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人奇书:《徐霞客游记》(续)

 公司总裁 2013-09-12

奇人奇书:《徐霞客游记》(续)

(2011-03-01 06:59:07)

奇人奇书:《徐霞客游记》(续)

 

湖泊和沼泽


关于湖泊。湖泊是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徐霞客在《游记》中记载的湖泊,有时叫湖,如西湖、鄱阳湖;有时叫海,如洱海;有时叫海子,如青海子;有时叫池,如滇池;有时叫塘,如大塘;有时叫潭,如坪头潭。与河流水文一样,徐霞客对一些湖泊的水源、水量变化以及湖泊之间的分水岭等水文情况也作了考察和记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徐霞客还涉及到了湖泊的成因,如他曾分析云南嵩明县嘉利泽的成因,说:"盖郡城(指嵩明州城)之流东南下,杨林之川南来,相距于壑口而不相下,遂潴而成浸者"(《滇游日记三》,807页)。

关于沼泽。沼泽在古籍中有沮泽、沮洳、薮泽、偃潴、窝稽、乌稽、沃沮、斥泽、泽国、皋、湿皋等多种名称。徐霞客是我国最早对沼泽的物理性状壑水文特征进行详细描述的人。《游记》中共记载了8个沼泽,它们分别是雁荡山顶的"雁湖",贵州坪坝野鸭塘的"沮洳",云南师宗南四十里额勒哨的"沮洳",师宗北面大河口的两个"沮洳",云南保山河中村的"沮洳",保山大寨的"干海子",保山县玛瑙山烂泥坝村的"沮洳"。这8个沼泽中,只有1个称"湖",1个称"干海子",其余6个都称"沮洳"。其中,以保山大寨的"干海子"描述最为详细:"见西壑下嵌,中圆如围城而底甚平,即干海子矣。?一庐侧小溪之成流者,南流海子中。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乃草土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问。第不可耕艺以其土不贮水。行者以足撼之,数丈内俱动;牛马之就水草者,只可在涯涣问,当其中央,驻久辄陷不能起。故居庐亦俱濒其四围,祗垦坡布麦,而竟无就水为稻畦者。其东南有峡,乃两山环凑而成;水从此泄,路亦从此达玛瑙山,然而不能径海中央而渡,必由西南沿坡湾而去。于是倚西崖南行。一里余,有澄池一圆,在西崖下芜海中,其大径丈余,而圆如镜,澄莹甚深,亦谓之龙潭。在平芜中而独不为芜翳,又何也?有水从石崖西下出,流为小溪东注。余初狎之,欲从芜间涉此水,近水而芜土交陷,四旁动摇,遂复迂涉西湾"(《滇游日记十一》,1134-1135页)。这里,不仅描述了沼泽的外部特征,还详细地描述了沼泽的大小、物理形状、土壤植被和水文特征等,颇具科学文献价值。

据唐锡仁、杨文衡先生统计,《游记》共记载了泉水约83例,其中冷水泉35例,占42%;地下热水20例,占24%;盐泉28例,占35%。

冷水泉。35例冷水泉中,岩溶裂隙溶洞水27例,基岩裂隙水8例。

岩溶裂隙溶洞水如,浙江金华县冰壶洞,"窦侧石畔一窍如注,孔大近容指,水从中出,以口承之,甘冷殊异"(《浙游日记》,136页);湖南临武县车带龄,"石穴中,有泉一池,自穴顶下注,清冷百倍溪中"(《楚游日记》,280页);贵州定番州白云山南京井,"石脊平伏岭头,中裂一隙,南北横不及三尺,东南阔若五尺,深尺许,南北通窍不可测;停水其间,清冽异常,而不减不溢" (《黔游日记》,682页)。这类泉水大都具有"清冽"、"甘冷"等特点,而且流量相对稳定。

基岩裂泉水如,浙江乐清雁荡山有龙鼻水, "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为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游雁宕山日记》,9页);云南鸡足山念佛堂附近,"白云从龛后龙脊中垂间,剥石得泉。见石脊中峙为崖,崖左有穴一龛,高二尺,深广亦如之。穴外石倒垂如檐,泉从檐内循檐下注,檐内穴顶中空,二水不从空处溢,檐外崖石峭削,而水不从峭处坠,倒注于檐,如贯珠垂玉。穴底汇方池一函,旁皆菖蒲茸茸"(《滇游日记六》,918页);鸡足山西来寺石壁下,"有泉一方,嵌崖倚壁,深四、五尺,阔如之,潴水中涵,不盈不涸。万峰之上,纯石之间,汇此一脉,固奇","观其水色,不甚澄澈,寺中所餐,俱遥引之西峡之上,固知其益不如白云也"(《滇游日记六》,921页)。这一类泉水与岩溶裂隙溶洞水比较,一般来说,水质要差一些,有的甚至不能饮用,水量也较小,往往是滴沥而下,不盈不涸。当然也有例外,个别也有水质好或者水量丰富的。地下热水。《游记》中记载的20处地下热水分别是:安徽黄山汤泉;云南曲靖石堡村温泉;云南晋宁观音山温泉;云南安宁温泉;云南洱海卫练场村温泉;云南鹤庆北衙热水;云南盒罗尤邑温泉;云南洱源九气台沸泉;云南洱源热水洞沸泉;云南永平石洞村温泉;云南腾冲瑞滇热水塘热水;云南腾冲猛连温泉;云南腾冲大洞温泉;云南腾冲硫磺塘温水;云南腾冲硫磺塘热泉/沸泉;云南腾冲大洞黄坡温泉;云南保山石子哨温泉;云南保山金鸡村温泉;云南昌宁县鸡飞热水;云南风庆县习谦温泉。

徐霞客将地下热水分为温泉、热水泉、沸泉三类,据现代地质工作者的测试,徐霞客记载的冷水泉<25℃;三类地下热水的水温分别为:25℃一55%;550C一90℃;90℃。我国现行地下热水的分类标准为:冷矿水<20℃;低温热水20℃一40℃;中温热水40℃一60℃;高温热水60℃一100℃;过热水>100℃。徐霞客所说冷水泉与冷矿水相当,温泉与低中温热水相当,热水泉与高温热水相当,沸泉与过热水相当。在300多年前,对地下热水分类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的确难能可贵。徐霞客的记载与今天的水温比较,云南腾冲的地下热水近四百年以来温度基本保持稳定,说明该地区地热活动强度并没有降低。这为今天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从《游记》中还可以看到,当时人们主要将地下热水用于这样几个方面:沐浴、治病;进行食品加工,如煮蛋、为宰杀过的家禽家畜褪毛;提取地下热.

水中的矿物资源等等。

徐霞客在云南安宁城内,曾看到一座额日"灵泉"的庙宇,"有巨井在门左,其上累木横架为梁,栏上置辘轳以汲,乃盐井也。其水咸苦而浑浊殊甚,有监者,一日两汲而煎焉",接着,他概述了安宁盐井的数量、规模和生产方式:"安宁一州,每日夜煎盐千五百斤。城内盐井四,城外盐井二十四。每井大者煎六十斤,小者煎四十斤,皆以桶担汲而煎于家"(《滇游日记四》,851页),这是非常珍贵的经济史料。

植物。唐锡仁、杨文衡先生曾对徐霞客记载的15`0余种植物列表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从分布地域来看,云南最多,有62种,占41%;其次是广西,有30余种,占20%。其他省份一般只记载了当地的特殊植物,如湖南的宝珠茶、楠木、寿木、独木;贵州的菌类;湖北武当山的榔梅;河南嵩山的金莲花;山西五台山的天花菜;安徽黄山的"扰龙松";福建浮盖山顶的苔藓等等。云南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植物种类多,向来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徐霞客对滇中奇异花木有特别的兴趣,再加上他在云南游历的时间长、地方多,记载自然也就最多。广西属于亚热带地区,植物种类相对来说也很丰富。徐霞客在广西游历时,游踪多在岩溶地貌区内的岩穴之间,土壤瘠薄,不利于草木生长,但仍记载了30余种,已经很不容易。广西的代表性植物主要有苏木、巴豆、相思豆等等。

从植物的种类来看,林木最多,有60种,占40%;其次是花,有40种,占20%;然后依次是药草17种,11%;竹类12种,8%;菌类9种,6%;野菜8种,5%;藤类4种,3%。

综观《游记》对植物的有关记载,至少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注意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尤其是各地特有植物的形态特征。一般植物形态如,云南鸡足山的灯笼花,"其树叶细如豆瓣,根大如匏瓠,花开大如山茱萸,中红而尖,蒂俱绿,似灯垂垂" (《滇游日记十三》,1213页);鸡足山的兰花,"其叶皆阔寸五分,长二尺而柔,花一穗有二十余朵,长二尺五者,花朵大二三寸,瓣阔共五六分,此家兰也。其野生者,一穗一花,与吾地无异,而叶更细,香亦清远"(《滇游日记六》,934页);昆明土主庙里的菩提树,"大四五抱,干上耸而枝盘覆,叶长二三寸,似枇杷而光。土人言,其花亦白而带淡黄色,瓣如莲,长亦二三寸,每朵十二瓣,遇闰岁则添一瓣" (《滇游日记四》,866页)等等。特有植物的形态特征如,昆明筇竹寺的乔木为"山中特产之木,形不甚大,而独此山有之"(《滇游日记四》,869页);广西三里、云南大姚的木棉树,"甚高而巨,粤西随处有之,而此中尤多;春时花大如木笔,而红色灿然,如云锦浮空,结苞如鸭蛋,老裂而吐花,则攀枝花也。如鹅翎、羊绒,白而有光云";相思豆树,"高三四丈,有荚如皂荚而细。每枝四五荚,如攒一处,长一寸,而大仅如指。子三四粒缀英中,冬间荚老裂为两片,盘缩如花朵,子犹不落。其子如豆之细者而扁,色如点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粤西游日记四》,598-599页)。

