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战场明阳寨

 寒江读舟 2013-08-30


* <wbr>千年战场明阳寨
    明阳寨原名宜娘寨,因北宋杨家女将杨宜娘在此守寨抗敌殉难而得名。明阳寨位于梅江区城北镇明阳寨村,从黄塘路与环市西路交界处,西行二百米,右转入明阳村道,续行千余米,至三岔路口,右行三百米至杨家井,直行八百米可至明阳寨脚。据《梅州市地名志》介绍“明阳寨下”时曰:“北宋时女将杨宜娘,奉旨征讨侬智高,曾在此安营扎寨”;介绍“杨文”时曰:“相传北宋名将杨文广征讨南蛮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名”。1052年杨宜娘奉旨统兵驰援杨文广,驻守明阳寨,后殉身寨顶。宜娘驻寨前及后四百年间,此寨称李洋山,直至明代中期,当地池氏七世祖法传公之妻陈氏起名宜娘寨(又称妮娘寨),因宜娘与明阳谐音,新中国成立后,宜娘寨更名为明阳寨。

* <wbr>千年战场明阳寨 

    1965年6月,在明阳寨南山脚筹建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梅县转播台,在寨腰搭建中波发射台,1969年10月1日建成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我等驻车电台门坪,徒步登山。明阳寨海拔约二三百米,南北各有登山道路,宽为一米,均筑水泥台阶,南面明阳村登至寨顶全程计有586断,北面岭上村登顶有631段。若由寨南明阳村登顶,后往寨北鲤子湖,再迂回寨南明阳村,需耗时一二个小时。

* <wbr>千年战场明阳寨 

    登山道自下而上可分三段。首段台阶笔直通顶,如天梯扶度,遥不见尾,由缓渐陡,愈往上行,愈觉气短,常人尚需多次停歇,沿途松杉茂密,鸟雀相鸣。二段有百米平缓之地,端竖电台铁塔,高近百米,直插天穹,据说当年动用直升机吊装,成当时新闻,塔下有明暗两栋哨所,曾有军人守塔。二段尽处建有一墓二亭,中为宜娘墓,建于1906年,颇具规模,墓顶有新旧两碑,尺寸相当,内容相同,均为碑中央刻“锡福诚民”四字,右上方刻“光绪三十二年”,左下方刻“众弟子立”。旧碑残破,且已是三分断裂,新碑刻制于2004年。墓左右各有六柱六角亭。右为宜娘纪念亭,亭内碑刻建亭经历;左为仙人亭,亭内立碑,碑左右联曰:妮娘在天念人间,赐福诚民永安康。内中碑刻“仙人婆婆真真灵,保佑嘉应州人民;来往城民念一念,保您平安事业成。仙人婆婆最慈心,在天不忘人间情;人间苦难来相助,天灾人祸化为夷。仙人婆婆善人心,慧眼能辨世间尘;好人终给好日报,恶人报应世人岐。仙人婆婆德人心,为国为民献终身;后人不见仙人面,千古芳名传至今。”宜娘墓坐西面东,居高望远,俯视州城,宛如千年守寨,固守梅州一方平安。

* <wbr>千年战场明阳寨

    仙人亭侧续有登山道,踏阶而上为三段,几不费工夫可登至寨顶。明阳寨地处城西,位于梅州盆地西侧,平地而起,寨东地势高挺,可居高而守,寨西山丘连绵,败可退隐。另寨下有古道贯通江西,为南粤要道,守住此寨,可断粮道,由此观之,明阳寨实乃护城退守之要塞。寨顶周边,城墙堡垒虽多已被草木掩没,细细找寻,亦是依稀可辨。寨顶有岩石,可坐可问茶,另有健身器械。极目梅城,远山如黛,天空碧蓝,浮云多姿,形色各态。我等站立岩石之上,耳边似闻当年战事号角,临风望远,忍不住呐喊几声。

