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逼范本:中国大学教材故作高深,误人子弟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9-08

在中国,标有国家级高等教育XX规划XX专用教材之类的教科书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在介绍一样东西的时候,他们宁愿选择更加多的术语和概念来阐述,而不是通过例子,形象化语言来让学生明白,他们完全不知道比喻、对比、形象思维等方式能让人更好地了解一个新的领域和概念。

 

编写教材的人的目的彷佛不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是故作高深,摆出一副专家的姿态,通过各种术语来装逼——他们可能怕一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他们就失去了专家的权威性,而且,他们也未必有这个能力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阐述——他们或许只有在写申请国家级XXX计划的公文时才是真正的专家。

所以现在一些有见地的老师也会推荐大家主要参用外国教材,因为外国教材更多的是用浅显的语言来阐述新的理论,而不是术语大全装逼范本。

(国家一级教材,二百五规划国家级教材,全国高校必修重点教材)

 

下面一篇是来自豆瓣高数课本页面的评论,我所幸大学四年不需要和高数硬碰硬,不需要知道什么拉格朗日莱布尼茨柯西柯南毛利小五郎之类的东西,所以我对下面关于教材本身的佐证没发言权。

对高数“心有戚戚然”的同学,或者对此类高等教材有同样意见的同学看下。

 

-------------------------以下为转载----------------------------

 装逼范本:同济五版教材故作高深,误人子弟

文|硅胶鱼

 

I have a dream,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成立个“中华撕书教育基金”,只要同学们把封面印有“普通高等教育 '十X ’国家级规划教材”这样的的系列圾教材当场撕毁,本教育基金立即赠送一本高质量外国教材.
  
  
   今天看《什么是数学》看到P449~450上这么一段话:
  
  
   “在有些课本中,由于专业术语选择的不好,把基本定理的要点搞得模糊了。许多作者首先引进导数,然后简单地定义 '不定积分' 为导数的逆运算,即如果
   G'(x)=f(x),
  称G(x)是f(x)的不定积分。这样,他们的做法是把微分过程直接和 '积分' 这个词结合起来。只是后来才引进作为面积或者和的极限的 '定积分' 的概念,而且没有强调这时候的 '积分' 这个词指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个方法是把理论中的主要事实从后门偷偷输入,因而大大有碍于学生的真正理解。我们宁愿把满足G'(x)=f(x)的G'(x)叫做f(x)的原函数而不叫做'不定积分’。”
  
  
   我当时就想,这批评的不就是同济五版么?
  
  
   我一直觉得同济五版只能算是本严肃到乏味的数学手册,它从来不会试图把一个概念充分讲清楚,从头到尾都是 定理——证明(或不完全证明)——少量例题 的形式。可能你觉得教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过去也是这么觉得的,并且我觉得自己很笨,老是看弄不明白(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但是,请看这本《托马斯微积分》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31399/
  还有这本 《微积分》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39940/
  讲的透彻仔细,还幽默,还注重应用,还用各种技术演示,让你用视觉感受感受微积分。相比之下,同济五版无比缺乏情调,配图少的让人便秘,讲解能省则省不能省也省,完全不考虑读者的感受,仿佛它就故意装B不想让人看懂。
  
   有人可能会说,苏联教材也是 定理——证明——例题 这个风格,但是依然有很多公认的经典教材,并且苏联数学水平也是世界领先的。对于这个问题,请看《微积分教程》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07158/ 这个比同济五版深入,是古典分析的最经典教材之一,虽然用词不像美版教材一样平易近人甚至有些过于严肃,但是作者极为耐心,从最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极限的概念在同济五版中不过聊聊几页,但《教程》中能讲十来页。而且,《微积分教程》举例之丰富无出其右者,相比之下,同济五版只能算是垃圾教材了。
  
  
  同济五版,随手翻翻到处都“精炼”到让人吐血:
  
  比如P34讲方程组情况下的隐函数存在定理,他就先列出
  F(x,y,u,v)=0
  G(x,y,u,v)=0
  然后说“四个变量中,一般只有两个变量独立变化”,接着就是一坨运算,这坨运算都是以u=u(x,y),v=v(x,y)为已知条件的,但是前面它就不说,他就等到算完了才说……
  
  还有 下册 P182讲旋度的这个那叫一经典
  它说,最后,我们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旋度的含义,我一看鸡冻了,心想他前面噼里啪啦一片公式掉下来然后就开始证明最后总算肯解释一下意义了……那半面我足足看了有十遍,然后石化,内牛满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翻阅一下,体会一下什么叫我对你的无语可以沉默整个宇宙。它的思路我一时无法形容,后来想了半天,可以用个例子来解释:
  比如向一个没用过手机的人介绍手机,它说:“这就是手机,(1)可以拿在手上(2)是机器,可见,手机这一名词的由来”这介绍跟手机有关么?人家能知道手机到底是干嘛的么?娘的一手机拍死你。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这里就不举了。总之,同济五版至是本不适学习的教材,找教材请看此帖http://www.douban.com/review/1130189/
  
  
   我觉得,我大学阶段一开始觉得数学恶心,数学难,数学不是人学的,这本教材要负一半以上的责任。其实数学并不难,觉得微积分只能被精英人士掌握那是第二次数学危机时期的事了。数学是优美的,并且任何智力正常的人只要肯花时间,有一本好的知道教材就能感受到这种美。同济五版这样的教材可谓是基础一般同学欣赏数学之美的一大块绊脚石。

 

so,I have a dream,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成立个“中华撕书教育基金”,只要同学们把封面印有“普通高等教育 '十X ’国家级规划教材”这样的的系列圾教材当场撕毁,本教育基金立即赠送一本高质量外国教材,以此彻底贯彻我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