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淡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与护理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9-09

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应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心悸及下肢水肿等症状,一旦出现,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1)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及时抽取血培养:血培养阳性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同时应做抗生素敏感试验,因而在抗生素应用前24h内应采集4~6次血标本,为提高阳性率,取血时间以寒战、体温骤升时为宜,每次取静脉血约10~15ml,且需常规做需氧及厌氧菌培养,必要时做真菌培养。

 

(2)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贫血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减少栓塞机会,护士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3)长期高热、贫血使机体营养代谢加快,抵抗力下降,因此,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对心功能不全者,应予低盐饮食。

 

(4)加强口腔护理、防止感染。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易引起口腔感染,此外由于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极易发生口腔真菌感染。因此,应嘱患者饭前饭后漱口,重症患者每日口腔护理2次。

 

(5)静脉应用抗生素时应于用前临时配制,避免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使效价降低。此外应注意观察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如大剂量静脉滴注青霉素钾盐时,应警惕高钾血症的发生,定期复查血钾浓度。同时应避免静脉推注,以防脑脊液内浓度过高而发生神经毒性反应如肌阵挛、反向亢进、惊厥和昏迷等,应将青霉素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在30~60min内均匀静脉滴入,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发生。

 

(6)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应注意体温变化。每日测体温4次。

 

(7)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应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心悸及下肢水肿等症状,一旦出现,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8)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应注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加强翻身,防止褥疮。

 

(9)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增加饮食中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便秘时可给予缓泻剂同时应嘱患者勿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