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開埠以來,短短歲月,人口由數千劇增至數百萬,籍籍無聞一個小漁港搖身一變為「東方之珠」。 其中除人為努力之外,風水可有助力? 來龍: 香港龍脈可追溯到中國西部中亞細亞強大的崑崙山脈,它是中國四大幹龍之一,這條巨龍蜿蜒自 西向東而來,綿延數千里,途中分出無數支幹。 其中一支經廣東省白雲山進入羅浮山,它延至蓮麻坑過脈,沖上麻雀嶺,可說香港山脈源自羅浮山。 | 香港東北的八仙嶺 | 這山脈伸展進入新界東北,中港邊境的梧桐山,它再向西南延至新界大帽山,其主峰高逹958公尺, 巍峨宏偉,莊嚴秀麗,儼然成為新界群山之祖,亦是香港祖山。 大帽山位在香港西北方。 六運期間 (1954至1983年) 風水元運正神亦在西北。即是香港祖山位置 與六運正神方位互相吻合,這段期間,香港先有大量人民湧入,後有經濟起飛,最終帶來驕人成就, 成為舉世矚目經濟金融中心。 大帽山支脈分向南東西方伸展。 南面伸至葵涌,荃灣,龍珠島,深井一帶。 西方延至大欖涌, 屯門,藍地,洪水橋,元朗,屏山等地。 東至沙田,馬料水一帶。 | | 香港祖山 大帽山山頂 | 九條龍脈: | | 香港祖山大帽山繼續向東南伸展,經城門,石梨貝兩水塘,再衝起九龍半島的筆架山 (又稱煙墩山) 的主峰,其峰高逹453公尺,雄視九龍半島北方,成為主山。 筆架山的山脈向東伸展,經獅子山和大老山,直沖飛鵝山嶺,鵝峰起伏,形似衝霄。 龍脈向東南下伸延至鯉魚門及佛堂門。 筆架山東北伸延至西貢及馬鞍山一方。 筆架山龍脈分九支伸展,據說這是九龍得名之由來: 1) 從筆架山短脈落穴於蘇屋邨和李鄭屋邨。 2) 由筆架山落脈於石硤尾,深水埗,大角咀,荔枝角,美孚。 3) 從筆架山沿脈至旺角。 4) 由筆架山直透油麻地,官涌,尖沙咀。 5) 從獅子山落脈至樂富,九龍塘,何文田及紅磡。 6) 由獅子山落脈至九龍城,土瓜灣及九龍灣。 7) 從獅子山落脈至黃大仙,新蒲崗,牛頭角及觀塘。 8) 由獅子山落脈至鑽石山,佐敦谷,藍田,油塘一帶。 9) 由獅子山落脈至慈雲山,牛池灣,彩虹及秀茂坪。 九支龍脈覆蓋整個九龍半島。 | 獅子山 | 港島龍脈: 港島山脈源自九龍。 九龍龍脈在何處潛龍渡海,有兩種學說。 一說:一條自大角咀護龍,一條源尖沙咀主龍,形成雙龍出海渡過維多利亞港衝上港島太平山會合,再起主山。 另一說:源自飛鵝山經鯉魚門港口的護龍,與由筆架山直透尖沙咀主龍,雙雙渡江涉海在太平山會合, 亦是雙龍出海。 網主相信後者學說。 | | | 太平山俗稱扯旗山。 峯高554公尺,莊嚴宏偉,是港島群山之首。 它分數支山脈遍佈整個港島。 中脈沿舊山頂道及花園道一帶,結兩吉穴:主貴的禮賓府 (舊稱港督府) 及主富的匯豐銀行。 來龍氣勢雄厚有力,但斜坡太險峻,煞氣大,設置香港動植物公園作緩衝,將斜坡急衝煞氣大大削減, 故這兩吉穴及港島中區旺氣得以凝聚。 | | 匯豐銀行在主結富穴的位置。 前有皇后像廣場作明堂, 天星小輛碼頭是案台, 維多利亞港作明堂暗拱, 九龍是朝山。 焉不發富? | 左脈沿西直逹港島西區,摩星嶺及堅尼地城,山脈短,龍雄有力。 右脈是東面的哥賦山,跑馬地金馬倫山,聶高信山,銅鑼灣渣甸山,北角西灣河畢拿山,筲箕灣柴灣柏架山。 又從渣甸山分支而出經黃泥涌峽,紫羅蘭山而至大潭,馬坑山,赤柱及淺水灣港島南區一帶; 又柏架山分支哥連臣山至港島東南方。 南脈伸展至奇力山,薄扶林及香港仔黃竹坑港島西南方。 港島有多個山形是屬土形,土形山主富。 它們美觀秀麗,是港島富庶因素之一。 來去水: 香港來水源自珠江三角洲,經青衣汲水門,由西至東流,聚留太平山維多利亞港彎月之窩。 水深民富,水質好,水靜悠悠揚揚其來無源,其去無流。 鯉魚門港口是去水口,如其名,去水口如鯉魚咀的細小,緊鎖有力不疏散。 | | 香港鯉魚門去水口,正如雪心賦 所言:「水口愛其緊如葫蘆喉」 | 結穴: 香港風水是中國華南幹龍餘脈盡結,氣脈全集結於香港太平山,它能回望新界的香港祖山大帽山, 這種形勢就是風水學著名的「迴龍顧祖局」,其力最大,亦只有在龍脈盡結之處才可有這局。 花園道禮賓府座落地點,就是太平山落脈結穴地,亦是整個香港風水局的坐向處。 它坐靠東北維多利亞港,向西南太平山,坐空朝實的設計。 1890年加建,屬二運,故禮賓府是二運坐艮向坤即坐東北向西南的建築物。 新界來龍梧桐山自東北走向西南大帽山,這方向正吻合禮賓府坐向。 龍脈走勢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