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夫人:玉颜不及寒鸦色

 木柳书屋 2013-09-10

 


中国历史上奇女——49位  - 逍遥客 - 逍遥客

侯夫人:玉颜不及寒鸦色

  

侯夫人(隋朝):原名侯巧文,正史无记载,其事迹见于后世小说《迷楼记》。

主要经历:

隋炀帝在位期间广造高楼,并网罗天下美女数千名纳于迷楼中幽闭,侯夫人就是这几千名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隋炀帝的宫女之一,最后自缢而死,臂悬锦囊,左右取进,得自感诗三首。

  她死后颜面艳若桃花,美貌异常,臂系锦囊,中藏宫怨诗,引发杨广无限悲伤,令选美失职渎职的宦官自尽,她是历史上少见的死后才得到帝王无限宠爱并且美名、才名俱满天下的美女。侯夫人大约16岁进宫,24岁左右自杀,存诗13首,为初唐四杰先声。

后人评价:

    有才名,不甘心被淹没在后宫中寂寂无名,以自杀之举换得皇帝一顾。是后宫不得宠的女子的典型代表。

 

秘洞遍仙卉,雕房锁玉人。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

——《自遣》侯夫人

 

(一)寂寞芳菲无人知

“吱——”西苑虚掩着的大门被缓缓推开,奢华富丽的龙袍慢慢扫过门槛,尘埃早已在槛间积淀,殿外偶尔有几声鸟叫,却只是显得更为萧条,看得出这里几年来是人丁稀少。

三春芳菲过,几度有人来?

迷楼之中,姹紫嫣红,红粉佳人,或倾国倾城,或热情如火,或空谷幽兰,哪里看得尽,哪里爱得完?

到头来,这里只剩一丛芙蓉花寂寞绽放,开到荼蘼花事了。谁曾想过这淡淡的花朵中掩藏着一个落寞的故事?又有谁曾念叨过曾有人在这里日日夜夜期盼着一场邂逅?

西苑门开,殿堂之中,却见三尺白绫,那如花红颜,早已是香消玉陨。 

看那悬在梁上的女子,即使是气息全无,却仍是那般美丽,眉如远山之黛,面若芙蓉之花,腰若垂柳之姿,没有吊死之人的狰狞面目,没有垂死挣扎的扭曲痛楚,神情宁静平和,淡淡合上的双眸仿佛有着难以言说的不甘,眉间似有若有若现的忧思。 

他就这样站在一具面色若生的身体旁,有着遗憾,有着惋惜,有着愤怒。他一言不发,仿佛突然面对这女子失去了任何言语,想自己这一生,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发西域、东征高丽,什么阵势没有见过,各色的女子想来也见过不少,多少人的生死如同草芥一样置在自己手中,连一把捏下去也许就化为齑粉是什么感觉自己都未曾有过。不知如何,面对着眼前这女子,竟然一时间未能有任何言语。

    “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寒春入骨清,独卧愁空房。跚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平日所爱惜,自待却非常。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性命诚所重,弃割亦可伤。悬帛朱栋上,肚肠如沸汤。引颈又自惜,有若丝牵肠。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这天和往常一样百无聊赖,在花园中玩玩树上开花采丝帛为繁花之类的游戏,赏花把酒,左右美人在怀,却仿佛缺了个解语花,可以软语温香吟诗作对。

醉意朦胧中,突然见一小太监匆匆忙忙路过,不知怎的,突然兴之所至,找来一问。

原来是一秀女自尽了,临终之时才握着隋炀帝得到侯夫人的锦囊小诗,不知怎的,突然来了兴致,展开一看。

三言两语,看得动了心,这样的女子,怎么没有早发现?

