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第二节。小儿科书

 唐文庆图书馆 2017-02-04

儿科病

 

中医儿科是在中医内科的基础上,根据小儿的特点,研究小儿保育,疾病的防治及护理的一门临床学科。小儿虽与成人相似,但因其正处有生长发育时期,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而在感受疾病和病理变化方面也有其特点,而且年龄越小越显著。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1,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全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态和功能均未臻完善。如{小儿药证直诀,变蒸}说:“五脏腑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温病条辨},解儿难}说:“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这是小儿生理特点的一个主要方面。

2,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小儿生理的另一个特点是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古代医家把小儿这一现象称为”纯阳之体“。所谓纯阳之体,是指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

1, 发病容易,变化迅速,小儿脏腑柔弱,气血未充,经脉未盛,与成人比较,卫外功能不固,对病邪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寒暧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易被病邪所伤,因此发病率较高。患病之后,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变为虚证。不仅如此,在病变的进程中,由于“稚阴未长“,故易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稚阳未充”,机体脆弱,阳气又易虚衰,使阳热之证迅速转为阴寒之证。故小儿患病易实易虚,易热易寒,变化迅速。

2, 卫外未固,肺多受累,小儿形体未充,腠理疏松,卫外机能不固,易被六淫侵袭。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因此外邪侵袭,或从皮毛内侵,或从口鼻而入,必使肺系受累,出现咳嗽,喘促等证。

3,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小儿受病,由于生机旺盛,病之初起,每易出现发热,口渴,苔黄,脉数等阳热证候。即使感受寒邪,也常是表寒未解,里已化热。这种易显阳证,热证的病理特点,即称为“阳常有余”。阳有余收化热化火,火热皆能伤阴,因此又多见口燥唇焦,尿少便干等阴分不足之证。同时,小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需要量大,机体又常因某些阴液物质不足而出现疳证,鸡胸,龟背等。小儿易出现阴分不足的病理现象,称之为“阴常不足”。

4,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小儿脏腑娇嫩,感受病邪,邪气每易暴张而壮热,内扰心神,引动肝风,便可发生惊厥抽搐。即使健康小儿,由于神气怯弱,不任惊恐,每在睡眠或游戏之中,突有声响,就可神魂不定,挛急搐动。小儿的这种病理特点,古人称之为“肝常有余”。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迅速,所需营养物质较多,所以脾胃功能相对不足,加上小儿饮食不能自节,脾胃容易爱损,出现吐,泻,纳呆等证。同时,其它脏腑的疾患,也常常影响脾胃。小儿脾胃功能易于紊乱的病理特点,即谓之“脾常不足”。5,脏气清灵,病易康复,儿科疾病虽有传变迅速,病情易于恶化的一面,但小儿脏气清灵,生机旺盛,再生与修复能力较强,加之病因单纯,患病之后如能及时恰当的治疗与护理,一有转机,便易康复。即使病情危重,只要积极抢救,转危为安的机会也较多。

二, 小儿疾病的诊断,治疗特点

一, 诊断特点

儿科疾病的诊沁方法,与其他各科一样,主要也是根据四诊合参。但由于婴幼儿不会言语或不能正确诉说病情,故古有“哑科”之称。因寸口部位短小,或就诊时不与医生合作,影响气息,脉象等的检查,所以儿科四诊难于求全。因此历代医家根据小儿特点,常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其中望指纹又是小儿的独有诊法。

1, 望诊,小儿望诊着重神色,形态,苗窍,皮疹,指纹和二便等方面的变化。历代医家认为“小儿病于内,必行于外”,所以根据望诊收集的情况,可以诊察脏腑的寒,热,虚,实等病变。

1, 望神色,即观察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的变化。凡小儿精神饱满活泼,而且有神,面色红润光泽,呼吸均匀缓和,四肢活动自如,是气血调和,神气充沛,无病的表现。即或有病,尚未损伤正气,脏腑功能未衰,病变轻浅,预后较好。若神情呆滞,萎靡或嗜睡,或烦躁不安,二目无神,面色晦暗,呼吸不均,四肢活动不能自主,则为病态。且病情较重,脏腑功能受损,预后较差。小儿有病,面部色泽的变化较成人更为显著。如有热,则面赤:气血虚弱,则面目:在青者,主痛,主惊,主瘀:面黄,多属脾胃功能失调或虫证:面呈黑色。多为寒痛之证。

