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发布“微课”评审新标准

 小学英语教研员 2013-09-11

为了贯彻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学活动公正公平原则,众电教专家集思广益,为首届微课评选活动订立新的评选标准。具体如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
(10
)

选题简明(5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

设计合理(5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
(20
)

科学正确(10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逻辑清晰(10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作品规范
(15
)

结构完整(5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技术规范(5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微反思应在微课拍摄制作完毕后进行观摩和分析、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语言规范(5

    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

 

教学效果
(40
)

形式新颖(10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趣味性强(10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目标达成(20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网络评价
(15
)

网上评审(15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总计

 

 

 

注: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有反动性、敏感性内容导向,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