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省博物馆

 五成 2013-09-02

                         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省会合肥市安庆路中段,占地面积约70亩,1956年11月14日成立,陈毅为该馆题写馆名,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

    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23万件,其中以商周青铜器、楚国货币、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元代金银器、新安书画、徽州雕刻和古籍善本、徽州契约文书等最为突出;在现代艺术品中,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4000余件作品珍藏于该馆,为国内外所瞩目。
    2006年5月,原馆陈列大楼维修竣工。推出了《徽州古建筑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潘玉良作品展》、《安徽古生物陈列》、《元瓷之珍》五个基本陈列。其中《徽州古建筑陈列》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徽州古建筑现在很受人关注,这个以徽州古建为主题的展览,用大量的模型、照片、实物来展示了徽州古建的方方面面,自然也颇引人注目,据说还得了个什么“精品展览奖”。比起博物馆里的陈列,这样更利于整体的把握,而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讲,实地妥当保护是最好。但要论及近距离欣赏徽州古建筑砖雕、木雕、石雕的精湛之处,这个展览应是极佳的。展览的遗憾之处,是对这些文物的出处鲜有提及。

    这些建筑构件大多数取自明清民居,大小木作都有,民居的明清大多也是在这些雕刻上有很大看点。大多数的木雕和石刻都极为写实,且生动活泼。尽管有一些雕刻技艺一般,但也不乏精气。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戏曲人物梁柁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张果老骑驴撑拱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凤凰牡丹撑拱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禄寿双星撑拱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羊象撑拱   清,寓意吉祥太平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雕花隔扇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宝相花扇窗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方格扇窗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百忍堂窗栏板    明清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明代窗栏板上的木雕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建筑构件     清,左侧一对狮蝠撑拱-清,寓意富贵吉祥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双鱼雀替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花鸟梁柁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木雕月梁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叉手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游春图门罩砖雕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石雕构件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鸱吻脊饰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内容十分丰富,多是安徽省境内出土的器物。商周时期安徽省辖地是中原各国与吴楚交会之处,此处的青铜器也各代表中原、吴、楚的色彩。看到不少很有特点的器物,可惜的是有部分珍贵文物借展他处。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楚大鼎和鄂君启金节,可惜楚大鼎不让近看。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楚大鼎    1933年寿县楚王墓出土,有铭文12字,规模仅小于司母戊鼎。

    楚大鼎有铭文十二字,开头有“铸客”字样,因此也被称为铸客大鼎,1933年出土于寿县楚王墓,抗战时期辗转于后方,五十年代才从南京运回合肥。该鼎规模较大,被誉为“能煮一头牛”。鄂君启金节是第一次看到,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免税通行证,史料价值不菲。铸造于公元前322年,1957年寿县邱家花园出土,是战国中期楚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商品的免税通行证,自铭“金节”。青铜铸,竹节形。车节共146字,用于陆路,舟节163字,用于水路。目前铭文释义尚存在分歧。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薰炉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弩机和箭矢,射程据说260米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就是那“人”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铜铃-二里头时期,1972年肥西大敦孜商代遗址出土。夏代时期的乐器,器物无纹饰,是安徽省发现的最早的空体青铜器。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兽面纹鬲-商,1944年阜南月牙河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兽面纹尊-商,1957年阜南月牙河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乳钉纹簋-春秋,1959年屯溪奕棋飞机场一号墓出土,乳钉纹饰,双耳背附镂空棱脊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钟形五柱器-春秋,1959年屯溪奕棋飞机场一号墓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编织纹簋-春秋,1959年屯溪奕棋飞机场三号墓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鸟纹方足器-春秋,1965年屯溪奕棋飞机场三号墓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公卣-西周,1965年屯溪奕棋飞机场三号墓出土,有铭文“公作宝尊彝,其孙子永用”。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牺鼎-春秋,1974年舒城五里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龙首盉-春秋,1978年庐江泥河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蹲人兽耳簋-春秋,1987年宿县褚兰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蔡侯升、蔡侯食人鼎,春秋,1955年寿县蔡侯墓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方形龙流盉-春秋,1955年寿县蔡侯墓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蔡侯申盥缶-春秋,1955年寿县蔡侯墓出土,器、盖都有6字铭文,相同,“蔡侯申之盥缶”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蔡侯方壶-春秋,1955年寿县蔡侯墓出土,有铭文6字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四环无铭大鉴-战国,1933年寿县朱家集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方形碳炉-战国,1933年寿县朱家集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青铜器
鄂君启金节(左为车节,右为舟节)-战国(铸造于公元前322年)