* <wbr>千年战场明阳寨 

    时至傍晚,我等沿原路下寨,转至寨下祖屋——甘泉公祠,参拜抽不尽水之千年古井——杨家井。据《清嘉应州志》载:“当时驻军在山下挖1口井,命名杨家井,今仍存”。此井位于公祠左侧,相传为杨家军所挖,供兵马饮用,已历千年光阴。但观此井,呈圆形,井沿高约0.2米,井内径约0.7米,井深约1.5米,水深约0.6米,沙质井底,清澈见底,井水充盈,水位平稳,盈时经暗道流往蓄水池,供村民洗涮,旱时水位不降,大旱之年仍可灌溉二三十亩农田。水质甚好,清甜甘洌,远近闻名,井口虽小,竟安插有十余根抽水管,齐抽不竭。原多为村人饮用,近来梅城尚有许多单位及居民来此买水饮用,载水者甚众,常可见排队百米景象。井仅一口,住户四十户,如何卖水,原多有纠纷,几经协商,现采取轮值制,每户轮值一日,各户自配手提抽水机及管线,每桶一元,卖水收钱,经现场询得,日供水可达千桶以上。杨家井,风雨千年,仍恩泽万户,造福一方,当地人又称其为“仙人井”。


附:广东梅县与平远县池氏来源及其种种


  1995年5月,经江西会昌县白竹水口,杉树排等地诸位池氏长者多年辛劳串联聚商,发起并成立池氏族谱联修筹备小组,后经广泛联系,亲切恳议,终于得到会昌、瑞金等十二县市和福建武平等五县市,广东南雄、梅县等地并湖南安仁县等地池氏大众群情响应,他们在会昌召开来自各方共六十六人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工作委员会,通过工作计划报告,财经预算方案及管理制度,并成立以池达程、池盈梁、池林发等人写作班子。他们广泛联系或亲赴其中四省二十一县市(有一万一千多人丁参加),广泛搜集族谱,分析整理,经过一年艰苦努力,终于写成《赣闽粤湘池氏联修族谱》。该联谱除“谱首目录”(含序文、凡例、家训、源流浅析、宗亲分布图、机构设置、人物志等)为首本外,另有十一本谱册设置,一大摞,沉甸甸,不愧为大手笔,没想到“山沟里”确实飞出了“金凤凰”(这种情况恐怕全国不多)。本文就是根据该《联谱》和梅县《明阳池氏族谱》再查一些资料而写的。 
   
  一,南宋河南西平县人池溥,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出生。他任广东连州“户籍官”(见注1)时,卸职回家,路经江西赣州,因“爱其山川之胜,风俗之淳”,毅然定居。他有两子,长子旭公又有四子,其中第二子梦鲤公于宋末咸淳甲戌即1274年中了特科状元(不按三年常规而临时考录谓之'特科’——这是在国破家亡之际,贾似道被罢职后由其同党陈宜中宰相热衷搞的)。梦鲤公“名不逢时”,他中状元时距南宋灭亡1279年只有四,五年时间了;历经四十多年蒙古兵对南宋进攻,1276年宋帝端宗被迫出降,剩下三年宋王室更是苟延残喘:据《中国皇帝全传》,“陈宜中做宰相,使将士离心,城池或降或破 ······ 元军第一次逼近临安,几十位大臣竟趁夜逃走,朝中为之一空。更令人捧腹的是,签书机密院事文及翁和倪普等人,竟暗示御史台和谏院大臣弹劾自己,以便逃走”。在这种情况下,梦鲤公会回归故里隐居亦已是必然。估计他五十多岁谢绝人世。 
   
