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动高校科研工作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且行且录 2013-09-10
吴国春:推动高校科研工作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发布时间: 2011-09-15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从事着国家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并通过与产业界、科技界的互动,全方位深入到国家创新系统中,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中占据重要地位。2011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科研工作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对于我国高校未来5年科研工作的整体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胡锦涛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应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将高校的科学研究提升到如此重要的战略高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也充分反映了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才培养水平直接决定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败,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东北林业大学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在过去的5年里,学校的科研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科研立项的数量大幅提升,层次明显提高,科研经费逐年攀升,科研成果获奖数量显著增加,研究质量持续提高,转化途径日益拓宽,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科研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全校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凝结着科研管理人员的心血和力量。但同时学校也深刻认识到,学校的科研现状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与其他科研工作突飞猛进的兄弟院校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凝神聚力、真抓实干,才能实现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再有新飞跃。
充分认识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加强科研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人才培养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必须坚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即使是美国“常青藤”联盟的大学,也把本科人才的培养放在学校的首要位置。而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着基础性的先导作用。科研可以使教师更新知识结构、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教师如果长期不搞科研,必然导致专业落伍和教学水平滑坡。因此,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已经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支撑和根本要求。
其次,加强科研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大学学科发展到现在,从三级学科门类看,已有2000多门。这些学科门类都是在前人通过科学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成理论体系而逐步形成的。新兴学科的产生往往伴随着重大科研创新成果的出现,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维纳的控制论等,都是在创造性科研基础上创立的。一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该学科的科研成果是否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就是科学研究。学校即使开设了新学科,如果不开展科学研究,也将难以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以说,科学研究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东北林业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正是学校科研做得最好的学科,也是学校科研潜力巨大的学科。所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也就无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第三,加强科研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必要途径。人才是兴校强校第一资源,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主体。进行科研与教学是现代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体现在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上,而教学水平的提升,仅靠改进教学方法和积累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进行科学研究来实现。实践证明,科研孕育人才,人才支持科研,一流的科研学术成果才能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从知识的自身发展来看,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及相应的科研能力。通过开展科研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学科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研反哺教学”。只有通过科研,教师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才能把握全局,了解自己所教课程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把握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本身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
第四,加强科研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在我国高校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直都将学术声誉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声誉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品牌,是大学独一无二的“无形资产”,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代表了社会的认可度。而学校的声誉与它的学术成就即科研水平密切相关, 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能稳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吸引并留住拔尖人才和骨干人才,能直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或为其提供技术支撑,能产生或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开展高水平的科研与开发工作,在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水平的同时,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声誉自然也得到了提高。如普林斯顿大学在20世纪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流学校,但由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加盟,以及在“曼哈顿工程”中的出色研究,使其成为当今美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可见,科研对于提高大学的学术声誉意义非同一般。因此,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必须依靠科研工作作为坚强后盾。
进一步认清高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获得的大项目、大课题偏少。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的培养是学术梯队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点。由于学校缺少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专家学者,在许多关键领域处于“无核”状态,难以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关键领域的优势正在逐渐失去,尤其是在重点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这是学校承担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和开展应用推广的重要制约因素。而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不强,解决重大问题的协同攻关能力较薄弱,也直接制约了学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导致争取到的国家级项目和课题偏少,经费总额不多,科研工作获得突破较难,这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水平的制约“瓶颈”。
二是高水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科研创新平台作用发挥不够。虽然纵向相比,学校的科研工作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横向比较会发现,学校的科研总量仍然偏小,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较少,系列研究、连续研究不深、不透、不够。国家和省部级高水平的科研奖励不多。学校许多科研平台、基地的作用发挥不够,积极争取承担大项目、大课题的意识淡漠,能力不够。学校的科技平台(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和校级平台)已初具规模,具备了逐层次培育、孵化的基础和条件,但是由于运行经费的制约,导致了一些科技平台的运行和科研活动得不到最基本保障,严重影响了科技平台体系的整体发展。校级科研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另外,学校的各级各类科技平台还存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不对外、利用率不均衡等情况,使得学校整体的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率。