于是急匆匆移驾挹翠亭,过楼阁,推轩窗,穿幽房曲室,扶玉栏朱楯。

面对着的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看这女子仍面如桃花,宛若生前,不禁怒从中来。

如斯丽人,竟如娇花雪藏,如若不是今朝起兴,怕是再不能一睹芳颜。

想当年汉武帝于平阳公主府上对卫子夫一见钟情,结下私情,遂带回宫中,然而三年未见,早已将佳人抛诸脑后。不料三年大放宫女之时,在那人群中再次见到了卫子夫,此时的卫子夫倍感委屈,不禁双目含泪,梨花带雨,盈盈生怜。

因此将她接至自己身边,从此恩宠未断绝。最终,卑贱歌女最终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皇后,而她的弟弟卫青,侄子霍去病,更是凭她一登龙门,成为长安大户,娶上了皇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从此长安城内久久传唱着“生子勿喜,生女勿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的说法。

 

而眼前这女子,却未曾享有片刻荣光,便已香消玉殒,想来,不禁心头一阵大怒。

未曾见她朱唇轻启,未曾听她娇音低唱,未曾与她吟诗作赋。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样的句子,终究还是少了个可以和自己共同观月赏花之人的应和,临着宫中御沟,清冷的月光缓缓洒下清辉,微风轻拂,御花园中的群花花瓣纷纷洒落,纷纷洋洋的碎片盈盈坠入沟中,不着一丝痕迹,随波逐流,飘向宫外,不知何处。

美人在怀,美酒在手,何等惬意。

然而,有的时候真的觉得人生是一种周而复始倦怠的游戏。从一开始,自己就在演戏,不是做一个拙劣的戏子,而是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大隋朝政治舞台上最优秀的表演者。

从父亲成为皇帝开始,从母亲对哥哥每每报以热切的眼神开始,自己便开始知道,什么叫君临天下,什么叫一人之上万人之下,那金碧辉煌的大殿正中,坐着的,应该是自己啊,怎么能是那个有勇无谋的大哥杨勇呢?

“大哥,你看这次我从战场上给你带回了什么?”数不清的珠宝美女送往了杨勇的太子府,杨勇傻呵呵地都收下了;

“广儿,府里的丝竹琴棋怎的这么陈旧,布满了尘埃?”

“皇上,刚我去广儿府里探望,发现府里尽是些老弱奴仆,广儿的孩子也像我跟你一般,都是他们夫妻二人所生,广儿的品行真是上佳啊。”

“皇上,臣等认为太子骄奢暴戾,不是明君之选啊。”

一轮又一轮,每天的生活仿佛都是一幕幕精妙绝伦的戏剧,而自己按照早已安排好了的台词进行着最完美的演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冷眼看这些戏码在身边上演,嘴角微微上扬,一抹冷笑孤寂地呈现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好像这一切都与自己无甚相关一般。

面具,带得久了,心里却隐隐有了厌倦,有了恐惧,厌倦了这种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恐惧自己有一天会变成面具中的另一个人。

因而有的时候真的觉得,那高高在上的那个位子真的那么重要吗?又或者更多是不甘心,不甘心居于那个什么都低于自己的大哥之下。

而现在,早已对这一切心生厌倦,看到这个女子的尸首,突然觉得,她也想当年的自己一样,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吧。

只可惜,她害了相思,惹了尘埃,却君恩不来。

等,等,等,只怕是她进宫以来生命中唯一的字眼了吧。

想来,她心里对自己不是没有过恨意吧,那留下的绝笔词中,那份凄苦哀婉,如何看不出?就像自己当年的苦心孤诣一样。

人说,三十而立,而自己到了31岁才被改立为太子,对那高高在上的父皇不是没有过一丝怨恨之心的。

都说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年华落尽子规啼。这没有等到自己宠幸的女子,何尝不像自己逝去的青春呢?

看到这静静呈现在自己面前的躯体,突然间有种寒意涌上心头,如若当初自己没有等下去的信心,那么下场也许比眼前这女子要悲惨得多吧。

看到她,更多的,是对自己逝去的那段日子的回忆。罢了,就用厚重的礼仪葬了她吧,就算是为自己的那段美好时光做一个埋葬。

因而,立即下令处死召选才女的宦官许廷辅,同时追赠这名女子为四品夫人,位与十六院妃嫔并列。

为她做了这些事后,杨广还觉得不够尽兴,于是甚至是破例为她撰写了祭文:
    “长门五载,冷月寒烟;妃不遇朕,谁将妃怜?妃不遇朕,晨夜孤眠;朕不遇妃,遗恨九泉;朕伤死后,妃若生前。”

 
 
   

(二)一入宫门深似海

16岁进宫,死时才24岁,纵使是年轻貌美才华鼎盛,却终究抵不过后宫佳丽三千人,只能和众多的宫女一样,被埋没其中,不曾见过君王面。

六宫粉黛,回眸一笑,没有君王一顾,终究还是花开花谢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侯门一入深似海,更何况是这镜拥万花的迷楼,更何况是这一眼尽收天下的皇宫?

