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期秀山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大 事 记

 小草幻想 2013-09-11

抗战时期秀山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1932

128  日军进攻上海,在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中,秀山籍军人杨德琨在战斗中身捆炸药包冲向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杨德琨烈士的遗骨安葬在上海江湾。政府对其亲属拨抚恤,第一年发特优金光洋800元,第二年发600元,第三年发320元。

 

1939

5  秀山国民政府在平凯镇关帝庙设“秀山赈济委员会难民收容所”,收容抗战沧陷区难民600多人。

1010  日机6架轰炸秀山县城,投下燃烧弹30枚,100200炸弹75枚,历时20分钟。炸死27人,炸伤31人。炸毁居民房屋2000余间,3所小学(文庙小学、女子小学、公立小学)部分被炸毁,1260户受灾,灾民达5700人,损失共计1000万元。省政府拨抚济款1万元。

 

1940

89  日机第二次轰炸秀山县城,在东门外投下一枚炸弹,炸伤百姓4人。

1940年(未记载具体月、日),秀山籍出征抗日战场阵亡将士35人,其中仅有6人有姓名:张续(雅江乡人)、杨鼎三(梅江乡人)、贾云清(中和镇西门外人)、安云卿(清溪乡人)、向光裕(涌土上街人)、吴应炳(钟灵乡人)。当年发抚恤金5900元。

 

19403月至19425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在秀山县城西郊修建飞机场,历时22个月,占地1375.5亩,机场总面积91万平方米。征派秀山县民工常年为60008000人,大突击和高峰期达3万人,共计民工工日420万个,劳务费、生活费等共计约1200万元。由于劳动强度大,肩挑背磨,生活条件极差,饥寒交加,疾病流行,死亡民工人数达1000人左右,伤者没有记载。

 

1941

5  接省国民政府动员征集青年知识分子参加远征军的命令,在秀山中学招募在校学生龚纯祥、文兴弟等10人,经过训练后用飞机运往印度。至今生死无从知晓。

 

 

中共秀山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20061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