  池溥公于南宋毅然定居赣州仅仅是因爱其“山水人情”吗?堂堂一个大宋王朝自从迁都“日出东南隅”之临安后,半壁河山已为金占领,西平亦在其中,但中原等地战争仍频繁不断,宋政府又腐败无能,民不聊生,池溥“解组归田”,还回到西平干什么!所以他也与史上客家五次大迁移一样,“走到哪里就落脚在哪儿”,只不过他不是“军团式”的迁移罢了(见易中天作品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梦鲤公有四子,第三子桂五公(法名念五郎)竟有十子,第十子千十郎于元朝中、后期从福建上杭携妻与子仕宗公迁居广东程乡(今梅县)长滩“韩莆都”,他就是今梅县“明阳”池氏一世祖宣公十郎。从千一郎原名池瑶看,宣公当为池宣(余则不见记载)。 
   
  桂五公其余九子分布是:千一郎从上杭迁广东大埔县;千二郎迁广东翁源县;千三郎(不详);千四郎迁福建武平县;千五郎留居上杭;千六、七、八郎迁武平县;千九郎迁福建长汀县。这些都还仅仅是池溥曾孙桂五公派下后代之一,(属《联谱》谱册第八本),至于其他亦枝繁叶茂,生生不息,主要分布在江西南部、中部,广东北部、中部,福建西部,湖南东部等地,从地域看几乎占了江南池氏“半壁江山”。因此池溥是我们尤其赣南、粤北、粤东池氏之鼻祖无疑,梦鲤公是我们的祖先亦无疑('祖先’定义很灵活,有远近之分);宣公十郎则是梅县、平远县池氏人的一世祖。 
   
  从上述桂五公的后代分布看,作为一个缩影,江西赣州、福建长汀(客家人的美丽小城)、上杭、更有宁化之石壁等地既是客家人的住地又是客家人的中转站,当然也是池氏人的住地和中转站。浙江、福建不少池氏又当别论。 
   
  二,宣公后代大都居程乡,唯四世祖永德公迁居平远柞树迳,但其后代即七世祖传公(序言中又称法传公)及其弟授公(又称法授公),一是那里“豺狼虎豹甚多”促使他们念祖心切;二是传公偶“掘得黄金一窖”,因此便回程乡原地寻祖问宅,欲在祖宅地安家,但时过境迁,均告失败。兄病故,授公便在程城之西七里处定居下来,随后其嫂陈氏亦携子广麟公夫妇定居在授公屋侧不远处。据族谱载,陈氏见后倚有山寨,并得知,北宋杨家女将宜娘曾因防止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叛乱又欲从广州北上荆湖而驻守过北寨,便把它叫“宜娘寨”,新中国成立后,此寨更名为明阳寨,山麓下有三个池氏自然村(见注2),不计外地共约一千人。 
   
  公元1052年,宜娘守此寨时,据说在山麓处挖了一口井,至今不到一米深,但井水清彻透明,盛夏时喝此水还“有点甜”,沁人心脾。而且有史以来从未听人说它干枯过。据说民国时大旱三年,它还能维持二,三亩禾苗生长结穗。如今城里人常到这里买水,夏天还要排队,有的见水深只有几寸深了,意欲走人,但照供不误。这口井被百姓称为仙人井,在梅县有点名气;因为这口井,该村历来被称为杨家井村。近年包括非池氏人的其它地方的善男信女们出资在山上连建两座宜娘纪念亭,不时有人上山烧香,纪念仙人婆婆。村里天天有人上山锻炼,城里人也不时到此山上一览,大有“北将守南粤,东日照西亭”之感慨。 
   
  从上可知,平远池氏是从宣公派下四世祖永德公传下的,而今明杨三个自然村又是从平远七世祖授公尤其八世祖广麟公夫妇传下来的(广麟公夫妇共生育六子,又分别为三村人的祖先)。如今在印尼华侨赞助下,明杨池氏人每年十月都会到平远石镇和柞树迳祭祖,梅县其他地方池氏人聚落不多,但都是宣公后代,这在族谱上均有记载。 
   