2, 望形态,即观察患儿的体形和恣态的变化。根据小儿外形和体质的强弱,来推测五脏功能的盛衰。凡神态活泼,毛发润泽,肌肉丰满,筋骨强健,发育正常者,表明先天禀赋充足,营养佳良,健康无病。若形体消瘦,神态呆滞,面色及肉干枯无华,筋骨软弱,毛发萎黄,则为先天胎元不足,后天失于调养所致病态的表现。动静姿态及体位,是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不同疾病可出现不同的姿态,姿态表现的总原则是“阳主动,阴主静”。如卧位常侧向外者,多属阳证,热证:常向里者,则以阴证,寒证,虚证居多。仰面伸足多属热证:蜷卧缩足多属寒证:喜伏卧者,多为内伤乳食之证等。

3, 望苗窍,苗窍包括五官和二阴。审苗窍可补充望面色的不足,且苗窍和内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二阴又为肾所主,故脏腑有病常反映于苗窍。

1,望目:目为肝窍。主要观察眼睑,眼球,瞳孔,结膜和巩膜等变化。若目赤肿痛,多为风热或肝胆之火上攻:目泪汪汪,目赤多眵而畏光者,须防麻疹:眼睑浮肿,为水湿上泛:结膜色淡,为血虚:结膜干燥,为旺血不足:睡时露睛,为脾虚实:两目深陷,目无神采,为气虚液脱;两目呆滞或直视上窜,为惊风之兆:久病瞳孔散大,为无阳将绝。

2, 望鼻:鼻为肺窍。鼻塞流清涕,为外感风寒:流黄浊涕,为外感风热,鼻衄为肺热;鼻翼煸动伴呼吸困难,初病多为痰热蕴郁的闭证,久病并汗出而喘,属肺气虚竭的脱证。

3, 望口唇:包括观察齿,龈和咽喉的变化。唇为脾之外荣,唇的颜色,润燥及外形的变化,能反映内脏和气血的一些病变。如唇色淡白,为脾虚血少:唇色鲜红如樱桃,为阴虚火旺:唇色鲜红干裂,为津液耗伤:唇色青紫,为血瘀或寒凝:环口青色,为肝木克脾,须防惊厥:口角流涎,或为胃热,或为脾寒不固:唇内自点,多为虫积:两颊粘摸有白色小点,周围红晕者,为麻疹粘膜斑:满口白屑,状如雪花,为鹅口疮。齿,龈与肾,胃有关。牙齿逾期不出,为肾气不足:牙关紧闭,为惊证:牙龈干燥,为伤津:牙龈淡白,为血虚:牙龈红肿疼痛或兼出血,均为胃火上炎:牙龈出血,不红不肿不痛,则为虚火伤络:牙齿溃烂黑腐,为牙疳。咽喉与肺,胃相通,并有心,肾,肝,脾等经脉循络于此,上述脏腑的病变都可能从咽,喉部反映出来。因此,诊察小儿疾病时,咽喉为必查之部位。如咽喉一侧或两侧红肿,系乳娥,多为外感风热,或为肺,胃积热上熏:咽部微红,有点状或条状白色假膜,表现光滑,境界分明,拭之不去,强行剥脱则易出血者,为白喉。

4, 望舌:主要观察舌体,舌质及舌苔三个方面的变化。古有“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之说。如舌体胖嫩,齿痕明显,舌质淡白,多为脾,肾阳虚:舌体大,舌色深红,多为心脾积热:舌质淡白,为气血两面三刀虚:舌有红剌,为邪热积盛:舌色红绛,是热切入营血:舌红少苔或无苔,为阴虚火旺;舌质紫红或紫暗,为气滞血瘀:舌有芒剌,多是热切盛伤津。舌苔能反映病邪的性质及病邪的进退。如白苔主表,寒之证;白腻苔,为湿邪内蕴:白苔转黄,是表邪入里:舌苔灰黑,多为寒邪内盛:苔薄,为表邪初见,病情较轻;厚苔,表示内邪已深,病情较重:苔由薄转厚,表示病邪入里,损及胃,肠功能;厚苔转薄,提示邪外泄,是病邪将解之兆:舌面无苔,光如镜面,称镜面舌,多见于阴虚已极的重病或久病:花剥苔,是胃阴不足或脾胃阴虚之证。

