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桂成,从聊城走出去的大剧作家

 zcm1944 2013-08-28

【核心提示】他笔下有以张海迪为主人公的电视连续剧《生命的故事》,有京剧《孔繁森》,有捧出四人次梅花奖的豫剧《路边店》、《大明贤后》、京剧《春秋霸主》和吕剧现代戏剧《补天》,在28个春秋的戏剧创作历程中,他的30余部集舞台剧和影视剧,先后被搬上舞台和荧屏。先后获得飞天奖、全国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奖、国家文华编剧奖、曹禺剧本奖。四次获华东田汉戏剧奖,五次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六次获省艺术节编剧奖。他不仅囊括了作为剧作家应得的全国性大奖,还获得了中国电视飞天奖,这在梨园编剧中仅此一人。2006年12月31日,中国文化部现代戏研究会和中国剧协专门在北京为他召开剧作研讨会。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文化界首次为一位剧作家召开研讨会。圈内有这样一句话:剧目要出名,离不开刘桂成。他,就是原籍阳谷县闫楼镇白庄村的大剧作家刘桂成。
    
     为了冲刺国家“十艺节”,最近,山东梆子《萧城太后》正在水城紧张排练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让这台大戏魅力四射。精彩的故事,来源于剧本。没有好的剧本,演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萧城太后》的剧本就来源于大剧作家刘桂成。水城人不会忘记的是,九艺节上获得“文华表演大奖”和“文华优秀剧目奖”、著名表演艺术家章兰获得“二度梅”三项大奖的豫剧《大明贤后》的剧本也出自刘桂成之手。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刘桂成是何等履历?5月23日,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也许让水城人难以置信:聊城竟然有艺术成就如此之高的剧作家!毫不夸张,刘桂成,是喝着聊城水吃着聊城饭的聊城土生土长的大剧作家,这也是聊城文化界前辈们众所周知的。
   
    大奖一箩筐 捧出梅花奖
   
    长期以来,全国各类剧团演出,一旦没有剧本,往往会向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戏剧家协会索要剧本,而文化部艺术司和中国剧协则将“球”直接递给刘桂成。“找山东刘桂成去,那是大家,剧本不但多而且写得好。”这是中国戏剧界近年来的共识。刘桂成有何“金刚钻”,把全国的“瓷器活”都能吸引过来?
    在聊城晚报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刘桂成才打开了他的“宝贝箱”:刘桂成写剧本先后获得飞天奖、国家十大精品剧目奖、国家文华编剧奖、曹禺剧本奖。四次获华东田汉戏剧奖,五次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六次获省艺术节编剧奖。央视先后播放他的剧作13部集,豫剧《路边店》、《大明贤后》先后让章兰两次摘得梅花奖,京剧《春秋霸主》不但让花脸演员宋昌林摘得梅花奖,而且还使剧本摘得中国戏剧节11项排名第一位的大奖。吕剧现代戏剧《补天》让演员焦黎摘得梅花奖的同时,也荣获“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奖和“中国演出盛事奖”。刘桂成,不仅囊括了作为剧作家应得的全国性所有大奖,还摘得了中国电视飞天奖,国家文化部门先后拿出两千余万元排演他的剧本,这在全国梨园编剧中仅此一人。
    2006年12月31日,中国文化部现代戏研究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召开刘桂成戏剧作品研讨会,国内27位顶级戏剧专家对刘桂成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文化界首次为一位剧作家召开研讨会,至今也是唯一一位。这至少说明了刘桂成在当今戏剧界的地位。纵观当今梨园,能与刘桂成比肩的剧作家寥若晨星。
   
    “不上学改变不了命运”
   
    刘桂成祖籍淄博桓台县,清末,曾祖父逃荒落户到阳谷闫楼镇白庄村,后来其祖父离开白庄闯关东来到吉林。父亲刘明山曾为东北某大户人家放猪。由于家里条件差,没钱读书。于是,刘明山时常在私塾窗下偷听大户人家孩子上课,并且借来书阅读,在那样的环境下,刘明山逐渐养成了看书过目不忘的习惯。勉强在东北待了十年后,由于刘明山不大适应东北的水土,于是,他又回到白庄。并且带回了一箱子线装本的古典文学作品,其中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响马传》等古典名著等。在白庄,刘明山养育了刘桂成等姐妹、兄弟六人。其中,刘桂成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
    66岁的刘桂成告诉记者,尽管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但非常重视文化。他不但会拉板胡,而且对古代戏剧倒背如流。正因自己在旧社会学识不多,所以才想方设法为他的孩子们提供上学的机会。用他的话说“不上学,改变不了命运”。
    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刘桂成和姐妹先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只有二弟留守白庄故土。刘桂成的妻子薛秀荣是刘桂成阳谷一中的同学、山师大附小的高级教师,她任劳任怨,铸成了刘桂成的辉煌成就。刘桂成膝下有两个儿子,长子刘阳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落户美国。次子刘野在山东省艺术馆任职。
   