  三,明杨池氏宗谱经四次撰修,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记载了包括平远池氏男丁共1758人,至于女的,因有一夫多妻问题则更多。据粗略统计,一、二、三世是共有的,后来属柞树迳(即平远)者,四世永德、永廉2人;五世龙公、凤公2人;六世能兴1人(其弟能旺已归宜娘户);七世存公、在公2人;八世有贵、有富2人;九世8人(似“应”字辈,但有6人虽在宜娘寨仍归柞树迳户);十世7人(“天”字辈);十一世14人(“戴”字辈);十二世26人(“尚”字辈);十三世26人(“开”字辈);十四世46人(“能”字辈);十五世40人(“德”字辈);十六世14人(“孟”字辈);十七世1人(联盛);十八世,未记载啦。至于平远县池氏实际字辈如何,也许就是兰深先生所说的那二十七个字。 
   
  明杨池氏从一至十七世的字辈亦排得较乱,但从十八世起是: 
   万福兰兴庆,千祥桂子孙;清和成玉汝,宝善正传贤;富贵垂光大,荣华应运全;发隆长有跃,承肇本坤乾。 
  它像一首美丽的诗歌,读来朗朗上口。如今明杨池氏从宣公一世起,已至第二十五、六世;若从池溥算起,则要多加四代,《联谱》就是这样算的。 
    
  明杨池氏族谱尊池瑗为太始祖,堂联为:西平世泽,中牟家声。 

偶又云: 
    
  世系朔西河汉朝名宦宗室鼎元想前人循史儒宗杨芳册史; 
  宗功迁百粤司马遗徽振麟贵胄愿后嗣文章经济克绍箕裘。 
   
  本来我以为这副堂联够好的了,可概括池氏起源全貌,但今发现池氏与司马并无干系,我们起码系秦王族公子池泾阳君后代,不知上联改“司马”为“泾阳”妥否?(参见电脑“寻章摘句话池氏起源”和“公子华、公子池其人其事”)。 
  

注:1。池溥为连州“司户”,这里的“司”应为“掌管”之意,但今之俗称“户籍官”古时兼管户籍、土地、赋税、财务收支等。 
   
  2。“宜娘”真名不可考,疑为宋时四品文武官之母或妻诰封“宜人”而来。侬智高 反叛事史书多有记载,但五十七天攻不下广州后即西撤,故并未在宜娘寨开战,这在史书上亦无记载,但据《梅州市地名志》,“宋杨文广将军,驻营于梅州二十里层峦郁翠处”。又据《辞海》,杨文广“仁宗时为范仲淹擢用,后从狄青至南方,为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镇压侬智高反叛实为宋大将狄青一手领导。今梅县有杨文岌,明阳寨前有通江西古道,山上战壕今亦依稀可见。 
   
  3。宜娘寨狮子岌村出了个国民党中将,属明阳二十世,原名池栋兰,1886年生,从军后改名为池守良,被梅县人李铁军军长(见电视剧“陈庚大将”)提为师长,解放战争中投诚我军,解放后逝世于广州。


“宜娘寨”与“锡福诚民”

—谨以此献给“明阳”池氏宗亲及感兴趣的人们

 

如今,广东梅州城以西三、四公里处有一座海拔三百多米的山,叫明阳寨,它原系新中国成立后由“宜娘寨”更名而来。名字虽改,但改革开放后,包括非明阳池氏人(三个自然村,共约一千人)在内的善男信女们却在山顶连建两座宜娘纪念亭,两亭间还有一座从半山平阔处(‘坪顶’)迁建的“锡福诚民”纪念碑,“三位一体”,令人肃然起敬。人们为什么那么衷情“宜娘寨”和“锡福诚民”?原来它们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笔者今引用一些史料,试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一、“宜娘寨”

 

