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一个妙穴在脚上,如下图标注,心前区不适可以马上缓解。每天按摩,比吃药效果还好,缓解发作。在标注周围找痛点就好。 老年人更要了解冠心病(祝您健康) 老年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由于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及生理机能下降,其冠心病有多种不典型症状,因此,老年人更要学习、了解冠心病。 把心痛当胃痛---很危险! 武汉市中心医院日 ![]() ![]() ![]() ![]() ![]()
吴先生今年63岁,9月中旬开始感觉胃部不适,上腹疼痛,有时还有恶心、呕吐症状。他自己到药店买药,换了三 “痛的地方是胃部,怎么会是心脏病呢?”艾芬说,胃痛与心绞痛发生部位相近,都可能有上腹疼痛、胀满和灼烧感,极易把心脏病当胃病治疗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期,有的甚至发生猝死。但胃痛往往发生在饭前或饭后,且 艾芬建议,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时,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疼痛缓解的多为心脏病,应尽快在家人陪同下去医院诊治。(记者黎昌政) 公布一名老中医的保密偏方:不管你哪里痛包你药到病除
保密偏方:不管你哪里痛包你药到病除 这是一个名老中医的保密偏方 不管你是什么疼痛,就是癌症痛,咱也药到病除! 云南白药的保险子1粒和六神丸15粒,一日三次口服。可以治疗心肌梗塞和重症癌痛,可以延长生命。心梗连用7天,一年一次,可以保证不犯。癌症连用一个月有治愈的报道。
常吃护心果蔬心脏风险减三成(心食养心)《 生命时报 》( 2012年01月06日 第 12 版)
![]() 近日,新加坡伊丽莎白医药中心心脏血管胸肺外科高级顾问医生陈言森,通过《联合早报》,告诉公众,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多吃有益心脏的蔬果,能降低三成心脏病。文中除了我们熟知的绿茶、黑巧克力、燕麦等食物,还有下列护心食品。 杏仁:包含植物胆固醇,长期食用可降低坏胆固醇,减少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番茄:丰富的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有助减少心脏病发作。番茄中的尼克酸,能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血球的形成,有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保护皮肤。 红薯:是一种碱性食品,含高纤维素,滑肠通便,还可中和人体内所累积过多的酸性,所包含的胶原及黏液多糖类物质,可预防动脉血管硬化与保持血管弹性。 菠菜:包含叶黄素抗氧化物,可预防血管阻塞,所含有的维生素可强化骨密度。 萝卜:荷兰曾针对萝卜进行研究,发现β胡萝卜素能降低中老年人罹患心脏病的机会,其茄红素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梅子: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快速排泄坏胆固醇,帮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水平。 酸奶:诺贝尔奖得主、俄国食品专家梅契尼柯夫研究结果证明,酸奶含有一种生长活性因子能增加免疫能力,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 蘑菇:含酪氨酸酶,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适合肥胖者和老人食用。对抗癌也具食疗作用。 黑豆:微量元素如锌、铜、镁、硒等的含量都很高,对降低血液黏稠度或延缓衰老等非常重要,每天吃把黑豆,可减低心脏病患病几率。 黑木耳:含抗血小板凝结物质,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风具保健效果。 石榴: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能。 花椰菜:含有一定量的类黄酮物质,对高血压、心脏病有调节作用。它也含有萝卜硫素,对肺癌、食管癌等癌症作用明显。 韭菜:其高半胱氨酸可减少对血管的损害,有益心血管病患者。 辣椒:含有高氧化剂,且维生素C的含量比橙子和柠檬等更高。辣椒素可帮助人体燃烧脂肪,刺激新陈代谢,是天然的“血清剂”。 ▲
健康心脏“8步计划”(健康新观点) 《 生命时报 》( 2012年05月25日 第 12 版) 提及如何维护心脏健康,明白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至关重要。吸烟、不良饮食及缺乏锻炼等生活习惯的危害比遗传因素更大。每天多做一些改变,通过改善饮食、积极锻炼和应对社交和环境压力,就能使心脏强壮年轻。近日,美国“每日健康网”邀请心脏专家,列出了让心脏年轻健康的“8步计划”。
第1步:增强心肺活动。要想心脏达到理想的健康状况,包括各种身体活动在内,运动消耗热量应该达到3500—6500卡路里/周(500—950卡路里/天)。科学研究还发现,每周至少保证60分钟的较高强度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比如,每天至少练习20分钟的游泳、骑自行车或是步行30分钟以上,都有助提高心脏耐力。另外,还应适当练习哑铃等力量训练,以及中高强度运动交替进行的间歇式运动。间歇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脂,降低心率。 第2步:了解“五项”指标。保持心脏健康,就必须关注血脂、血压和血糖(三高)水平,外加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定期检测这些指标,同时听取医生建议、积极运动、调节饮食、减轻体重,都有助于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健康范围之内。 第3步:保持心情快乐。保持快乐有无数个理由,心脏健康便是其中之一。生气和敌意等消极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抑郁症患者心脏病危险会增加4倍。虽然情感压力导致身体压力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两者之间关系极大。因此,为了保持心脏健康,要学会控制压力,保持一个积极的好心态。 第4步:常吃护心饮食。选择降糖降脂的健康饮食,有助于大大降低心脏病危险。花点时间制订饮食计划,选择健康食品及健康吃法。有益心脏的饮食包括:健康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多纤维食物、富含类黄酮、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等。拒绝多盐、多糖、多脂和加工食物。 第5步:当心家族病史。家族病史的确是心脏病的一大风险因素。因此,看医生时,除了询问有关心脏病筛查问题之外,还应如实告诉医生你的家族病史。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患心脏病,那就应该接受心脏病筛查,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第6步:补充维生素。有益心脏的营养补剂主要包括:复合维生素、镁、钙和维生素D等,服用前应征求医生建议。叶酸可将同型半胱氨酸降至健康水平。但食物中的叶酸只能部分被人体吸收,建议每天补充400毫克叶酸。 第7步:保证充足睡眠。睡眠缺乏会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心脏病危险。每晚睡眠少于6—8小时,还会导致大脑血清素水平降低,因而更容易狂吃甜食或饮酒。另外,午睡也有益心脏健康。 第8步:与医生定期联系。定期看医生和体检,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严格完成治疗计划。对药物不清楚的时候、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容易生病或产生药物副作用的时候,都应该立即拨打医生电话或去医院检查。▲
