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主任秘笈:做一个会说话的班主任

 怡蘭轩 2013-09-01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教师语言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效率”,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同样的一句话一个意思,不同的说话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班主任有必要掌握说话的语言艺术,并不断锤炼、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

一、用感召的语言点燃激情

班主任是以“磨嘴皮”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的,然而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对于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说教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说话时应针对所讲的内容,对所运用的语言仔细推敲,反复提炼。

1.号召时要具有鼓动性,让学生听了精神振奋,干劲倍增

当代的高中生虽说是被家庭社会宠坏的一代,但他们和任何时代的青年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他们充满激情,活力四射。因此,如果说他们是一列正欲前进的火车车头的话,那么班主任的舌尖便是点火器,充满激情的号召和振奋人心的鼓动便能激发他们火一般的热情。

以下是我与2003年高一新生的首次谈话:同学们,从你们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中,我能读懂你们对未知世界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强烈意识。年轻是我们的财富,但我们不能用我们的青春去赌明天,而应用青春、汗水、智慧从此时此刻起谱写我们人生精彩壮观的乐章。让我们做那搏击惊涛骇浪而不沉沦的勇士,不要做在风平浪静中也会溺水的懦夫。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将自己潜藏的能量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让我们挺起胸膛、昂起头,一起大声说:我能行,我最棒!在学生的大声呐喊中我似乎听到学生隐藏着的激情在流动。首次谈话是否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班级今后的精神面貌,影响着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班主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会时时刻刻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2.抒情时要具有感化力,让学生听了产生共鸣,释放情感

学生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听惯了单调无味的说教,慢慢产生了“听觉疲劳”。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一种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冷漠,被爱包围却出现爱的饥荒。然而这些只不过是他们表面的一种幼稚的逆反和偏执,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和一颗未泯的爱心。而这时,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的班主任,在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爱怎样去爱的同时,经常用诗化的抒情的语言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对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释放情感、洗涤灵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利用3月8号妇女节这一特殊的日子进行了一次“母亲,我拿什么献给你”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上我给学生诵读了《读者》的一篇文章,文中年轻母亲撕心裂肺的丧子之痛,加上我的真情演绎使全班陷入一片沉寂,只听到学生的抽泣之声,甚至男生也在偷偷拭泪。我最后总结发言:同学们,文中的母爱震撼了我们原本以为早已坚硬的心。母爱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它离我们遥远吗?不,我们无时无刻地在母爱中沐浴着。然而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像此时此刻一样为我们自己的母亲给我们的爱而感动呢?相反我们有些同学对妈妈的爱置若罔闻,更有甚者把这种爱当成一种束缚,对妈妈呼来喝去,不知尊敬。你知道妈妈又多了几缕白发?你知道妈妈又添了几道皱纹?我们可曾问过自己这白发和皱纹之中包含了妈妈对我们的多少爱?爱自己的母亲吧!尽力去实现母亲寄托在我们身上的希望是献给母亲最好的礼物,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娓娓道来的一席话把学生从感受文章中的母爱引入了“母亲,我拿什么献给你”的沉思中。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老师你在班会上诵读的文章及你那看似轻声慢语的一席话如当头棒喝般震撼了我们麻木的神经,唤醒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幼稚。谢谢!

3.讲理时要具有说服力,让学生低头沉思,心服口服

高中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如果班主任一味采取居高临下、强制打压、上纲上线的语言表达方式,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对抗心理,影响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当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切忌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不得要领,甚至带着轻蔑的语气。亦不可新账旧账一起算,甚至情绪冲动说一些有伤学生自尊的话。

高三最后冲刺阶段的一节自习课已经上了十几分钟了,小施的座位上还是空的。我强忍了半天的怒火,终于忍耐不住直奔操场。楼梯上我们遇上了。我一言不发地盯着他,居然他也不甘示弱地看着我,一副有理的样子:我不过就是去打会儿篮球放松一下嘛。我马上读懂了他的眼神。“小施,最近提出的英语问题还很多的嘛,谢谢你没让我资源浪费哦。”我边说边把他引到了办公室,搬了张椅子,“请坐。”小施满脸狐疑看着我。“你的颈椎最近还好吧,看书作业后可要记得多抬头,放松一下颈椎。(他有比较严重的颈椎病,他母亲早就关照我让他少打篮球)我知道你酷爱篮球,也的确需要放松一下,但你的颈椎不允许你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做这么剧烈的运动,我很担心,如果这时出点什么差错的话,我怎么向你的父母交代啊(他很孝顺母亲,他母亲有脑瘤)。”本想和我辩驳一番的他低下了头。“再说在自习课时打篮球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做了原本正确的事情。”“老师,我错了,我保证以后不但不犯类似的错误,而且看到本班学生犯同样错误时我会去劝阻他们。”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真好,我很高兴有你这样的学生。”最后我和他击掌以示赞赏鼓励,并笑着说:Nothing  is  impossible。(他的座右铭)后来他不但没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在最后冲刺阶段,情绪高涨且稳定,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

