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课,马伟娟同学问我了一个问题:地质作用、地形、地貌,他们的区别与联系。我觉得很有趣就总结了下来。 一、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营力。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1外力作用 按照方式不同分为风化作用,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剥蚀作用,包括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搬运作用,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作用两类。沉积作用,包括机械,化学,生物三类。 2内力作用 它们既发生于地表,也发生于地球内部。有的强烈急促,如地震;有的微弱缓慢,如风化作用。地球的地表现状是地质作用对地球表面长期改造的结果。 二、地形:地形是指地貌和地物的统称。地貌是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地物是地表面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固定性物体。不同地貌和地物的错综结合,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形,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偏向于局部,地貌则一定是整体特征。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地形是一个区域内的地表形态.它侧重于根据地面的形态来分类。从一个地区的高低起伏、开阔闭塞、地貌组合等因素综合起来显现的特征来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主要体现在山脉)。 而地貌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因种每种营力为主形成的地貌,都有其特定的地表特征、演变规律。这样便于研究。它主要分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大类。每种里面又可以分出若干亚种。比如流水地貌就还可以分为侵蚀地地貌,沉积地貌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