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器(OCL)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如图2.3.1所示,根据NPN、PNP型晶体管导电极性相反的特性,由一只NPN型晶体管和一只PNP型晶体管组成互补对称式放大电路。两个晶体管的基极接在一起作为输入端,发射极也接在一起作为输出端,“地”作为输入输出的公共端,在RL为负载电阻。电路由正负两组电源供电,正负两组电源的电压大小相等。由于两管的基极都未加直流偏置电压,静态时管内都无电流通过,发射极电位为零,所以负载电阻可以直接接在发射极与地之间。
当给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在信号的正半周,VT1(NPN型)的BE结受正向电压而导通,VT2(PNP型)的BE结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电流由VT1的发射极流向负载电阻,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半周输出波形;在信号的负半周,VT1的BE结受反向电压而截止,VT2的BE结受正向电压而导通,电流由负载电阻流进VT2发射极到负电源,负载电阻上又得到负半周输出波形。在输入信号的一个周期内,VT1、VT2轮流导通,在负载电阻上叠加出一个完整电压波形。 电路的特点为: 1、由于电路是由两个射极输出器组成,电压放大倍数为1,但具有电流放大倍数,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 2、电路未设置静态工作点,静态功率损耗为零,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 二、电路改进 由于放大器未设置静态工作点,当输入信号小于晶体管死区电压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使放大信号在过零时产生失真,这种失真称为交越失真,如图2.3.2所示。为了克服交越失真,可给电路设置一个很低的工作点,使晶体管脱离死区即可。消除交越失真的电路如图2.3.3所示。
电路在静态时I1电流流过R1、VD1和VD2,在B1与B2之间产生一电压降,其值稍大于两管的死区电压,使两管处于微导通状态,即可消除交越失真。 三、放大器输出功率与效率 OCL放大电路中,负载RL上的输出电压最大值为:
负载电流的最大值为:
负载可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即: 若电源供给放大器的总功率为PC,则可以证明,放大器的最高效率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