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常识----小儿中耳炎

 老庄. 2013-08-30


前面我们介绍了普通感冒,我们知道了感冒是以鼻咽部为主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累及包括鼻粘膜下至气管的整个上呼吸道。同时,我们虽然知道了感冒是可以 自愈的,病程短的可以是2、3天,长的可以持续2、3周,而且与上呼吸道毗邻或者相连的结膜、咽鼓管和中耳、鼻窦都有可能累及,这些部位的炎症可以是上呼 吸道感染的直接波及,也可以是继发性感染,包括继发性化脓性感染。所以,这些部位的炎症有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有的是继发于感冒的并发症。这些并发 症或者继发性感染性疾病,已经不是感冒本身,不能因为这些疾病的存在不能否定感冒自愈的事实。

而且中耳炎、鼻窦炎等的发生也不仅继发于感冒,跟其他很多疾病和因素也密切相关。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临床常见的小儿中耳炎。

什么是中耳炎?

就是指中耳鼓室的炎症病变。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变现为鼓膜后中耳发生炎性液体积聚。

中耳炎常见吗?

中耳炎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非常常见。美国相关资料显示,大约四分之三的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前三年至少罹患过1次中耳炎。

有人或许会说,你是瞎扯吧?既然小儿中耳炎如此常见,我怎么没有见到我的孩子和我周围的孩子们患过这种疾病呢?
中 耳炎有不同类型,很多发病隐匿,有部分并不引起明显症状,还有很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耳炎和下面将要介绍的鼻窦炎,是国内的一个三不 管“地界”,这些病患常常求诊于内儿科医生而不是耳鼻喉科医生,部分内儿科医生对于该病缺乏充分认识,作为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对于该病有更全面的认识、以 及掌握着用于该病检查的设备和技能,却常常无缘得见病患。

什么原因导致中耳炎的呢?

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开口于咽喉上部接近后鼻孔的咽鼓管直接蔓延感染中耳鼓室;即便是如普通感冒和其他病毒性上呼吸道也由于改变了上呼吸道的内环境,而局部易于继发细菌感染并蔓延至中耳,造成中耳炎发生。

尤其是,当中耳引流不畅时,则这种感染性炎症更容易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介绍下鼻咽、咽鼓管和腺样体的解剖以及生理功能。

耳、咽鼓管和腺样体解剖与生理

耳 朵有三个主要部分:外耳,中耳,内耳。我们常说的耳朵是指外耳廓,外耳中央通向体内的是外耳道,终止于耳膜,也称为鼓膜。鼓膜里面是中耳鼓室,是颅骨中一 个含气的空腔,内壁有粘膜,正常情况下有少量粘液;与鼓膜相连的有3块听小骨,主要把外界空气震动经过放大并传导至内耳耳蜗。内耳有内耳迷路和耳蜗构成, 迷路与人体平衡相关,耳蜗则把接受到声波震动转换成电信号由第八对颅神经——耳神经传入大脑。

中耳鼓室有一个小开口,并有一通道连结咽喉不的上部和后鼻孔,称为咽鼓管。籍咽鼓管中耳与鼻咽部相同,可以供应中耳新鲜空气,排出液体,保持中耳与外界空气压力平衡。

咽 鼓管开口与咽喉部与腺样体紧密相邻。在介绍感冒时我们提到过,腺样体表面粘膜上皮细胞有着与感冒病毒相配受体,是感冒病毒入侵人体的主要部位,同时腺样体 主要是由免疫系统细胞,又是人体狙击感冒等外源性病原体入侵的主要免疫器官之一。中耳鼓室-咽鼓管-腺样体的关系图示如下:

为什么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得到耳部感染?

儿童耳咽管与成年人相比,体积更细小而且走向水平,因此使得中耳液体更不易引流排出。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容易受到累及,发生肿胀,以及被粘液阻塞,造成引流障碍,造成中耳鼓室积液。

另一方面,儿童免疫系统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病原体的反应不及承认有效,因此儿童更难抵抗感染。

腺样体是是人体呼吸道狙击病原体的重要器官,病原体入侵往往首当其冲,反复的感染往往导致腺样体本身的慢性感染性炎症,造成增生肥大,阻塞咽鼓管的咽喉部开口的通畅性,造成中耳引流障碍。

症状

怎样才能知道孩子罹患中耳炎呢?

