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岳霖是女神的标配吗(上)

 啸海楼 2013-08-29

金岳霖是女神的标配吗(上)

闫红 39分钟前

(金岳霖(左一)与林徽因(左三)及朋友们在一起;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在“同情兄”方鸿渐的眼中,赵辛楣都是一个“理想的人物”。他身材高大,出身世家,性情温厚,心地堪称纯良。可是,苏小姐的爱情在方鸿渐那里遇了挫,急需找个怀抱来疗伤时,竟置痴心多年的他于不顾,选了个有着一张四喜丸子脸的脑残“新诗人”。

这是《围城》里的情节。

钱钟书分析,苏小姐和赵辛楣青梅竹马,熟得没了感觉了,其次,苏小姐更愿意让赵辛楣扮演一个永远的备选者,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备胎,似乎对于一个女神,备胎比丈夫更须讲究。

也是,丈夫怎么着都会有一个的,可是要没有一个高端大气资深铁杆的备胎,怎么好意思叫女神?这或者也是多少年之后的今天,哲学家金岳霖为无数对哲学完全没兴趣的女人所熟知的原因,我们不得不说,他作为女神的标配,比做哲学家更著名。

据说,男人对女人最大的恭维是求婚,那么,最真心的爱戴,只怕就是为她终身不娶。不管苏小姐是否接受,赵辛楣到底还是跟女学生谈婚论嫁了,金岳霖却一生“逐林而居”,单身终老。这就留出极大的想象空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一个优质备胎秒杀无数浮花浪蕊,生命,难道不是因为被深爱,而显得格外庄重吗?

但问题是,金岳霖真是一个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信念的备胎吗?他的单身,是否只是为林徽因而留白?他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要说清这些,单靠一厢情愿的YY远远不够,倒不如,回头来看看他和他们的那些细节。

金岳霖,湖南人,1895年生,16岁考入清华大学,1914年,也就是19岁那年赴美留学。《小脚与西服》一书里,张幼仪说,金岳霖曾在她的婚礼上出现,但事实上,她和徐志摩1915年结婚,金岳霖身在美国,不可能参加这婚礼,不知道是张幼仪记错了还是记录者张邦梅听错了,不过,她和徐志摩离婚这天,金岳霖千真万确是真的在场。

1920年,张幼仪在哥哥的支持下,来到伦敦郊区的沙士顿,与徐志摩团聚。徐志摩对她百般嫌弃,冷若冰霜,却还是使她怀孕。当张幼仪把这个“喜讯”告诉徐志摩时,徐立刻说,把孩子打掉。张幼仪说,她听说有人因打胎送命,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坐火车死掉呢。

他让张幼仪去打听打胎的门路,可怜张幼仪在这异国他乡,认识的人极其有限,勉为其难地去跟跟邻家妇人请教,终是不得要领。就这么着,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了。

徐志摩的不作为,并不说明他就接受了这件事,在张幼仪怀孕三个月时,他于某一日突然消失。张幼仪挺着大肚子,东奔西走,从英国到法国,最后在德国柏林生下了她第二个孩子。

就在张幼仪刚出院回家、孩子还留在医院里时,徐志摩出现了,全然不顾张幼仪是个刚刚生产完毕的产妇,丢来一封信要求离婚。张幼仪要跟他见面,就在这次见面时,金岳霖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徐志摩带了四个朋友和产妇张幼仪见面,那四个朋友里,张幼仪只认得吴经熊和金岳霖,他们围着徐志摩走来走去,“一副要保护他的样子”。

他们是该替徐志摩害怕,张幼仪完全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给徐志摩狠狠的回击。他们的孩子还在医院里,张幼仪的身体还因恶露而淌着血,生育的伤痛犹在,徐志摩却说:“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其实,这时林徽因已经回国,张幼仪可能只是听到了“林徽因”和“回国”字样。但凡是个正常女人,都会被激怒吧?但是,张幼仪完全懵了,因为徐志摩一直说她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一直倨傲地表示自己代表最新最高级的价值观,所以张幼仪“心理上已经吃了败仗”,她最后在文件上签了字,对自己说:“我是未来新式女子的一员”。

也许,客观上确实起到这个一个效果,结束那段婚姻,对于张幼仪,像是割掉了一段没用的盲肠。但是,说下大天来,当时徐志摩表现得确实不是个东西,而他的朋友们挤在旁边连声道贺,徐志摩“欢天喜地,乐不可支。”张幼仪说她“觉得反胃”,以她当时的弱势心理,完全没能感觉到,自己被欺负了。

金岳霖他们,倒也不是故意欺负她。据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当时,在欧洲留学的这帮小青年,专门喜欢挑动别人离婚。有次她和赵元任在一起,金岳霖他们就走过来,笑嘻嘻地说,她岁数比赵元任大,应该和赵离婚。杨步伟是见过世面心理强大的人,一笑了之。

可见得,撺掇别人离婚,对于金岳霖他们,既是在演练新式的价值观,也带有玩笑的成分,只是,拿一个刚生过孩子的女人的命运,做这种演练,真有一种无知的残忍了。难道新潮的价值观,就是拒绝起码的恻隐之心?

