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上海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个人观点

 puhcwgkq_cyn 2013-09-04
                                                      如果你反对住院医师培训计划,我想说请不要往下看,因为可能会引起你的不适。
如果你支持计划,请往下看,并且投我一票,谢谢。
看完帖后,你可以骂我,但要有理由。没有理由骂我的话我不接受。

第一贴
我不是上海的,我看到这项政策后,就想考上海的研究生。我支持上海的住院医生培训计划,也相将来能参加这项计划。
1.  首先,培训计划是大势所趋。全球的医生都有住院医生培训,为何只有中国没有?要是这是一项错误的决策,外国早取消了。有人说,我读读到博士8年或11年。外国也是要读8年,发达国家的医学院都是只招收本科毕业的学生。4年的本科加4年的医学院也是8年。读11年的相比之下是有点亏了,但政策的改动不可能照顾每一方面。要是想不亏,只能到上海以外的地方工作了。还有人说,把这件事搞大,让国家知道。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这些人不知道卫生部长是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的陈竺院士吗?他能不知道吗?你还想让谁知道呢?打个比方:你妈叫你爸打你屁股,打完了你还向你妈告状“妈,爸爸打我屁股”。还有人说像钓鱼事件一件把事情搞大。我想说,钓鱼事件一出来,马上就得到媒体和网友的广大支技,要是你去把事情搞大,结果是你被媒体和网友骂LJ医生,不信你可以试试。
2.  现在的医生水平太差。不管你是项士还是博士,你自已知道读研期间你学不到了什么。基本上是你本专业的东西。学的东西很不全面。8年制的学生前四年半学理论,后三年半很多人进入专科,自已科的东西都学不完,学有写不完的文字工作,你说是课余时间到其他科转转,那还不是学皮毛?11年的也好不到那去。本科大5考研,放弃了实习。研一要在学校学理论,研三要写论文,还有复习考博,考执业,那还有什么时间?读博期间接触临床多点,但还是有做不完的文字工作。所以说博士只知道自已专业的东西不点也没错。基至我认为,还本专业的东西也没学好。因为,你在读项,读博的时候,导师对你的临床水平没有规范的要求,很多人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并不是你背书背得好了,你水平就高了,哈佛医学院院长曾说,工作后发现50%的课本知识是错的或不全面的,只有在临床实践才能体会。三年培训,对提高水平有很大的帮忙。
3.  心理素质太差。”累,压力大”是中国医生的口头禅。你们感觉到累了,你没想过别人更累?当然,我不想拿你们和厂里每天工作12小时的工人一个月只休息两天比。但外国的医生都是上24小时或48小时班的,在医院的时间比在院外时间要长。还有就是不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和香港的医生比吧。香港的医学比不上大陆,主要科研比不上。但是一般人有得选的话肯定选香港医生看,但为他们认真,细致。现在我们医院的医生都成什么样子了?大有看了病,开了药让你走的架势。三年培训,让你在更大的压力下度过,这样你才会珍惜。
4.  培训期间最大的问题是待遇问题。小平同志说:无产阶级为自己的利益起来***,现在***成功了又不谈利益那是唯心主义。根据官方网信息(http://www./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338277.html),培训医生的工资是3000到4000元,那是政府给的。可能科室还有奖金,无利不起早嘛,科室总会想办法刺激你的积极性的(据说有1300-1500元)。前段时间有人说是1600元,那是医院给的工资。并且,经过这一培训,三年内不招新,上海医生都成抢手货。估计结束时工资应该在15000以上。同样,要和美国医生待遇比较比较,否则你们不服。美国第一年实习医生月薪800美,住院医生四年是3000-5000美元,专科医院刚开始年薪10万,出名后100万也不封顶。有人说3000美元高啊,在美国买一个ipod才两百美元。这是一个误导,工业产品美国是便宜,但是饮食,服务或要租个房子,那就不能和中国比了。在上海市区40-50平方的小单位是1200左右吧?但是,我的亲戚去美国,住在离城区20公里鸟不***的地方,也要80美元一天。你需要天天吃饭,住房,但你不可能天天买ipod, nike吧?上海的住院医师培训,据说是医院安排住宿的。