5, 望耳:耳轮清冷,多主寒痛或惊风:以耳垂为中心的周围肿胀,为痄腮:耳心疼痛或耳内流脓,多为肝胆火炽,耳背脉络隐现,多为风热;耳尖发凉,身热面赤,目泪汪汪而畏光者,提示麻疹之先兆:耳轮板硬萎缩,颜色苍白或枯槁,或青黑晦暗,是肾气欲绝之证。

6, 望二阴:男孩阴囊松弛淡白,多为体虚;红亮为热证:紧缩为寒证。阴囊时肿时复,啼哭时肿大加甚,为疝气;阴囊阴茎水肿,多为肾病。前阴或肛门瘙痒,多是蛲虫病:肛门湿润潮红,多属大肠湿热:肛周潮湿红肿,多为尿布皮炎;便后直肠脱出或脱肛,先便后血,为痔疮:大便硬结,便时困难,血着粪便或便后渗血,多属肛裂。女孩前阴红赤湿烂,多属膀胱湿热。

4, 望指纹:指纹又称”脉纹“”虎口纹“。即位于虎口直至食指掌面桡侧的络脉,是手太阴肺之脉的分支{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由于小儿皮肤薄嫩,脉络易于显露,指纹较为明显。当机体病变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病情,故儿科临床对3岁以内的小儿常以观察指纹来代替脉诊。

指纹分三类{见图}:即食指第一节称风关:第二节称气关:第三节称命关。看指纹时,应抱患儿于向光处,医者用左手拇,食二指固定患儿的食指尖,以右手拇桡侧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显露,以便观察指纹的浮沉,色泽及部位的变化。正常指纹颜色红略带者,不浮不沉,隐现于风关之内。若患疾病,指纹的浮沉,色泽,部位则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1, 浮沉定表里;初感外邪,病在表,则指纹浮露:病邪入里,则指纹多沉滞。

1, 色泽定病性:指纹淡红,多属虚寒:深红或紫色,多属里热:青紫或紫黑,多属郁热深重或血瘀:淡紫色,多属虚热:青色,主惊,主痛,主抽搐:指纹色淡,多属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指纹瘀滞,推之不畅,为实证。

2, 三关定病情:指纹现于风关,是邪浅病轻,易治:现于气关,是邪已入里,病情较重:现于命关,病情更重:指纹延伸至指尖,称“透关射甲“,病情危急。     

望指纹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本法经临床实践证明它与疾病的符合率不及舌诊和脉诊,因此当指纹与证不符时,可“舍纹从证”,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

2,闻诊,闻诊是动用听觉和嗅觉识别疾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关于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以及嗅气味已在诊法中叙述,这里着重谈谈听小儿的啼哭声。小儿啼哭并非皆病。可由饥饿,口渴,欲睡,要抱或尿布浸湿或包扎过紧以及虫咬,针剌等引起,每当满足需要,啼哭便能立即停止。

若哭声绵长无力,口作吮乳状,得乳即止者,是饥饿:如哭声尖锐而高,忽缓忽急,时作时止,多因腹痛,兼有发热者,应注意有无炎性病灶:哭而无声,时作惊惕,则为惊风之兆:哭时慢而无力,不时呻吟者,多为疳积:哭时声音嘶哑,呼吸不利者,应注意有无咽喉的病变:睡中惊啼,或突然惊叫,须臾自睡者,多为梦惊:夜卧啼哭,坐卧不安,为夜色啼,或因乳食停滞。总之,哭声应清晰和顺为佳,如洪亮有力,多为实证:细弱无力,多为虚证:尖锐细弱或哭而无泪,都属重证。

3,问诊

1, 问年龄,询问年龄对诊断疾病和治疗用药均有重要意义。如诊断新生儿黄疸和破伤风,与初生日数有关。有些传染病也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如麻疹多发生于6个月以后的幼儿,水痘,百日咳在学龄前比较多见。12岁以后所患病基本上接近于成人。