第二,关注各地植被情况。从《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天台山附近的居民为了不让老虎有藏身之地,将深山中的草木烧光;雁荡山能仁寺后面的方竹林被砍伐殆尽;嵩山的大小树木也被砍伐无遗,这些都破坏了自然植被。与此相对照,庐山金竹坪的松竹保护得当,因此,无径不竹,无阴不松;湖北太和山由于受明王朝国家法令的保护,近山数十里内,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周围百里,密树森罗,参天蔽日;湖南道州(今道县)大路两旁分植乔松,"自州至永明,松之夹道者七十里",对此,徐霞客不禁深情赞叹:"栽者之功,亦不啻甘棠矣"(《楚游日记》,255页)。除了植被保护意识外,徐霞客还注意到了云南某些地方的热带、亚热带森林植被的特征,如:云南永平松坡哨的纯松林植被,"此处松株独茂,弥山蔽谷,更无他木"(《滇游日记八》,1031页);云南永昌西南境的原始森林,"丛菁纠藤,不可着足。其下坎坷蒙蔽,无路可通。过树沿西崖石脚,南向披丛棘,头不戴天,足不践地。其茅倒者厚尺余,竖者高丈余,亦仰不辨天,俯不辨地","万木森空,藤藓交拥,幽峭至甚。森木皆浮空结翠,丝日不容下坠。山上多扶留藤,所谓篓子也。此处尤巨而长,有长六丈者。又有一树径尺,细芽如毛,密缀皮外,无毫隙。当其中有木龙焉,乃一巨树也。其下体形扁,纵三尺,横尺五"(《滇游日记十一》,1148,1149页),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热带、亚热带森林的基本特征:常绿,茂密,种类成分丰富,板根发达等等。另外,前面在介绍地貌时已经说过,徐霞客还非常注意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动物。《游记》中记载的约50种动物中,鱼18种,占36%;昆虫、鸟类、家禽家畜各6种,各占12%;鼠类4种,占8%;猿3种,占6%;蛇类2种,占4%;另外还有虎、象、鹿等等。从徐霞客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地方品种特点或者分布范围,举例如下。

鱼。《游记》记载了一些地方鱼类品种的特点,如:湖南祁阳湘江的竹鱼,"小而甚肥,八九月重一二斤,他处所无也"(《楚游日记》,245页);广西太平府(今崇左)有池塘养鱼,"鱼有大小二种,大者乃白鲢,小者为妗鱼。鱼味淡而不腥"(《粤西游日记三》,509页);南宁的边鱼,"颇大而多,他处绝无之。巨者四五斤,小者亦二三斤,佳品也"(《粤西游日记四》,532页);大理洱海边上有油鱼洞,"每年八月十五,有小鱼出其中,大亦如指,而周身俱油,为此中第一味,过十月,复乌有矣。"

虎。《游记》中共有12次提到虎,其中云南4次,湖南3次,广西2次,湖北、河南、浙江各1次。据此可知,当时华南虎分布范围较广泛,数量也很可观。

象。徐霞客在贵州新铺白基观看到家养大象, "有象过,二大停寺前久之。象奴下饮,濒去,象辄跪前二足,伏而候升"(《黔游日记二》,706页);在云南顺宁府东南看到过少数民族酋长猛廷瑞饲养过大象的地方象庄。徐霞客还将象与牦牛进行对比,论述了二者的分布情况:"盖鹤庆以北多牦牛,顺宁以南多象,南北各有一异兽,惟中隔大理一郡,西抵永昌腾越,其西渐狭,中皆人民,而异兽各不一产"(《滇游日记七》,966页)。

上述资料对研究我国动物的历史变迁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人文地理


《游记》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地理资料,我们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1)工矿业

《游记》记述了煤、锡、银、金、铜、铅、硝、盐、雄黄、硫磺等矿物资源的产地和冶炼情况。如:山西恒山,"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游恒山日记》,116页);江西金骆,"城外东北为黄尖岭,即出金处,志所称金窟山,在城东五里"(《江右游日记》,15`8页);湖南攸县,"界北诸山皆出煤,攸人用煤不用柴,乡人争输入市,不绝于路"(《楚游日记》,219页);湖南耒阳,"过上堡市,有山在江之南,岭上多翻砂转石,是为出锡之所。山下有市,煎炼成块,以发客焉"(《楚游日记》,290页);广西河池、南丹等地,"银锡二厂,在南丹州东南四十里,在金村西十五里,其南去那地州亦四十里。其地厂有三:日新州,属南丹;日高峰,属河池州;日中坑,属那地,皆产银锡。三地相间,仅一二里,皆客省客贾所集", "银锡俱掘井取砂,如米粒,水淘火炼而后得之。银砂三十斤可得银二钱,锡砂所得则易。又有灰罗厂,止产锡","有孟英山,在南丹西五十里芒厂相近,止产银。永乐中遣中使雷春开矿于此,今所出甚微"(《粤西游日记四》,653-654页);云南鸡足山有南北二衙,"俱银矿之厂,独以'衙'称者,想其地为盛也。东与南来大道合,复北行一里余,市舍复夹道,盖烹炼开炉之处也"(《滇游日记六》,946-947页);云南永平上厂和下厂,"余丛岭上西转,见左崖有窍,卑口竖喉,其坠深黑,即挖矿之旧穴也。所出皆红铜,客商来贩者四集"(《滇游日记八》,1036页);云南姊妹山出产辰矿(水银矿),在山麓冶炼时,"炉烟氤氲,厂庐在焉.。厂皆茅舍,有大炉小炉。其矿为紫色巨块,如辰砂之状"(《滇游日记九》,1081页)。云南南香甸周围有明光、阳桥、石洞、阿幸、灰窑等厂矿,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开采冶炼基地,其中明光厂专为"烧炭运砖",以供鼓炼,石洞、阿幸、灰窑、阳桥诸厂,为出矿之穴;"阿幸之矿,紫块如丹砂",其余"诸厂之矿,皆黄散如沙泥";"阳桥之矿,亦多挑运,就煎炼于南香,则知南香乃众矿所聚也"(《滇游日记九》,1086,1087,1088页)。此外,还记载了云南腾冲南部酿磺养硝的情况,在热泉喷口之上,"则硫磺环染之。其东数步,凿池引水,上覆一小茅,中置桶养硝,想有磺之地即有硝也",热泉旁"环沙四周,其水虽小而热,四旁之沙亦热,久立不能停足也。有人将沙圆堆如复釜,亦引小水四周之;虽有小气而沙不热,以伞柄戳人,深一二尺,其中沙有磺色,而亦无热气从戳孔出,此皆人之酿磺者"(《滇游日记十》,1103页)。

(2)采石业

在云南棋盘峰,徐霞客在寺僧带领下参观了凿石之崖,"其崖上下两层,凿成大窟如夏屋。其石色青绿者,则腻而实;黄白者,则粗而刚。其崖问中嵌青绿色者两层,如带围,各高丈余,故凿者依而穴之。方者大径五六尺,长者长径二三丈,皆薄一二寸,其平如锯,无干毫凹凸,真良才也"(《滇游日记四》,861页)。在大理,徐霞客观赏了各种精美昂贵的大理石,并不顾旅资匮乏,以百钱买了一小块;在大理净土庵佛座后有二方大理石,"北一方为远山阔水之势,其波流潆折,极变化之妙,有半舟庋尾烟汀间;南一方为高峰叠障之观,其氤氲浅深,各臻神化"(《滇游日记八》,1018页)。徐霞客还介绍说,这些精美的大理石取自附近的苍山第八峰,开采时先凿去岩石的表层,才能取得佳品。在永昌,徐霞客在友人马元康陪同下,考察了玛瑙的开采情况,"凿岸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有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毯,中悬为岩,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精莹坚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藤所得也" (《滇游日记十一》,1136页)。

(3)造纸业

《游记》记载了许多地方造纸业的情况,如江西建昌(今南城县),"渔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宜黄"歪排以上多坠峡奔崖之流,但为居民造粗纸,濯水如滓",石坪"居民数十家,以造纸为业"(《江右游日记》,15`7,170,171页)。在广西融县一山洞里,"土人制纸于中,纸质甚粗,而池灶烘具俱依岩而备"(《粤西游日)),429页)。广西三里城西韦龟山,"数十家倚山北麓,以造纸为业,栖舍累累,或高或下,层嵌石隙,望之已飘然欲仙"(《粤西游日记四》,589页)等等。由此可见,当时民问造纸业相当发达。

(4)农业

《游记》记述了一些农作物的种类、优良品种、种植生长情况以及一些地方的耕作制度等等。优良品种如云南鹤庆,"川中田禾丰美,甲于诸郡。冯密之麦,亦甲诸郡,称为瑞麦,以粒长倍于常麦";耕作制度如云南丽江,"其地田亩,三年种禾一番,本年种禾,次年种豆菜之类,第三年则停而不种。又次年,乃复种禾"(《滇游日记七》,963,972页);农作物的地区特点如,云南亦佐水槽"冈头无田,其上皆耕崖锄陇,祗堪种粟",亦佐马坊"西北随坡平下,其路甚坦,而种麻满坡南,西南坞中,有数家之聚,田禾四绕"(《滇游日记三》,781,785页)。