5.  淘汰垃圾。这多不说了。
6.  培养社区医生。中国人,大病小病都是到医院看的,因为都信不过社区医生,认为社区医生都是水平低,找不到工作才出来自己开的。话开两头,现在医院的医生也不敢出来开诊所,因为只知道自己专科的东西,专科外的东西知道得太少。开专科诊所的话,病人太少,出了问题也没有大医院给你顶。这次培训计划,结束后医生有很全面的知识,就算找不到工作,自己开也能发财。要知道一个好的诊所每天看100个病人,每个病人赚二十,月进六万啊。我见过一个广东的诊所一个医生每天看两百病人,大部分是儿科。八个护士打下手,月进11万。很不可思议,因为大医院一个医生一早上看50个病人已经忙得不很了,他们一天能看二百左右。但这是真的。
7.  就业。很多人担心这是培训后找不到工作了。这是错的。各大医院都在招兵买马,扩展业务,高称职的医生都飞到外地赚外块了,因此相当需要干活的医生。以往的制度是培训归培训,招聘归招聘。而和以往的制度不同,三年后上海各大医院只能从中挑选医生,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到时你一定成为抢手贷。
8.  职称,不影响,你博士生毕业职称是主治医师,你参加住院医师培训,你还是主治医师,而不是住院医师。五年后你照样考副高。
9.  内容,有人说培训是管病床,写病历的廉价劳力。首先,不是廉价,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其次,内容不会这么单纯,这次培训计划是有考核标准的,项目也是充足的。到时你想只管病床和写病例都不行。
计划的不当点:
1.  时间不当,至少政府要提前三年说明你要实行的政策,让考生有准备。政策提前一年发布,让毕业生早有准备。而现在是政策还没发布,就开始实施,各大医院招聘全面叫停,毕业生一下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就好像肥罗带球过五关斩六将,刚想射门发现没有球门。
2.  配套措施有没有做好?医院同不同意只招培训内的医生?资金是否到位?户口是否签沪?“基地”是否完善?是否买“四金”,住宿如何安排?等等等等!

第二帖

支援上海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本人是广西人,家离广东不远。高中时,就分析本县几个仅有的千万富翁为什么有钱?他们到底怎么样发财的. 我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八十年代初听到改革开放,马上到广东去混,炒地皮,做生意等。打滚二十年,成就了身家。他们的共同点是:合理的利用的政策。而那些继续吹捧老毛的人,现在还是个穿光蛋。
我扯那么远干什么?
因为现在出现了类似情况,上海要实行住院医生培训制度,你们还在想像着“示*游*”!马克思告诉我,主客能动性只能利用规律,而不是妄想改变规律。你们学了这么多政治,这个道理难道不懂吗?
所以,既来猪,则杀猪。
那怎么吃这只”猪”呢?我认为先要分析好它。
上海毕业生最担心的问题,是培训后的就业问题。以为培训三年后没着落。这样想是严重错误的,先不要生气,听我慢慢道来。
1. 减少了竞争对手。
网上说今年的上海西医医生就业缺口是2000人,而上海毕业生约为2200人,基本上可以满足毕业生的就业要求。这样想实在是脑残,北大,首医,中山,武汉同济,湘雅,华西还有各专业性很强的医学院的人不会来和你们竞争吗?那些领导的亲戚,在外地读了个小医学院,混了个文凭,不会来和你单挑吗?这样的话,你的竞争对手至少有10000人以上。三年后,你还是受竞争的压迫而得不到高薪。
而实行了计划,首先,把入口给缩小了,只招2000多人培训。一旦进入,你的竞争对手永远是这两千多人,期间还有人被淘汰,这样你的竞争少很多,结束后成为抢手货是理想当然的。而上海的毕业生是有优先被基地录取的,相对之下,你到时候找工作就更容易了。
有人会说,那培训医生不是把岗位缺口给填了吗?这个我认为不太可能。医院不可能让来轮转的医生独立带病人,我认为缺口还是存在的。
2. 就业缺口在扩大。
从明年七月你们毕业时开始培训,即使研究生培训两年。上海的医院就有两年没招人。要是每年产生2000个缺口,两年就产生4000多个岗位,但只有2000多个医生,他说不给你高薪,你鸟它?