 

    安徽省博物馆古代瓷器展厅规模不大,展出的几乎全是1949年后安徽境内出土的器物。这些器物大多算不得重器,不过倒是有几件很别致。展出以时间为序,从最早的“瓷器”开始,到明清,各个时代均有一些代表,虽然窑口不多,但极具地方色彩。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这件器物是1955年巢县出土的南宋吉州窑黑地白莲花纹瓶,纹饰和色彩都朴实大方,瓶形润满挺拔。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原始青瓷器-西周,1959年屯溪西郊土墩墓出土,这种青瓷器是后代瓷器的始祖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青釉辟邪-西晋,1957年合肥市出土,貌似作烛台之用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寿州窑青釉贴花罐-南朝,1982年寿县出土,是寿州窑的早期作品,装饰多佛教色彩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青釉莲瓣纹盘口壶-隋,1984年合肥市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寿州窑黄釉执壶-唐,1959年泗县出土,黄釉瓷是寿州窑首创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执壶-唐,1965年宿县王氏墓出土,腹部绘三块褐色釉下彩,再装饰胡人吹笛和跳舞等模印人物。釉下彩绘工艺首创于长沙窑。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影青釉镂空香薰-北宋,1973年合肥包绶(包拯少子)墓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影青釉注子注碗-北宋,1985年宿松县高岭乡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影青釉带盖梅瓶-南宋,1999年宿松县宋墓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影青釉花口瓶-南宋,2006年宿松县乔木乡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影青釉刻花炉-宋,1957年滁县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影青釉魂瓶-宋,江西省新干县出土,1984年入藏该馆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绿釉狮盖香薰-北宋,1964年宿松县宋墓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萧窑白地褐彩四耳瓶-金,萧窑末期的产品,1965年淮北市出土,纹饰很粗犷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高丽青瓷龙纹罐,1960年滁县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青釉露胎佛龛-元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景德镇釉里红带盖罐-元,1955年合肥西郊出土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蓝釉白花盘-明宣德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古代陶瓷器
龙泉窑青釉刻花玉壶春瓶-元,1973年合肥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主陈列楼几乎四分之一的地方是用来展出潘玉良,这位旅欧画家的作品。潘玉良的遭遇应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她原姓张,随夫改姓潘。十四岁时便被舅舅买入妓院,十七岁时被赎作小妾,后随夫到上海并开始学画,再留学巴黎,受刘海粟邀请回国执教,又受排挤而出走。也因这样的传奇遭遇备受电视电影制作的青睐。角色都很漂亮,正如这样一段描述,“她因做事勤劳,因而发育成熟较早,兼之,一副鸭蛋型脸庞,五官匀称,高高的鼻梁,水汪汪的眼睛.两条象描绘过的柳叶眉毛,两颊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儿,且身段儿苗条,显得亭亭玉立,天生的丽质天资,真是个天生的小美人儿。”可看她的自画像,却大相径庭。也许她始终无法摆脱年少时的境遇,才把自己画成这样,而且总一副抑郁的神态;也许正应了,向来才女和美女都很难结合在一起的现象。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潘玉良的画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潘玉良的画
春之歌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潘玉良的画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潘玉良的画

[转载]安徽省博物馆-潘玉良的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