    新闻是起步 话剧结硕果
   
    因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条件不好,加上兄弟姊妹六人,刘桂成的童年是在节衣缩食中度过的。尽管家中困难,但父亲刘明山仍设法让子女读书。1961年,刘桂成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阳谷一中(初中)的学生,三年后他又考入阳谷高中。按刘桂成的学习成绩,考大学轻而易举。但是造化弄人,刘桂成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大学校门向他关闭了。无奈,1967年,刘桂成参军,成为第二炮兵的一名军人。那时在部队高中文化就是香饽饽,刘桂成入伍不久就当了班长、文书,由于写作有才气,又被调到团宣传股报道组,写起了新闻报道,刘桂成找到了英雄用武之地。
    基于少年时代刘桂成不知读了多少遍父亲珍藏的一箱子线装本古典文学作品,原始的大量积累让刘桂成开始厚积薄发。刘桂成的一篇篇新闻报道开始见诸于《前线报》、《军报解放》等报刊。后来,工作之余的刘桂成开始小说创作。1969年,入伍仅一年多的刘桂成在部队放了一颗“ 卫星”,他的小说《上路》在《安徽日报》登了整整一大版,共有七八千字之多。这下刘桂成成了团里的名人,很快被提拔为新闻干事(副连级)。二炮政治部获知此事后,将刘桂成调到二炮筹建的文工团写歌词,至此,刘桂成成了二炮文工团的创始人之一。1973年,他写的《南湖红灯照四海》参加了全军文艺汇演。后来,刘桂成因不适应南方气候,1981年结束了部队生活,转业到聊城地区文化局戏剧研究室工作。当时的戏剧研究室主任是张海迪的父亲张坦夫,张坦夫十分器重刘桂成。尽管工作在戏剧研究室,但当时的刘桂成从未写过剧本,只是创作一些文学作品,中短篇小说《节奏》、《活人眼目》等在《山东文艺》、《大家》等文学刊物上发表。1984年,刘桂成在大型刊物《柳泉》上发表中篇小说《节奏》,后来改编成话剧《爱情变奏曲》。
    1985年,刘桂成根据张海迪的事迹写成了电视文学剧本《海迪》,在辽宁《电视与戏剧》杂志发表。后经央视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生命的故事》,使张海迪的事迹首次用电视媒体传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后来此剧荣获国家飞天奖。这是刘桂成踏向影视创作成功殿堂的第一步,也是他首次获得国家级大奖。此后的刘桂成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写出话剧《榆钱树下》、《多梦的季节》、《多彩的霞光》等等,并在省内和华东地区频频获得大奖。
   
    话剧出了名 转轨写戏曲
   
    刘桂成写话剧剧本虽然出了名,但因山东地方戏剧种多,很多地方剧团经常让他提供戏曲剧本。这让刘桂成不得不开始“转轨”写戏曲剧本。1988年,刘桂成为阳谷河北梆子剧团写出了《老榆树院》,由著名演员荣秋莲(现为聊城剧协主席)主演,并拿下山东省艺术节7项大奖,受到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的关注,唱到省党代会上。激动得当时的阳谷文化局副局长王福常热泪盈眶。这是刘桂成写的第一个戏曲剧本。
    初战告捷,刘桂成信心更足。1989年,他以妇女在改革开放中自主自立为主线写出了现代戏豫剧《路边店》,荣获华东田汉戏剧奖。由我市豫剧表演艺术家章兰领衔主演的《路边店》不但应邀晋京演出,而且还走进中南海警卫礼堂演出,京城30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章兰也因为此剧一举成名,荣获中国戏剧最高表演奖“梅花奖”。《路边店》不仅获得大奖,而且赢得市场。从开演至今已演出2000余场,20多年过去了,《路边店》至今仍不时有戏单邀请演出。可以说,《路边店》是刘桂成在戏曲艺术创作中抛出的第一颗重磅炸弹。
    有人说,刘桂成写新闻、写小说、写话剧、写戏曲,没有不成功的。其实,刘桂成首次创作戏曲剧本便获成功并非偶然。写小说出身的他,会编故事,更会塑造人物;之前的话剧剧本,为戏曲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此后,刘桂成一鼓作气,在两年内写出三个戏曲剧本。其中京剧《孔繁森》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豫剧《冰山雪莲花》以孔繁森妻子王庆芝为原型,其中一段折子戏在中南海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推荐进藏演出。柳琴戏《石榴峪》也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潜心历史剧 彰显现实情
   