都是冠心病,男女大不同 本报记者 张芳 《 生命时报 》( 2012年01月06日 第 12 版)
![]() ![]() 编者的话: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体能,思维方式等等。如今,医学研究又纷纷证实,“男女有别”还会体现在某些疾病上,比如冠心病。本文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张维君教授,为我们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发病时间 男性平均早10年 曾经有人说,冠心病“重男轻女”,因为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其实这话不完全对。 女性在绝经期前,患上冠心病的几率确实比较低,有数据显示,大约是男性的1/4。但绝经后,女性的患病率会急速攀升,并很快追平男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性别差异”项目负责人玛丽安·莱卡托博士曾指出,男性第一次患冠心病的年龄大约比女性早10年。 究其差别,主要是雌激素的影响造成的。更年期前,女性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使血管不易发生硬化阻塞。更年期以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大幅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开始急剧增加。 不过,除去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其实男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无太大差异。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嗜酒、缺乏运动等均对心脏的健康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男女,都要注意维持身体的正常指标,才能将冠心病尽可能地挡在门外。▲ 首发症状 七成女性类似流感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通常被认为是心绞痛,即:静息或劳累后的胸闷、胸痛,可向上肢放射性疼痛,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5—10分钟内能够缓解等。而这些在女性的冠心病常常并不典型,一项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研究发现,半数女性在第一次心肌梗死发生时,事前并无这些明显症状。 美国《预防》杂志在今年2月也发表文章称,43%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没有胸闷胸痛症状,而是常常表现为以下情形: 1.疲劳乏力。冠心病发作前几周,71%的女性患者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冠心病发作前几天,感觉疲劳得连手提电脑都提不动; 2.上身疼痛。女性冠心病发作往往不是胸口剧烈疼痛,而是后背上部、肩膀、脖颈或下巴疼痛,但并不严重; 3.出汗。突然莫名其妙浑身汗流浃背,脸色苍白或呈灰色; 4.恶心或眩晕。冠心病发作时,女性通常呕吐或感觉快昏倒; 5.上气不接下气。近58%的女性患者表示,发病时上气不接下气,说话都感觉困难; 6.失眠。冠心病发作前一个月,近半数女性患者出现睡眠困难; 7.焦虑。冠心病发作前,很多女性有大难临头的那种恐惧感。 张维君教授认为,这些不典型症状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表现相似,因此容易被误认为是更年期作祟。且女性本身就比较敏感,时常会说自己这儿疼那儿疼,总是这样做反而不容易引起注意,只以为是太累了。因此,女性冠心病患者多就诊偏晚且易被误诊。▲ 检查诊断 男性更容易确诊 冠心病的确诊方法有多种,比如,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金标准”。此外,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和平板运动心电图,以及心脏超声检查也都应用广泛。但对于处在更年期的女性来说,即便是被称为冠心病诊断“银标准”的平板运动心电图,也往往会受到干扰。 有研究发现,使用平板运动心电图评估冠心病时,男性的准确度远高于女性。专家分析称,这是因为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容易出现干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现象,导致结果偏差。 此外,女性发生心脏微小血管病变的几率较高,例如微小血管的痉挛以及斑块产生,而做血管造影看的是大血管,不容易发现微小血管病变情况,很可能女性已经发病去做血管造影检查,堵塞情况却没那么严重。▲ 治疗效果 女性心脏更加脆弱 女性比男性患病晚,可一旦患上,往往就是致命的。冠心病为何对女性的伤害如此大? 首先,这是女性的身体特点决定的。女性相比男性更加瘦小、血管也更细,且在运动强度上整体水平略低于男性,因此,一旦患病,心脏略差的抗打击能力就会劣势尽显。其次,由于女性的冠心病症状不典型,就诊时通常就已经很晚,常常多支血管多处被堵,已经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再次,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高血压,在绝经女性中发病率更高。两项分别刊登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与《循环学》的研究指出,女性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60岁以上,女性超过男性,亚洲地区比其他地区严重,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多。张维君教授分析,这可能是因为绝经后,女性体内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引发了血压的大幅度起伏。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上男女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生理性雌激素对女性冠心病有预防作用,但临床上不建议对绝经女性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预防冠心病,美国心脏病学会已明确指出雌激素治疗无效甚至有害女性健康。 此外,已被确诊的冠心病、脑中风女性患者,多数年龄偏大,且合并有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有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有糖尿病的男性得冠心病的风险是没有糖尿病男性的2倍,有糖尿病的女性得冠心病的风险则是没有糖尿病女性的4倍。由于治疗难度增加,治疗效果也就不如男性理想,于是导致了女性冠心病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