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今天开始网上文明表达“从我做起”

 hlhw随意 2013-09-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今天开始施行,从网上的反映看是深得民心。为匡正人们的网络言行划定了明确的是非界限,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显而易见。它必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在当下“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世界里。我们每一个网民已经不仅仅是“围观者”,还是诉求意见的表达者。我们不该否认,长期以来我们适应了新、特、奇的诱惑,至于讯息是否真实、客观已经不再是考量的要点,甚至许多人认为网络世界是天马行空任逍遥的乐园。其实在这其中有时我们自己既成为网络诽谤受害者,同时也自觉不自觉成为了它的传播者。所以《两高》解释,在笔者看来,不仅是是为了网络世界的正本清源,也是我们每个网民必须接种的“疫苗”。

    三年来,笔者侧重时事评论,但也会时常感到困惑,因为对网络所曝事件难辨真伪,如果对于某事件官方发声稍有迟钝,就很容易被无端的揣测和谣言所裹挟。不经意间也成了谣言的传播者,尽管笔者也时常保持表达意见预留三分量,不拉满弓,但还是容易对敏感问题的传言深信不疑。应该说,此次《两高》的司法解释,在当下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有着现实需要。我们看到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普及,信息传递的速度之快超乎人的想象,然而它在人们追求民主、自由的大环境下,我们也看到网络世界已经成为某些人发泄不满,妖言惑众,无端谩骂的垃圾场。甚至不少人以为言论自由,今天网络里的污言秽语何罪之有,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是非边界也由此模糊。

    其实当网络给我们打开放眼看世界一扇窗的时候,已经看到那些标榜民主自由标杆式的国家也不是无法律限定,无规范限制的满嘴跑火车。只要是危害到他人利益,危害到社会公序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戒。但是我们当中不少人对此视而不见,片面的强调自由,似乎觉得长着嘴天生就是用来诋毁,谩骂和编造谎言的,此前我们看到的大谣们,面对镜头都楚楚可怜的表现出,“不知后果很严重”无辜者,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无中生有的臆断、捏造和放大。其目的就是为了把水搅浑,傍着大V博眼球,唯恐天下不乱,扰乱人们的基本判断力,引导人们加入谎言的队伍中并推波助澜。

    笔者注意到:网民乐见《两高》司法解释,为之拍手叫好,这不仅表达了对那些活跃在网络里的大谣和大V们深恶痛绝,同时也认为同网络犯罪活动作斗争有了法律依据和行为底气。因为《两高》司法解释不仅仅有助于规范网络秩序,同时它与每个网民的切身权益息息相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环境必有良序,人们更希望有一日它会清澈见底。

    但现实告诉我们不尽然。因为良好的法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执行力要迅速,这个执行不单单是对执法部门的要求,也是对每一网民的基本要求,将其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两高》司法解释才会有生命力。因为认同法理和自觉遵纪守法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是两回事,“红灯停绿灯行”,这样老少皆宜通俗易懂法律规定,我们几乎说掉了牙、磨破了嘴,结果又怎样呢?不言自明。

    笔者到以为,今天国内的各大网站都应该有一个重张开业姿态,开展“文明表达从我做起”的倡议,为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开个好头。但这就够了吗?显然不够,还要国家机关的身体力行,因为,网民不愿意见到太多的几乎是野蛮“无可奉告”或逃避式的“不知情”搪塞和被忽悠。这样的做法只能给那些制造谣言者提供更大的遐想的空间,有些谣言正是由于官方迟钝众人或秘而不宣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从我做起”要上下一条心、一股劲。如此这般何愁网络没良序,何愁环境不清洁!至于别人做的怎么样笔者管不了,我只能说从今天开始网上文明表达“从我做起”。文/随意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d61f9a0102ecc9.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