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终极自由

 暗夜魅影 2013-09-06

人类终极自由

    长期以来,对于人性,一般都认为是遗传与幼年环境的产物。然而,维克多·弗兰克的理论却改变了这种传统看法。维克多·弗兰克是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信奉弗洛伊德学派,该派认为一个人的本性在幼年时期即已定型,而且会左右一生,日后改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弗兰克由于是犹太人,二次期间全家被投入纳粹集中营,除了一个妹妹,所有亲人都死于纳粹魔掌,本人也受到严刑拷打,朝不保夕。面对这种悲剧,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与解脱苦难之道。

  一天,他赤身裸体独处囚室,忽然意识到一种全新的感受,他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在客观环境上,他的自由完全被纳粹所剥夺,但他的自我意识却仍然是完全独立的,超脱于肉体束缚之外。他可以自行决定外界的刺激对自身的影响程度。换句话说,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许多人就象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听见铃声就流口水,但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却可以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去选择自己的回应。弗兰克认定,人类的终极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无论外界的刺激如何,一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反应。

  当弗兰克发现了选择的自由后,每当面临严刑拷打,他便想象各式各样的状况,比如获释后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折磨得来的体验,传授给学生;比如自由以后,漫步在香榭丽舍大道,与法国美女同行,等等。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终于超越了纳粹的禁锢。这种超越也感召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他协助难友在苦难中找到意义,寻回自尊。

  正如美国将军与弗兰克的亲身经历所告诉我们,人生的问题,并不在于你面临什么样的处境,而在于你选择做什么的人。每个人都拥有选择的自由,当别人辱骂你时,你可以反唇相讥,可以暴跳如雷,可以泰然处之,可以退缩回避,问题并不并于别人骂你,而在于你如何回应。你身边的人,不可能每个人都看见你的内心,但每个人都能看到你的反应,而你的反应,就构成了公众眼中的你。正由于这个道理,很多人都认为是别人的不良言行污辱了自己的形象,而其实是,你的不正确的反应,污辱了你自己的形象。

  我所崇敬的人中,有特里莎嬷嬷,她被誉为改变世界的13位伟大女性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获,但这些都不是我崇敬她的理由,她在我眼中的伟大,是由于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特里莎嬷嬷长期在印度从事人道主义工作,有一天黄昏的时候,她在路边发现一个流浪儿,看样子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嬷嬷身无分文,于是她领着流浪儿,沿街乞讨,来到一个面包铺前,她对老板说:先生,您能给这位可怜的孩子一块面包吗?老板瞪了她一眼,呸的一声吐了一口痰在嬷嬷脸上!各位朋友,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换作你是嬷嬷,你会怎么办?

  面包傅老板的反应出人意料,但嬷嬷的反应则令人钦佩,她静静地看着老板,说:先生,您能给这位可怜的孩子一块面包吗?,老板呆住了,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木木地从铺子里拿了一块面包,递给那个小孩。或许当嬷嬷与儿童离开以后,面包铺老板还在黄昏的暮色中站了很久,因为从第二天起,每天晚上,这个老板都会将当天没有卖完的面包,分给附近的流浪儿,虽然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

  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我从嬷嬷身上,学到了什么叫成熟。一个成熟的人,就是兼具高勇气与高体谅的人。成熟的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与信念,又能体谅他人的感受与想法;一个成熟的人,有勇气追求自己的利益,也顾及他人的利益。许多人误以为魄力与慈悲无法并存,体谅别人就一定是弱者。事实上,人格成熟的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但在需要表现实力时,决不逊色于损人利已者。而只有勇气却缺少体谅的人,比如上文所说的那位惯于指责别人的经理,即使有足够的力量坚持已见,却无视他人的存在,不仅难免会借助自己的地位、权势、资历或关系网,做出损人利已的事,更会失去已有的东西。但过分为他人着想而缺乏勇气维护正当立场,以致牺牲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也不足为训。

  高勇气与高体谅之间的平衡,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有了这种平衡,我们才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同时又能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立场。而一个天真浪漫者,往往偏于体谅而逊于勇气,一个愤世嫉俗者,又往往偏于勇气而逊于体谅。只有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或者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才能在两者的平衡之间,顺利地走向自己的目标。

  这是一件理解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却难的事。而且,一个高勇气与高体谅的成熟者,很少会有风起云涌,厉声疾色的时候,给人一种不够英雄,不够伟人的感觉。一次深夜跟朋友吃火锅,正巧说到勇气,他说:我所追求的勇气,就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种才是大英雄大人物的品质,说话间,他点的肉丸煮熟,他吃了一口,便放下了说:肉臭了,于是又接着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道。我说:肉臭了让老板换一盘,他有点迟疑:这种小店,老板恐怕不愿意,又值不了几个钱,算了吧,我笑道:明明肉臭了,却不敢叫老板来换,还谈什么泰山崩于前。在职场中,这样自相矛盾的事也比比皆是,胸中好象有百万雄兵,却做不好或不愿做基本的事情,怀抱着宏伟的梦想,却没有勇气去克服眼前的困难。

-----------------------------------------------------------------------------------------------------------------------------

    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谓的的“人类终极自由”。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能够超越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他可以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或者说,在遭遇(刺激)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和能力。这就是弗兰克尔发现的人性的基本原则: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责任感(Responsible),从构词法上讲是能够回应(Response-able)的意思,即选择回应的能力。所有积极主动的人都深谙其道,因此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他们根据价值观,有意识的选择接人待物的方式,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或一时情绪而冲动行事。

    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的制约,那也是因为我们有意无意地选择了被外界条件控制,这种选择称为消极被动(Reactive)。这样的人很容易被自然天气所影响,比如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兴高采烈,阴云密布的时候就无精打采。而积极主动的人则心中自由一片天地,无论天气是阴雨绵绵还是晴空万里,都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因素,如果认定了工作第一,那么即使天气再坏,敬业精神依旧不改。

    消极被动的人还会受到“社会天气”的影响。别人以礼相待,他们就笑脸相迎,反之则摆出一副自我守护的姿态。心情好坏全都取决于他人的言行,任由别人的弱点控制自己。

    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和条件作用的驱使。

    但这并不意味着积极主动的人对外界刺激毫无感应,只不过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对外界物质、心理和社会刺激的回应方式。

    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美国小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说:“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圣雄甘地(Gandhi)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可见刻骨铭心的伤害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竟然会听任这些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