2, 问寒热,小儿寒热可通过接触的感觉以及姿态的改变来测知。小儿发热一般早晨偏低,午后和夜间较高,询问时应问清发热的时间和程度。若身体蜷缩,喜偎母怀,皮起鸡粟,多为恶寒:喜露头面,睡喜仰卧,扬手掷足,吮乳口热,多为发热。如较大儿童述及恶寒发热而无汗者,为外感风寒:发热怕冷兼有汗出,口渴者,为外感风热:发热不恶寒,反欲掷被揭衣者,为邪热入里:寒热往来者,为邪在半表半里:发热连续不解,午后夜间尤甚,舌苔厚腻者,为湿热内蕴:午后或傍晚低热,伴盗汗者,为阴虚潮热:单恶寒而不发热者,为里寒或阳虚之证:夜间发热,腹壁,手足心热,胸满不食者,为内伤乳食。

3,问汗,小儿肌肤薄嫩,较成人容易出汗,一般不属病态。白天汗出较多,稍动尤其甚,不伴发烧者,为气虚卫外不固的:“自汗”:入睡则汗出,为阴虚或气阴两虚的“盗汗”,在热病中,汗出热不解者,为表邪入里:见高热,汗出,口渴,烦躁,脉大者,是邪热炽盛,迫津液外泄的里热实证:大汗淋漓,伴呼吸吸喘促,肢冷脉伏者,是阳气将绝,元气欲脱之危象。

3, 问头身,较大儿童如能述及头痛或头晕,前者多见于发热,后者多见于贫血。头痛伴恶寒,发热,为外感风寒:头痛并发热重,恶寒轻,为外感风热:头痛后仰,颈项强直,兼高热,呕吐,抽搐,为邪热入营,肝风内动:头痛隐隐,绵绵不休,兼面白脸淡者,为血虚头痛:头痛如剌,时作时止,部位固定,多为瘀血头痛:肢体疼痛,伴发热者,为风寒外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者,多见于痹证。

4, 问饮食,小儿若不思食,或食量太少,是脾胃功能不足的表现。不思饮食,腹胀满,嗳酸有腐气味者,为食积停滞:能食形瘦,大便量多异臭,夹有不消化食物,性情急躁,多见于胃强脾弱之疳证:嗜食异物,形体消瘦,时有绕脐腹痛,多为虫积。发热口渴喜冷饮为热证:发热口不渴,为寒热:渴不欲饮,多为夹湿:频频引饮,口唇干燥,多为胃阴不足,当液亏耗的表现。

5, 问胸腹,胸痛发热,气喘咳嗽,为邪郁肺闭:胸闷气喘,痰声漉漉,为痰阻肺窍:胸闷心悸,面青气促,多见于心阳不振,心血瘀阻。脘腹剧痛,嗳腐吞酸而厌食者,多为食滞胃脘:腹痛阵作,游走不定,口吐清水者,为虫证:急性腹痛,痛势剧烈者,应考肠痈肠套叠等:腹痛绵绵,蜷卧喜按者,多为虚寒腹痛。

6, 问二便,主要询问二便的形,色,量,臭味及次数。便干难解,腹满胀痛,为胃肠有实热:大便经常稀薄,或先干后溏,日行数次,为脾虚失运:大便日行数次或数十次,量少夹有粘液,或带脓血,便时哭闹,或里急后重,为湿热积滞大肠的痢疾: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腐臭秽,为伤食积滞。小便清长或夜间?尿者,多为肾阳亏虚,下元不固:小便量少,颜面和肢体浮肿者,为水肿病,:小便量少,色黄或赤,伴尿频急,痛者,为膀胱湿热:尿时疼痛如剌,尿线中断,或见血尿,多为砂淋或石淋。

7, 问睡眠,烦躁少寐,睡时汗出,头大发稀,多见于疳证:睡中龈齿,常为虫积,亦可见于消化不良或肾气未充,心神不宁的儿童。夜间睡眠不宁,肛门瘙痒,多为晓虫病。在湿热病中出现嗜睡或昏睡,多是邪入心包,或痰蒙清窍,病情危笃。

8, 问个人史,主要问生产,发育及喂养史。生产史要问清胎次,产次,是否足月生,接生方式,出生地点,出生时情况,生产居住地区和条件,以及孕育期母亲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喂养史包括喂养方式和辅助食品的种类,以及添加辅食情况,已否断奶和断奶后的情况。对较大儿童还应问生活习惯,有无偏食,目前饮食种类和食欲等情况,发育史包括体格和智力的发育,如学坐,立,行,语言等出现的时间,出牙时间,前囟闭合的时间,对入学儿童还应了解学习情况,好动与否?这些对推测先后天发育和智力发育等情况很有帮助。