三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意识相对薄弱。学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力度亟待加强,存在自主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不够完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能力较弱,产业化资金难以筹措,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致使科技成果社会贡献率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同时,在学校科研人员中,对于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存在着重申请、轻鉴定,重基础、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等现象,许多人为了做科研而做科研,多数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较低。由于科研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研究成果与行业需要和地方经济发展脱钩,与企业的联系沟通缺乏,加上许多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实用性较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导致科研成果对行业和地方的贡献度较小。
四是对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研究不够,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合理。这是管理层面的问题,比如对国家重大科研决策不敏感,科研信息的掌握不灵,获得信息滞后;对课题申报的指导不够,对研究课题的全程监管不到位;课题研究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比较僵化,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没能有效激发等。这里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地缘劣势,学校地处东北,信息相对闭塞,但更主要的是观念问题,要求学校领导要有前瞻意识,要对国家、行业、地方出台的重大决策有及时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做好预判,未雨绸缪。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科研工作中把握先机,占有主动性。
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高校要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传承四项功能,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至关重要。科技工作的管理者和参与者要从以下6个方面培养创新能力:
一是培养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能力。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优化机制,加强原始性知识创新建设,通过多种模式的学科交叉项目研究,争取实现在重大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突破。二是增强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重大问题的能力。要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社会问题,紧紧围绕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分利用人才和学科优势,加强针对性与应用型研究,提出对策,成为国家、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三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学校应建立能够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支持建设一批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培育创新文化的能力。建立科学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平等、开放、竞争的学术氛围,推进学科间的交流交融。五是增强国际合作的能力。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计划和学术组织,努力扩大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六是培养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能力。应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围绕省里提出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与区域产业集群互动,开展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工作,成为黑龙江省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只有思想问题解决了,科技工作的目标才能更科学,路径才能更清晰。
其次,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高校科学研究的每一项进步、每一项成果都应该首先在教学内容中得以体现。教学管理部门应对在教学中能否及时反映最新科研信息及成果有明确的要求,要把教学中能否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作为教学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要通过活跃的科研活动,促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在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中,融入最新的科研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含量、开阔学生思路,还可就科研中的某些难点,发动学生讨论、思考,既可以培养他们的科研攻关能力,也可以教学相长,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切实做到以科研推动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以科研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以科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第三,进一步科学规划,确定好科研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期间,国家林业局围绕“支撑双增,引领发展”的总目标,制定了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森林与环境关系研究、生态体系构建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荒漠化防治、森林灾害防治、森林定向培育与可持续经营、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资源高效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信息技术与数字林业、现代林业装备技术、宏观战略与林业政策等11个重点发展领域,同时,提出了林业建设六大工程。黑龙江省也制定了“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发展生物产业,打造绿色龙江”的战略部署。科研主管部门应深入研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重大需求,认真思考和凝练学校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的科研工作规划。特别是要立足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对现有科研领域优势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有特色的研究项目;紧密结合林业行业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努力在科研体系构架、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基地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
第四,进一步鼓励创新,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根本性、长远性的战略任务,在营造创新环境、孕育创新成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要在全校范围内努力营造勇于创新、平等争论、宽容失败、科学民主的文化氛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学风问题对青年学生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优良学风也是学术繁荣的重要基础。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和落实责任要求,大力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学风建设。科技评价体系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科技评价要以激发科研活力为根本,以提升研究质量为导向,以建设学科体系、创新科研方法、提升学术影响为重点,以健全评价制度、完善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方法为抓手。学校要在科技评价中树立“质量第一”的导向,改变评价中重数量轻质量、重量化指标轻影响力的倾向,积极推动分类、分层和长周期评价,不断完善这一评价体系和机制。
第五,进一步净化风气,加强科研学术道德建设。近年来,教育部等有关国家部委和一些高校严肃处理了几起学术不端的人和事,我们要高度警醒,否则一旦出事,将给学校和个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要尊重科研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一蹴而就、弄虚作假。要率先垂范并教育教师具备强烈的学术责任感,要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风,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加强学习,出科研精品上品,不能应付结题;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作者为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