若想一入君王眼,要么要有妲己褒姒一般倾国倾城并可怜的容貌,要么要有赵飞燕杨玉环一样翩飞蝶舞的霓裳轻羽,要么要有樊姬班昭之才,然而这还不一定能保证能得见天颜。

如果什么都没有,只是平平淡淡,清清秀秀,那么就小心翼翼祈祷自己有一份所谓的好运气吧。学薄姬得遇刘邦从而诞下皇子,千般苦楚万般辛苦熬出头,“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1,荣登太后宝座,何等荣耀。

不然纵使是有貂蝉之貌,也只能是和昭君一样隐藏深宫之中,未有人得识。

“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从侯夫人这首绝命诗可以看出,她身上有着一介才女的清高和顾虑,“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她以为有樊姬班姬之才,可以从此“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既能承欢尊前,又能辅佐君王天下一统。然而,天不从人愿,只能是“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只好“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

侯夫人自恃颇高,有明珠暗投之不平,故而情愿以死以示自己的不甘和遗憾,抑或可以说,她直到临死时仍保持着一份骄傲。

侯夫人原名侯巧文,自幼是出生于世代官宦书香之家。追溯先辈,其先祖是北魏文学近臣,而父亲更是又深受北周武帝的欣赏,等到隋朝一统天下,侯夫人一家便隐居乡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香溪潺潺,有出明妃。得世外隐逸之风的熏陶渲染,侯夫人出落得空谷娴静,若幽兰娟好。

有一手好家教,侯巧文自然是自小饱读诗书,并写得一手灵秀的诗歌。适逢隋炀帝建造迷楼,遍召天下美女,这静美端庄的侯巧文自然也为于此列。

天下凡美女自然在应招之列,而才女作为充点皇宫的文化,自然也在应招之列,前者如王昭君,后者如左思之妹左芬,而侯巧文作为此两者兼备之人,自然更是被选秀者视作是奇货可居,举荐入京。故而侯巧文在十六岁那年应征入选,便一举被点为才人。

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帝们一旦发了昏,还起了情瘟,那可是能让天下人都跟着遭了殃,也可令一部分美色投机者功成名就。

为了搜尽天下美女,司马炎可以责令天下停止嫁娶以供自己选妃,明德宗可以在江南各处建造豹房以供自己淫乐。这晚年荒淫的隋炀帝自然也脱不出这荒唐的范畴,他下旨营造“迷楼”。

迷楼内共设置西苑十六院,换言之,隋炀帝左拥右抱十六院夫人,更不用说各夫人名下还有那些随时准备着凭借一夜之欢而富贵满天的侍女。

这些从天下各地搜罗而来的女子,自然一个个美艳无比,更是邀宠争功为终身奋斗目标。为了得到皇帝宠幸,这些嫔妃无所不用其极,媚骨横生,勾心斗角,金枝欲孽,自然是迷楼内层出不穷的剧目。

 

(三)无计奈何春已去

侯夫人自恃貌美才高,且骨气奇清,自比王昭君,不屑于屈尊贿赂为皇帝挑选美女的许廷辅,这样鸡蛋碰石头的做法最终只能是落得连年闭锁挹翠亭中,红颜始老未见君王面。

耳中听得是西苑夜夜笙歌,春从春游夜专夜,娇莺不绝;嗅得是隔墙西域新进的胭脂香粉。

热闹是他人的,与自己无关。

回望这清冷的挹翠亭,韶华飞逝,空有满腔才华,幽兰美貌,只得对镜叹惋。白发红颜,几多年华,龙颜未见,圣恩未沾,只能是落得个冷床衾裘不堪,辗转红颜老,蹉跎了岁月,虚度了青春。

看这月满月又缺,人事代谢,而这挹翠亭却未曾有丝毫改变。春风吹又来,青草绿又黄,唯一不变的,是这挹翠亭中如那湖水般静谧的生活,清风吹不起半点波澜。

对湖而哀,对树葬花,望月而悲,只得匆匆写下: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2,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3

庭园中久无上皇御辇的痕迹,凄凄芳草早已疯长成巢。隐隐听到风中传来箫鼓之音,隔院笙歌艳舞。君恩何处?君恩何处?看这满庭疯长的青草如何不像侯夫人那早已荒芜的心?