9, 问预防接种史,包括牛痘,结核菌苗,麻疹减毒活疫苗,以及百日咳,白喉,乙脑,流脑,小儿麻痹症,伤寒,霍乱等疫苗的预防接种,并记录接种年龄和反映等情况。其他,如现病史{发病经过及治疗等情况}既往史{传染病及的关病史},家族史{家族庭成员的健康状况,遗传因素。居住环境等}均须详细询问,以助诊断。

5, 切诊,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两个方面,按诊又包括触诊和叩诊。

1, 切脉,小儿脉象较成人软而平和,年龄越小脉率越快。一般3---4岁脉率为110|分:8岁,90|分:14岁以上。方与成人相同。小儿切脉,主要以沉,浮,迟,数辨别表,里,寒,热,以有力和无力辨别虚实,余与肉科相同,参阅诊法部分即可。

2, 按诊,按诊包括按压,触摸,叩打皮肤与检查淋巴,头,颈部,胸胁部,胳部,四肢,脊柱等部位。小儿1岁半时前囟应闭合,若迟迟不闭,多属先天不足:囟门凹陷,多属虚损:囟门凹起而搏动,多属邪热有余。后头骨部热甚,须防急惊风;额部灼热,多因外感:额冷不温,多属脾虚食滞:四肢冰冷,多见阳气虚脱,或邪热内伏不达于外,其余部位的按诊与内科同。详见诊法部分。

二,小儿疾病的治疗特点

小儿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选方用药与成人基本相同。由于小儿生理和病理上的特点,因面在治疗小儿疾病时要求及时,正确和谨慎,做到治疗快,用药要准,剂量适宜。小儿的用药剂量应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而不同。因小儿用药时间较短,给药时常有浪费,故用药量可相应偏大,特别是益气健脾,养血补血,消食和中这类药性平和的药更是如此。但辛热,苦寒,攻伐和药性较猛的药物,如麻黄,附子,大黄,芒硝等,药量以偏小为宜。临床用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给药:新生儿为成人量的1|61岁以内的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1—6岁的幼儿为成人量的2|37—12岁的学龄儿童为成人的3|4。给小儿喂服药物必须细心,耐心,可以将药物和甜食交叉喂服。对服药物的小儿,可固定头,手,用小汤匙将药液送至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切匆捏鼻,以免呛入气管。可加入迁量的调味品如糖,蜂蜜等,片剂,丸剂研末调服,散剂调入米汤或豆浆中喂服。

 

 

2

小儿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面发红疹为特征。因疹点如麻粒大,故名麻疹。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本病多发于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常流行于冬春两季。本病分顺证和证,若护理和治疗得当,出疹顺利,则很快康复。若患儿抗病力差,或护理失宜,则易患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本病患过一次后,一般终身不再发病。

{病因病机}

麻毒时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脾。肺主皮毛,毒邪犯肺,伤及肺卫,故见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等,此为疹前期。脾主肌肉四末,邪毒伤及脾胃,外发肌肤,皮诊累累,出于全身达于四末,是为出疹期。疹透之后,邪随疹泄,热去津伤,即为疹回期。这是麻疹发病的一般规律。麻疹以个透为顺,内传为。其证以并发肺炎者居多。

{辨证论治}

1, 疹前期,从发热开始至疹点初现,大约3---4天。证候,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倦怠思睡,面红目溏,眼泪汪汪,第13天内口腔颊粘膜见灰白色针尖大小之麻疹斑,小便短赤,或大便稀溏。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指纹紫或红。

治法:辛凉解表,清宣肺卫。

方药:银散。

2, 出疹期自疹点开始出现至透发完毕,大约3天。证候:出疹顺序先为耳后发际,继而头面,颈部,胸腹,四肢,手足心均现,方为疹透出齐。疹点先稀后密,疹色先红后暗红,发热咳嗽等全身症状加重。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洪数。指纹紫。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清解透表汤。

疹点红赤,紫暗,融合成片者,加生地,丹皮:咳嗽甚者,桑白皮,杏仁:壮热,面赤,烦躁者,加栀子,黄连,石膏:齿衄,鼻衄者,加藕节炭,白茅根。若疹点密集色紫,高热不退,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口渴烦躁,此为麻毒闭肺,宜用麻杏石甘汤加银花,黄芩,钱腥草,前胡。

3, 收疹期,自皮疹出齐至依次消退,约34天。

证候:皮疹出齐后,由透出顺序依次消退,全身出现糠状脱屑,疹退后留下棕色斑痕,10天左右消失。同时体温渐退,胃纳转佳,咳嗽减轻,精神渐复。舌质红嫩少津,苔薄,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甘凉生津,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

胃纳呆滞者,加山楂,麦芽:低热不退者,加地骨皮,银柴胡。

 

 

4.

