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無人匹敵的張迷 水晶

 太阳初照 2013-09-12

时间:2003-10-03 21:32:00 

  
  無人可以匹敵的張迷——水晶
  
  我想象中的張愛玲,是個病懨懨、懶兮兮的女人,如果借用李賀的詩句來形容,是“藍溪之水厭生人”,哪像她現在這樣活潑和笑語晏晏! 
   我想張愛玲很像一隻蟬,薄薄的紗翼雖然很脆弱,身體的纖維質素卻很堅實,潛伏的力量很大,而且,一飛便藏到柳蔭深處。如今是“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的時候。又想起《第二爐香》裏,描寫一個人極大的快樂,“在她捎上的耳朵裏,正像夏天正午的蟬聲,‘吱……吱……吱’一陣清烈的歌聲,細,細得要斷了;而且震得人發聾。” 
   是的,蟬聲是會震得人發聾的。 
   這不正是張愛玲的寫照麽? 
   ——摘自水晶《蟬——夜訪張愛玲》
  水晶,原名楊沂,畢業于臺大外文系、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南洋婆羅乃大學、美國洛杉磯州立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兼任副教授、作家。專長現代文學、比較文學、現代小說、英美文學。現居美國。
  
  水晶是有名的張迷,他在《寫在〈張愛玲未完〉前面》说:
  
  “其實,認真說來,我跟張女士無甚私交可言;如有,也只能借用杜詩〈秋興八首〉中的一句來形容,那是「信宿漁人還汎汎」。我跟張女士的交情,遠不能跟宋淇先生比,近也不能與替她辦理後事的建築家林式同先生相提並論。” 
  
   “有一點,是我敢大言不慚,遠勝過這兩位張愛玲「知己」的:我對於張女士作品的親切了解,滾瓜爛熟,又似乎無人可以匹敵了。”
  
  七十年代初,水晶到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正式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那时恰巧张愛玲也在指导教授陈世骧主事的中国研究中心当研究员,于是水晶设法去访问她,一开始被她推拒了,经水晶锲而不舍,终于有了一次长达七小时的专访,有了上面的《蝉——夜访张爱玲》 (见于《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1973.09)。 亦见于《張愛玲評説六十年》(子通 亦清 主編,中国華僑出版社2001年8月) 
  
  
  水晶的文章有
   〈關於「沒有臉的人」〉,中央日報,6版,1962.11.14。 
   〈拋磚記——也談我的「寫作生活」(上)〉,中央日報,6版,1967.03.12。 
   〈拋磚記——也談我的「寫作生活」(下)〉,中央日報,6版,1967.03.13。 
   〈「青色的蚱蜢」跋〉,中央日報,6版,1967.03.28。 
   〈也談「自己的文章」〉,中央日報,9版,1968.02.10。 
   〈寫在「鐘」前面〉,中央日報,9版,1969.02.27。 
   〈「拋磚記」自序〉,中央日報,9版,1969.04.17。 
  〈侍錢「拋書」雜記——两晤錢鍾書先生〉,《明报月刊》1979年7月号 ,亦见于《錢鍾書研究》第二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頁325。
   〈從小處看「紅樓夢」的偉大〉,中外文學,23卷5期(269),頁93-100,1994.10。 
   〈水晶論水晶「晶體窯主人」告白〉,聯合報,37版,1994.12.05。 
  〈張愛玲创作生涯〉,《聯合報》1995年9月10日。
  
  著作有
   《青色的蚱蜢》,台北:文星書店,1965。 
   《拋磚記》,台北:三民書局,1969.07。 
   《鐘書》,台北:三民書局,1973.02。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1973.09。 
   《蘇打水集》,台北:大地,1979.05。 
   《桂冠與荷葉》,台北:九歌,1980.08。 
   《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1985.02。 
   《沒有臉的人》,台北:爾雅,1985.12。 
   《五四與荷拉司》,台北:三聯,1987。 
   《掌聲響起》,台北:漢色藝研,1991。 
   《對不起,借過一下》,台北:三民書局,1991.03。 
   《水晶之歌》,台北:爾雅,1993。 
   《說涼》,台北:三民書局,1995.11。 
   《張愛玲未完》,台北:大地,1996.12。 
   《黃絨虎與西門町》,台北:大地,2000.03。
   《私雨紅樓夢》,台北,:九歌,2002.12。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1973.09)、《張愛玲未完》(台北:大地,1996.12)两本评论,将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合集推出,书名为《替张爱玲补妆》。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是水晶先生費時三載才完成的評論文集,評論是以張女士早年的短篇小說為主,長篇小說「半生緣」因為是改寫自四十年代晚期的作品,所以也包括在內。  「秧歌」、「赤地之戀」是張愛玲蛻變風格的作品,本書沒有論到。  夏志清先生在本書的序文中說:「水晶的新著可說是本示範的文藝評估,他研究的對象又是這樣一位重要的作家,二者相得益彰,應該值得每個愛好文藝讀者的注意。」 水晶是受過嚴格訓練的批訐家,但他絕不賣弄學問,也不寫學院體一般人不耐讀的文章,儘管他討論的是「神話結構」、「意象」、「象徵」之類西洋學院批評家最愛討論的題目。  他的文評,同他的散文、書信一樣總是清新可讀,而且引用了不少詩詞名句,說理時也盡可能多用意象、暗喻,給人一個華麗的印象。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目錄 
  序 夏志清 
  尋張愛玲不遇 
  蟬—夜訪張愛玲 
  夜訪張愛玲補遺 
  張愛玲的處女作 
  試論張愛玲「傾城之戀」中的神話結構 
  在星群裡也放光—我吟「桂花蒸阿小悲秋」 
  「爐香」裊裊「仕女圖」 
  關於「沉香屑—第一爐香」 
  潛望鏡下一男性—我讀「紅玫瑰與白玫瑰」 
  象憂亦憂、象喜亦喜 
  詳論「半生緣」中「自然主義的色彩」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跋 
 
《張愛玲未完》
  
  
  作者: 水晶
  出版社:大地
  初版日期:1996 年 12 月 15 日
  內容簡介 
     (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是水晶先生繼(張愛玲的小說)後又一力作。全書剖析了(傳奇)中大多數膾炙人口的精采小說,如(沈香屑-第一爐香)、(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塊兵白玫塊)、(留情)……等,以及中篇小說(秧歌)。此書係作者經過二十多年的醞釀酵發,在張愛玲女士逝世後新資訊的刺激下,配戴了廣角鏡後的深度書寫,值得向廣大的張迷們推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