你可能会担心医院来个人才引进,但是,能引进多少呢?个别科室引进学科带头人,中国那有这么多学科带头人。并且,人才引进是不管你培训与否,都是要引进的,和你的就业关系不大。
还有,就业缺口还在扩大,很多医院还在筹建。如同济大学要建中德友好医院等好几家医院。这些医院不可能空运外国医生来看病吧?只能从你们中间挑人了。你拿着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他们不要?他们要本科生?除非同济大学的校长脑子被驴踢了。我估计到时候连培训的本科生也被抢空了。
3. 社区诊所潜力很大。
在上海呆了四年,发现一个问题。上海人生病很少到诊所看病。当然,口腔诊所很火。你可能会呆呆地问:病人都不到诊所看病,有什么狗P潜力?现在,我要搬出老故事了。一个卖鞋的销售员,到了一个国家,发现这些人都不穿插鞋,于是回来报告说:没有市场。而另一个卖鞋的销售员到了这个国家,发现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鞋,窃喜的投资,赚了大钱。上海存在着相同的问题。现在那些小诊所的医生,都是些感冒开抗菌药和激素的年轻的老古董,谁不要命找他看?我到上海这么久,没见过有那个挂复旦交大毕业生的牌照出来开诊所的,这种情况下病人那会去诊所看病。但你们不同,要是退一万步你们成了小白鼠,找不到工作,又有了全科培训的底子,几个同学合计,开一个像香港那边一样的诊所,还打着复旦,交大博士生的旗号,你还怕没病人吗?在家门口就有好医生,那些病人大老远下了公车上地铁,下了地铁上轻轨跑去医院? 上海那么多的小孩没医保,那么多的大学生要坠胎,那么多的外地来打工的,你还怕没病人?等你越做越大,买上血球仪,血糖计,显微镜和B超,搞好医保刷卡,办好静脉注射资格,甚至搞好网站和百度搜索,加之母校给你的翅膀,估计连南京的病人也跑来了,难道他们还抱着生病的孩子去儿童医院看医生“偷菜”?其实投资不多,一个县级诊所投五万就可以开业了。你们在上海的你刚开始不买什么设备的话,每人投资几万(总能借到吧?),几个人投资十来万足够开业了,越做越大的话将来不要说买房子了,买套五百万左右的小别墅又如何?你到时候真的找不到工作又没有钱投资,来找我做股东算了,赚了钱大家分。其实国家也是很提倡社区诊所的。要是有这个找算的话,内全科,儿科,妇科,眼科,不育科等,就要下好功夫上临床,不要再背书了。
说了这么多,中心只有一个,不要担心培训后找不到工作。更不要“团结起来”做什么事了。

第三贴

【补充】
本来想《发第三帖支援上海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但版主说《。。。不能再另外开帖讨论。。。》,我只好补充写在这个帖子的底部了。
这部份,我主要是写待遇问题。
我在网上看见很多医院都有住院医师培训,的确,是在招收廉价劳动力。就拿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来说吧,本科生1000,研究生1200,还假惺惺的说要通过考试。我“吐啊吐啊还是不习惯”。但是,该院和上海实行的不同。
1.“培训归培训,招聘归招聘,两不相关”
该医院在举行培训的同时,已和一些刚毕业的,培训外的研究生签约,可见进入该院不需要“先培训”。也没有明确指出,培训结束后,招收其中的多少个%,只是说“我院将择优录用优秀者”。说白了,就是“我给你机会学习,你当我的廉价工,不喜欢就让你*蛋”。而上海实行的,是进院前“先培训”,不“先培训”不能进院。培训结束后,医院只能从中挑人,不能招聘培训外的人。
2.待遇和考试
该院给培训生的待遇由院方说了算。它说给多少就给多少,也不考虑人家的感受。但是,上海实行的“计划”在政府网站说待遇在3000-4000元(本人认为合理,但政府最好搞个听证会)。对于考试,该医院自己出题,自己判卷。而上海实行的“计划”是上海统一出题,以分数作为参加培训的标准。各位徒子徒孙在上海这么多年,也知道上海的考试还算比较公正的吧?以后这个考试可能全国平等,几年后,估计有几万人竞争两千多名额了。
下面要再讨论培训后的待遇了。
发第一帖时,我说培训后薪水在15000+以上,因为我听说前两年某一北大骨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薪水在12000+。但后经查实,这是他04年毕业工作了三年后的薪水。再经查实,到瑞金医院工作两年左右的博士生在薪水在7000+。但是,我坚信,外科等专业的博士生,在培训后工作一年(培训两年,工作一年,加起来三年,和上述工作三年12000+的人作比较),平均薪水能达到15000+。理由还是《发第二帖》所说的,人才供不应求,由“买方市场”转入“卖方市场”。当然,我说的薪水,包括灰色收入(大家都是行内人,心照了)。
还有就是大家担心的“计划”失败怎么办?政府还会履行诺言吗?
