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金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

 昵称11608880 2013-09-07
紫金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
 
  中共紫金县委党史研究室按照上级的要求,从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对紫金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开展了调研。这次调研在省、市和兄弟市、县档案馆和省中山图书馆的大力协助下,在各镇党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走访了一批老红军、烈士家属等。查阅了档案资料140多卷,文献书籍7种,复印资料47份。整理出紫金县在抗战时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情况。其时日军飞机轰炸的有2个镇,遭日军进犯的有2个镇。
  一、抗战前后紫金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变化情况
                                            
  紫金属山区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地处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东接五华县,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望,西南与惠州市惠城区相接,南与惠东县相邻,东南与陆河县相连、与海丰县毗邻,西北与河源市源城区、北与东源县交界,县境东西长88.6公里,南北宽64公里,全县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抗战前的1931年,全县总人口186296人。百姓以从事农业为主,一部分人农闲从事挑运货物。当时手工业发展迅速,建有炼铁、铸锅、陶瓷、造纸、缝纫、鞋业、食品等作坊,工匠约占全县人数的10%。主要产品有铁锅、椒酱、漆皮箱、竹壳茶等远销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商业也相应的发展,文化教育出现新局面。创办了紫金中学、女子小学及一批高等小学,开展平民识字和扫盲运动,为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1937年,紫金县设3个区、乡(镇)40个,392保、3978甲。1938年,全县总人口200388人。1941年全县仍设3个区,辖25乡(镇)、315保、3304甲。全县总人口203376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紫金县境内惠紫五等公路被毁坏,商品来源受阻,外销土特产品积压,市场萧条。
  二、日本帝国主义在紫金县的主要罪行
  抗战期间,紫金县虽不属沦陷区,但由于与惠州市所辖的惠阳、惠东、博罗相邻。在日军由惠阳大亚湾登陆前后的1938年10月至1939年4月,日军飞机多次轰炸紫金县境,并多次从陆路进犯紫金,犯下了滔天罪行。
  (一)日军飞机狂轰滥炸。1938年10月至1939年4月,日军飞机4次飞到紫金县城、蓝塘镇和其附近村庄狂轰滥炸。累计投下炸弹39枚,炸死10人,炸伤7人,炸毁房屋210间,其它财物也不同程度受损。
  (二)烧杀抢掠,奸淫妇女。1938年10月,日军一排士兵进犯好义镇小古,杀人抢掠。1941年6月8日至10日,日军30余名骑兵和400多名步兵从惠阳大岚进入紫金县的好义地区(好义镇),杀人放火,奸淫抢掠。
  1、杀人抢掠。日军进犯紫金期间,灭绝人性,杀人抢掠,无恶不作,全县共计杀死无辜平民34人。
  2、奸淫妇女。日军进犯紫金期间,禽兽不如,强奸妇女,有2名妇女被轮奸至死,有1名妇女被轮奸至伤。
  三、抗战时期紫金县人口伤亡情况
  紫金县抗战时期,全县因战争造成的人口伤亡共有1350人,其中直接伤亡人口54人(死亡46人、受伤8人),间接人口伤亡1296人(收容难民82人、救济归国侨胞1214人)。1939年在外地抗战阵亡的将士3人。伤亡情况主要是如下两大类。
  (一)日军飞机轰炸造成人口伤亡。根据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和文献纪录,以及社会调查资料作为依据,经过考证得知:1938年日军在惠州登陆之前,日机轰炸蓝塘2次,炸死1人,炸伤2人。1938年10月22日,日军出动6架飞机投弹10多枚轰炸紫金县城,炸死1名县警队员和1名群众。广东省档案馆藏显示,1939年日军飞机轰炸紫金多次,造成人口伤亡12人。其中被炸死7人,炸伤5人。
  (二)日军进犯造成的人口伤亡。经过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显示:日军在1938年10月进犯好义小古,1941年6和12月分别进犯过好义镇和苏区镇,日军进犯紫金期间,共造成死亡36人,受伤1人。
