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儿科学资料

 学中医书馆 2013-09-03

胎黄生理性胎黄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疽,3周后仍不消退,甚或持续加深,或消退后复现,均为病理性黄疸。黄疽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也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日渐加重。肝脾可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血清胆红素,黄疽指数显著增高。 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

咳嗽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正常宣肃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咯吐痰涎。病因感受外邪,痰热蕴肺痰湿蕴肺,肺气亏虚,肺阴亏虚。病位主要在肺脾。

病机肺主气,司呼吸,肺为邪侵,壅阻肺络,气机不宜,肃降失司,肺气上逆,则为咳嗽。内伤病因小儿脾虚生痰,上贮于肺,致肺之清肃失司而发为咳嗽。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

病因:外因主要是感受风邪,内因禀赋不足,或喂养失宜,久病不愈,病后失调,肺炎喘嗽的病变主要在肺。

病机:感受风邪,首先侵犯肺卫,致肺气郁闭,清肃之令不行,而出现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煽等症。痰热是其病理产物,常见痰热胶结,阻塞肺络,亦有痰湿阻肺者,肺闭可加重痰阻,痰阻又进一步加重肺闭,形成宣肃不行,症情加重。肺气郁闭,气滞血瘀,心血运行不畅,可致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虚衰的危重变证。亦可因邪热炽盛化火,内陷厥阴,出现高热动风证候。若影响脾胃升降,浊气停聚,大肠之气不行,可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

以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为主法。

1.风寒闭肺 治法:辛温开肺,化痰止咳。方药:三拗汤合葱豉汤

2.风热闭肺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闭肺 治法:清热宣肺 ,涤痰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4.痰浊闭肺 治法:温肺平喘,涤痰开闭。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阴虚肺热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6.肺脾气虚 治法:健脾益气,肃肺化痰。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1.心阳虚衰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2.内陷厥阴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以发作性喉间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严重者不能平卧。哮指声响,喘指气息,临床上哮常兼喘。

病因:内因责之于痰饮内伏,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外因主要为感受外邪,接触异气。哮喘的病位主要在肺。

病机:为痰饮内伏,遇外来因素感触而发,反复不已。

泄泻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 病变在脾胃。

治则:运脾化湿。症治:脾虚泻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参苓白术散。

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病变在脾胃,病机变化是脾胃虚损,津液消亡。健运脾胃

厌食指小儿较长时期不思进食,厌恶摄食的一种病症。病变在脾胃,治则运脾开胃。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治则消食导滞

两者鉴别食积为喂养不当,脾运失健所致。厌食除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外,一般无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之症。

鹅口疮是以口腔满布白屑时状如鹅口的一种口腔疾病。

因: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染秽毒 病变在心脾,病久到肾。

病机:脾开窍于口,脾络布于舌下,口腔粘膜有赖于脾气煦养;心开窍于舌,心脉布于舌上。心脾积热,循经上炎,熏灼口舌,秽毒外侵,致使口腔舌上产生白屑。 证型1.心脾积热 2.虚火上浮

口疮是指以口腔内粘膜、舌、唇、齿龈、上腭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

病因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炎 病变在脾心,虚证及于肾。

病机:外袭于肌表,内乘于脾胃。脾开窍于口,胃络于齿龈,风热毒邪侵袭,引动脾胃内热,上攻于口,使口腔粘膜破溃,发为口疮。若夹湿热,则兼见口腔糜烂。

鉴别:鹅口疮多发生于初生儿或体弱多病的婴幼儿,口腔粘膜上出现白屑而不是溃疡,周围有红晕,疼痛不明显。

治则:实证清热解毒,泻心脾之火。虚证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尿频是以小便频数为特征的疾病。因湿热下注 脾肾气虚,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遗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因肾气不足 脾肺气虚 心肾失交 肝经郁热,致膀胱气化不利。 治则温补下元固涩膀胱

五迟五软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麻疹:感受麻疹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诊性传染病。潜伏期6-21天,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高。麻疹粘膜斑。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到额面、颈部到躯干四肢,3天左右出齐。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斑、糠麸样脱屑。

幼儿急疹:感受。。。7-17天。突然高热。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疹出后1-2天消退。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风疹感受。。。5-25天。发热,咳嗽,流涕,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1天出疹。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头面到躯干四肢,24小时布满,疹退后无色素,少有脱屑。

猩红热:感受。。。1-7天。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出疹热高。环口苍白圈,草莓舌,帕氏线。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有大片脱皮。

流行性腮腺炎有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常证:邪犯少阳 热毒壅盛 变证:邪陷心肝 毒窜睾腹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临床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治则通利水道。

1.风水相搏 分析:风性向上,善行而数变,故浮肿先见于头面,继而四肢,来势迅速,,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即起,是为风水之象。肺失通调,水聚肌肤则小便短少;风夹湿热蕴结下焦,邪伤血络,故见尿血。发热恶风、咽痛身痛、咳嗽,均为风热上受,肺失清肃所致;舌苔薄白,脉浮为风邪之征。

