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水墨的几点思考

 谁清斋 2013-09-05
 

    一.单纯与丰富 

 中国画的水墨技法,源于古代文人们艺术思想和技法逐渐成熟后的墨戏。是在高度概括和提炼的基础上完成的,于随类赋彩之外另辟蹊径,从而开辟了文人画的道路。

 由于摆脱了色彩在作品中的对比牵制,水墨技法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加适合表现的特点。朴素的黑白灰作为基调,最简单的积破技法,一池墨,一盂水,一管柔毫,一帧素笺,便可幻化出千种诗思、万般心象。端的是夺造化之奇,争天地之功! 

 水墨技法以单纯的墨和纯净的水形成了一个极其单一却极尽丰富的乐园。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参与对比 ,墨色形成了焦、浓、淡、干、湿、清等不同的体貌。再辅以轻重、疾徐、提按转折等变化丰富的用笔方法,便可以把我们从自然界里感悟到的一切化为绘画语言表达出来的质感、量感、动势、空间感。水墨技法逐步形成了自身由墨戏走向纯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最终形成了最具中国文化意蕴的艺术表现方式之一。

固然,水墨的基本材质是以水和墨施于纸上,但真正的水墨艺术,并非如此简单。把水墨提高到艺术的高度, 那就不止以水调墨抹到纸上那么简单。同时它必须要遵从艺术的创作原则和创作规律。单纯是相对勾皴点擦之后再设色的画法而言,但也正因为没有了绚丽的色彩参与,只运用黒白灰表现物象而且做到丰富的效果要求,就有了更高一级的难度。

把单纯的笔墨画到生动丰富,需要两大前提作为保障:

首先要提高理论和文学等方面积累的厚度,这也是历代文人画家门共同的大前提。从根本上理清思路,弄懂笔墨如何在造型的同时表达秩序化特点并承载情感的记录,也就是从根本上把笔墨的功用与规律搞明白,不妄动笔墨。笔笔有道理才算不糊涂。

其次要解决的就是笔墨的技术问题。造型仅仅是笔墨最初级的功能,笔墨进一步强化的是表现胸中逸气,表现作品的意境。最好的笔墨首先是在做到骨法用笔的同时抒发画家的情志,并赋予物象以情感和格调,使“山川与予迹化”而成就卓然之貌。       

    二.传统与精神

 传统是什么?似乎画坛中人多有争论。有执于某家体貌者,有执于某家法者,有执于某家论者,不一而足。当年石鲁先生与弟子论艺时曾经说过:“什长叫传统?传统就是一代一代创造出来的,传到今天就叫传统。传统就是优秀的,你今天创造出优秀的东西,传下去也同样成为传统!”余深以为然。传统就是历代画家殚精竭虑,不断超越、不断优化的结晶。

 民族的文明、文化及艺术,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关系及生产力的嬗变,同步在不断调整中完成了从发展到逐渐完善的阶段过程。文化及艺术的发展,固然有其自身的轨迹,但仍然是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大环境密切相关的。如果脱离开周边环境,艺术的发展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

我们可以回头看一看几个非常有特点的时期:北宋的院体绘画,总的看来是一个高峰期,但发展轨迹与每代皇帝的喜好是密切相关的。元初和清初都因为外族统治而引发了遗民文化的崛起与昌盛。历代文人的作品,无论其追求的是传统还是创新,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强烈的时代特征,而且无一人能够例外。

中国画审美特征的民族性,就是中囯画最本质的特征。因为它是数千年来中国哲学、文学与艺术相融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各学科之间的互融与磨合,使得中国艺术审美理想和基点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再与宗教相结合,在一步步完善理论体系和技法规范的同时,整体指向归于人文精神。

中国画的传统与精神,既有学术的规定性,又有文学、哲学、宗教、民俗文化、地理文化的支撑,具有博大的文化背景,这种博大深厚就是传统艺术最本质的精神特征。从格物穷理到物我两忘,把中国艺术的“道”推向天人合一的高度,从而把中国艺术的意境上升到了无以复加的成熟高度。

我们学习和理解传统与精神,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传统与精神的正确理解。传统与精神,是基于广泛融合、优化之后形成的民族文化特定的底蕴之上发展完善而成的,中国艺术从文化观、哲学观、认识论到方法论的一整套创作规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本身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传统文化的精神就是其发展的动力。