  1、杀害平民。日军进犯紫金期间,杀害老百姓,无恶不作。1938年10月,日军一排士兵在好义镇小古杀死1名茶店老板。1941年6月8日,日军30余名骑兵和400多名步兵从惠阳大岚进犯紫金上、好义地区,在好义圩横行逮捕牧师陈道生、店员和群众黄潭、黄石祥、罗佛金等33人,并被集体屠杀,手段残忍至极。
  2、奸淫妇女,致死致伤。日军进犯紫金期间,大发淫威,肆意强奸迫害妇女。1941年6月10日,日军进犯好义抢去民妇黄氏、曾氏2人轮奸致死;1941年12月,日军一个步兵排从海丰进犯苏区炮子,抓到1名妇女轮奸致伤。
  四、抗战时期紫金县的财产损失情况
  抗战时期,紫金县遭受战争造成的财产损失,分为日军飞机轰炸和日军进犯造成的财产损失两种情况。
  (一)日军飞机轰炸造成的财产损失。1938年和1939年,紫金遭受日机轰炸,被炸毁房屋381间。其中:1938年10月,日军派出6架飞机轰炸紫金县城,炸毁了县政府、县监狱、县教育科的房屋及东栅街、西栅街的民房共101间;与此同时,因受日军飞机轰炸,紫金县政府迁至乌石士贵村凤岭祠、紫金中学迁到龙窝,惠紫五公路、河紫公路被毁坏。1938年,日军出动飞机轰炸蓝塘2次,毁屋5间。1939年,日军出动飞机轰炸紫金境内,投弹24枚,炸毁屋104间。紫金县因日军飞机轰炸造成直接财产损失41.2万元(折算前金额),30.31万元(折算后金额)。间接财产损失0.5万元(折算前金额),0.37万元(折算后金额)。
  (二)日军进犯造成的财产损失。据《紫金县志》和《中共紫金县党史大事记》等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显示,1938年和1941年,日军二次进犯紫金的好义镇造成了财产损失。例如:1938年10月,日军一排哨兵进犯好义小古,宰了1头猪和20只鸡。(社会调查:邓凝香同志口述资料)1941年6月8至10日,日军进犯紫金好义镇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文献资料未有显示。据1941年紫金县财产遭受的直接损失是49.40万元(国币)。
  这次调研统计得出,整个抗战期间紫金县遭受日军损害的财产损失是91.11万元(折算前金额)。其中,直接财产损失90.61万元(折算前金额),间接财产损失0.50万元(折算前金额)。这里所指间接财产损失,不包括紫金县国民政府和紫金中学搬迁和惠紫五公、河紫公路毁坏的损失金额。至于具体的财产损失项目及数据可参见《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抗战时期直接财产损失明细表》和《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抗战时期间接财产损失明细表》。
  五、结束语
  抗日战争时期,紫金县受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和日军进犯,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无数百姓心灵受到了创伤,人民流离失所,痛失亲人和家园,社会动荡,商业凋零,对紫金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使本来就相当贫困的紫金雪上加霜,严重地制约了紫金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苦不堪言。通过这次调研,进一步查清了紫金县在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旨在为世人记住这一历史教训提供直观的资料。   (选自《河源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
  【参考资料】
  《广东省统计资料汇编》各县历年人口数,档案号:11-1-20 广东省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二-32338,《广东省消逃会各县市局输送站收容所收容难民人数统计表》。
  《广东统计季刊》第1期广东省救济归国侨胞统计表,档案号:K/1484,省中山图书馆藏。
  《省抗敌死亡将士家属调查表》,档案号:3-1-101,省档案馆藏。
  中共紫金县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紫金党史大事记》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1996年7月出版,县委党史研究室藏。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二-32338,蒋伪《广东战区及收复灾害损失救济》广东省委各县抗战以来财产遭受直接损失统计表。
  《紫金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县档案馆藏。
  社会调查资料:马兆銮口述资料,综合卷第68页。
  社会调查资料:老红军邓凝香口述资料,综合卷第66、67页。
  社会调查资料:马兆銮、赖宇东、陈火亮等口述资料,综合卷第69、70、7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