《游记》还记载了一些农家的副业,如云南腾冲新安哨,"两三家夹岭头,皆以劈竹藤为业"(《滇游日记十》,1108页);福建武夷山农民利用水利加工粮食,"仰望突泉,又在半壁之上,旁引水为碓"(《游武彝山日记》,30页),福建沙县记城南大溪中"多置大舟,两旁为轮,关水以春"(《闽游日记后》,88页),云南弥渡"峡中小室累累,各就水次,其瓦俱白,乃磨室也,以水运机,磨麦为面,甚洁白"(《滇游日记十二》,1196页)。

(5)贸易交流

《游记》记载了一些村镇的集市、商贾的贩销活动以及物价贵贱等贸易方面的内容。

徐霞客在湘江曾看到商贩将湖南的鱼苗舟运广西的盛况,"夹岸鱼厢鳞次,盖上至白坊,下过衡山,其厢数以千计,皆承流取子,以鱼苗货四方者。每厢摧银一两,为贵藩供用焉"(《楚游日记》,295页)。

一些城乡居民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集市贸易,交流物资。这样的活动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都有,不过名称不同,"贵州为场,云南为街子,广西为墟"(《滇游日记三》,776页)。《游记》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一些集市活动以及徐霞客自己参观和购物的情况,如在云南罗平城,"是日为东门之市,既至而日影中露,市犹未散,因饭于市,观于市。市新榛子,熏鸡夔"(《滇游日记二》,758页);在大理,"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乃遍行场市。观场中诸物,多药,多毡布及铜器木具"(《滇游日记八》,1019页)。

《游记》还记载了工矿地区商贾贩运矿产资源的活动和边贸活动。前者如,徐霞客前去广西南丹百步村投宿时见到"茅舍数家在西山陇上,皆江右人,为行李居停者。时锡贾担夫三百余人,占室已满,无可托足"(《粤西游日记四》,648页);云南永平的上厂和下厂,"所出皆红铜,客商来贩者四集"。后者如,云南铁甲场,"其村氓惯走缅甸,皆出彝货,以孩儿茶点飨客,茶色若胭脂而无味"(《滇游日记八》,999页);腾冲北部茶山的少数民族有时从滇滩关道,"负茶、蜡、红藤、飞松、黑鱼,与松山、固栋诸土人交易盐布"(《滇游日记九》,1080页)。

(6)交通运输

《游记》对各地水路的舟楫航运和陆路的骡马驮运有很多记述,而最具特色的是云贵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一是如前面介绍动物时所说,在一些地区以象和牦牛为运输工具;二是在深山峡谷中的藤桥和铁索桥。在腾冲北部的龙川江支流东江,江水"滔滔南逝,系藤为桥于上以渡。桥阔十四五丈,以藤三四枝高络于两崖,从树杪中悬而及下,编竹于藤上,略可置足,两旁亦横竹为栏以夹之。盖凡桥巩而中高,此桥反挂而中垂,一举足辄动荡不已,必手揣旁枝,然后可移,止可度人,不可度马也"(《滇游日记九》,1088页);在贵州盘江桥,"桥以铁索,东西属两崖上为经,以木板横铺之为纬。东西两崖,相距不十五丈,而高且三十丈,水奔腾于下,其深又不可测。以大铁练维两崖,练数十条,铺板两重,其厚仅八寸,阔八尺余;望之飘渺,然践之则屹然不动,日过牛马千百群,皆负重而趋者。桥两旁,又高维铁练为栏,复以细练经纬为纹。两崖之端,各有石狮两座,高三四尺,栏练俱自狮15出"(《黔游日记二》,706-707页)。

《游记》中记载的上述种种人文地理资料对我们今天了解明末经济史和一些地方的历史地理演变等都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徐霞客游记》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徐霞客在世时以及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文人学者主要将《游记》作为"卧游胜具"加以推崇,清同治年间著名学者李慈铭甚至对《游记》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在《越缦堂读书记四徐霞客游记》中说: "然山水之文,必资雕刻;登临之兴,所贵适情。霞客梯险缏虚,身试不测,徒标诡异之目,非寄赏会之深,古人癖嗜烟霞,当不如是。而又笔舌冗慢,叙次疏拙,致命异境失奇,丽区掩采","至古今地理,绝未稽求,名迹留遗,多从忽略,固由明季士不读书,不知考据为何事也"。李慈铭从传统的立场观念出发,认为游记文字主要应该雕刻山水,寄托情怀;地理学主要应该研究疆域政区,而徐霞客的《游记》不符合这些标准,因此几乎没有存在的价值。这种评价显然是极端片面的,它完全忽视了《徐霞客游记》的文学特性,以及某些前所未有的科学价值。与李慈铭相反,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所看重和推崇的,正是侩霞客身上所体现的"舍章句而求实学"的新学风以及《游记》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科学价值。自丁文江以降,《徐霞客游记》在科学史上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游记》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第一,《游记》在我国地学史上第一次较全面地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了理性探索。在《徐霞客游记》之前,《禹贡》、《五藏山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都包含有较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涉及到地貌、河流、湖泊、生物、矿产等内容。唐锡仁和杨文衡先生曾列表对这几部作品所包含的地学信息等进行详细的比较,发现它们基本上呈依次递进的状况,《水经注》与《徐霞客游记》则几乎不相上下。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一项,前三部作品均为0次,《水经注》为3次,而《游记》为57次。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到,徐霞客就海拔高度、地理纬度、气候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河流的侵蚀作用等问题都作了符合现代科学的分析。可以说,在徐霞客之前,地学著作对自然地理现象主要停留在纯客观描述的阶段,徐霞客超越前人,第一次有意识地对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作了理性的探索和科学的分析,《游记》是第一部较全面地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理性探索的地学著作,在我国地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游记》在地貌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西汉时已有表示峰丛石山的地图--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表岩溶地貌图。此后南北朝时期王韶之《始兴记》、郑缉之《东阳记》、郦道元《水经注》、盛弘之《荆州记》以及宋朝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等都有关于地表岩溶地貌的记载,但都不像《游记》那样系统全面。据唐锡仁、杨文衡先生统计,《游记》记载的岩溶地貌多达22项,现代地学所说的岩溶地貌已经百分之百包括在内;其他几种文献中,《始兴记》、《东阳记》等只有1项,最多的《桂海虞衡志》也只有4项。《游记》不仅记载全面,而且对各种岩溶地貌一般都有独立的名称和具体的描述,有时还涉及到成因的探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游记》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研究地表岩溶地貌的著作。

第三,《游记》在洞穴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最早记述洞穴情况的著作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五藏山经》,此后,汉代的《神龙本草经》,三国时期吴谱的《吴氏本草》、顾启期的《娄地记》,南北朝盛弘之的《荆州记》、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代莫休符的《桂林风土记》,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南中岩洞》等等,都有关于洞穴或其堆积物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李贤编纂的《大明一统志》收集了全国95个州府的372个洞穴名称,详细描述的有131个,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洞穴资料之集大成者。据唐锡仁、杨文衡先生统计,《游记》共记载洞穴357个,虽然在数量上比《大明一统志》略少,但具体内容远为丰富。其中有四项内容尤其突出:一、"洞穴考古"一项,其他著作均无,《游记》通过考古弄清了13个洞名;

二、"洞内石头颜色"一项,其他著作中只有《娄地记》记载了"青白"种,《游记》共己载了16种;三、"采集标本"一项,其他著作中只有《桂海虞衡志?志岩洞》曾"图其真形",《游记》共采集标本4次,包括石珠、石钟乳、石树等;四、对同一洞穴的记载,《游记》一般都远比其他著作详细,如对桂林栖霞洞的记载,《游记》长达3200字,其他著作中,篇幅最长的《鹤林玉露?南中岩洞》只有160字。此外,在对洞穴的具体描述中,《游记》有时参考了以前的著作,如描写北流白沙洞,《舆地纪胜》有"勾漏甲于天下,而此洞为勾漏第一"之语,《大明一统志》转引了此语,《游记》又从《志》上转引过来。由此可见,徐霞客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洞穴学家,从某种意义上,《游记》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研究洞穴的著作。

徐霞客在世界科学史上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考察范围来说,徐霞客远远大于西方学者。徐霞客在我国西南热带、亚热带岩溶发达的地区考察了3年,该地区碳酸盐岩连续分布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之最;西方学者早期对岩溶地貌的考察和论述几乎只限于欧洲温带岩溶区和地中海一带,考察范围远远不如徐霞客。就时间来说,徐霞客远远早于西方学者:对热带岩溶的考察,西方直到1845年才有德国旅行家容格?胡恩对爪洼"千山"地形的描述,比徐霞客晚200多年。对洞穴的考察,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加法雷尔的《地下世界》(残稿)有所涉及,但含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比《游记》晚10来年;瓦尔瓦索的《克莱茵公爵的荣誉》记述了他家乡及邻近地区的洞穴、落水洞等,发表于1689年,比《游记》晚半个世纪,而且仍具神秘主义色彩。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论地层》(1763)论述了石钟乳,比徐霞客晚130多年。就论述的内容来说,徐霞客比西方19世纪以前的同类学者远为丰富全面。19世纪以前,西方只有少数研究者对局部岩溶区域和某些岩溶现象作过观察和解释,内容零散,对岩溶成因和地理分布等都没有清晰的概念。徐霞客却在17世纪30年代已经对热带亚热带的岩溶现象作了大范围的相对系统的考察和描述,并对岩溶现象的成因和地理分布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观点。《游记》记载的地表岩溶地貌类型和数量之多,不仅当时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即使今天仍难能可贵。今天像徐霞客那样长时问、大范围徒步考察的也不多见。在岩溶学方面,西方直到19世纪50年代,克维治克的《岩溶现象》才超越了徐霞客的《游记》。