二、用灵活的语言沉着应对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班主任在运用语言技巧时,应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决不能千篇一律,单调重复。

1.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

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性别、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等。如果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这些差异的存在而千篇一律用同样的语言表达方式,那么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处处碰壁,更谈不上教育效果了。

女生小王,曾因违纪而受到过学校的行政记过处分,从此以后小王郁郁寡欢,敏感易情绪化。男生小刘性情耿直,但口无遮拦。有次为小事两人发生争执。小刘情急之下,揭了小王的伤疤,小王含泪夺门而出。我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决定先找小刘,用非常严肃的语气说:为人之道,岂能口无遮拦?揭人伤疤,实非君子所为。你平时里也忠厚耿直,明辨是非,可你这张嘴就是爱惹事。再说小王是女生,你堂堂七尺男儿,怎能胸怀狭小。即使小王有所不对,你一个大男生也应该承让三分啊。万一小王一时想不开,我看你怎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在我有理有据、一张一弛的剖析后,小刘承认错误,并主动提出要向小王道歉。在学校的吸烟室,我和哭得双眼红肿的小王促膝而谈,我为小王擦去委屈的眼泪,捋去搭在脸上的刘海儿,抚摸着她那双冰冷而略微颤抖的手,开始了我和风细雨的劝慰。这一系列的体态语言似乎比任何口头语言更加有效,使她找到了一种安慰、一种安全感。

2.针对不同的事件,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上学科课时,语言严谨简练有逻辑性和启发性;班会课上,语言有感召力、鼓动性;课下与学生交谈,语言有亲切感;学生犯了性质严重的错误时,语言有震慑力。

小周是一位音乐专业的女生,动不动就会歇斯底里发脾气,过后却又风平浪静,弃之脑后。有次因她犯错,我把她母亲请到了学校。在办公室,她居然不服她母亲的说教,开始了她一贯的歇斯底里的发作。她母亲眼泪汪汪,束手无策。见势我突然起身猛拍桌子,大声怒喝道:你想干什么?这声怒喝把她震住了,随即便蜷缩在地,号啕大哭。哭,是一种不良情绪的宣泄。等她哭过后,我拉了张椅子让她坐下,递过面纸,然后开始了我入情入理的教育。

3.针对不同的时间、地点,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

谈话的时间、地点,对谈话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一般说来,能不当全班批评,就不当全班批评,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推心置腹地谈;能不在办公室批评,就不在办公室批评,在操场一角或花园一椅静静地谈;能不口头批评的,就不口头批评,一张纸条、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更能奏效。

小薛在省美术专业考试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正当他信心百倍地向终点冲刺的时候,有天他神情忧郁地找到了我。我把他带到了操场,原来是遇到了所谓的情感问题。五月的清晨,清风徐来,万物生机盎然。我借景抒情,喻理于景,慢慢打开了他的心结。操场空间开阔,人放眼远处,心胸顿宽,比在空间狭隘有压抑感的办公室效果更佳。

三、用激励的语言指明方向

心灵的成长需要很多东西来滋养——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肯定的点头或一句鼓励的话语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运用文学语言进行描述性的表扬会使学生回味无穷,并备受鼓舞,甚至会留下长久牢固的记忆而影响一生。我经常用周记本、作业本、书信、纸条、学期评语甚至手机短信来进行文学性的文字沟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触。因为文字沟通不像口头语言那样,有时显得突兀、不自然,它更容易被趋于理性化的高中学生接受,避免学生产生肉麻的感觉。“……每次看到你像忙于采集的小蜜蜂一样埋头苦干的时候,老师就会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你和那时候的我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你文静,优雅,善良,你那幽幽兰花般的外表却掩不住你那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是我写在一位女学生作业本上的话,三年之后,她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她母亲打电话告诉我:孩子把这段话贴在了床头,三年来她从入学时的四十多名不断进步,一直稳定在班级前十名左右并进入理想的大学,这和老师你赏识鼓励的话是分不开的。

四、用民主的语言树立威信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应逐渐树立威信,这威信不是居高临下、强买强卖的方式能树立起来的,而需要班主任用精湛的语言艺术把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班主任应用民主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请学生做事时,“某同学,请你帮我……好吗?”;指出学生的无心之错时,“我可以给你提个建议吗?”再如与学生讲话时多用“我们”,少用“你们”。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失误,这时班主任就应该放下架子,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可以当着全班口头道歉并鞠躬以示诚意,也可以书信的形式向当事的学生主动认错。以我的亲身体验,班主任给学生主动道歉认错,不仅不会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相反能得到学生的肯定而进一步提高威信。

我们只有不断提炼自己的语言技巧,将自己内在的知识、理想、道德价值外化为语言作用于学生,才能使学生领会并受到深刻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