不过新潮这样东西,还真不是金岳霖的幌子。他自己的婚恋观,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不知道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他认识了一个名叫Lilian Taylor 的美国女子(后来被翻译成秦丽琳),他俩作为不婚主义者一拍即合,同居在一起。

1925年11月,秦丽琳随金岳霖来到中国,关于他们抵达北京的情形,两年后,徐志摩在给梁实秋的书信里,有着极传神的描述:

“老金他簇着一头乱发,板着一张五天不洗的丑脸,穿着比俄国叫化子更褴褛的洋装,蹩着一双脚;丽琳小姐更好了,头发比他的矗得还高,脑子比他的更黑,穿着一件大得不可开交的古货杏黄花缎的老羊皮袍,那是老金的祖老太爷的,拖着一双破烂得像烂香蕉皮的皮鞋……虽则那时还在清早,但他们的那怪相至少不能逃过北京城里官僚治下的势利狗子们的愤怒的注意。黄的白的黑的乃至于杂色的一群狗哄起来结成一大队跟在他们背后直嗥,意思说是叫化子我们也见过,却没见过你们那不中不西的破样子,我们为维持人道尊严与街道治安起见,不得不提高了嗓子对你们表示我们极端的鄙视与厌恶!在这群狗的背后,跟着一大群的野孩子,哲学家尽走,狗尽叫,孩子们尽拍手乐!”

我们已经无从考虑丽琳是在哪一年认识老金的,但起码在1924年,老金已经带着她招摇过市了。

还是杨步伟曾回忆,有天他们在街上遇到金岳霖和秦丽琳,金岳霖跟他们说:“看样子你们很阔,钱多不多?能不能借点?”听听这口气,很有点小儿无赖的感觉,那时候的老金,正是那样一个快乐而不乏轻浮的年轻人。没奈何,杨步伟借给他们三十块,拿了这钱,老金立刻就带着丽琳去意大利旅游去了。回来后又找他们借了三十块不说,还把杨步伟借给他拿去当的一件大衣弄掉了一块皮子。

当时的老金,就是那么一个混不吝的人,热情,幼稚,不太会看别人脸色,也不太把别人的感觉当回事。美国女孩丽琳也是这样,前面那段文字,看得出她的不拘小节,与此同时,她对老金的朋友,也有一种天真的热情。

1926年12月,徐志摩给张幼仪写信说——是的,离婚之后,他俩的关系倒比过去轻松很多,徐志摩不但偶尔会给张幼仪写信,在欧洲时给陆小曼写信,还向她汇报和张幼仪看电影的事儿,对幼仪的进步褒奖有加。按徐志徐的性情,有这表现不足为奇,但张幼仪肯原谅他,怎么着都觉得让人有点无语——好,我们继续说丽琳,徐志摩说,丽琳寄一杆笔来“钝”我,但我还不动手,她大约要骂我了。

这所谓的“钝”,从字面上看,大概是丽琳对徐志摩的懒散拖拉不太满意,要么是徐志摩慢待了她的托付,要么是朋友善意的督促,无论如何,都看得出丽琳姑娘活泼的性情。许多年后,北京德宝拍卖行曾拍卖过她和金岳霖、徐志摩一道写给陶孟和的信,卖品介绍上说:该信的内容主要是三人邀请陶孟和参与他们组织的戏剧演出,并委派给他重要的一角,字里行间流露着轻松愉悦,语言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亲切,足见这几人关系之密切。

不知道这封信是哪一年写的,林徽因有没有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金岳霖说,他和林徽因是通过徐志摩认识的。那么,他们是在哪一年认识的呢?

1921年,金岳霖、徐志摩、林徽因三人俱在伦敦,如果金岳霖这一年没能通过徐志摩认识林徽因,他们就得到1928年12月才能相遇。

1924年6月,她随未婚夫梁思成赴美留学,金岳霖还没有从欧洲回来,1928年8月,她婚后回国时,徐志摩却再次远游欧洲,要到年底,这所有人才能聚在一起。

但1921年相识的可能性更大,1928年12月,徐志摩归来时,丽琳已经跟北平文化圈打得烂熟,尤其和凌叔华极要好,1928年秋天,凌叔华随夫君南下去武汉大学时,丽琳和老金就住在凌叔华的旧居里,而凌叔华住的,就是林徽因娘家的房子。

所以,当金岳霖和林徽因都在北平时,他们不大可能要等到徐志摩从欧洲回来才能相识,更大的可能是,1921年,徐志摩苦恋十七岁的林徽因时,顺便也把老金介绍给她了,

但是当时的金岳霖和林徽因大概也没擦出多少火花,如前所述,金岳霖明知道徐志摩为了林徽因而离婚,还是上前助他一臂之力,而丽琳这个美国姑娘,也有可能是在老金来到英国前也就是1921年之前在美国结识的。

不管怎样,1928年底,他们所有的人,有了相聚的机缘,故事就此开场。

(责任编辑:杨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