综上所述,徐霞客不愧为世界上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也不愧为世界上最早的岩溶学家和洞穴学家。


王思任、张岱等,而徐霞客又可以说是这些旅游文学家中最独特的一位。

表面来看,徐霞客和晚明其他文人一样喜欢游山玩水,其实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一般文人重在玩赏,借山水怡养情性,寄托情怀;徐霞客则重在考察,持一种科学探险的精神。陈眉公曾在《答徐霞客》一文中谈到自己与徐霞客的差异:"弟好聚,兄好离;弟好近,兄好远;弟好夷,兄好险;弟栖栖落落,而兄徒步于豺嗥鼯啸、魑魅纵横之乡。不谒贵,不借邮符,不觊地主金钱,清也;置万里道途于度外,置七尺形骸于死法外,任也;负笠悬瓢,惟恐骇渔樵而惊猿鸟,和也。"这里虽然有自谦与誉人之意,却的确道出了徐霞客与陈眉公这样的名士在性格和生活旨趣上的差异。徐霞客与晚明一般文人相比,在旅游方式上既有"好离"与"好聚"、"好远"与"好近"、"好险"与"好夷"的差别,游记的风格也就有明显的不同,简单地说,一般游记多随兴而至、兴尽而返的名士气,而徐霞客游记则充溢着一种征服自然、不畏艰险的壮士情。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徐霞客游记在文学上的特点。


未尝刻画为文而意趣旁流


对《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明清文人曾给予高度评价。钱谦益说它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其特点是"文字质直,不事雕饰,又多载米盐琐屑,如甲乙帐簿"(《嘱徐仲昭刻游记书》);潘耒说它"排日编次,直叙情景,未尝刻画为文而天趣旁流,自然奇警;山川条理,胪列目前;土俗人情,关梁厄塞,时时著见;向来山经地志之误,厘正无遗;奇踪异闻,迎接不遐。然未尝有怪迂侈大之语,欺人以所不知。故吾于霞客之游,不服其阔远,而服其精详;于霞客之书,不多其博辨,而多其真实"(《序》);杨名时说它"记日按程,凿凿有稽,文字繁委,要为道所亲历,不失质实之体,而形容物态,描摹情景,时复雅丽自赏,足移人情"(《序一》),"据景直书,不惮委悉烦密,非有意于描摹点缀,托兴抒怀,与古人游记争文章之工也"(《序二》);卢文昭说,"此记所游历,直书即目,非有意藻绘为文章也。知书者亦以其真而许之,然大约类形家者言为多"(《书徐霞客游记后》),等等。这些评语几乎众口一词,强调《游记》真实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特点。

"真实自然、不事雕琢"是《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未尝刻画为文而天趣旁流"则是对这一特点的最好概括。我们试做几例抽样分析。

初五日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萦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围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蓊苁于上,恰如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歧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崖顶上,对之清光溢壁。--《游天台山日记》

在这一段320余字的日记中,有气候的阴晴变化,有冒雨出游的决心和毅力,有无筏而涉的困难,有关于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民间传说,有具体的路程,有沿途所见的峰、水、木、石、涧、洞、寺、岩、井等景物,有对景"甚乐"的心情,而这一切都只是按时问和方位依次叙来,几乎没有任何修饰性词语,却又意趣盎然,结尾一句"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崖顶上,对之清光溢壁",不知不觉中已将人带入超然物外的旅游高境界。

徐霞客与静闻、顾行一起游广西龙洞岩附近的山洞,一共有八重门,到第五门时:

静闻欲从洞外攀枝蹑缝直上,余欲从洞外觅窦寻崖另入,于是又过南上西向第六门,仰望愈高,悬崖愈削。弥望而弥不可即。又过南上西向第七门,见其石纹层层,有突而出者,可以置足,有窍而入者,可以攀指。遂覆身上蹑,凌数十级而抵洞门。洞北又夹坳竖起,高五六丈。始入上层,其夹光腻无级,无计可上。乃令顾仆下山觅树,竟欲嵌夹以登,而时无佩刀,虽有竖条,难以断取,姑漫往觅之。时静闻犹攀蹑于第五门外,度必难飞陟,因令促来并力于此。顾仆下,余独审视,其夹虽无隙级,而夹壁婉转,可以手撑足支,不虞悬坠。遂耸身从之,如透井者然,皆横绷竖耸,不缘梯级也。既升夹脊,其北复隋而成峡,而穿映明透,知与前所望洞必有一通,而未审所通果属何门。因骑墙而坐,上睇洞顶,四达如穹庐;下瞰峡底,两分如璇室。因高声促静闻,久之,静闻与顾仆后先至。顾仆所取弱枝细不堪用,而余已升脊,亦不必用。教静闻如余法登,真所谓教猱也。--《粤西游日记一》

这里,真实地描写了他们三人攀登洞门的过程,包括特殊的攀登姿势如"耸身"、"横绷竖耸",具体的细节如"令顾仆下山觅树"、"所取弱枝细不堪用"。正如朱东润先生所说,这样的写法是前人所没有的,在游记之中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①。这样的文字,非有实际攀援经验者不能写出。当他们历经艰辛,进入第七门之后,感觉如同连在一起的玉环穿在一起的珠子,络绎不绝,宛转相通。在层楼复阁之间升登,深浅随意,凭虚凌空,犹如身处群玉山头、蕊珠宫里。徐霞客情不自禁地写道:"余与静闻高憩悬龙右畔,飘然欲仙,嗒然丧我,此亦人世之极遇矣"(《粤西游日记一》,375页)。这样的感觉,恐怕也是非有实际攀援经验者不能体会。

湖南茶陵麻叶洞,当地人迷信里面有神龙精怪,从无人敢进。徐霞客和顾行勇敢地"各持束炬人":

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数转至洞底。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其东西裂隙,俱无入处,直北有穴,低仅一尺,阔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以身后耸,乃度此内洞之(第)一关。其内裂隙即高,东西亦横亘,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其隘与低与前一辙,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其西南裂者不甚深。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其西北之峡,渐入渐束,内夹一缝,不能容炬。转从东南之峡,仍下一坳,其底砂石平铺,如涧底洁溜,第干燥无水,不特免揭历,且免沾污也。峡之东南尽处,乱石轰驾,若楼台层叠,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其上石窦一缕,直透洞顶,光由隙中下射,若明星钩月,可望而不可摘也。层石之下,涧底南通,覆石低压,高仅尺许;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第不知昔何以涌流,今何以枯洞也,不可解矣。由层石下北循涧底入,其隘甚低,与外二关相似。稍从其西攀上一石隙,北转而东,若度鞍历崎。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垂柱倒莲,纹若镂雕,形欲飞舞。东下一级,复值涧底,已转入隘关之内矣。于是劈成一,阔有两丈,高有丈五,覆石平如布幄,涧底坦若周行。北弛半里,下有一石,庋出如榻,楞边匀整;其上则莲花下垂,连络成帷,结成宝盖,四围垂幔,大与榻并,中圆透盘空,上穹为顶;其' 后西壁,玉柱圆竖,或大或小,不一其形,而色皆莹白,纹皆刻镂;此衡中第一奇也。又直北半里,洞分上下两层,涧底由东北去,上洞由西北登。时余所赍火炬已去其七,恐归途莫辨,乃由前道数转而穿二隘关,抵透光处,炬恰尽矣。穿窍而出,恍若脱胎易世。--《楚游日记》,217-218页

这里,不仅如实记录了探洞的艰难过程以及具体方法,而且详细记载了洞内的结构情形,揭去了这个传说有神灵精怪的洞穴的神秘面纱,字里行间,体现了无畏的勇气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在云南永昌府,徐霞客欣赏了水帘洞瀑布:

水帘洞在桥西南峡底,倚右岭之麓。幽阅深阴,绝无人行。初随流觅之,傍右岭西南,行荒棘中三里,不可得;其水渐且出峡,当前坳尖山之陵矣。乃复转,回环遍索,得之绝壁下,其去峡底桥不一里也,但无路影,深阻莫辨耳。其崖南向,前临溪流,削壁层累而上,高数丈。其上洞门蛤岈,重复叠缀,虽不甚深,而中皆旁通侧透,若飞甍复阁,檐牖相仍。有水散流于外,垂檐而下;自崖下望之,若溜之分悬;自洞中观之,若帘之外幕;"水帘"之名,最为宛肖。洞石皆棂珠绸缪,缨幡垂杨,虽浅而得玲珑之致,但旁无侧路可上,必由垂檐叠复之级,冒溜冲波,以施攀跻,颇为不便。若从其侧架梯连栈,穿腋入洞,以睇帘之外垂,只中观其飞洒,而不外受其淋漓,胜更十倍也。崖间:有悬干虬枝为水所淋漓者,其外皆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即片叶丝柯,皆随形逐影,如雪之凝,如冰之裹,小大成象,中边不欹,此又凝雪裹冰,不能若是之匀且肖者也。余于左腋洞外得一垂柯,其大拱把,其长丈余,其中树干已腐,而石肤之结于外者,厚可五分,中空如巨竹之筒而无节,击之声甚清越。余不能全曳,断其三尺,携之下,并取枝叶之绸缪凝结者藏其中,盖叶薄枝细,易于损伤,而筒厚可借以相护,携之甚便也。水帘之西,又有一旱岩。其深亦止丈余,而穹复危崖之下,结体垂象,纷若赘旒,细若刻丝,攒冰镂玉,千萼并头,万蕊簇颖,有大仅如掌,而笋乳纠缠,不下千百者,真刻楮雕棘之所不能及!余心异之,欲击取而无由。适马郎携斧至,借而击之,以衣下承,得数枝。取其不损者二枝,并石树之筒,托马郎携归玛瑙山,俟余还取之。--《滇游日记十一》,1139页

