走遍了各地,连大经师马融都自叹不如,成了全国著名的经学大师。他著述丰赡,又弟子众多,在当时是有相当大声望的。解除党禁后,朝廷当政者对郑玄的大名早有所闻,于是争相聘请他入朝担任要职。但郑玄看到当时朝政腐败,不愿涉足仕途,乃屡拒征辟,一心一意著书讲学。

  灵帝中平二年(185),执掌朝廷权柄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为了笼络人心,首先征辟郑玄人朝为官。州郡官吏胁迫起行,郑玄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何进为表示礼贤下士,对郑玄礼敬有加,设几、杖之礼以待之。郑玄为保其名士节操,拒不穿朝服,只穿普通儒者的便服与何进相见。仅隔了一夜,未等授予官职就逃走了。

  灵帝中平四年(187),三司府曾先后两次征辟郑玄,但他都借故婉言谢绝了。第二年,郑玄与荀爽、申屠蟠、襄楷、韩融、陈纪等十四人并被征为博士,他因父丧而未去。后将军袁隗表举郑玄为侍中,他仍以居丧为理由而拒绝出仕。中平六年(189),灵帝死,少帝刘辩继位,不久董卓废少帝而立献帝,迁都于长安。这时,公卿们又举郑玄为赵王乾之相,但因战乱道路不通,他仍没有受召,而是在家乡隐居,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献帝初平二年(191),黄巾军攻占青州,郑玄只得逃到徐州避乱。徐州牧陶谦曾大破黄巾军,境内比较安定,他听得郑玄到来,极为欢迎,以师友之礼相接待。郑玄把自己安顿在南城之山栖迟岩下的一所石屋里,很少出头露面,仍然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典,注释《孝经》。

  郑玄在徐州住了五六年,当时孔融为北海相,对郑玄特别尊崇,他一面为郑玄修葺故居庭院,一面再三派人敦请郑玄回郡。建安元年(196),郑玄从徐州返回高密。郑玄在回高密的路上曾遇到大批黄巾军,但他们却对郑玄十分尊重:“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郑玄是天下闻名的学者,虽逢乱世不改气节,正是他能够获得黄巾军尊重的原因。高密一县,因此未受黄巾抄掠。郑玄以自己的人格和名望保护了乡梓。

  回到高密后,孔融对郑玄礼敬有加,告诉手下僚属称之为郑君,不得直呼其名。这样,郑玄在七十岁时结束了背井离乡的流亡生活,他老当益壮,仍终日精研经典,博稽六艺,并时常浏览谶纬杂学。

  献帝建安二年(197),袁绍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中国最大的割据势力。一次他大宴宾客,郑玄应邀出席,在席上对一些所谓“豪俊”的提问进行了一一的答对,语惊四座,使宾客无不折服。袁绍乃举郑玄为茂才,并表请郑玄为左中郎将,但郑玄却毫不为之所动,婉言谢绝。建安三年(198),献帝征郑玄为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给安车一乘,所过郡县长吏送迎。郑玄在家拜受后,便乘安车至许昌,但马上又借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他虽然并未到任就职,但已经拜受此命,故世人称他为郑司农。

  从解禁后被州辟、举贤良方正、茂才等,前后共有十四次,郑玄皆拒不受。公车征左中郎、博士、赵相、侍中、大司农,也都没有就职。在汉末黑暗的社会情况下,郑玄有意保持自己的清节,不肯与他所鄙视的那些外戚、宦官及唯名利是图的假名士们为伍,而一心在学术上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布衣而受世人景仰,不愧为真名士。建安五年(200),郑玄已经七十四岁了,饱经沧桑,身体常觉不适。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会战,为壮声势,争取民心和士望,逼迫郑玄随军,郑玄无奈,只好抱病而行。走到元城(今河北大名境内),病势加重,不能再走了,同年六月病逝于该县。最初葬于剧东(今山东青州境内),后又归葬于高密故里。