我认为,即使“计划”失败,政府也会安顿已经参加“计划”的人。但凡事都是有风险的。要是政府真做了出格的事,“出来混除早要还的”,我第一个发帖声讨它。

【第四帖】
我看这么多人骂我脑残,还给我开“脑残片”,我建议你们改药名为:三尸牌脑残片。这样我才能接受,因为这个名字有份量。今天是周末,我有时间,于是补充:《发第四帖支援上海医师培训计划》。这次的补充主要是展开计论几个问题。
1.  增加了公正性。
本人认为“计划”增加了你们就业的公正性。你们觉得很多综合能力不如自己的同学和导师关系好,进了好医院。很多人因为有其他关系,进了好医院。自己还算不错,靠实力找到了还不错的医院,却被“计划”冲走了。我认为,现在“计划”的到来,正是要消灭这种“关系”,首先,考试成绩决定你是否进入“基地”,这个是有能者居之吧?与“关系”无关吧。其次,博士生培训两年的话,一年全科,一年专科。在你专科期间,你的综合实力在科室总能表现出来吧?就算要推荐,科室总有会好医生推荐你吧?不会只因导师一人否定了你吧。再次,考核总有评分吧?你评分高的话不增加你的竞争力吗?
2.  博士生临床水平调查。
先看一个真实的故事,南方某附属医院有幸招了一个八年医学博士,学的是外科。并且他父亲就是医院的领导。进院没多久,他父亲就吩咐科室给儿子介绍病人小试牛刀。病人介绍过来了,但一个星期还没开刀,他父亲就催他:病人不能再拖了。儿子只能跟父亲坦白:爸,我不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科博士不一定会做手术。确实,不管8年或11年的博士,如果读研期间没有执业资格证,毕业后你们的临床水平可以“忽略不计”(读博前已在临床工作的除外)。因为你们在读研期间所实践的都是没有技术含量之助手的助手干的活。这种活你可以干,像我一样“脑残”的本科大四的见习生一样可以干,如拉钩,抄处方等。临床经验何等重要,没有曾自上手,靠跟班能学会?单靠书本的理论知识你能把病人处理好?书本上还写原子弹爆炸的原理,也不见得你会造原子弹。就拿“北大教授事件”来说吧,虽然已经证明于峥嵘事发当时已经注册执业医师,只是证书还没到手,但是事前病人下足痛疼,有血栓的迹象,而没作检查,开以止痛药,这点,我认为是临床经验的短缺。还有就是南京的“偷菜”医生,你以为真的是因下QQ围棋或写论文害死人的吗,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松明说“医学是经验科学,和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关。当时小孩送入院时血相不好,如果医生能深究白细胞降低的原因,结果会让家长更满意。”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不行,就算你在《Science》或《Nature》上发表论文,又有鸟用?除非你不搞临床。正如我们博士级临床老师说,刚毕业,以为自己能治好很多病,五年过去了,发现自己很多病都治不好,又五年过去了,发现自己还是能行的。所以,我认为,研究生只是一把没开刃的刀,要开刃,还得培训磨练,增加临床经验,为自己“开刃”。
3.  待遇问题。
按照政府给的3000-4000元,你们觉得低了,说实话,我觉得正合适。为什么呢? 本人认为,你们的品牌(复旦,交大的硕士,博士)至少值三千元。你们的临床水平,只值一元(前面已讨论过你们的临床水平)。没错,北京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每月50000,上海某儿童医院医生到桂林连做三天十台心脏手术总共50000,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到太原一天做60台近视纠正术总共30000,天坛医院医生到江西做脑干手术每台40000,但你们还没到那个级别啊!刚进去没为医院创造价值不说,说不定还要医院帖钱打官司。有人说,我读完研究生家里受了多少苦,贷了多少款,所以这个待遇太不合理了,这种想法是主观上的上帝,客观上的垃圾。一件商品价格的多少,只取决于它价值,而跟你个人对生产的投入无关。人家轻松编的篮子的价格和你辛苦编的篮子,只要是篮子一样,买的价格也一样。很多人说医院的周边两室户房子都2700+,要把家里人接过来住的话要全租。但是你们现在的临床水平,就只能合租个房子,和女朋友住其中一个房间,养活你俩或你自己,你还想养活全家吗?当然,你们之中不乏过GRE的人,英语水平就至少值5,6千。如果找个省级医科大学上课教书,也至少能值5,6千元。但是,你使用的不是你的英语水平,也不是你的理论水平,而是你的临床水平。你有十把锐利的刀你没用,你用不开刃的刀去砍人,那肯定是砍不死的。如果你们不是学校和学位给你们的品牌,读的是像我差不多学校,你只能沦为北京那十多万“蚁族”中的一员。所以说,你们不是廉价工,是等价工。
