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脘穴人体的万能胃药

 共同成长888 2013-09-10

中脘穴人体的万能胃药
 

程凯|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针灸泰斗、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之孙,程氏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四代传承人,自创“百宝箱”养生专利产品。

春节是胃病的高发期,我们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就胃部不适问题向专家提问。为此我们请来著名的养生专家、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程凯博士为读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中脘穴的故事,在故事中一一回答读者的问题。

有句话叫做“是药三分毒”,这个毒当然是指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穴位相对来讲就安全得多,正所谓“用穴如用药”,虽然不同的刺激方式、刺激量也会激发出穴位的不同作用,但变化是因病而异、自我调节的,我们把它称为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中脘就是这样一个解决各种消化问题的“万能胃药”。

举手提问
吴月
 
每年过春节我都会吃很多,导致胃胀,请问有什么简便方法可以解决吃多后胃胀的问题?

老李

我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一般都因为小时候吃不饱而落下胃病,每次胃痛时我就会吃一些西药,我很害怕西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请问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治疗胃病、缓解疼痛呢?

蓝莲花

我在电视上看到养生专家提过中脘穴,说它可以治疗很多胃病,请问应该怎样用中脘穴来治胃病?

王大姐

每次胃不舒服的时候我都会用手揉一揉,请问这个方法正确吗?到底应该怎么按揉胃部呢?

老张

这两年艾灸很流行,请问胃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艾灸吗?应该艾灸哪些穴位?

楚生

有时候晚上吃饱后,感觉胃部和肚子里都是气,还排不出来,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该怎么解决?

陈香

书上说饭吃七八分饱是最科学的,怎样才算是吃七八分饱呢?

官太太争风吃醋得胃病

明朝名医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讲了一位官太太的故事:
古代当官为宦的,多是三妻四妾,这位夫人的老爷也是一样,这些女人在一起整天争风吃醋,想方设法获取老爷的宠爱,多存私房钱。作为大老婆,这位夫人是老婆团队的管理人员,整天调理纠纷,还得防着别人谋权篡位。老爷都宠小老婆,所以她经常被老爷的偏心眼气得吃不下饭去,食无定时,食无定量,时间一长胃病就找上门来了。
她的症状主要是胸腹部胀满不舒服,胃胀、侧腹也胀,感觉两胁的部位刺痛,脉象表现为弦而细。这是肝脾失和的表现,中医将五行与五脏相应,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如果肝气郁滞或过旺,造成对脾的管理作用太强,就像现在一些家长管理孩子一样,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时间一长孩子反而什么都不敢做、不会做了,日子久了,脾的运化能力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也就是被肝克制住了。
脾的作用就像传送带,把胃所消化的食物营养运输到全身各部加以利用,肝脾之气郁结,阳气受到损伤,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失于运化,则消化完的营养不被运输,反而堆积阻滞经脉,与郁结的肝气一起,导致胀满不舒、两胁刺痛,而这两胁部恰恰是肝经经过的部位。
分析起来,这位夫人有两个问题,一是脾胃功能下降,运化失常,二是肝气郁滞,经脉不畅。怎么治疗的呢?
医生给这位夫人先用艾叶灸中脘穴,使脾胃的阳气能够得到振奋,运化功能能够正常发挥。然后再辅以汤药——木香顺气汤,使淤积的肝气得到消散,很快病就好了。

穴位治疗,也可治好官太太

这位郎中采用的办法是用中脘穴来健脾开胃,然后用木香顺气汤来辅助疏肝行气、健脾开胃燥湿。
我就在想,这位郎中用的是穴位加汤药的治疗方法,那么,能不能完全不用汤药,全部用穴位来治疗呢?要知道人体的穴位就像是与生俱来自备的药物一样,正确使用同样可以发挥神奇的作用。
经过研究,我发现下面这几个穴位配合起来,就相当于木香顺气汤——章门、期门、京门、腹哀、日月的作用。
章门、期门属于足厥阴肝经,京门、日月属于足少阳胆经,腹哀属于足太阴脾经,木香顺气汤的功效是疏肝、健脾、开胃,而这几个分别位于肝经、胆经、脾经的穴位,也同样能够达到疏肝健脾开胃的效果。

穴位搭配巧治胃病

胃病是现在的常见病,现代人吃得太多、饮食不当,导致好好的胃变得衰弱不堪,各种胃病层出不穷。掌握一些简单方法,就可以在胃不适时自己缓解。

中脘和梁丘  治疗气滞胃痛
 
冬天,从温暖的房间里出来后吸了两口凉空气,胃就不舒服。或者吃着饭,与别人吵了一架,气得胃里胀满不适而痛。这些情况在生活中都会发生。
有一次我们在学校里做关于穴位作用的试验,受试者都是身体健康的学生志愿者。那是冬日的一天,轮到一位男同学,他是体育特长生,练习长跑的。这天,他和往常一样先在操作上跑了四五圈,出了一身汗,到食堂后才想起一会儿要来我这里做试验,于是胡乱扒拉几口,就又跑出来,胃里刚吃的热饭被冷风一激,还没跑到我的办公室就已经胃痛得不行了。
这是因为喝了凉风,导致胃气被冷气所阻,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疼。我就当场给他扎了两针,一针在中脘,一针在梁丘,没有5分钟,他两次排气后就感觉胃不疼了。

中脘在胃之中部,那么梁丘又在哪里呢?
 
