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感冒怎么那么容易引发中耳炎?可能您有一个动作做错了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7-11-07




为什么感冒后不能用力擤鼻涕?

人体的鼻咽部和中耳是相通的,相通的管道称之为咽鼓管,感冒后鼻咽部的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这个管道侵犯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因为小孩子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咽鼓管短而且直,所以小孩子得中耳炎的风险相对较大。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婴幼儿,冬春季多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治疗不及时病人可导致鼓膜穿孔引起患耳流脓及听力下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突然发生的耳部疼痛,常伴有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在穿孔前疼痛较剧烈,穿孔后患耳有脓液流出疼痛可缓解,耳鸣、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儿童可伴高热,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1.全身治疗

尽早抗生素使用控制感染,一般可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如鼓膜穿孔可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高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采用降温及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可使用1%酚甘油滴耳,同时给予抗生素滴鼻液滴鼻,用于减轻咽鼓管的水肿和炎症。

鼓膜穿孔后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脓液后给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容易被发现,因为患儿多有感冒的病史,有耳痛、发烧的症状。而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则隐蔽得多,症状很少,小孩子自己不能体会、述说,家长不易察觉,等到被医生发现,往往不能回忆起病史的长短,即耳朵不好从何时开始。分泌性中耳炎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对儿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起听力下降。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呢?

它是以耳朵里积液和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之所以在儿童期高发,是因为儿童的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肥大,以及咽鼓管软骨弹性差,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有腭裂的儿童更易患此病。

听力减退、耳闷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但因儿童不会自己表述,有时家长会发现小儿看电视音量响、叫他不理不睬、注意力不集中等才会就诊。更多的是因为急性中耳炎耳痛就诊,被医师发现有分泌性中耳炎。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家属应尽早携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根据病史及专科检查,结合声导抗、耳内镜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继发于用力擤鼻、坐飞机后或者感冒以后,需要使用滴鼻液,并辅助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激素、促纤毛活动药物等。成年人可以鼓膜穿刺抽液,儿童不建议鼓膜穿刺,以药物治疗为主。

2.慢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对于儿童,慢性期鼓励多咀嚼促进咽鼓管功能,连续三月不好应考虑鼓膜置管,同时应该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早诊早预防

预防:

因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较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所以最佳的预防方式就是加强体质,尽量避免出现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明显脓涕时,尽量避免捏鼻吹鼻涕的动作,可减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家长平时应该如何护理?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保证小儿情绪愉快;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坚持户外活动,接受阳光和空气,增强体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少带宝宝到超市、影院等人多的场所。

2、注意保持鼻腔畅通:适当多饮水、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请专科医生指导通鼻用药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于小宝宝,可以用医用吸鼻器帮助吸除鼻腔中的黏液。

3、勿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感冒鼻分泌物较多时,家长切勿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纳尼!T.T怪不得小编这二十几年来每次用力擤鼻涕都耳朵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