这段文字,依次描写了寻找水帘洞的途径和过程,此洞的方位、形貌、名称由来,洞中及周围的各种石笋、石钟乳的形态及成因,以及他采集、收藏石笋的经过。他描写水帘洞的外观是:崖上洞深邃,重重下覆层层下缀,虽不怎么深,但洞中全向侧旁穿通,好似飞檐楼阁,屋檐窗户互相重叠。有水散流在外,沿着垂下的屋檐飞流而下。从石崖下仰望,如水流分悬;从洞中往外看,像门帘的外幕;他描写石钟乳的成因和形态是:石崖上有被水浇淋的悬垂拳曲的枝干,它们的外层全是岩石结成的外壳,大概是石膏天长日久凝结成了石胎。即便是一片叶子一根细枝,全都顺势随形,如凝雪,如裹冰,大大小小,形态一致,布满岩石边沿,不偏不倚。纵算是凝雪裹冰,也没有如此均匀而且彼此类似。诸如此类的描写的确有些琐碎,但是,正是在琐碎中显示出精确性甚至科学性,在形象逼真的刻画中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为了进一步体会《游记》真实质朴的风格,我们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对比。徐霞客和他的好友陈仁锡都曾描写过雁荡山大龙湫瀑布:

若夫大龙湫之瀑,自雁湖分支,源白云庵顶,经龙湫尾闾。其来也短,悬空飘舞,因风为力。初下也,倾银河于卮口;将半也,洒灌沫于喷壶。前之,左之,右之,睨而视之,若理千丝于机轴;下之,后之,逆之,仰而观之,如撒斛珠于虚空。有时映日,化作虹霓;有时乘风,变为云雾;此有起伏无顿挫之瀑势也。于人则美丈夫、艳女子,可以乘羊车,可以执麈尾,可以连白璧,可以映明珠;班伯惭其力,何晏愧其美。似陈平而冠玉,若董偃而卖珠。亦可方之西子,比之南威,蹁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望流风之回雪;又似乎河洛之宓妃。--陈仁锡《听僧说福胜石梁溪大龙湫五泄瀑记》,见《翠娱阁评选陈明卿先生小品》卷二乌道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徐霞客《游雁宕山日记》10-11页

陈仁锡的山水记以构思奇特、表现手法丰富著称。这一段游记.从题目来看,他并没有亲自见过大龙湫瀑布,而是从一个僧人那里听说,因此,对瀑布本身的情况只有简单的介绍。随即充分发挥艺术想像力,采用赋体的手法,铺张扬厉,以一连串奇特的比喻来描摹瀑布的种种形貌形态,表现出瀑布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的不同审美特性。相比之下,徐霞客完全是如实记下观赏大龙湫瀑布的经过以及瀑布四周的景物,真正描写瀑布的,只有"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等29个字,这里,没有想像,没有虚构,也没有夸张,无论是瀑布本身的雄浑气势,还是这种雄浑气势对观赏者徐霞客心理上造成的压迫怖惧之感,都只是通过白描手法勾勒出来。同一瀑布,在陈仁锡和徐霞客笔下,一写意,一写实,对比鲜明。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对比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贯的,我们还可以看看另一个典型的例子。陈仁锡在同一篇文章中描写天台山福胜观瀑布说:"福胜观自华顶分支,源石门,经三井,其来也长,沿崖飘曳。初下也,如决蒲昌之巨洪;怒激也,如奔太仆之万马;远观也,如悬匹练于万绿丛中;近观也,如倒雪于无热池内;隔林响一天骤雨,远林撼万树秋声。若夫溅万斛之珠玑,葺百花于一石;既因崖而作势,因仄以旋舞。于人则奇男子、烈丈夫,磊岢不平,怒气横胸,防风氏可戮,而东山可征;桀纣可伐,而少正卯可诛;秦项可灭,而胡元可驱。发可冲其冠,戈可挥其日;气可冲斗牛,怒可裂目眦";徐霞客在《游记》中描写"滇中之瀑,当以此为第一"的马元康家附近的一道瀑布说:"二里,抵峡口桥东冈,坠崖断菁,凿级而下。一里余,凭空极底,则峡中之水,倒侧下坠,两崖紧束之,其势甚壮,黔中自水之倾泻,无此之深;腾阳滴水之悬注,无此之巨。势既高远,峡复逼仄,荡激怒狂,非复常性,散为碎沫,倒喷满壑,虽在数十丈之上,犹霏霏珠卷霰集" (《滇游日记十一》,1137-1138页)。这里,同样明显地体现"写意"与"写实"的区别。

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徐霞客游记》虽然是据景直书,不事雕琢,却并非质木无文。相反,在看似朴素的描写之中,处处流露出天才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真所谓"天趣旁流"。典型的例子如:

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嗽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尺,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游黄山日记》19页

甫至峰头,适当落日沉渊,其下恰有水光一片承之,混漾不定,想即衢江西来一曲,正当其处也。夕阳已坠,浩魄继辉,万籁尽收,一碧如洗,真是濯骨玉壶,觉我两人形影俱异,回念下界碌碌,谁复知此清光!即有登楼舒啸,酾酒临江,其视余辈独蹑万山之巅,径穷路绝,迥然尘界之表,不啻霄壤矣。虽山精怪兽群而狎我,亦不足为惧,而况寂然不动,与太虚同游也耶!--《浙游日记》,133页

坐茅中,上下左右,借危崖缀影,而澄川漾碧如前,远峰环翠于外,隔川茶埠,村庐缭绕,烟树堤花,若献影镜中。而川中凫舫贾帆,鱼罾渡艇,出没波纹间。棹影跃浮岚,橹声摇半壁,恍然如坐画屏中。--《滇游日记四》,848页

引文(一)是写徐霞客一行在冰天雪地里攀登黄山时途中所见所遇;引文(二)是写徐霞客与静闻一起登上浙江斗鸡岩时的感受;引文(三)是写徐霞客在云南一峰顶上所见到的景色,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写景,均清新明丽,富有诗情画意。


叙事类龙门


奚又溥在《序》中说,《游记》是"古今一大奇著作也。其笔意似子厚,其叙事类龙门,故其状山也,峰峦起伏,隐约毫端;其状水也,源流曲折,轩腾纸上;其记遐陬僻壤,则计里分疆,了如指掌;其记空谷穷岩,则奇踪胜迹,灿若列星;凡在编者,无不搜奇抉怪,吐韵标新,自成一家言"。这是对《游记》艺术特点别具只眼的概括。

子厚是柳宗元的字。柳文以游记及寓言为最工,而其"山水记多从《水经注》得来"①,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记此时此处所见之物"(《石遗室论文》),典型如《游黄溪记》:"黄溪距洲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测立千尺,溪水即焉。黛蔷膏淳,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断腭,其下大石离列,可坐饮食。有鸟赤赤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其中,"方来会石下"、"方东向立"两个"方"字都明确表明所记为当日所目击者。徐霞客游记直接继承了柳宗元山水记的这一特点,所谓"笔意似子厚",应该主要指此而言。龙门是司马迁的出生地,后成为司马迁的别称。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纪传体进一步发展了历史散文写入叙事的艺术手法,为后世小说描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奚又溥说《游记》"叙事类龙门"至少有两方面的重要含义:第一,徐霞客的作品虽为游记,却具有浓厚的叙事性质,即有很强的故事性;第二,其叙事技巧和能力与《史记》类似。下面,我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叙事类龙门"的艺术特点。

《游记》的故事性。

徐霞客所记远不止山水景物和米盐琐屑,还有不少妙趣横生引人人胜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质,这一点在后期游记中尤其突出。这些故事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徐霞客旅行途中的经历;另一类是插入的民间传说或有关人物的传记。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第一类,试举几例。

故事一:游湖南麻叶洞

徐霞客在湖南茶陵听当地人说,附近有清潭和麻叶洞,里面有奇异的景致,但都是神龙的住处,不仅难以进入,而且不敢进入。徐霞客听说之后非常高兴,即寻找火把和向导,想前去游览。可是,当地居民只敢提供火把而无人敢做向导,他们有的说:"此中有神龙",有的说:"此中有精怪。除非是有法术的人,否则不能慑服精怪。"最后,好不容易才出高价请到一个人。他们一起来到麻叶洞前,正准备脱衣服进洞,那个向导得知徐霞客只是一介儒士而非法师,立即转身而出,惊骇不已地说:"我以为您是大师,所以想跟着您进去;如果是读书人,我怎么能跟着您去死?"徐霞客只好又回到村子里叫来他的仆从顾行,两人各持火把进洞去。这时跟着他们来到洞口的村民有数十人,打柴的腰插镰刀,耕地者肩扛锄头,妇女们做饭的停火,织布的投梭,还有放牧的童子和负重的行人等等,接踵而至,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跟着进洞。徐霞客和顾仆直到火把将要燃尽时才从孔穴中钻出来,感觉好像转世投胎一般。这时,在洞外守着看热闹的人又增加了几十个,看到他们出来,都额手称异,认为他们是懂得大法术的得道之人,并且说:"我们在这里守候了很久,以为你们一定是被精怪吃了。所以,我们想进去探看又不敢,想离开又不忍。现在,你们安然无恙地出来了,若不是神灵畏惧你们,怎能有这样的结果!"徐霞客向这些人道谢说:"我遵守自己做事的准则,探游自己喜爱的风景,劳烦各位久候,不胜感谢!"--《楚游日记》

