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门不空

 渔父 2013-08-29

空门不空    -------王辉


最近,天台山慈恩寺发布了“2013年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活动公告”,欲使有缘人有机会“遁入空门”,到寺院体验清净梵行。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广泛关注,慈恩寺官网几度瘫痪,电话成了拨不通的热线。报名者迅速超过千人,大大超出慈恩寺的接待能力。

毫无疑问,想去短期出家的,大多是些在浮躁都市生活中遭遇小苦恼或是大麻烦,被都市生活挤压得变了形,身心困苦,不堪重负,寻求解脱的人。“遁入空门”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减压阀,既能缓解和释放个人的压力,也能起到缓解和释放社会压力的作用,于个人于社会都有好处。但依我看,这种“短期出家”不过是一种生活体验,并非慰藉心灵的万能钥匙。据说很多人一开始信心十足,以为在寺院读读经书,修身养性,但寺院生活的艰苦远远超过一些人的想象和承受能力,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修”到一半或者刚开始不久就离开了,十个人中也就一两个能坚持下来。

我不禁想到“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写过的两句诗:“袈裟未着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说的是人未出家,总觉得人生烦愁事太多,苦恼不断,以为只要出了家就不会再有烦恼。哪知真正出了家,穿上袈裟,烦恼依旧难断,忧愁之事还要更多。其实,佛家讲的是“莫着相”,出家抑或是这种短期出家,只是一种表相,内在的修为与思想境界才是真实相。前些天北京什刹海有人放生,一百多斤欢蹦乱跳的鱼儿还没等下水,岸边钓鱼的捕鱼的就迫不及待了。放生的表相成了“放死”的真实相。表相最能迷惑人,为逃避世俗烦忧而遁入空门,不料空门之内也只是清静的表相,无忧无愁的境界其实只能向自己内心去寻,岂是一袭袈裟可得!

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活了一辈子,终于明白了,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周围环境,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一位母亲和儿子共同生活,母子两人都很优秀,可是母亲总想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儿子,不仅改变不了,反而产生矛盾。这位母亲如果变改变儿子为欣赏儿子,母子的心境不都好了吗?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过错,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只有自己才能打开自己的心结。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常说“境由心生”,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再看周围就是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了。

中老年人都是从几十年的坎坷人生道路上走过来的,一帆风顺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和考验。仔细想想,人这一辈子,有多少无可奈何,要碰到多少恩恩怨怨呀!一定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给自己宽心。人是需要信仰的智慧动物。人最好的信仰还是信仰自己的这片精神世界。信仰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信仰自己才能获得愉悦的生活,才能体验到有意义的人生。人到了老年,退休在家,生活的圈子越来越小,但遇到的困难可能越来越多,所以更需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劝解自己,懂得安慰自己才能过洒脱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