公元1052年5月初(农历),北宋广南西路(今广西)广源土州(今邕州之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在拒不归顺交阯王朝(今越南)又遭懦弱畏事的宋朝拒绝归属情况下,自建“南天国”,起兵反宋。首先攻下邕州,继而沿邕江东下。当时广南东、西路(今广东、广西)诸州长官大多弃城而逃,只有封州(今广东封开东)知州曹觐、都监陈哗及康州(今广东德庆)知州赵师旦、监押马贵等率部抵抗,但陈哗败走,余三人先后战败被杀。五月下旬,侬智高入西江,兵围广州,但又遭韶州(今韶关)知州陈曙奋力讨伐,侬智高五十七天攻不下广州,即撤军西还,攻下昭州(今广西平乐)。其虽放话:“欲若得邕、桂七州节度使即降附宋朝,”实际想割据广南西路。次年,他被宋大将狄青在昆仑关(今广西南宁东北昆仑山上)击败,退回邕州,再逃往大理(今云南、四川西南部等地),被大理国王杀。

 

当初广州战事危急,梅州安宁吗?由于其北邻江西(明阳乡大岑岌旧时有通往江西古道)和湖南,地处要冲,为防止侬智高北上,故梅州也得布兵。据《梅州市地名志》在介绍“明阳寨下”时说:“北宋时女将杨宜娘,奉旨征讨沈志高,曾在此安营扎寨”;在介绍“杨文”时又说:“相传北宋名将杨文广征讨南蛮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名”。可见,驻守“宜娘寨”是杨家将所为(但从侬志高攻不下广州又即西撤看,当时此寨 并未开战——仅剩寨上战壕今依稀可见)。

 

“宜娘”是谁?其真名不可考,疑为宋政和年间,文武大官之母或妻封为“宜人”而来,即从“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仪大夫,其母或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至“明清官五品封宜人”而来,甚至可能是后人根据历朝诰封制再联想到“杨文广”而“套”出来的,但确有其人;杨文广,1074年病逝,“仁宗时为范仲淹擢用,后从狄青至南方,为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狄青,在早先提为大将,1052年“宣抚(巡视)荆湖南、北路(约今湖南湖北),经制广南盗贼事,率军迅速平息了广源侬智高的军事反抗”······这些都可佐证杨家将确曾驻守过今之“明阳寨”。

 

驻守过后,此山叫什么名字?据《梅州地名志》,宜娘守寨前,它叫“高蹬高悬之杨福寨”,但由于人烟稀少,一片原野,似乎无人知晓或相传。及至明代中期,出生于1472年(成化八年)的池氏七世祖法传公之妻陈氏,在其丈夫及夫弟法授公几次从平远返程乡欲重新在祖宅地(如长滩)安家均失败后,她终于在明阳山麓定居下来,此时,“妣陈氏来视其处,见后倚有寨,为宋仁宗时征侬智高从戎杨家女将名宜娘居此寨,后遂以名”(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版池氏族谱语)。也许是尊重明阳池氏开基祖即八世祖仁所公之母缘故(她带领儿媳为开基祖业历尽艰辛),从此宜娘寨才被“冠名”而传颂开来。它距宜娘守寨整整晚了四百多年,距今已五百多年。

 

二、“锡福诚民”

 

故事发生在清代太平天国时期,距宜娘守寨又整整晚了八百多年。

 

上述明阳池氏族谱曾分散记载了几位不同辈份之“殁日”,加之又未把它作突出事件另叙,现在人们很容易疏忽,但细查下来,他们都殁于“咸丰九年已未二月十四日己时(即1859年3月18日)”;在叙述个别祖辈遇难时又说:“咸丰已未,遭髪逆,公念国恩深重,毅然集从叔侄共守本寨,无如贼势日盛,寡小难支,遂殉难焉”,终于“寨破”,可见,当时有“叛逆”攻占了宜娘寨。

 