故事二:与静闻永诀

徐霞客西游途中的忠实旅伴静闻,在湘江劫难中身受重伤,病弱不堪。到了广西之后,虽经多方医治、调养,仍不见起色,徐霞客想让静闻继续留在崇善寺养病,自己和顾仆先行。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二日,徐霞客特意到崇善寺与静闻告别。二十三日早晨,徐霞客挂念静闻在寺庙里畏惧窗前裂缝中透进来的寒风,而僧人云白屡次答应修整却仍然没有修好。于是,趁船还未发的时候,徐霞客赶紧又拿了些钱送到寺里交给静闻,让他请人修理。这时,寺里另一位叫宝檀的僧人已远游归来,能够不避污秽,而客居的僧人慧禅、满宗又在为静闻整理竹席遮风。静闻则再次恳切地向徐霞客索求布鞋和茶叶。徐霞客对他说:"你能起床行走时,我会回来等你一起出发。何必今天一定要拿到这些东西呢?"慧禅也帮着再三开导,静闻还是不能释怀。这时船已快要出发了,而且徐霞客还要赶着到旅店里去取钱送到天宁寺的僧房去,交给在那里的宝檀,只好告别静闻。船行数里之后,徐霞客辗转反思,想到静闻坚持不已地索要布鞋和茶叶,大概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康复,独自前往鸡足山。徐霞客进一步想,如果自己下次回到这里,遇不上静闻,不是自己的本心;如果预料静闻一定会病死此地,自己下次来携带他的骨灰,又不是静闻的心愿。思来想去,徐霞客最后决定将布鞋和茶叶送给静闻。于是,重新回到崇善寺,在日色苍茫之中与静闻永诀。就在徐霞客告别的第二天,静闻就在崇善寺赍志而殁,临终托言,让徐霞客将其骨殖携往鸡足山,以遂其平生之志。--《粤西游日记三》

故事三:曲靖府受惊

崇祯十一年九月初七,徐霞客来到云南曲靖府东山,正坐在南边的山冈上休息。忽然从西边跑来一个人,气喘吁吁地对他说:"赶快下山去住宿,前面山上正有强盗抢劫,别再往前去了。"不久,这个人的妻子赶来,又说了同样的话。徐霞客抬头看看太阳,还是下午。他想,前段时问,自己整天奔走于荒无人烟的地区,全是豺狼魑魅的洞穴,即使是在深夜行走也都安然无恙。难道白天行走在居民众多的山岭,反而有强盗当道?于是他反问这对夫妇: "既然有强盗,你们怎么能逃到这里?"他们回答说:"强盗正在剥一个行人的衣服,我们夫妇得以绕道逃到这里。"徐霞客怀疑这两个人是想用这个借口骗他回山下住宿。又想,如果真的有强盗,现在大白天的返回山下,到明天谁又能保证强盗不再来?何况今天既然已经抢了人,他一定没有再等在那里的道理,不如趁此机会赶紧逃离这是非之地。于是,就呼喊顾仆立即出发。一路风鹤惊心,日暮时分来到石堡村旅店。这时,夜色已暝,明月在地,徐霞客想到终于脱离危险住进了安全的旅社,心里高兴极了。他问旅店老板:"听说山上有强盗抢劫,是真的吗?"老板回答说:"被抢的就是我的邻居。他们下午在山上砍柴,忽然有几个强盗从山后跳出来,将三个人的衣服剥掉,并将其中一个人的头砍掉了。事情就发生在您来的时候。"徐霞客听后感到又是懔然怖惧又是欣然庆幸,深深感谢前面阻止他前行的那一对夫妇的高情厚意,而且惭愧自己以私心去猜疑他们。--《滇游日记三》这些故事,都是如实记载,却曲折动人。故事一突出了徐霞客主仆的探险精神和村民的愚昧、淳朴和善良。从无人敢作向导,到高价请来向导,到向导临阵退缩,再到众人惊异地以为徐霞客主仆是懂得大法术的得道之人,每一个环节部充满了戏剧色彩。故事二突出了静闻对理想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徐霞客对朋友善始善终的关怀。我们说过,一个和尚在追求理想的万里征途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位旅行家历尽艰辛将他的尸骨送到了目的地,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故事二集中描写了这位和尚和旅行家生离死别的隋景,在黯然消魂的凄切中自有一份人情的温馨。故事三则通过一场有惊无险的遭遇,突出了徐霞客曲折复杂的心理活动。对陌生人的善意,从猜疑到发自内心的感激,以及由猜疑带来的愧疚;对危险从将信将疑到证实之后的余悸;还有逃离时的慌不择路以及风声鹤唳的恐惧,等等,诸种心理都真实可信,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旅途的艰险,而且看到了有血有肉的徐霞客的灵魂和性格:作为一个大无畏的旅行家,池不怕豺狼虎豹魑魅魍魉,可是面对没有人性的暴徒,却不能不懔然怖惧;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旅行家,他对陌生人的善意,不能不小心谨慎,但一旦得知真相,即勇于解剖自己的"私衷"。这一切都具有小说家们所说的"人性的真实"。诸如此类人情人理的故事,在《游记》中有很多,这应该是它引人人胜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所有的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楚游日记》中的"湘江遇盗"一段,我们将杉'器》黧。《游记》的叙事技巧。徐霞客的《游记》以游历过程为线索,具有明显的自叙传性质,其叙事技巧上的特点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可以借鉴小说叙事学的一些理论来进行分析。就"实录"这一点而言,《游记》的确是"叙事类龙

门";而在具体叙事技巧上,《游记》和《史记》其实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即:在叙事角度上,《史记》采用的是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而作为自叙传性质的《游记》,采用的是限制性的第一人称视角。

《游记》因"我"的视角带来了一系列审美艺术上的特点,这里,我们主要讲两点。

第一,描写的内容限定在徐霞客所见所闻的范围之内,并且在很多时候都是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立体感,并且增加了事件的戏剧性。

钱谦益说徐霞客"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徐霞客传》),这种情况固然有,但是,从《游记》中可知,也有很多时候,徐霞客是在店舍或寺院中比较悠闲地追记数天所游,如"时尚未午,驼骑方放牧在后,余乃入后殿,就净几,以所携纸墨,记连日所游;盖以店肆杂沓,不若此之净而幽也。僧檀波,甚解人意,时时以茶蔬米粥供"(《黔游日记二》,706页);"余倦于行役,憩其楼不出,作数日游记"(《滇游日记三》,791页)。可见追记所游是他风尘劳顿之后一种很好的调剂,不仅在时间上有相应的空暇,而且有时在地点上也很讲究,比如说,在静幽整洁的庙观追述烟霞之游,自有出尘之境。既然是追记,我们仔细体会,就会发现《游记》中有时候其实有两个徐霞客,一个是正在经历种种事件的徐霞客,另一个是追述这些事件的徐霞客。叙述学称前者为经验自我,称后者为叙述自我。但是,徐霞客往往放弃了叙述自我而采用经验自我,给人强烈的正在经历事件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移步换形"的描写带来的真实性和立体感。如:对福建九鲤湖的江郎山的描写。江郎山一名今纯山、须郎山,相传有江氏三兄弟登巅化石,故有此名。山高824米,三石峰直插天穹。徐霞客在泰昌元年(1620)五月二十三游览了此山:"始过江山之青湖。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问之,即江郎山也。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已复半企其首,根直剖下;迫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宕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拔,已为瑰观;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湖,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如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游九鲤湖日记》,44页)。这里,对江郎山的描写严格地以"所见所闻"为线索:先是远远看见"一峰特耸",经打听才知道是江郎山;走近看,是二峰;再走近,是三峰;再走近,山头直直地向下剖开,一分为二;再走近,又见山头尖锐而下端收敛,似乎要断裂而又相连接。就这样,随着游人脚步的移动、位置的变换,江郎山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样描写,不仅真实可信,而且能够使江郎山立体地浮现在读者的眼前。接下来,又将江郎山与浙江雁荡灵峰、江西黄山石笋以及浙江缙云鼎湖峰相比较,突出此山"特出众山"、"自为变幻"之奇,这是以衬托手法进一步描绘江

郎山,也透露出了徐霞客的审美趣味,即:与"互相掩映"或者"各不相降"比起来,他更欣赏"特出"、"自为"之美,这或许与他孤高不群的个性有关?