回归传统,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要做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需要回归的绝非仅仅是技法,而是用新的知识不断地将其进一步补充、完善。绘画技法一路发展到现在,比之前人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丰富。但我们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解决境界全方位提高的问题。中西合壁、新文人画、制作风,一股股风潮和思想,有时破坏大于建设,徒留教训而已。

回归传统,首先要理解传统的渊源与发展的轨迹,以及传统与精神的指向。中国哲学文化的根性始终是中国绘画的灵魂之所在,悖离了根本也就不能称之为纯粹的中国画艺术。艺术与学术的发展及延伸,技法的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点。从零开始是独创,中国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独秀与世界艺术之林,谁也无法将其归零。同时异想天开的创造也无法与高峰相提并论!在这个问题上,传统与精神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开始。

  

    三.形式与风格

 古人论书有言:初学务求平正。既得平正,务追险绝。既得险绝,复归平正。

 此言之深意,岂止言书法之境哉!

 学画之初,从最基础的规矩开始,从无到有,由生至熟终致精纯。辅以史论文典之功,初得矩度规律之概要,与书法之始于平正相若也。

 基础既成,画者需增广学识见闻,游历江海山川,将心中所得与学识相互印证,可粗得一家之貌也。然则学力未臻,功未厚纯,更需把造化、心源与修养同炉而冶,日夜用心锤炼之,方渐有所成。

 换言之,风格与形式其实就是个性化的语言及符号。每个艺术家因为修养、阅历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在具有时代共性特征的同时又具备强烈的个性特点。既使是没有最终形成风格的画家,他的作品仍然存在不同于他人的特色之处。                        

作画的过程,不单单是技术表达的过程,随之宣泄的还有情绪过程中的人格与知性的总和。而这种表现方式的唯一性,也就决定了作品形式与风格的不可重复。    

风格与形式,表达的是画者不同于他人的语境。但境界格调均高雅的风格与形式,必须建立在更高学识修养的基础之上。

    四.修养及其它

曾闻弈者说过:‘死棋腹中有仙招’,解语者以为皆呕心沥血之作也。非棋力能为之,更须才、学、识俱备者始能知之也.余窃以为:有才而能为学者虽少,有识者更鲜见。才与学,唯有识者能善用之。否则,纵才高学博亦必因无识而误用也。

艺之为道,首重者应为修养。饱读百家,多方涉猎是为了求证道之所在,理之所依。由此融汇贯通,培养大智慧及卓越之识见。

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浸淫方能致也,仅为大智慧之基础。若非心性纯净、悟性通灵者,绝难知之。

大智慧之基础在于公正和无我。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学养和悟性所阐发的意义才能接近普遍的人性, 更接近社会性的根源。

古人做学问的目的是非常好的,所谓“修身、立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读书治学的底线是做个懂事明理的好人;

现代社会经济和物质条件的高度丰富,让当代文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煎熬和考验。当代文人们一边享受着现代生活的奢华与便利,一边又为因此而比较出来的种种不平衡而心气浮躁。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冲击,以及审美选择的多元化,也为当代艺术家带来了更多的课题。各种思潮相互争奇,各种流行风竞相斗艳,看起来热闹非凡。当种种繁华落尽,人们不禁沉思,中华民族赖以骄傲的五千年文明凝成的艺术和文化究竟会走向何方。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规则,已经不可能再用历史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立足点上回望历史,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化发展到今天,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然而我们也同时看到,特定的中国文化和哲学关照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画,无论如何变化都不可以从根本上脱离民族审美取向的轨迹,或者从根本上摆脱特定材质的制约。否则便不能代表纯正的中国画艺术。

五千年的绘画史和三千年的笔墨史,充分说明中国画的现代价值在于传统精神的延续性,而传统精神涵盖了中国哲学和中国人文精神发展的文化根源。审美理想的民族性,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的积淀、思考以及不断的优化,所以成为中国人审美心理最适合的本质特征。

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传统,并不仅仅是学习古人的作品面目,而是需要去掉心气的浮躁,沉下心来,学习古代先哲们的治学之道、治艺之道以及他们的人生态度。这才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内涵,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魅力之所在。

在文化和艺术的继承与发扬这一课题中,民族精神和传统性永远是最重要的核心。

                                                                                                                        王墨涛于汉华钟鼎堂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