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地形专题,找回归线地理

 yg760 2020-04-03

最近很多学生问到地形相关的知识点,老师总结了一下,发现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有问题主要是知识的零散化导致的。现在老师认为有必要就这个问题为大家详细解答:

地形要素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也是历年等级考中必然考查的内容之一。老师在这里教大家打破教材编排体系,帮助同学们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既能巩固基础,又能提升能力,同时也能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之中。

地形要素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也是历年等级考中必然考查的内容之一。因此我们需要打破教材编排体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既能巩固基础,又能提升能力,同时也能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之中。

一、夯基础,理思路,构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的基本思路是:明确地表形态,认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从而使学生夯实基础,理清思路,构建新的简单明了的知识体系。


1.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从不同空间尺度即规模大小看,有学生熟知的陆地和海洋的差异,陆地地表形态比全球的尺度小;从宏观看,有五种基本的地表形态,即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从微观看,有山峰、山谷、山脊、洼地、陡崖、鞍部等。海底地形最基本的有大陆架、大陆坡、洋盆等。

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由自然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等。板块运动被认为是使地壳表层发生位置移动,出现断裂、褶皱以及引起地震、岩浆活动和岩石变质等地质作用的总原因,这些地质作用总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改变着地壳的构造,同时为地貌的形成打下基础。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是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海浪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的统称,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斜坡重力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外力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将被破坏的物质碎屑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内、外力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展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其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岩石圈物质循环塑造了丰富的地表形态。

在地球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软流层的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二、探案例,找规律,求突破
在等级考中,关于地形类的考题,不胜枚举。仅就最近几年的等级考试题来看,笔者做了如下分类。

  1. 地形类型及地形、地势特征的判断

    (1)在区域图上判断某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某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 地形类型、特征、地形单元的成因分析

    (1)地形类型、特征的成因分析判断。

    (2)地形类型、地形单元的形成过程简析。

这类题目以区域图、地貌景观图、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特征、地形单元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等,一般答题思路是首先明确地形或地貌类型;其次依据地质作用的两种主要作用力即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或板块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和外力作用(风、流水、冰川、生物、海浪等)来说明地形或地貌类型的成因或形成过程。一般情况下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表现形式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同时进行,永不停歇;或者局部区域相对高差变大,如地壳运动抬升区流水侵蚀作用下蚀;或者局部区域相对高差变小,如地壳运动抬升区风力侵蚀、搬运作用加强。

   3.分析、说明地形与其他主要自然要素的关系

  (1)地形对气候(气温、降水)的影响。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地形与地势高低影响气温高低和光照强弱。对流层大气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垂直递减明显。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就越低,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就越弱,气温日较差就越大。因此,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同纬度地形封闭、低洼,气温高;地势高,气温低。在我国,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山地地形阻挡冬季风,使得山脉南侧气温高于北侧;如盆地地形,冬季由于山脉阻挡冷空气,因此气温高;夏季由于盆地地形不容易散热,因此炎热。走向与风向平行的山脉往往会产生狭管效应,导致风速加强、增大。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相距较近的两地,气温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受地形因素影响。我国气候东西南北各区域差异较大,相邻地方气候山前山后不一,山上山下不同,其中,东西走向山脉常常成为南北冷暖气流的屏障。

地形地势对降水的影响显著,在山地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时气温降低,空气饱和容易形成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则气流下沉,降水稀少(焚风效应)。因此,一般来说,迎风坡的雪线海拔较低,背风坡的雪线海拔较高,高大地形也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例如喜马拉雅山南侧的迎风坡,年降水量最多可达10 000 mm以上;北侧的背风地区,年降水量在500 mm以下。天山南坡无林带原因是受背风坡影响,降水量稀少。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受地形(迎、背风坡)因素影响。

    (2)地形对河流流向、河流航运的影响。

首先依据地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低处;两条平行山脉之间往往分布大江大河;山脊往往是水系的分水岭;山谷是集水区,分布河流。其次确定地图上的方向;最后一般考虑河流平直深宽、社会经济发展对航运的需求等。

  (3)地形对湿地形成的影响。

湿地的形成单从地形的角度说,就是地势平坦、低洼,易积水,排水不畅。

 4.分析、说明地形与其他人文要素的关系

从地形的角度看,人口、聚落大多分布在地形较平坦的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平原、盆地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利于耕作的地方。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生产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同时,地形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一般情况下,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综上,等级考试题对地形要素的考查,其基本思路是以相应的文字材料和区域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为载体,让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区域定位,然后分析、描述该区域地形类型、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区域地形地势特征的差异性,进而推导其形成原因(内力作用或外力作用等)和形成过程,分析、说明地形与其他主要自然、人文要素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有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