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这样学医治病的

 中医馆163 2013-09-06

热因热用,异病同冶

    这是两个异病同治的医案,但不是我接治的,是方健治的。方健这段时间几乎不卖西药了,西药柜里的药稀拉拉的,没几个品种。但门诊量却上升了不少,大多量是来看中医的。最近换了个“帕萨特”新车,却没有买电脑,所以我写在论坛上的这些东西他并不能看见。其人较懒,我叫他写点病例出来,我给他贴到民间中医网上交流下,他说不想写,我说写医案也是一个整理思维,反刍学习内容的方法,又给他看了我打印给他的我写的医案后,便试着写了下面的这个医案,没有标题,标题是我起的。其内容如下:

   

    应陈师兄之邀,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异病同治的病例,所谓异病同治就是不一样的病,中医用同一个方药治疗的方法。这两个异病者,一个是咽喉疼痛,一个是牙龈肿痛。


    案一:患者女,46岁,病人自述咽喉疼痛并牵扯右耳,病人之前无外感与外伤感染,扁桃肿。其脉紧,舌质淡,苔薄黄。处方如下:附子30克(先煎)、砂仁15克、龟板10克、黄柏12克工、甘草10克、枣皮15克、乌梅20克。隔天后电话随访,两剂汤药后痊愈。

    案二:患者男,61岁,病人自述牙龈肿痛,检查后见病人左右两侧牙根部红肿,无化脓,咀嚼食物时疼痛加重,病人脉弦,脉脊硬,舌苔溥黄,处方如下:附子30克(先煎)、砂仁15克、龟板10克、黄柏12克、甘草10克、姜半夏15克、陈皮15克、厚朴15克。隔天后电话随访,两剂汤药后痊愈。
读者或许要问,以上两例皆是红肿热痛,乃是热症,理应用清热解毒之药,为何却用大热之药如附子?在这里我

    想说明的是,以上两例病人之热象并不是实热,也不能简单的归为虚热,在我看来都是相火不位。内经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即是人体内元气的应用状态,元气统之于肝。肝属木,主风,风者即气也。肝气循行全身,至病人某一病位时,气受阻碍离经而泄或郁而化火,盗泄之气久不归经亦在体内化热,肝郁化火和肝气离经化热的现象,即是中医所说的相火不位。用附子是因为附子沉雄有力,性走而不守,可入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与砂仁、龟板、黄柏、甘草组合,即为潜阳封髓丹,功可纳气归肾,引火归经。咽喉疼痛的女患者加枣皮、乌梅以敛肺生津、养阴清热,而消肿痛。牙龈肿痛患者加半夏、陈皮、厚朴是因本病多肇因于脾胃湿热,用之以除湿清热降浊,去病之源以治。

    以上观点多数来自于陈师兄。并结合了我的理解,也不知道对不对。理论上我认为还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和探讨,而在实践上我用这个思路诊病和治病,有时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