有人发帖说今天去找人大代表,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了?能否透露一下?

【第五帖】

第五帖:展望
已有七百多人发帖骂我,都有“脑残”“SB”“找抽”“21三体”“受虐狂”等词,像我这种人,心里素质自然不差,这些词对于我只不过轻然飘过,踏雪无痕。
还看到另外一个《给…….的一封信》,有人说要成立一个十多万人的群体,以反对“计划”,哎,没有脑子就没有发言权。上海每年毕业的临床和科研医学研士生+博士生+本科生也就2200左右。本科的是不反对的,减去四百人。也就1800人左右。其中还有部份人不怎么想在上海工作,减两三百人。也就1500人,明年,后年毕业的都算上,也就不到五千人。即使外地想来沪工作的有五千,顶死了只能聚个近万人,怎么能有十几万人呢?行外人一听,认为这是个利民政策,聚十多万人反对你们,那倒有可能。
这部份,我弱弱展望一下“计划”实行的前景:
1.博士生留沪不再占优势。
以考试作为进入“基地”的入口的话,博士生不一定能强过本科生。首先,像复旦,交大,武汉同济,华西,中山,北大,湘雅等“金牌本科”基础实在不差,上海同济也因名气招了很多不知情的优秀高考生,且这群医学院刚学完所需课程,考起试来谁怕谁?本博连读的研究生都在搞无关痛痒的科研,写论文,搞了两三年不看理论,到时候考试的内容得重新拾起,并且对理论学习的热情早已松弛,估计考不过本科生。到时候可能会有人放弃8年,申请5年也说不定。
2.上海医学生已没有考研热情。
在进入基地就能“基本”上找下工作的情况下(前面的帖子已作就业分析),并且能拿到3000-4000元/月的补贴,谁还会本科毕业后去考研,受导师虐待?考研最后成为外地人的作战领域。
3.考试难度相当高,竞争激烈。
由于没有限制外地人不能考,只是说优先。所以每年会有几万人参加,只有两千人的名额,必须提高难度以筛选。
4. 政府的热情会提高。
上海政府每人收五百考试费的话,两万人参加就有一千万的收入。对上海政府来说不算什么,但这群人来上海几天的吃食住行,严重刺激了上海的经济,可能会形成“考试黄金周”。这样的话,政府会越来越带劲。
5.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上升。
照这样下去,能考过试的人都是精英。医院很可能以此作为招聘的标准。另外,该考试可能成为“上海执业医师考试”,以解决本科毕业生第一年的“非法行医”问题。就好像在上海“上海计算机二级证书”比“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更实用。
6.政策在全国推行
要是这样的话,我也不考研了,去考试参加培训更过瘾。
但是,在这里,我作了一个你们都喜欢的猜想,在巨大的压力下,政府妥协:毕业生先和院方签约,签约者需参加政府统一实行的培训,结束后才能参加工作。这样毕业生就稳定下来了。
【第六帖】
电影《电锯惊魂》都出了六部了,我也发第六帖吧。
第六帖:道歉
很多人骂我了,我也知道该骂,毕竟你很多人的切身利害得不到保障,却有一个局外有在评头论足,你们当然生气。但矛盾总有正反两面,要是什么问题大家都往一个方向看,连***主义都有可能实现。
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医疗政策当然要走在前面。以前的医改宣告失败,因为针对的都是医院和医生,还有各级部门,上有对策下有政策,实施起来阻力何等之大。这次改革,针对的毕业生,阻力明显减少,你看,政策还没发布,就开始实行。
还有人发帖要相聚某时去找人大代表,但这些人到时都没出现。一来可以觉得自己的学位证书得来不易啊,要小心行事。二来可能去了的意思不大,起不了作用,人大代表可能也不支持我们。三来可能觉得虽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了,但政策是对的。还有人说要去找媒体,我认为,人大代表站在哪边不清楚,但媒体肯定是站在政府一边的。