  郑玄的学生们十分景仰这位老师,为了纪念恩师的教诲,他们像孔门弟子为纪念孔子而编辑《论语》一样,也把郑玄平时和弟子们问答五经的言论编辑为《郑志》,共有八篇。

遍注群经 博学善教

  郑玄的学术成就和贡献,首先体现在遍注群经,统一经学方面。

  郑玄以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后汉书?郑玄传》说:“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凡百余万言。”据清儒郑珍考证统计,郑玄的著述共约有六十种之多。郑玄在《诫子益恩书》中说,他致力于经学,是为了“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后汉书》本传总结郑玄的经学成就说:“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在遍注群经的基础上,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会为一,以其丰富的著述创立了“郑学”,破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郑玄最大的功绩是编辑、注释了“三礼”。汉代《礼经》只凭师授而无注解,马融也只注了《丧服》经、传,“三礼”这个名称虽然是马融、卢植提出来的,但却是从郑玄分别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之后,才确定下来的。《礼记》四十九篇的选辑本得以独立成书,也始自郑玄。“三礼”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渊薮,是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献,但其中很多记载我们是很难直接由原文中弄清楚的,所以郑注是不可或缺的。郑注在帮助我们弄明白“三礼”的内容方面,以及在订正经文的错谬方面,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而且郑玄在解释经文时,又补充了许多经文之外的材料,大大丰富了文献的内容。这些材料在当时肯定是有文献或师说可据的,而今已大多亡佚,有赖郑注而得保存其若干,这是郑注的一件大功劳。又由于郑玄作注博综古今,广洽精详,兼采异说,详加条分缕析,弄清其源流,对于后人研究汉代的学术史,有极大的帮助。郑玄对礼义的阐发,也为研究汉代的政治思想史,留下了一份很有价值的遗产。另外,研究古代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等,也都离不开郑注。尤其是今天考释地下发掘的先秦文物,郑玄的《三礼注》更是必须依靠的重要文献。从不轻易赞颂古人的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有《述古诗》称赞郑玄说:“大哉郑康成,探赜靡不举。六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至今三礼存,其学非小补。”

  现存的《毛诗笺》也是郑注中的力作。笺与注释不同,笺是宗一家之说而又有所引申发明。郑笺以《毛诗故训传》为主。郑玄花大力气点明诗的象征特性,对《诗》义的理解深刻而符合原意,突现了诗的文学意味。凡《毛诗》讲的简略之处,便加以补充,有不同的见解,则另加标明,融会今古经,兼采三家诗说,而且在文字、音韵、训诂、博物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成为《诗经》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汉人传诗有齐、鲁、韩、毛四家,但前三家诗相继亡佚,《毛诗》在魏晋以后盛行,郑玄作笺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

  郑玄注《易》,用的是费氏古文,他把象、彖与经文合在一起,并在其前面加上“象曰”、“彖曰”字样,以与经文相区分。郑氏易学兼采义理、象数之说。在象数学方面,除用互卦、消息等方法外,还力主五行生成说与交辰说。在义理方面,多采三礼的观点,据礼以证易道广大,凡涉及嫁娶、祭祀、朝聘等项,所注皆与礼经所说相合,这一特点与后来易学义理派的治易特点相通。

  郑玄所注《尚书》用的是古文,但与马融不同,也兼采今文。此外,郑玄还注释过汉代律令。《晋书?刑法志》记载,秦汉旧律诸儒章句十有余家,魏明帝曾下诏只用郑氏章句,不得采用余家。郑玄还注过《孝经》与《论语》,都有较大影响。至于他注释纬书,并用纬书解经,无论对纬书本身,还是对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训诂学,也都是有贡献的。

  其次,郑玄在古籍整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保存整理做出了贡献。

  郑玄毕生隐居不仕,以整理古籍为己任。他能不拘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校勘文字,训释词语,钩玄提要,著为目录,几乎整理了此前的儒家全部重要经典,其数目达六十余种。

  郑玄的校雠学成就非常突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籍浩如烟海,整理古籍是研究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必需,而校雠之学,又是古籍整理方面的一门专业学问。郑玄注经,不仅兼录异文,考订疑误,而且致力于考镜源流,厘析篇帙。所以,精擅校雠学的清人段玉裁,曾在《经义杂记序》中称赞郑玄成校雠学千古之大业。今人张舜徽先生著有《郑氏校雠学发微》,认为郑玄的校雠学成就表现在如下十二个方面:一是辨章六艺,即明辨六经之体用;二是注述旧典,理查群书;三是条理礼书,使之部秩井然;四是叙次篇目,在目录学方面有突出创见;五是广罗异本,比较异同,细心雠对;六是择善而从,不拘于师法家法和今古文;七是博综众说,舍短取长,不以先入者为主;八是求同存异,自申己见;九是考辨遗编,审定真伪;十是校正错简;十一是补脱订伪;十二是审音定字。凡此种种,已大抵涉及了校雠学的各个方面,后世有志于以整理古籍为务者,皆以郑玄的方法作为范式。