我曾写小文以为,这“叛逆”就是公元1854年(咸丰四年)广东南海人陈开领导的佛山洪门起义,因为他们为配合太平天国起义,联合东莞的何六、三水的陈金钢等义军,数月间攻克了广东府、州、县四十余座。陈开的义军又称“洪兵”,家乡一些老人又说是“红毛军”,因此攻占宜娘寨想是陈开的义军无疑了。但何时攻占宜娘寨?四十余座府、州、县是否有梅州?并无记载,也就是说,它是想像推理出来的。今见梅州客家研究会会长严峻文章:“千年走马——论客家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曰:“石达开是1857年6月离开天京(南京)的,1858年5月占据福建汀州,次年1月(农历)派其弟石镇吉率部,经龙岩、永定进入广东大埔,占领了大埔县城······2月(仍为农历)转移到嘉应州,占领了州城,同月又进攻兴宁县城,未克,然后奔江西与石达开其它分部汇合转战湖南······”。

 

这“次年”(1859年)与“2月”(农历)恰恰是咸丰已未二月,看来攻占宜娘寨是石达开弟石镇吉部所为——攻占了州城,还要攻占要地,势在必然。至于同月马上又进攻兴宁,这是他们内部战势需要,难怪族谱未作也无法交代。

 

从“贼到”而“集众叔侄”和乡勇看,这次守寨是仑促应战行动,这些“众叔侄”和乡勇不是太平军的对手,故打得很惨烈,据家乡一些老人讲:“听说鲜血都流到山脚下来了”,有人“擂着战鼓,头被吹了还站着倒下”。事后朝廷还嘉奖几位杰出者,有的晋封六品,这在族谱上都有记载。

 

······四十八年后即1906年,宜娘人仍怀念当年守寨“英烈”,特立碑纪念,碑正中刻“锡福诚民”四个大字,右上方刻“光绪三十二年”,左下方刻“众弟子立”。此碑一直保存到2004年,迁建新碑时已很破烂,但“锡福诚民”四个大字仍历历在目,仿忽就是“宜娘寨”的历史烙印。

 

“锡”者,“赐”也,“诚”者,辞海解释颇多,怎样才恰当,留待专家、学者去定,笔者会意,大概就是造福于民,忠诚于民(转为照亮人间)之意。是呵,祖辈们为保一方水土和百姓安宁而付出了生命,“众弟子”怎能不在此山立碑作纪念并让它俯视与保佑宜娘大地与众生呢!

 

上述两个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宜娘寨,除当年有通往江西古道外,与它在州城四面环山中离城最近有关,即“有事可以栖身,前去城郭不远”,进可攻;它又面向州城,背后及两侧又连接着群山,一望无际,故又退可守、可藏,是“军事要地”(解放后电台转播塔还建在此山上),所以它发生的故事不一而足。

 

人们认知宜娘寨还与这寨下杨家井村有一口“仙人井”紧密有关。据传它亦为宜娘所掘。它从井底至井沿不到二米,水深只不到一米,可千百年来从未干枯过,据说民国大旱三年时,它还能让二、三亩禾苗成长结穗。此井水清彻透明,盛夏喝这水还“有点甜”,沁人心脾。如今天天有城里人到这里买水,常要排队,有时见水深只几寸了,意欲走人,但照供不误。据广东一地质队同志讲,此寨大山深处有一不小的地下湖才使井水“取之不尽”;人们远望此山,发现群山之中,它却格外郁郁葱葱;盛夏之夜但入此村又顿感一股凉气袭来······。

 

如今,村里天天有人上山锻炼,外地人也不时到此一游,虽无“胜地”之感,却也能领略“北将守南粤、东日照西亭”的意境。这山、这水养育着一方人,尤其要“环保”的今天,交通又便利,它越发显得不可多得。

 

不知青山绿水好,只缘居此长久时,笔者在阔别五十周年之际尤觉家乡的可爱,特撰此冗杂之文,以作纪念。但愿人们共同维护这具有千百年历史的“宜娘寨”。

 

 

 

池上舆于武汉 2009.6.1

 

 

参考资料:   1、《百科大全书·中国历史》;

           2、200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宋史》;

           3、2008年《客家文博》(创刊号);

           4、1989年《梅州市地名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