其实我也非常同情你们,要是我处在你们的位置,我可能跳楼了。我刚开始发帖时,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后来没想到回帖的人越来越来。也罢,我树立个靶子让你们发泄发泄也好,所谓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这个意思。并且也想让你们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这项政策的。所以我越写越多,越写越带劲,最后我都惊讶为什么我高中时候的作文都打“差”,是不是老师水平太低,理解不了。后来都有人说我”政府写手、托、记者、文笔不错”了,还有要说卫生局给我钱,我真希望是真的。
还是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最后,我想说,如果本人有幸去上海发展,还望各位师兄弟照顾照顾。在这里,向各位道歉了。
【第七帖】
第七帖:伸冤与建议
这次实行的“计划”,我也认为不全对,觉得有部份人比较冤,就是11年临床博士(5+3+3)。因为11年临床博士在考硕时,都是很高的成绩考到上海读硕的,基础理论相当雄厚。在硕二时,可以拿本科毕业证去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考过后不到一年就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证,具有执业资格。硕二、三这一年多的临床实践加上三年的博士临床实践,临床能力已经相当强了。现在还让去培训,简直是多此一举。就算要拿15000+的薪水,也完全是物有所值。
但是11年科研博士,8年硕士(5+3),8年本博连读,5年临床等,我认为临床实力都不行,参加临床工作的话需要培训培训。8年临床,只不过是5年临床的“加强版”,前4.5年学理论,后3.5年实习。由于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等是第8年毕业时才一起发放的,所以期间不能考执业证,导师不敢放手让他大胆干。所以我认为8年博士的临床能力还不如8年硕士。要他们参加培训,一点也不冤。现在还想直接参加工作拿高薪,好像点不要脸。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会飞的不一定是天使,也有可能是鸟人。
现在“计划”实行的可能性已经很大了,我想提点建议:
1.接受现实
现在好像是大势已定了。还是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要是你还想恢复“大燕霸业”,最终你可能是下一个“慕容复”。
2.租房
在上海生活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住房问题。因为太多人说医院旁边的房子20平米要近3000元。但医院旁边是“白金地带”,附近的房子已经围着医院形成一个经济圈,房子肯定是贵的。但你为什么一定要住在医院旁边呢?你在医院门口随便上一辆公交,坐到终点站,在终点站附近找房子住下,上班坐车也有座位,那岂不是很好吗?
3.实在不能再支撑下去了,那就下定决心到上海外再找,总能找到体现你人生价值的地方,不要舍不得这块“鸡肋”。强行留下来,实在是“欲练神功”而“挥刀自宫”!李云龙说过: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你是强人的话,你到哪里吃不开呢?何必要吊死在上海这棵树上呢?要是到其他地区的话你能成为“鸡头”,又何必在“博士满天飞”的上海作“牛后”呢?作了“鸡头”,你的发展肯定比“牛后”要快,到时候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再回上海,说不定比你现在强行留下来发展要快。当然,你想一定要留下来,我也支持你,毕竟人各有志,我非常尊重你的决定。像我这样“脑残”的人,如果遇到相同情况,我会很快做出决定。因为我认为“不作决定就是最坏的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