    现代戏成功了,再写古装戏、历史剧。刘桂成总不那么“安分”。他根据一部小电视剧素材,创作出自己的首部古装戏吕剧《醉青天》,1992年,由山东省吕剧院排演演出,在山东省艺术节上获得大奖。
    第一部古装戏《醉青天》成功后,刘桂成找到了写古装戏的感觉。但频频获奖的刘桂成并没有飘飘然,他开始沉下心来研究和剖析文艺理论和剧本精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艺术理论的储备,刘桂成的艺术素养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此时,他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历史题材——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于是,他决定将齐桓公写成一部新编历史剧《春秋霸主》。对于梨园有名的“快枪手”刘桂成来说,写《春秋霸主》不能一蹴而就,他要用三年磨《春秋霸主》这一剑。反复阅读《史记》和《东周列国志》等著作是动笔前的必修课,写作中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剧中的人物进行了恰当的定位。由山东省京剧院出演的《春秋霸主》在中国戏剧节上一鸣惊人,囊括了所有奖项。刘桂成在这出戏中荣获曹禺剧本奖、国家文华编剧奖。在《春秋霸主》中饰演齐桓公的山东省京剧院的花脸演员宋昌林也凭借此剧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春秋霸主》是刘桂成戏剧创作的一个突破。在中国戏剧节研讨会上,与刘桂成素昧平生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李庆成评价说,这是大政治家、大艺术家写的剧本,具有很好的警世作用。《春秋霸主》还进入了高等院校课堂,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位博士生导师将《春秋霸主》作为戏剧创作的教材。尽管刘桂成写了这么多优秀剧本,但刘桂成始终认为,他的成名作是《春秋霸主》。可见,《春秋霸主》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补出一片天 绘就两太后
   
    《春秋霸主》成功后,刘桂成更是乘胜向前。他相继创作了豫剧《微山湖》、吕剧《潮涌黄河口》、《孙子》之后,又掀梨园新飓风,把目光锁定解放初期八千山东姑娘到西北边疆屯垦戍边的故事。2001年冬天,已调任省创作室主任的刘桂成与编剧孟令河、赵钧伦等应省吕剧院之邀赴采访,从南疆到北疆,先后采访了77位1952年-1954年入伍的山东籍恳荒女战士。正如刘桂成在采访札记中所写:“五十年荒漠见证了她们的青春,见证了她们黑发一点点变白,容颜一点点变老。所有的经历和故事都写在她们的脸上、手上、身上。”刘桂成为此发出感慨:“她们是从东海之滨来到西北戈壁上炼石补天的新时代的‘女娲之神’”!《补天》写了六对男女,主要人物有四个,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全剧定格为“史诗化的现实主义”。全剧“四个爆炸点”:小关东之死,女兵补衣,雨中淋浴,情定荒原,使全剧浑然一体。
    2003年,刘桂成调任省吕剧院院长,直接组织领导《补天》的排练和演出,并聘请上海著名导演卢昂执导。经过精心打造的《补天》横空出世,焦黎、李萍、谭连华、文宗哲等一批优秀演员也脱颖而出,焦黎凭此剧斩获梅花奖。2004年,《补天》荣获“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奖,和“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补天》由国家文化部安排演遍全国,成为一种现象,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作家,应是政治家、思想家,起码也应是个思考者”。在刘桂成先生的戏剧作品中,不仅有对历史的思考,更有对现实的关照。  
    随后,刘桂成推出的豫剧《大明贤后》,让表演艺术家章兰再次夺得梅花奖,2010年该剧喜获“文华表演大奖”和“文华优秀剧目奖”两项大奖 2012年1月6日入选文化部2010-2011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工程。接下来刘桂成又为章兰备战“国家十艺节”量身打造了山东梆子《萧城太后》,目前,正在紧张排演中。
    谈及连串的成功,刘桂成说,戏剧是综合艺术,一剧之本过硬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就是演员功底必须扎实,他说多次与他合作的章兰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刘桂成现已退休,但“退休”二字似乎与他关系不大,忙碌依旧。谈及今后的打算,目前为山东艺术学院带着3名研究生的刘桂成表示,对山东梆子《大明贤后》进行精加工,冲刺全国“十大精品剧目”奖;再就是排演好新编历史剧《萧城太后》等。□记者 陈金路

   责任编辑:聊城产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