小儿痄腮

痄腮是由风湿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西医称为“流行性腮腺炎”。以发热,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本病通过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散在发病,冬春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发病率高,一般预后良好,年长儿童可并发睾丸炎。温毒内陷者,偶见昏迷,痉厥。患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病因病机}

本病为外感风温时毒,由口鼻而入所致,风温俱为阳邪,壅阻少阳经脉,足少阳经脉绕耳而行。经脉壅滞,气血郁结,故见两侧或一腮部漫肿疼痛。少阳与厥阴相表里,足厥阴之脉绕阴器,邪毒传至厥阴,可伴睾丸肿痛。温毒炽盛,内窜心肝,可发生昏迷,痉厥等证。

{辨证论治}

1,温毒在表

证候: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咽红。舌质红,舌苔薄白或淡黄,脉浮散。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方药:内服银散,外用金黄散或青黛散局部涂敷。腮部肿痛甚者,加夏姑草:咽红痛者,去荆芥,加马勃,板蓝根。

2,热毒蕴结

证候:高热头痛,口渴欲饮,食欲不振,或伴呕吐,精神倦怠,腮部漫肿,灼热疼痛,坚硬拒按,咽红肿痛,咀嚼困难,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

腮部温肿坚硬者,加夏姑草,昆布:热毒壅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睾丸肿痛者,加橘核,延胡索:邪毒内陷心包者,加黄连,黄芩,板蓝根,另服紫雪丹。

 

5.

小儿百日咳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因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故称“百日咳”,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鸡啼样吸气吼声为特征。按其咳嗽阵发,停顿再咳,而名“顿咳”。咳后伴吼声回音,又名:天哮呛“。因其具有传染性,又名”疫咳“。本病多发于冬末春初,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年龄越小病情越重。若无并发症,预后良好,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发病23周内传染性最强,病后可获久免疫力。

{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外感时邪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失清肃,而致肺气上为患。初起可见肺卫表证,继而痉咳阵作,甚则连咳数十声不已,必待痰涎吐出,气机得畅,咳嗽方可暂缓。痉咳发作时,由于气机失调,除肺气受损外,常影响他脏。若犯胃,则胃气上而见呕吐:气伤及血络。则见衄血,目睛出血,痰中带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降失令,大肠,膀胱亦随之失约,故于痉咳时又可见二便失禁。

{辨证论治}

1 初咳期

证候:此期约12周。初起见外感相似,咳嚏,流涕,或有微热。23天后,咳嗽日渐加剧,夜间尤甚。属风热者,多兼面赤唇红,咳吐稠痰,舌,咽发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指纹浮红。属风寒者,痰呈稀白,唇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指纹淡滞。

治法:宣肺解表,止咳化痰。

方药:止嗽散。

偏于风热者,去紫菀,橘红,荆芥,加桑叶,银花,连,贝母:偏于风寒者,加麻黄,细辛,紫苏梗:痰稠不易咳出,加瓜萎仁,黛蛤散。

2,痉咳期

证候:此期约24周,咳嗽频频阵作,连声不已,日轻夜重,咳时面赤握拳,舌向外伸,弯腰曲背,头颈筋脉怒张,泪涕俱作,甚则目赤胞肿,咳至尾声时,伴有深吸气样鸡鸣音,吐出痰涎或食物后,痉咳方可暂停,不久又复发作。严重时,眼结膜下出血,或痰中带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宣肺降,清化热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桑白皮汤。

痉咳频繁者,加白僵蚕,杠板归:咳痰不爽者,加瓜萎仁,胆南星:咳血者,加鲜茅根,侧柏叶:呕吐频作者,加代赭石,枇杷叶:眼红肿者,加龙胆草:口干咽燥者,加天冬,麦冬。

3,恢复期

证候:阵发性痉咳减少,咳后鸡鸣样吼声渐消失,痰稀而少,神疲汗出,困倦乏力。纳食量少。舌质淡红,苔少或无,脉细数无力,指纹淡滞。

治法:养阴止咳,健脾和中。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太子参,黄精,茯苓,五味子。

汗多易感冒者,加黄芪,防风。

 

6.