身为才女的多愁善感,江南女子的敏感多情,让侯夫人愁苦不堪。一首首悲伤的诗歌写满了素笺,满腔的心事无人诉说。

说是侯夫人祖辈隐居山林,按说她应是具林下之风,对于感情的事估计应该看得很淡,若水。然而,她这般浓得化不开的柔情却与此形成强烈对比。想来,许是自小受到家庭照料太好,而后年少离家千里,独身处在宫中,无人相熟,无人相知,对于感情的期盼和对于皇上的依赖比其他女子来得更为迫切。

最开始我曾以为她以樊姬班姬为榜样,欲学得贤媛辅佐君王,成就千秋美女。而后从她诗歌中屡屡以昭君自比,想来她也没那么大的心思,仅仅希望做个得宠的女子罢了。

而她又不同于其他争宠夺势的后宫妃子,她身上的强硬的文人之气让她不愿向宫中选美之人低头,而她得宠的欲望也不是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她欲春从春侍夜专夜,又欲才名一显扬君前。君前小女人,大隋宫中第一才女。
    然而,这些愿望一次次落空,故而看春花开尽,桃李芳菲谢,

“欲泣不成泪,悲来翻强歌。庭花方烂漫,无计奈春何。”呜声幽咽,泪落如雨。屋外虽正值春灿烂,然而我却拿春日无奈。
    春花繁茂,清风吹拂,按惯例,该是皇上派内廷官员到各庭馆入选美人进宫侍奉之时。
女为悦己者容,侯夫人自然也是梳妆打扮,期盼能得龙颜垂青。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 先露枝头一点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雪积久未化,独坐苑中,愁眉不展。卷帘待来人,却不闻脚步声。忽而抬头,见那枝头寒梅乍放,微露春意,莫不是这梅花怜惜我这样的苦命之人,欲给我带来一丝喜讯吧?

然而,侯夫人就如同电视剧中常演的那一类多情女子,独坐潭边,望庭前花开花落,落花缤纷洒入池面,手捻一枝花,无限落寞地坠下片片花瓣,自言自语:“皇上今日会来;皇上今日不会来……”

在无尽的等待中,渐渐走向内心的苍老。一日复一日平淡如水的生活,让侯夫人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断被浇熄。美好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春阴正无际,独步意如何。不及闲花草,翻承雨露多。”
    “妆成多自恨,梦好却成悲。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

她始终在自怨自艾,哀叹自己还不如那庭前的闲花野草,起码承受的雨露还胜过自己。更不如那轻贱的杨花随意自在,可以四处翻飞。

从一开始的以为进宫可以在君王前一展诗才,博得龙颜大悦,大赞得此美丽与才气兼具的女子;到后来以为可以得蒙一夕恩宠便足够,再到最后心想不如生而在寻常百姓家,还能夫妻恩爱,朝夕相对。

(四)香清寒艳不得知

也许有人会说,侯夫人的诗几乎都局限于个人情怀的抒发,全是悲愁哀婉之作,然而,感情倾注于一点者其情反而显得专一、感人吧。

她的诗歌全部发自肺腑,并无做作修饰之感,更不像其他诗人无病呻吟,空诉春花秋月。血泪之语便是说的如此吧。

“香清寒艳好,谁惜是天真。玉梅谢后阳和至,散与群芳自在春。”

在侯夫人的诗中,故而,钟惺在《名媛诗归》中这样点评她的诗:“怨情深处,反在能平。平则渐渐说向理与命上去。盖其锻炼自身性情,不唯不愿人怜,人亦不愿怜之。此夕学问工夫探讨实历,便见得他人荣宠有秽浊气,自家冷淡有矜贵气也。”而这“矜贵气”,恰好是后人徒生惋惜之情的缘由所在。

侯夫人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不屑于用小技巧曲意逢迎,可以讨好后宫各色人员。故而,她这种人其实是不适合在后宫发展的。