洽法:疏风利水。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连翘,赤小豆,主药。臣杏仁、桑白皮、车前子,佐生姜、大枣,甘草使

2.湿热内侵  分析:湿热或疮毒内侵,留注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水湿泛溢肌肤而成水肿。湿热下注故小便黄赤短少;热伤血络则尿血。烦热口渴,大便于结,乃热重于湿或疮疡热毒所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淡渗利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热解毒,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利水消肿,陈皮理气和中。

紫癜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

1.风热伤络  分析:风热之邪外感,内窜血络则皮肤紫癜散发;热为阳邪,故紫癜色泽鲜明,风盛则有痒感;风热与湿邪相搏,结于关节,郁于肠间,则关节肿痛,腹部疼痛;风热灼伤下焦血络,则可见尿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之象。

治法:疏风散邪。方药:连翘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薄荷、防风、牛蒡子,连翘、山栀、黄芩、升麻,玄参、桔梗,当归、赤芍、红花。

2.血热妄行  分析:热毒壅盛,迫血妄行,灼伤络脉,血液外渗,故见皮肤瘀点瘀斑,色泽鲜红;血随火升,上出清窍则鼻衄;胃络受损则齿衄;邪热损伤胃肠脉络则腹痛’;呕血、便血;热毒下注膀胱则尿血;发热、心烦、口渴、便秘均为热毒内盛、血分郁热之象。舌红、脉数有力是血分热盛之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

常用药:犀角(用水牛角代),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生甘草。

3.气不摄血  分析:久病不愈,气虚不能摄血,故紫癜反复出现;气血不足,脾虚失健则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出血过多,血虚心失所养,故头晕心慌。舌淡苔薄,脉细无力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摄血。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生姜、大枣。

4.阴虚火炎  分析:阴虚火旺,灼伤血络,故紫斑时发时止;伤及阳络则齿衄、鼻衄;阴虚火旺则心烦少寐,低热盗汗;阴津亏耗则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光红,苔少,脉细数为虚火内炽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药:大补阴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髓、蜂蜜。

咳嗽诊断要点:1好发于冬春二季,因气候变化而发病2病前多有感冒史;3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4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干啰音;5血象: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和中性粒增高;6病原学检查: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作病毒分离或侨联酶标法检测,可作病毒学检诊断。冷凝集试验可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过筛试验,一般病后1-2周开始上升,滴度>1:32为阳性,可持续数月,50-76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呈阳性。痰细菌培养,可作为细菌学诊断。7X线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肺炎诊断要点:起病急,有热,咳,痰,喘,煽,或轻度发绀。2病情严重时,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或高热不退。3或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等症。4肺部听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伴干性罗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5X线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可能出现不均匀大片状阴影。6血象:细菌引起的肺炎,白细胞总数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若由病毒引起,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有时可见异行淋巴细胞。病原学: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和鉴别,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有早期诊断价值。

反复呼吸道感染 0-2岁小儿年感染10次,下3次以上,3-58次,下2次,6-12岁,年7次,下2次;上第二次距第一次间隔7天以上

缺铁性贫血诊断要点1.有明确的缺铁病史: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2.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自诉头晕等。肝脾可有肿大。33-6Hb<110gL6岁以上<120gL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1%。5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卟啉,血清蛋白铁等异常。6铁剂治疗有效。

7分度(1)轻度血红蛋白:6个月-6岁(90-110gL6岁以上(90120gLRBC3-4)(2)中度Hb60-90gLRBC2-3)(3)重度Hb3060gLRBC1-2)(4)极重度Hb<30glRBC<1

病毒心肌炎诊性断依据: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2.心脏扩大。X线B超检查有表现之一3心电图示I,II,aVFV5导联中2个或2个以上STT改变连续4天以上,及其他严重心律失常。5CK-MB升高,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阳性

手足口病诊断要点 1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2潜伏期2-7天,多数患儿忽然起病,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出现发热,多在38℃,可伴头痛,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3主要表现为口腔及手足部发生疱疹。口腔疱疹多发生在硬腭,颊部,齿龈,唇内及舌部,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烦躁、哭闹、流涎、拒事等。在口腔疱疹后1-2天可见皮肤斑丘疹,呈离心分布,以手足部多见,并很快变成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如米粒至豌豆大,质地较硬,多不窥破,内有浑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疱疹长轴与指、趾皮纹走向一致。少数患儿臂,腿,臂等部位也可出现,但躯干和颜面部极少。疱疹7-10天消退,疹退后无斑痕及色素沉着。4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相对增高。

癫痫临床特点忽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啼叫,吼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

区别惊:发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多伴惊叫恐惧等精神症状。风:由外感发热诱发,发作时抽出明显,或伴有发热等症。痰:以神志异常为主,常有失神,摔倒,手中持物坠落等。淤血:有明显的颅脑外伤史,头部疼痛位置较为固定

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抽动症: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生和语言障碍,起病在2-12岁之间,病程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或加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