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趣闻之十二:国、或、域、邦

 智者1111 2013-09-03
汉字趣闻之十二:国、或、域、邦    
我顶 字号:
 

上篇临末了说:“下回开始说点儿大的”,不过是按过去说书人的手法留个扣子而已,根本没什么大的“选题”,只不过说说国家的“国”字。为什么只说“国”字,而不是说“国家”?这是因为在秦以前(尤其是周时期),“国”是“国”,“家”是“家”,二者不能连用。

国、或、域、邦这几个字在甲骨文里是一个意思。

最早是“或(音yù)”,字形像一“戈”(武器)守卫“囗”(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金文中又以“或”为“域”字。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或:金文       小篆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域:小篆

“囗”字(wéi),意思也是“围”。即:圈子、范围。所以,“或”就是用武器保卫、看守家族、氏族的地盘。《卜辞文字小记》:“囗象域形,从戈以守之,国之义也。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小篆

邦: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邦的本意是国,“国家”古时候称作“邦家”。甲骨文“邦”字由“田”、“丰”构成,金文把“田”换成“邑”,“邑”是人们的聚居地。《说文》:“国,邦也。”还说:“邦,国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邦谓之国,封疆之界谓之域,古但以或字为之,其后加囗为国,加土为域,而别为二字二义。

到了汉朝,为避讳刘邦的邦字,改称“国家”。按易中天的说法二者是有区别的,他认为:“城郭之内曰国,四境之内曰邦。”也就是说国小邦大。“邦”的这个含义现在还在用,如:邦交、联邦。

在周朝“国”和“家”是不组合着使用的,那时二者不是一个含意。在西周时期,实行的是真正的“封建”(封土建国)制度。就是逐级分封(周天子封诸侯,诸侯封大夫),各自建国(邦)。由于是逐级分封,就有了等级区别。周,称“天下”(那时候认为,天下就是中国,中国的四周就都是海了,所以叫“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国君称“王”(因为自称是上天的儿子,也称“天子”),因此是“王国”。周天下所封的为“国”,国君统称作“公侯”(实际上按邦国的大小分别称作公、侯、伯、子、男),因为很多也叫做“诸侯”。诸侯们所封的为“家”,国君称作“大夫”。分封到此为止,共计三级:天下、国、家。过去讲的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这三级。当然,有资格做到这三点的只能是天子、公侯、大夫,至于平民只能“修身”。小民们谁妄想做那三点,那属于僭越,搞不好要杀头滴。

到了秦汉以后,三级统一,变分封为郡县制,“邦国”变成“帝国”。于是乎,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一个天子,一下就实行20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