  郑玄为后世之训诂学起到了导源的作用。中国训诂学的起源甚早,而训诂学的成熟发展,则是汉代的事,汉人的训诂学成就,又以郑玄为最。所谓训诂学,也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郑玄遍注群经,其内容几乎包括了后世训诂学所涉及的全部:包括释词、释句旨、说语源、说通假、注音读、说修辞、说制度、解名物、释方言、校勘文字、分析语法等等。而郑玄所采用的训诂方式,如直训,义界、推因等方法及传统的义训、形训、声训等,亦已相当完备,而且郑玄注经所用的训诂术语也相当丰富。

  此外,郑玄对古音韵学与古词汇学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声类”和“音类”,认为大抵发音部位相同的叫做“声类”,收音部位相同的叫做“音类”,凡是“声类”、“音类”相同或相近的字,其义必相同或相近,这在音韵学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郑玄总结和发展前人词汇学的研究成果,在注经过程中对词的诸多义项和用法进行全面训释,从而巩固了先秦以来词义发展的成果。

  第三,郑玄博学善教,桃李天下,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之一。

  《后汉书?郑玄传》称“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又记其六十岁时,“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由此可见,郑玄当时私门讲学,极一时之盛。其弟子众多,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见载于《郑志》、《郑记》与史传者,著名的就有河内赵商、清河崔琰、清河王经、乐安国渊、乐安任嘏、北海张逸、鲁国刘琰、汝南程秉、北海孙乾、山阳郗虑、南阳许慈等等。他的学生有的做了大官,有的成了著名的学者。

  郑玄有知人之能,一生治学授徒,非常注意因材施教。据后人辑佚的《郑志》和《郑记》记载,郑玄在进行教学时,注意采取问难和启发的方式,师徒们锲而不舍,切磋琢磨,治学态度十分严谨。《食旧堂丛书》中《论语郑注》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论语》评《诗经》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话,郑玄注曰:“乐得淑女,以为君子之好逑,不为淫其色也。寤寐思之,哀世夫妇之道。不得此人,不为减伤其爱也。”但是,郑玄在给《毛诗》“《关睢》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作笺时却说:“哀盖字之误也,当为‘衷’,衷谓中心恕之无伤善之心,谓好逑也。”这引起了弟子刘琰的怀疑:注《论语》以“哀”释之,注《毛诗》又解作“衷”字之误,为何前后不一致呢?郑玄赞赏刘琰的用心思考,他回答说:“《论语注》人间行久,义或宜然,故不复定,以遗后说。”就是说,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拿不准的就不强作结论,以免遗害后人。博闻、阙疑,慎言其余,郑玄不仅自己治学如此,也以此教育学生。

  《食旧堂丛书?郑志》记有郑玄与弟子赵商的一段对话,是由《诗?商颂?长发》的序文引起的。《毛序》说:“《长发》,大禘也。”郑玄笺曰:“大禘,郊祭天也。……”这中间牵涉到很复杂的祭礼问题,赵商引古籍不同意郑玄的解释,郑玄在进行了一番说明后批评弟子说:“探意太过,得无诬乎!”在与赵商的另一次谈话时也说:“天下之事,以前验后,其不合者,何可悉情?是故,悉信亦非,不信亦非。”从这些师徒间切磋时的随意性谈话中可以看出郑玄注重启发式教学的特点,这是对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方法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由于我国古代的典籍往往表现出“通学”的特点,在注释经书的过程中,郑玄还对有关自然科学进行了详细的考释。现从有关经书的注释中,还能清楚地看到郑玄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深厚造诣。这突出表现在天文学、数学及力学几个方面。在注释《周礼?冬官?考工记》“量其力,有三均”一语时,郑玄说:“有三,读为‘又参’。量其力又参均者,谓若干胜一石。加角而胜二石,被筋而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这些关于弹性规律的探索,表明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正确表述“力与变形成正比”线性关系的学者,比英国物理学家胡克要早一千五百多年。  

  参考文献:

  1.《史记》(三家注本),中华书局1982年版。
  2.耿天勤主编:《郑玄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秦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李景明:《中国儒学史?秦汉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