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有方 : 小说与真实有多少距离(下)

 随园天一馆 2013-09-08

对于笔下的群众运动被指过于成熟、完美,周立波的解释是:“北满的土改,好多地方曾经发生偏向,但是这点不适宜在艺术上表现。我只顺便捎了几笔,没有着重的描写。没有发生过大的偏向的地区也还是有的,我就省略了前者,选择了后者,做为表现的模型。……革命的现实主义的写作,应该是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站在党性和阶级性的观点上所看到的一切真实之上的现实的再现。在这再现的过程里,对于现实中发生的一切,容许选择,而且必须集中,还要典型化。”(据《现在想到的几点》,见《周立波研究资料》)

不过,周的解释并不能让人信服,蔡天心就“认为土改的偏向,是可以在艺术上反映,问题是在于作者如何去反映……如能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揭示现实斗争中所发生偏向,通过艺术的形象,加以批判,则是一个革命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应该选择的题材和主题……不能正确地选取农民在土改斗争思想上本质冲突的问题,集中起来,形象地予以解决,这就丧失作品对现实的更大的教育作用。”(据《从<暴风骤雨>里看东北农村新人物底成长》,见《周立波研究资料》)

其实,四斗韩老六的情节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发动群众之难,而在此过程中元茂屯农民的“觉悟”似乎也渐次提高,这应被视作蓄势或伏笔,只是由于前三次斗争失败的原因迹近雷同(坏根捣乱),才使得第四次的胜利显得有些突兀,好像坏根一旦不搞破坏群众运动就会异常顺利,而作者着意点破的致胜原因又非常可疑(分析见上篇)。因此,尽管四斗方胜已不无曲折,但仍然让人觉得胜利来得太快了。

(图注:《暴风骤雨》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土改中群众运动的偏向,概括来说就是先右后左。右的表现主要是工作队包办代替,走“上层路线”,而不去发动群众,群众也心存疑虑不敢出头。据《尚志县砍挖运动的点滴经验》(尚志乃是《暴风骤雨》的两个取材地点之一)一文(见《黑龙江革命历史档案史料丛编:土地改革运动》)介绍:土改运动初期斗争较彻底、毛病也较少的地区不多,更多的是夹生地区。“这种地区主要特点是干部(村干)包办,流氓带头,群众不动。”比如有个村子的干部开会回去后,不组织群众酝酿,而选出几个流氓当“斗争员”,抓人、起东西、开斗争会都由“斗争员”负责。群众把参加斗争当成“官家命令”,得到果实说是“官家赏的”。群众没有动员起来,就难免会造成干部和积极分子侵吞斗争果实,甚至斗争对象乘机翻把。

考虑到土改是一种动员民众、赢得战争的策略,像这样“群众不动”的“运动”显然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而要让群众动员起来,就必须启发其“阶级觉悟”。《尚志县砍挖运动的点滴经验》表扬的好地区就是“先从群众思想酝酿着手,提高了群众阶级觉悟以后,便完全由群众自己动手”。可是对于中国农民来说,“阶级”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在其思想意识中只有“财主”和“劳金”之类的分别,但也并非势不两立不斗不行。日子过得好坏,更多地取决于时运的好坏、权势的有无及劳作的勤懒等,而不会归结为剥削。所谓提高“阶级觉悟”,正是要改变农民的这一固有观念,认识到是像自己一样的“穷哥们”养活了地主而不是相反。

于是,在反复的启发诱导下,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产生了,又在进一步的刺激下转化为怒火,向地主讨回公道的欲望终于变得不可遏抑。《暴风骤雨》里赵玉林、郭全海等人的“觉悟”过程就是这样的,但被批评“思想的成长却表现得不够”(蔡天心)。因为,农民的观念改变往往不是那么容易,总会有反复和动摇,并且斗争地主的行动也不尽是阶级观念的驱使。

很多时候,群众动员起来就好,至于是怎样动员起来的往往不堪闻问。换句话说,农民起来扑向地主就实现了动员的目标,至于他们如何“各怀心腹事”就不予细究了。有研究者指出:“当党的标准与农民自己固有的标准不一致时,党的标准在实践中大多还是无形之中迁移于革命农民的情绪和利益考虑,转而尽量寻找与农民有关‘敌人’的叙述结构相吻合的对象作为革命组织的‘敌人’”(见《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中心,1924—1934》)尚志的一个工作队便认定在“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组织群众的思想酝酿”之后,其任务即告完成,“至于群众的行动(抓人、斗争、起东西、分果实等),由群众自己做主,群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据《尚志县砍挖运动的点滴经验》),这其实为后来发生“左”的错误埋下了隐患。元茂屯农民斗争韩老六,大多是怨恨其坏事做尽欺人太甚,即不讲“道义”破坏“伦理”,至于“残酷剥削”倒鲜有提及。可是即便如此,群众不也已经动员起来了吗?

除了对地主或敌人的怨恨,认识到地主是少数农民是多数也会促使农民加入斗争的行列,而斗地主的剧场效应则更能激发农民的超常“发挥”。一如张鸣所说,“这时候的人实际上进入了一种特定的剧场,主演者感染着所有的人,人人(除了被斗者)都投入到剧情中,互相感染着、激励着,仇恨开始叠加,愤怒自然升级。群体一致的行动,高昂的情绪赋予了表演的‘正当性’”(据《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1946~1949)》)。对此,《暴风骤雨》倒是有着比较生动的描述。这或许可以视作该书对群众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最有力的揭示,尽管作者其实意在赞美“穷哥们”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