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溜穴

 tkpasha 2013-09-03

20011年3月15日在呱呱针行天下医学交流房间与呱友分享每日一穴复溜穴的应用

定位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定位补充

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

取穴时,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特异性

  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

功用

  滋阴、清热、利尿

主治病症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

3. 其它:功能性子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刺灸法

  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合谷穴和复溜穴可以治疗多汗症和少汗症。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复溜穴位於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复溜在太溪穴直上两寸。这个复溜穴,是一个活血的穴位,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肾多虚证,"虚则补其母",而复溜为肾经之母穴,故取本穴多行补法,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笔者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如果治疗肾虚当取复溜穴为主,精当配穴治疗一些与肾阴不足有关的病证,复溜就是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在太溪穴直上两厘米处。这穴位治疗瘀血和炎症效果最好,所以什么膀胱炎、阴道炎、前列腺炎等,以及因流产留下的后遗症,都可以选择此穴。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滋肾阴的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所以怕热口干多汗少汗用此穴位也会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刺复溜穴滋肾阴的效果极好,所以怕热口干、夜间烦躁难眠的患者可用此穴治疗

足少阴肾经上的经穴是复溜穴,它的功效是滋补肾阴、利水消肿,凡是咽中的问题,按揉复溜都会有效果。

 

复溜为足少阴经经穴。能清热滋阴,治燥热伤津之咳嗽。按摩手法:先用手拇指点揉中府穴36次为一遍,再将手拇指肚按在复溜穴处,食指放于适当部位,对拿左右侧复溜穴各36次为一遍,交替揉拿至局部有温热感为宜。复溜穴=六味地黄丸。肾阴虚可以并能阴阳双补.
6、太溪+复溜=十全大补汤.太溪、复溜两穴合用按摩法=十全大补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