大 部分中耳炎发生于尚没有学会说话或者尚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婴幼儿,也就是说你的孩子甚至尚不能说:“我的耳朵疼,”,那么以下这些有助于你及早发现你孩子 的中耳炎:孩子牵拉耳朵;烦躁和哭闹;睡眠障碍;发烧(尤其婴幼儿);外耳道有液体流出;动作笨拙或有平衡问题;听力障碍或过度敏感。

类型

中耳炎有以下几种类型,常有不同的症状组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是最常见的耳部感染。主要是中耳感染、肿胀和中耳鼓室积液。常表现为耳痛,还有可能伴有不同程度发烧。

分泌性中耳炎 主要表现为中耳鼓室积液,而炎症表现不明显,而且积液会经过或长或短的一个时期自行消散,也有部分会发展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患儿常常没有任何症状,诊断通常依赖于医生的相应检查来完成。

慢性渗出性中耳炎 积液常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或者反复发作,却没有明显感染。 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的问题主要在于损害孩子听力,而且由于积液的存在使得孩子更容易发生感染发展成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承认还有其他不同类型,这里不赘述。

诊断

中耳炎的诊断与其他疾病没有根本差异,主要通过病史询问,包括孩子平常的健康状况、近期是否有感冒或喉咙痛?是否有睡眠问题?孩子是否有牵拉自己的耳朵?这些都有可能提示中耳炎的存在。


然后,医生可以进行耳镜检查,以观察鼓膜是否红肿充血,是否存在鼓胀;前者提示炎症的存在,后者提示鼓室积液。

进一步可进行鼓气耳镜检查,观察在外耳道气压变化是耳膜的活动度以提示是否有鼓室积液的存在。正常的耳膜比有积液的耳膜活动度更大。

如果诊断仍然不明确,则需要进行鼓室导抗图检查,它使用不同声音和空气压力之下,耳膜活动的灵敏度,是确定鼓室积液的有效方法。

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进行有效抗生素治疗,常有阿莫西林,疗程7至10天。其他对症处理包括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滴耳液等。

对于诊断尚不明确的中耳炎,比如渗出性中耳炎或者没有没有严重的耳部疼痛或发烧等状况的中耳炎,医生可能会建议等待一两天,看是否耳痛消失。

针对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各个医学专业团体制订了很多临床诊断、治疗指南,如美国儿科学会于近年早些时候又更新了其临床指南,鼓励医生对于那些诊断尚不明确,尤其是尤其年龄介于6个月至2岁的患儿进行观察和密切跟踪,如果48至72小时内症状没有改善,建议医生开始抗生素治疗。

一个主要原则就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审慎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抗药性的产生。这一点在国内目前环境下可能难以达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医生水平、家长理念、医疗制度等等。

同时,一旦开始抗生素治疗,另一个原则就是保证执行严格的剂量,及足够的疗程。因为如果仅凭临床症状改善而过早停用抗生素,则不能保证感染的彻底清除,导致感染反复发作。

治疗过程要严密随访监测,如果一旦发现感染不能控制,则可能存在病原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的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抗生素,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感染被清除,鼓室的积液也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通常需要3~6个月才能逐渐被吸收和排出。
复发性中耳炎的处置

在某些儿童,中耳炎常反复发作,这种反复在分别儿童甚至可以持续5~6年。那么如何来预防和处置这种情况呢?
首先要尽量消除一些危险因素,如避免孩子所处环境有人吸烟、避免孩子含奶瓶入睡等。

如果这样仍不能避免反复,而且抗生素治疗无效,则可以考虑鼓膜切开或者置管引流术。以改善空气流通和帮助积液引流。引流通常保持6至9个月,期间需要密切随访,引流管拔出。如果放置引流仍然不能防止感染,可能需要考虑切除腺样体。

预防

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减少和消除相关的危险因素。

疫苗接种  在美国主要有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供应。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2个月到2岁以下儿童接种该疫苗。有研究表明,接种疫苗的儿童,比那些没有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耳部感染显著减少,尤其是那些接受日托保育的孩子,强烈建议接受该疫苗接种。

经常洗手。洗手,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帮助孩子避免感冒或流感。

避免孩子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有研究表明,出于二手烟环境中的孩子更容易发生中耳炎。

杜绝孩子含奶瓶入睡。

避免你的孩子与生病孩子接触,同时当你的孩子生病时也应该避免与其他健康孩子接触。



(作者:挣脱枷锁的囚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