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成效

 昵称11161673 2013-08-31

中文摘要

目的:以医院糖尿病护理组作为临床护理对象,分析其在护理管理的效果,以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抽取某一医院不同科室的15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成立医院糖尿病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观察其糖尿病控制效果,以及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护理后患者的尿糖以及血糖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对医院患者糖尿病控制与治疗起重要作用,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以及自我管理水平。但因目前并无有效方法治疗此疾病,仅是控制血糖水平,平衡饮食,仍需努力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真正让患者得益!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模式  糖尿病护理团队  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

文 献 综 述

    通过文献我们可以知道,糖尿病是人类终身性,全身性的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者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蛋白质以及脂肪代谢紊乱。在医学临床上表现为多吃、多尿、多饮,体重明显减轻的症状。目前世界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糖尿病本身以及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只要我们掌握必要的知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正确的治疗以及有效的医学护理,就能够有效预防并且治疗它。针对糖尿病的分析,目前采用更多数据回归分析法,需要采集数据分析,并且绘制表格,将数据作趋势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目前关于糖尿病的护理仍然需要继续改进,我们不能在传统模式中停留,需要改善自己的模式,我们需要更多的是专业细致的服务。护理人员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到位,更应该将服务摆在优先的位置,只有不断以品质服务于人前,我们才能更好改善。

    对于护理管理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善,才能更好让患者满意,关键在于团队的管理,现今,医院的服务再也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个团队的服务能力,团队是重要的,只有共同进步的团队,才能做好护理服务。护理的工作是基本的,但是它是关键的,没有优质的服务,患者是不会满意的,即使我们医生的专业化程度高,患者都能对症下药,但是没有优质服务,患者是不能够有效医治的。我们需要做好,更多的是自身能力的体现。

    糖尿病是不能完全治疗,只能通过若干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医治,通过文献研读,我国护理体系需要改善,建立护理组是必要的,他们将会是医院服务提升的重要环节。护理组在我国是少数存在,但它的建立是医院医疗服务改革的重要标志,我们需要深化服务改革的体系,只有不断努力,我们才能做好医院事业。

            

作为一名工作的人员,我也清楚认识到新护理模式转变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清晰知道哪些患者需要健康教育,哪些病人需要接受饮食教育,哪些病人需要吃什么类型的食物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正是治疗病人,促进病情的恢复的关键因素。在工作的期间我更加认识病人的满意,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也许我工作的的护理科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相信它将会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治疗糖尿病,需要的是不仅仅是护理人员的行动,更多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作为患者本人,更应该树立对糖尿病的充分认识,只要确保护理人员与患者能够有效沟通,并能够使患者愿意接受有效的治疗,更好控制糖尿病的发病水平,才能更进一步实现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目的。假设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够仔细平衡食品、运动以及药物控制血糖指数。健康是我们根本的保障,只有在后期重视病况控制,将血糖维持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在此基础上,本院成立糖尿护理团队,针对各科室的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并统计分析效果大小,从而我们能够更好知道我们需要改进的方向,一切为了患者,他们不是我们的客户,他们更多是我们心中的朋友!

目前,按照2011年至2013年数据分析,我们工作的医院的关于糖尿病的就诊患者合计156例,除外内分泌科,科室分布分别为普外科60例、神经内科38例、肿瘤科25例、老年科20例、产科10例、儿科3例。其中男69例,女57例,年龄4~85岁,平均55.5岁。

以下是具体科室以及人员分布表格:

科室

普外科

神经内科

肿瘤科

老年科

产科

儿科

人员数量(个)

60

38

25

20

10

3

    而糖尿病护理团队的组成,一般是从各科室的护理人员组成的,小组组长为护理部主任,团队成员合计18人,小组组长为护理部主任1名,15名组员的科室分别为:外科科室、内科科室、神经内科、肿瘤科、老年科、产科、儿科、内分泌科、营养科,以上均为护士长,每科室各1名;门诊护士、急诊护士、内分泌科护士各3名。护士的选拔制度采取自愿报名的原则,并需要经过小组组长以及所属护士长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糖尿病的主要知识,包括基本知识、并发症、检查以及治疗、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以及心理护理等[1]。通过考核,才能正式成为团队成员。以下是工作的期个人总结的糖尿病护理团队考核方式:一、糖尿病护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调查:采用自制的《糖尿病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调查表》,内容包括空腹、餐后血糖监测时间、方法,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低血糖的处理方法[2],静脉滴注胰岛素护理,本院常用胰岛素剂型,血糖仪校对、使用及保养方法,血糖试纸或密码的核对知识,常用胰岛素注射部位,专用1 ml 胰岛素注射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作用机制。采用填空、单项选择形式答题,统计答卷正确率。二、《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调查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血糖监测指导、预防并发症的指导、急性并发症应急处理、出院后指导。根据培训对象对上述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掌握为5分,基本掌握为4分,了解为3分,较了解为2分,不了解为1分。问卷当场发放,填完后当即回收。

