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流涎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3-09-01

小儿流涎,即口水过多从口腔内向口腔外部不能自控地流出,而且流出的量较多,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流涎症。小儿流口水,以4个月~3岁的小儿多见,经常打湿衣襟,容易引起感冒、下巴潮红糜烂等,有的不经治疗甚至会数年不愈,经常造成家长的焦虑不安。

  

  这里为你介绍中医穴位贴敷疗法:

         用药:胆南星10g,吴茱萸20g。

  用法:共研成末,每次取药粉1g,蜜调为膏敷脐,外用纱布包扎,每日用药1次,连用5次为1个疗程。


  护理措施

  1、小宝宝口水流得较多时,妈妈注意护理好小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天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遍。让小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避免患上湿疹。

  2、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假如不精心护理,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3、不要用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小宝宝的嘴边抹来抹去,容易损伤皮肤。要用很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一点点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让口周保持干燥。

  4、为防止口水将颈前、胸上部衣服弄湿,可以给小宝宝挂个全棉的小围嘴,柔软、略厚、吸水性较强的布料是围嘴的首选。

  5、小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齿龈发痒、胀痛,口水增多,可给小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的小宝宝啃点磨牙饼干,都能减少萌芽时牙龈的不适,还能刺激乳牙尽快萌出,减少流口水。

  6、假使皮肤已经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在皮肤发炎期间,更该保持皮肤的整洁、清爽,并依症状治疗。假如局部需要涂抹抗菌素或止痒的药膏,擦药的时间最好在小宝宝睡前或趁小宝宝睡觉时,免得小宝宝不慎吃入口中,影响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