她身上文人的矜贵之气让人不容许自己轻易向人低头,她所幻想的是,一朝得宠,常伴君畔。从某种程度而言,侯夫人和李白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对自己的才气抱有强烈的自信。不过,侯夫人终究比不上李太白,几年的寂静生活让她只能沉浸在自我感伤的小情怀中,除了靠看庭前花开花落,写写诗歌来遣怀伤情,自是不能像李白那样一不开心了就对月饮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喝个不亦乐乎。

另一方面,侯夫人身上这种矜贵之气说白了,可以一言蔽之:傲。

她自幼生长于书香门第,想来从小是被长辈灌输了不少林下之气,她又聪颖,诗词歌赋皆通,当数长辈看好的苗子,从来没人挑剔过;而她的容貌,身为大家闺秀,她后来死后隋炀帝也为她的美貌惊叹惋惜可见她的美丽过人。

也就是说,侯夫人有傲的资本,她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别人对她的称赞中。故而,她一开始便天真地以为凭自己的才貌,常伴君侧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只可惜,并非每个女人都是玛丽苏4,侯夫人没有那正宫娘娘的命数与手腕。她不懂后宫的生存技巧,更不屑于那些贿赂巴结尔虞我诈的手段,甚至于她被冷落之后,也还坚定地将自己与王昭君自比。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才色是她入宫的凭借,但更是限制她进一步发展,完成自己理想的绊脚石。

试想,倘若她未曾识文断字,估计便和其他宫女一样,默默无闻地活着;或者讨好了宫中内差,以期自己有得见君王一面的机会?

她的自傲,冷艳,倒是和历史上另一个女子相似:李师师。

宋代传奇中写李师师,说宋徽宗第一次驾到,用的是大商人的身份,李师师连多看他一眼的兴趣都没有,等他焚香沐浴后才肯坐在为他抚琴一曲,引得宋徽宗是对李师师一见倾心。第二次,以皇上微服私访的模样出现在醉杏楼,然而李师师依旧是不卑不亢,该如何待客还是如何待客,从此是恩宠盖天下。后宫妃嫔不服,问徽宗李家妮子究竟胜在何处。宋徽宗的回答很简单,说是倘使你们众人置身一处,李娃空谷幽客的气质就胜出太多。

侯夫人不会穿越,不过可以看出,其实在她身上也有李师师的那种傲气。不过,侯夫人没有把握到这种气质最关键的地方,这种气质是给谁看的?难道真要穿越托梦给张九龄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在宫中生活很好了,我自芬芳,无关他人?

从侯夫人的种种诗文来看,当然不可能是这种心态。就像现代流行的说法:“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的低调。”

宋徽宗肯去见李师师,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李师师已经是红遍汴梁的名妓,而不是一名默默无名的空谷佳人。

侯夫人最大的悲剧就是没有看透这一点。故而,在经受常年的孤苦之后,她才幽愤地写下了开篇的绝命诗,毅然决然抱着必死的决心离去。

隋文帝为她写下洋洋洒洒长篇祭文,可惜这篇文章不知对自己的感慨还是后世文人们意淫出来的一点茄子香?更何况,追封四品,留下一纸长文,对于早已香消玉殒的侯夫人又有什么意义?

后宫佳丽三千,备受冷落的又不止侯夫人一人。有的人说,这些女子日日夜夜盼望君王临幸,得享荣华,不得临幸者,说白了,不过是没有受到君王的玩弄而已。算起来,还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他大姐贾元春说的实话,回家省亲之时,本是和乐融融,不料又到要进宫,众人都道宫中遵宠无比,只有元春一人哭哭啼啼:“又要回那见不得光之处了。”到底还是元春看得深切。

而如果以此来看侯夫人,岂不觉得她更是可悲?其实这样来看侯夫人倒不一定符合她的愿望,她最大的希望是能在君王之前展现自己的才貌,有种“学成诗武艺,售予帝王家”的感觉。

而这种常年未受重视的生活才是对她最大的折磨,因此侯夫人才不得不选择愤而自尽,以三尺白绫来表达自己的愤恨之情,其实潜意识里未必没有以自己之死来期待得到隋炀帝的一探。其情真真可叹可悯。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