    针对护理团队的培训,医院每天都会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由专门的主治医生负责按时定期给我们授课,并开办关于糖尿病饮食控制之类的专题讲座,定期以考试或者面谈的方式考核护理成员,当培训进入特定的阶段的时候,护理团队的成员对糖尿病掌握程度已达熟练的水平,才能开展对患者的培训,并通过演示的方式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只有让每个人真切感受到培训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掌握糖尿病控制与治疗的真谛,我们需要继续前行,只有以不满足于现状的姿态继续学习,才能做好自己,目前医院的培训方式是需要完善,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做得更好。以下是具体培训形式:一、采用专家单独对护理团队授课形式培训: 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如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等; 糖尿病护理,如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治疗护理、血糖监测操作技术、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等[3],对于护理成员的疑难问题能当即解决的解决,不能当即解决的就在授课以后解决,极大地提高护理成员的关于糖尿病方面治疗水平。二、深入各病区全程督导式培训: 向护理人员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4],让她们认真学习,以掌握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其教育内容。三、举办糖尿病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及糖尿病教育培训班,邀请区内糖尿病护理专家讲学,扩展护理人员视野,更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视。

    在工作的的阶段中,我可以参与医院护理小组的成员的工作,并就具体的护理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需要我们配合护理团队的工作,查阅患者基本资料,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与156例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他们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卫生教育,包括糖尿病的控制、饮食指导、血糖调节的方法等等[5]。我们的调查问卷是自主设计的,并为每一位受调查的患者建立一份完整的护理资料档案,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1、护士长填写;2、糖尿患者完成[6]。由各科室的护士长负责本科的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工作,护理前填写1次,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个体化护理方案,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再次填写调查问卷。问卷中每一项的分值0~100分,A部分包括患者的血糖水平、服药依从性;B部分包括患者的饮食习惯、自我监测、日常运动、对常见并发症的认识[7]

    通过患者住院填写的调查问卷,在经过护理小组6个月精心护理之后,对患者重新调查,并填写有关的问卷,以对比分析前后的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采用X2检验方法[8],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均得到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自我监测、日常运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均得到改善,护理前后各项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我们可知道表格的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服药依从性以及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是需要长期有效的治疗,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有重视数据,我们才能发掘数据的真实含义,从数据表格分析,我们还需要继续改善,我们的改善空间将会更加大,提高的幅度将会更大,作为一名工作的的学生,我领悟着,也感悟着,健康是重要的,我们需要重视!!

以下是调查结果前后分析对比表: 

 糖尿病并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皮肤损害是导致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护士应对糖尿病的危害有明确的认识,成立护理团队有必然的联系性,重视并发症护理,做好病人健康宣教,教会病人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低血糖防治,教育病人注意个人皮肤护理,足部护理,合理用药,使病人认识到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意义,定期进行糖尿病生化检查(血脂、血糖、肾功、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眼底检查、足部检查、神经检查等,对于了解病情控制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9]

成立护理团队,可以更好重视护士糖尿病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培训,重点强化分析护士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糖尿病护理的科学性、依从性、规范性,充分调动病人的抗病心理,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护理小组组织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将糖尿病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密切联系在一起,规范微量血糖监测检验的操作流程; 规范糖尿病病人在院、出院健康教育内容及技巧,规范糖尿病专科技术操作流程; 严格执行对血糖仪的检测、校验及保养要求; 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各项相关检查复查时间进行指导。

本文结果显示,培训后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正确掌握率明显提高( P 0.05) ,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化和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糖尿病专科护士是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因此我工作的医院的糖尿病专科部门主任在全院组织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显得特别重要。它旨在给病人提供良好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所必须掌握的关于糖尿病的主体知识、技术与服务内容等等。经过统计的浅析,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接受专家们专业化培训以后,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内容的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 p0.05),此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也能更好掌握健康教育实施技能,能让患者自觉管理疾病,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更好为患者服务。而糖尿病护理小组亦严格执行护理会诊和护理查房制度,极大地发挥护理小组在工作方面中的优势,解决各临床科室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护理服务和人文关怀。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担当起护理专家的角色,从而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李红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治疗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 83-84

[2]李玲,段春梅,张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2):30-31.

[3]李旭亚,杨萍,周丹.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1-422.

[4]陈兴宝,唐玲,陈慧云等.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评估[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 238241.

[4]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27729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临床诊断指南糖尿病诊断标准[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3):35

[6]应文娟,陈书盈,谢金莲等.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6):3940.

[7]王家珙.不同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4(20): 18371838.

[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5).447-451.

[9]伦中恩.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