屈膝成90°,在髌骨外上缘直上约三横指处。为什么称为梁丘呢?你坐下时,你的大腿像不像横着的大梁?梁丘的位置是肌肉的隆起处,就像一个小丘陵,所以被称为梁丘。
这个穴位是胃经的穴,此处胃经气血深聚,可配合中脘治疗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不适,作用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如果没有针,用拇指用力点按,坚持20秒钟以上,放松5秒钟,再次重复点按,也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中脘和足三里  调理脾胃虚弱

一次,我和父亲代表“程氏针灸”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主持人问我是否有过上学期间治病的例子,我便给她讲了一个在学校帮同学治好“胃瘫痪”的故事。
我的一位女同学,经常胃痛胃胀,吃了东西就不消化,脸色越来越黄,精神也越来越差,在大医院做了胃镜等一大堆检查,甚至连动脉血都抽了,最后诊断为“胃动力不足”,医生形象地称为“胃瘫痪”,说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就吃吗叮啉,胃动力药吧。
可她吃了一阵子药,症状却没有丝毫缓解,就找我来了。很明显这是个脾胃虚弱的症状,穴位治疗中脘加足三里,用针用灸都可以,我用了温针灸的方法,也就是先扎针,然后在针柄上挂上一段点燃的艾条,通过针柄针身,把艾草的温热作用传导渗透到穴位里面,起到温补脾阳的作用。
胃靠什么动力来发挥消化功能呢?经络里运行的是气血,血是营养物质,而气则为能量动力,人体的功能是靠各种气来推动运转的,换句话说,中医将各个脏腑的功能归结于相应的气来管理。胃的功能要靠脾的阳气来推动,阳属动,脾阳得温而充,脾胃功能就逐渐旺盛起来,胃动力也就足啦。
结果,只针灸了三次,她的症状就大为改善,药也不吃了,医院也不去了,当然也服了我的医术。直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她的胃口还很不错。你问我怎么随访了这么多年?哈哈,她后来成为我的夫人啦!

穴位告诉我们该怎么吃

很多人问,“不让胃饿着”是不是胃就会好一点?其实恰恰相反,现代人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营养不够,而是营养过剩,吃得太多反而会造成对脾胃功能的伤害。
那么到底该吃多少呢?大家都知道七八分饱,却不知这个食量的比例与我们的胃经和穴位还有关系,这几个穴位就是足阳明胃经的不容、承满、梁门。

再吃就要吐出来的“不容”
 
位置在肚脐以上6寸,距离前正中线2寸的位置。(我们将肚脐至胸骨柄的距离定为8寸,将两乳头之间的距离定为8寸,上面6寸、2寸的度量就以此为参照划分。)它的位置,大致在胃的上口贲门的位置。“不容”是说如果人吃饭的时候,胃中的食物已经堆积到了这个位置,就会觉得太撑胀,以至于都没法容纳,有要呕吐的感觉,所以称之为“不容”。

装满食物的“承满”
 
它的位置在不容穴以下1寸的位置,比不容穴稍微靠下。意思是人吃饭吃到这个位置就可以了,不要吃了。胃就像一个口袋一样,装满东西但还可以把袋口系上,就是“承满”了。

横在胃中的“梁门”
 
梁门,又在承满穴下1寸,与中脘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为什么这个穴位叫梁门呢?一个是中国古代有一个地方叫做“梁门”,如果将整个中国看做人体,梁门这个地方相当于中国地理上梁门(今河北省徐水县)的位置。另一方面,这个穴位可以治疗一种被称为“心下伏梁”的病症,即心下胃中胀满、憋闷不适,就像是有一块大梁横在心下一样。
古代的房子都有房梁,堆放物品,谁也不会堆到房梁以上,所以我们吃东西也不要吃多,吃到中脘、梁门这个位置就可以了,大约是七八分的位置,以免“心下伏梁”。

 穴位木香顺气汤的操作法

知道了这几个穴位,如何能够同时刺激到这些穴位呢?方法如下:

第一步:
 
按摩中脘,作用等同于在中脘艾灸
将手掌掌心(劳宫穴)附着在中脘穴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的旋转运动。
★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
★着力面应向顺时针方向,沿圆形轨迹旋转运行,周而复始,同时要适当扩大按摩的范围,争取能够覆盖胃的全部范围,顺时针按摩为补益之法。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正常频率一般每分钟120次左右,按摩中脘时动作可再缓和一些,保持频率80~90次/分钟为宜。力量轻、频率慢称为缓摩,也有补益的作用。
★每次操作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以中脘穴局部有温热感,并持续向腹内渗透为度,有补益后天之气的作用。

第二步:
 用手来“喝”汤
掐腰,然后,用双手手掌分别沿着两侧肋骨走行的方向,从侧胸、后背部向前下方推摩,这样如此反复推摩5~10分钟,可以有效刺激从这个部位循行经过的肝经、胆经、脾经和带脉等经络,就可以起到和木香顺气汤一样的行气疏肝解郁、健脾开胃渗湿的作用。

“万能胃药”的准确位置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胸剑联合与肚脐中央之间的中点处,所谓“胸剑联合”,就是自胸部正中向下循按,由硬变软处,即胸骨下端尽处。
脘,指的是什么部位呢?《说文?肉部》说:“脘,胃府也。”也就是说,脘,是胃腔。同时呢,中医所说的脘,也可代指胃。中脘,也就是说胃的中部。
从现代解剖学中我们知道,胃位于横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而贲门的位置约对应着任脉的上脘穴,幽门的位置约对应着任脉的下脘穴,上脘、下脘之间就是中脘。这三个部位,统称为“胃脘”。中脘正处在胃的贲门和幽门之间。

 按摩中脘之加强版
了解了不容、承满和梁门的意义,就不难理解这三个穴位对于胃中胀满不适等症状的帮助了。所以当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在前面介绍的按摩中脘的手法基础上,扩大摩动的范围至中脘两侧的梁门穴,以增强按摩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