小儿泄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其发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本病虽四时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小儿泄泻比成人泄泻更为多见,症状也较成人复杂,预后更比成人严重。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小儿脏腑脆嫩,易为外邪所侵。且脾胃薄弱,不耐受邪,若脾受邪困,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水谷不分,合污而下,则为泄泻。外感风,寒,暑,湿均可致病。

2,内伤饮食: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

3,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腐熟水谷,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常,清阳不升,乃致合污而下,成为泄泻。

4,脾肾阳虚:小儿禀赋不足,或久病,久泻,均可损伤脾肾之阳。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大肠,而至澄澈清冷,洞泄不禁,成为泄泻。

{辨证论治}

1,伤食泄泻

证候,脘腹胀满,肚腹时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恶心厌食。舌苔厚腻或微黄,脉弦,指纹淡滞。

治法:消食化积。

方药:保和丸。

腹痛较剧者,加木香,厚朴:呕吐者,加霍香,生姜。

3湿热泄泻

证候:泄泻稀薄,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或有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弦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白芍,木香。

小便色赤而短者,加六一散:呕吐者,加制半夏,生姜汁:高热烦渴者,加石膏。

4,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反复发作,面色萎黄,消瘦倦怠。舌淡苔白,脉细,指纹淡红。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

久泻不止者,加诃子,赤石脂。

5,脾嗵阳泄泻

证候: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缩。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治法:健脾温肾,温中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脱肛者,加黄芪,炙升麻。

 

7.

小儿疳积

疳积是由于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以至气血生化之源缺乏,肌肤失养,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病证。疳和积是本病病程中不同的两个阶段,其发病规律是先有“积”后有“疳”。因积滞日久,化源不足,形体消瘦,而成疳证。故有“疳为积之母,无积不成疳”,以及“疳之成多起于积,治疳必先去积”之说。实际上积滞是本病的早期,以实为主:疳是本病的后期,是积滞发展的结果,以虚为主。本病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为最高。

{病因病机}

1 乳食不节:积滞伤脾,小儿乳食无度,或食肥甘生冷,蕴积中焦,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而成积滞。若积久生热,蒸灼津液,且水谷精微无从消化吸收,致使脏腑,肌肉,毛发失于濡养,则因积成疳。

2,喂养不当:营养失调,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赖于合理的喂养。若母乳不足,或断奶过早,或喂养食品调配不当,使营养物质的供给不能适应小儿发育的需要,或有碍脾胃的运化机能,日久则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以致乳食内停,营养失调,气液不足,形体失养,而成疳积。

3,慢性病证:气血两亏,慢性腹泻,痢疾以及肺结核,佝偻病等,使脾肺肾受损,脾虚则生化无源,肺虚则津不能敷布,肾虚则不能生化精血,致使气血耗伤,形体羸瘦,而成疳积。

{辨证论治}

1,乳食内积

证候:面黄肌瘦,神疲纳呆,腹部胀满拒按,呕吐酸腐,夜卧不宁,大便臭秽,或腹痛欲便,便后痛减,午后微热,掌心尤甚。舌淡苔厚腻,脉滑数,指纹淡滞。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健脾。

方药:保和丸。大便干者,加大黄:便溏者,加党参,白术。

2,脾胃虚弱

证候:面色萎黄,困倦无力,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溏薄,或便乳食残渣。唇舌淡白,苔白厚腻,脉沉细,指纹淡红。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消导。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食则饱胀者,加鸡内金,麦芽。

3,气血两虚

证候:面色?白,毛发稀疏干枯,皮肤干瘪,形体消瘦,发育迟缓,精神萎靡,纳呆厌食,腹凹如,睡眠露睛,四肢不温,大便溏泻,口唇爪甲色淡。苔少无津,脉沉细,指纹色淡。

治法:健脾益胃,补养气血。

方药:人参养营汤。

烦躁不安者,加龙眼肉,夜交藤:有鸡胸者,加补骨脂,鹿角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