再如,对黄山天都、莲花两峰的描写。徐霞客曾先后两次游览黄山,对天都、莲花的描写散见于两次所写的游记中: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初六日第一次游览时所见,"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趾","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天都拥卫者", "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游黄山日记》,19,20页);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初四第二次游览时所见,"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殊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人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登上天都峰顶时见"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也";登上莲花峰顶见"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游黄山日记后》,39,40,41页)。这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黄山诸峰尤其是天都、莲花两峰进行了比较、描写:在慈光寺左上的位置看,黄山群峰盘结,惟独天都峰巍然挺立于群峰之上;登上平冈再看,觉得莲花、云门诸峰像是天都峰的护卫:登上光明顶,则看到天都、莲花两峰并肩于前;在山下的汤寺,看诸峰都在云雾之中;登上黄泥冈,诸峰已在脚下,进人石门来到天都峰侧,则见天都、莲花挺立天外;登上天都峰顶,见万峰低伏,惟莲花峰能与之抗衡;而登上莲花峰顶,则见天都亦俯首屈居,这才最后得出了莲花峰"独出众峰上"的判断。现代测试证明,莲花、天都、光明顶为黄山三大主峰,而以莲花为最高,海拔1860米。黄山诸峰哪一座最高?这应该说是一个理性的、枯燥的问题。徐霞客的描写,不仅如实反映了他游览、考察的过程、结果,而且使本来枯燥的东西变得风光旖旎,甚至充满悬念:一会是天都"独巍然上挺",一会是"天都、莲花并肩",一会又是莲花与天都抗衡,最后分别登上两座峰顶,才终于见了分晓。

以"我"的视线为基准,作"移步换形"的描写,是《游记》最主要的表达方法之一,它大大地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对象的立体感,使读者有一种很强的与徐霞客一起游览、一起体验的感觉。

悬念使平凡琐事具有戏剧性。由于《游记》采用了第一人称经验视角,读者往往要通过徐霞客的眼光来观察一切,对"未来"总是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要等事情过后才知分晓。这样一来,哪怕是平凡琐事,也容易造成悬念,产生一定的戏剧效果。

一天,徐霞客与其族叔芳若以及仆人一起从福建兴化府西门出发,"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降陟不啻数岭矣。莒溪即九涤下流。过莒溪公馆,二里,由石步过溪。又二里,一侧经西向山坳,北复有一磴,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余意鲤湖之水,历九涤而下,上跻必有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烈日铄铄,余亦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循山屈曲行,三里,平畴荡荡,正似武陵误人,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游九鲤湖日记》,44-45页)。九鲤湖的水历经九涤而下,徐霞客据此推断,往上攀登必有奇境,因此,想上去探个究竟。这是旅游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件小事。可是,在徐霞客笔下却摇曳多姿、悬念迭起。先是同伴害怕登高,一个劲地说走错了路;不久,地方越来越窄,同伴更加以为走错了;与同伴们的畏难情绪相对照,徐霞客却越走越振奋;随即越登越高,前路漫漫,似乎没有尽头,再加之烈日炎炎,连一向不畏艰险的徐霞客也感到劳累疲倦了;坚持着走到岭头,以为到了最高峰,殊不知更有高峰在前头,而且高过一半!咬紧牙关,沿着山岭曲折地行走,不久却柳暗花明,见到一片平坦开阔、绿水荡漾的田地,就像武陵人误人桃花源一样,留连忘返,不再想到自己是在万峰顶上。从推测"有奇境"到克服困难寻找"奇境"、从振奋昂扬到劳累困倦、从误以为已在绝顶到不意中得到佳境,读者与徐霞客一起经历了一段平凡而又颇具戏剧色彩的旅程。

又有一天,徐霞客在广西薪宁州(今扶绥县)境内打听犀牛岩,"麒麟村人指犀牛洞在北山东峰之上,相去只里许耳。至其下,不得路。闻岩下伐木声,披荆攀棘,呼之不应,觅之不见得,遂复出大路旁。时已过午,虽与舟人期抵午返舟,即舟去腹枵,亦俱不顾,冀得一岩。而询之途人,竟无知者。以为尚在山北,乃盘山东北隅,循大道行。[道西北皆石峰]。二里,见有歧北转,且有烧痕焉。初,麒麟村人云: '抵山下烧痕处,即登岩道。'余以为此必是矣,竭蹶前趋,遂北入山夹。其夹两旁峰攒崖叠,中道平直,有车路焉。循之里余,见路旁有停车四五辆,有数牛散牧于麓,有数人分樵于崖。遍叩之,俱不知有岩者。盖其皆远村,且牧且樵,以车为载者。过此,车路渐堙。又入一里,夹转而东,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方徘徊问,有负竹而出深丛者,遥呼问之,彼摇手日:'误矣!'问:'岩何在?'日:'可随我出'。从之出,至前停车处,细叩之,其人亦茫然不知,第以为此巾路绝,故呼余出耳。余乃舍而复人,抵其北,复抵其东,共二里,夹环为坞,中平如砥,而四面崖回嶂截,深丛密翳,径道遂穷。然其中又有停车散牛而樵者,其不知与前无异也。余从莽棘中出没搜径,终不可得,始怅然出夹。余观此夹,外入既深,中蟠亦邃,上有飞岩,旁无余径,亦一胜境。其东向逾脊而过,度即舟行所过。东岸有洞累累者,第崖悬路塞,无从着足。然其肺腑未穷,而枝干已抉,亦无负一番跋履也。共五里,仍西南至麒麟村北大路旁,前望隔垅有烧痕一围,亟趋,见痕问有微径,直趋前所觅伐木声处,第石环丛隔,一时莫得耳,余以为此必无疑矣。其时已下午,虽腹中馁甚,念此岩必不可失,益鼓勇直前,攀危崖,历丛。然崖之悬处,俱有支石为梯;茅之深处,俱有践痕覆地,并无疑左道矣。乃愈上愈远,西望南垂横脊,攒石森森,已出其上;东望南突回峰,孤崖兀兀,将并其巅;独一径北跻。二里,越高峰之顶,以为此岩当从顶上行,不意路复逾顶北下,更下瞰北坞,即前误人夹中所云'重崖悬处'也。既深入其奥,又高越其巅,余之寻岩亦不遗余力矣。然径路愈微,西下岭坳,遂成茅洼棘峡,翳不可行。犹攀坠久之,仍不得路。复一里,仍旧路南逾高顶。又二里,下至烧痕间,见石隙间复有一路望东峡上,其迳正造孤崖兀兀之下,始与麒麟人所指若合符节。乃知径当咫尺,而迂历自迷。三误三返而终得之"(《粤西游日)),497-498页)。这一段叙述寻找犀牛岩的经过,三误三返,终于如愿以偿。徐霞客按照当地居民的指点,走到北山脚下,找不到路只好回到大路;时过中午,他不顾误船,也不顾饥饿,又往北面走人山间峡谷之中,问遍所有樵夫,仍不知洞在何处,正在徘徊犹豫时被一位好心的樵夫带出重崖;当得知这位樵夫并不知道犀牛岩时,徐霞客往山北、复又往东走人深树丛林之中,直到道路断绝,丛莽荆棘中反复搜寻,仍无消息,只好再次怅然而出;回到麟麒村北的大路旁,看见前方有一圈烧火的痕迹,急忙前去,见烧痕问有一条小路,正与村民的指点相符合,徐霞客此时虽然饥饿已极,仍鼓足勇气一往直前,又几经攀援登越,终于达到了目的。当游遍"犀牛岩"及崖下之洞后,徐霞客感叹:"洞天福地,舍此其谁?余披循深密,静若太古,杳然忘世。"(499页)在这里,犀牛岩风景怎样似乎已不太重要,徐霞客能不能找到该洞成了读者关注的焦点。读了前面"三误三返"的文字而终于"得之"之后。读者才与徐霞客一起松了一口气。这"三误三返"的经过本身充满了悬念,使平淡枯燥甚至令人懊恼的经历具有了戏剧色彩,同时也反衬了犀牛岩的审美价值,读者对这"来之不易"的"洞天福地"当倍加留意和珍惜。事实上,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就有这样的心理:开始不断为作者的穷途末路担忧;然后为作者的"终得之"而庆幸;最后随着作者的笔欣赏夕阳下的犀牛岩时,则似乎与作者一样,有着艰难过后的疲惫、轻松与欣喜。《游记》中类似这样的"千呼万呼始出来"的描写有很多,它们不仅如实地反映了徐霞客旅游过程中百折不挠的意志,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美学效果,大大增加了游记文字的戏剧效果,不可等闲视为赘笔。

在《游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即对同一事件的叙述前后有矛盾之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后文对前文有补充和修正,典型的例子如静闻去世的时间,崇祯十年十月初八的日记中记载,徐霞客在广西太平府(今崇左县)听一位从南宁崇善寺来的僧人说,静闻死于九月二十八日;同年十二月初十的日记记载,徐霞客回到崇善寺,才知道静闻其实死于九月二十四日,也就是说离他了分别只一天时间。再如,前引"曲靖府受惊"的故事中,徐霞客对习嚣一对夫妇的看法,开始是怀疑,然后是感激,并对自己先前的怀疑感到愧疚、自责。这样,正在经历时蒙在鼓里,而追忆时则已了解真相;了解真相之后,对当时的认识和看法就会有所修正和补充。

第二,以"我"的眼光来裁剪景物、品评人物和事件,使所写之景和所述之事都带有"我"的主观色彩,这缩短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问的距离,容易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但有时也难免带有一些偏见。

景中之"我"。王国维曾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类,简单地说,"有我之境"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观察外物,并将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上去;"无我之境"则是指作者以冷静理智的态度观察外物,外物以其本来面目呈现,作者为外物吸引达到物我一体的忘我境界。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任何艺术作品要达到完全的"无我"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会打下作者思想情感的痕迹。《游记》以第一人称写景、叙事、议论,而且是严格的记实文字,字里行问到处都有徐霞客亲切的身影和声音,如果参照王国维对诗词艺术的划分标准,应该属于比较典型的"有我之境"。

山青水碧,草绿花红,这些自然景物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感受。徐霞客从小酷嗜山水烟霞,对大自然有一份执着的爱,亦即美国学者亨利施瓦茨所说的"自然之爱"。这种"自然之爱"贯穿在整部《游记》之中,无论花开花落还是晨风夕阳,无论崇山峻岭还是溪流洞壑。无不染上了徐霞客强烈的感情。《游记》开篇即是:"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游天台山日记》,1页)在明媚春光之中,徐霞客愉快地踏上旅途,在他眼中,山水风光无不喜气洋洋,这是典型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这一别具特色的开篇为整部《游记》定下基调,美景与深情相结合成为《游记》一大特色,前引在莲花峰顶兴奋得"狂叫欲舞"及在浙江金星峰顶上"与太虚同游"等情形都是典型,再如:

一路由石隙而入,复有二石峰对峙。路宛转峰罅,下瞰绝涧诸峰,在铁船峰两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争雄竞秀,而层烟叠翠,澄映四外。其下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游庐山日记》,32页

余晚停杖雪花洞,有书生鲍姓者引至横突石上,俯瞰旁瞩,心目俱动。忽幽风度隙,兰气袭人,奚啻两翅欲飞,更觅通体换骨矣,安得百丈青丝悬辘轳而垂下也!--《粤西游日记四》,632页五里之云梯杳蔼(自大寺来,约有五里),千秋之鹤影纵横,非有栖霞餐液之缘,谁得而至哉!时已过午,中有云寮,绾钥已久,灶无宿火,囊乏黄粱,无从扫叶煮泉,惟是倚筇卧石,随枕上之自寐自醒,看下界之云来云去。--《粤西游日记二》,447页

前同莘野乃翁由寺入狮林,寺前杏花初放,各折一枝携之上;既下,则寺前桃揖缤纷,前之杏色愈浅而繁,后之桃靥更新而艳,五日之间,芳菲乃尔。睹春色之来天地,益感浮云之变古今也。--《滇游日记六》,923页

引文一是在庐山石门见诸峰竞秀云烟缭绕而耳目狂喜;引文二是在广西会仙山雪花洞因幽风兰气而两翅欲飞;引文三是在广西会仙岩上卧竹石观云飞而感栖霞之缘;引文四是在云南息檀寺睹桃杏争春而叹古今沧桑,都是因景生情,情在景中。

徐霞客曾说:"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游九鲤湖日记》,47页)他以酷爱自然之心,寓目成景;尤其与众不同的是,纵使身处困境,同样可以超然地陶醉于景。在浙江衢县境内,因风向不利而舟行迟滞,晚上泊舟于名不见经传的杨村,徐霞客非但不懊恼,反而能悠哉游哉地欣赏江边的夜景: "江清月皎,水天一空,觉此时万虑俱尽,一身与村树人烟俱溶,彻成水晶一块,直是肤里无间,渣滓不留,满前皆飞跃也。"(《浙游日记》,139页)这里,不止是景物中有"我",而且是"我"与景物融合为一了。《游记》中记载了许多"误走"的故事,徐霞客经常为了某一景点,往返寻觅,如前所述,有时"三误三返"甚至"四误四返",他却从未懊恼,反而为无意中得到"胜境"而庆幸。更有甚者,在"逃命"的紧急时刻仍留意风景,他在云南曲靖府东山为了躲避强盗,慌乱中错顾不定,在"石瓣中宛转取道",仍注意到"其石质幻而色异,片片皆英山绝品",并为"风鹤惊心,不能狎憩而徐赏之"(《滇游日记三》,788-789页)而深感遗憾。而对一些杀风景的人和事,徐霞客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如在云南永昌府(今保山市)卧佛寺,看到殿中有几个儒生和妓女、僧人一起喝酒,他只好快怏离开,晚上睡在寺中,月白风清,但想到洞中有猥亵的浪子,寺中无正派的僧人,犹觉败兴,"恹恹而卧"(《滇游日记十》,1126页)。

事中之"我"。在《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徐霞客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大小各类事件,它们将读者直接引入"我"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从中可以看到另一个充满世俗情感的徐霞客。

湘江遇劫时,船中人皆入水逃命,只有静闻一人冒死救下一些衣物,都被同船的石瑶庭和艾行可的仆人认去,静闻问了一句:"都是你们的东西吗?"石瑶庭即大声斥骂静闻,并污蔑静闻引盗人船,而且想贪污他的箱子。对石瑶庭的无耻,徐霞客愤慨不已:"不知静闻为彼冒刃、冒寒、冒火、冒水,守护此箧,以待主者,彼不为德,而反诟之。盗犹怜僧,彼更胜盗哉矣,人之无良如此!"(《楚游日记》,238页)徐霞客与静闻生死不渝的友情可谓千古绝唱,可是,在徐霞客笔下,这位慈悲善良意志坚强的朋友却并非总是那么可爱,他们之问的关系也并非总是融洽和谐。湘江遇劫之后,静闻主动请求留在衡阳筹措旅资,却"久留而不亟于从事",徐霞客忍不住对他"征色发声";离开衡阳时,他们为了与朋友刘明宇见面,在泥泞黏滑的田埂上赶路,跌倒又爬起,爬起又跌倒,忍不住互相埋怨责骂(《楚游日记》,294,296页);静闻病重不能行走,徐霞客为他重金觅得轿夫相送,轿夫欺负静闻本分老实,不仅以牛车代轿,还将静闻的行囊被褥骗去,徐霞客不禁怒其无能:"静闻虽病何愚至此"(《粤西游日记二》,405页),这些细节不仅真实地刻画出了静闻老实厚道得近乎木讷、愚蠢的个性,也真实地表现了徐霞客"凡俗"的一面。

更为典型的是关于"家书"的记载:"先是俞禹锡有仆还乡,请为余带家报。余念浮沉之身,恐家人已认为无定河边物,若书至家中,知身犹在,又恐身反不在也,乃作书辞之。至是晚间不眠,仍作一书,拟明日寄之"(《滇游日记十一》,1131页)。这段日记写于崇祯十二年七月初一至初三日,这时徐霞客离家已将近三年。据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徐霞客准备西行时曾对家人说:"譬如吾已死,幸无以家累相牵矣";湘江遇盗之后,有朋友劝他返乡,他回答:"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也",其悲壮和决绝几与易水岸边的荆轲相类似。可是,当他远离故乡和亲人、饱尝旅游的苦乐之后,"家"的分量是如此沉重,以至于为"是否要写家书"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费尽周折。他理智地想,自己在外漂泊已久,也许家人认为自己早已不在人世,如果收到书信反而会为自己的安危担忧,于是决定不写。可是,故乡亲人之思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数天之后犹为此辗转难眠,终于还是写了家书。此前在云南鸡足山兰陀寺,僧人弘辨、安仁托顾行转告,第二天是除夕,希望徐霞客早点回悉檀寺,不要让他们牵挂悬望,徐霞客说,"余闻之,为凄然者久之"(《滇游日记五》,917页),这里的"凄然"与"不眠"都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感流露。由于是第一人称叙述,"余念"、"余闻之"等很自然地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问的距离,使读者直接接触到了作者的细致、复杂的内心活动,因而很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不过,既然是"我"的视角,表达的是"我"的感觉和判断,有时就难免带有主观偏见。如,徐霞客记载广西风俗说:"正月初五起,十五止,男妇答歌, '打跋'或日'打卜',举国若狂,亦淫俗也"(《粤西游日记四》,598页),视男女对歌为"淫俗"很明显是一种拘于传统礼教的偏见;再如,《游记》中有许多关于农民武装的记载,其中有一些有严明的纪律,并不扰民,徐霞客则一概视为"盗"、"贼"、"流寇"、"流贼",也典型地反映了其封建正统立场。

旅行家的节奏与"陌生化"效果

《游记》在语言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方位词和地理名词,很少使用形容词,尤其是后期西南之行的游记可以说是洗尽铅华,纯以白描手法如实记录。典型如:夜雨霏霏,四山爱辣,昧爽放舟。西行三十里,午后,分顾仆舟抵桂林,予同静闻从湘江南岸登涯。舟从北来,反曲而南,故岸在北。是为山角驿,地名黄沙。西南行,大松夹道,五里,黄山铺。东面大岭日紫云岩,西面大岭曰白云岩。湘江在路东紫云岩西。又南三里,双桥。有水自西大岭注于湘。又七里,石月铺,其西岭,日黄花大岭。叉西南五里,出山陇行平畴间。又五里,深溪铺。过铺一里,有溪自西大山东注,小石梁跨之,当即深溪也。又一里,上小岭,舍官道。深溪一十里官道至太平铺,又十里至全。右入山。西向大山行。二里,直抵山下,又二里,宿于牛头山冈蒋姓家。夜大雨。--《粤西游日记一》,305页

早餐,随担夫出平坝南门,循西山麓南行。二里,有石坊当道,其南丛山横列,小溪向东峡去,路转西峡入。三里,又随峡南转。又二里,上石子岭,逾岭为石子哨。又七里,过水桥屯。又五里,为中火铺。又二里,西上坳,从坳夹行一里,为杨家关。又西三里,为王家堡,乃南转四里,为石佛洞。洞门西向,不深,有九石佛,甚古。其处西抵大茅河为安酋界,约五十里。又南五里,平坞间水分南北流,是为老龙过脊。又南五里,为头铺。又南二里,西入山坳。逾之,出其西,又南行三里,过一堡。又二里上陇,入普定北门。一歧自东北来者,广顺道;一歧自西北来者,大茅河诸关隘道。普定城垣峻整,街衢宏阔。南半里,有桥。又南半里,有层楼跨街,市集甚盛。--《黔游日记一》,694-695页

既下室中,啜茶果,复继以饼饵,乃随下层引水之木,西一里入一衲轩。延眺久之,又茶而行。西一里,过向从所登顶之坡。横而西,路渐隘,或盘坡嘴,或过峡坳,皆乱砾垂脊,而中无滴水,故其地不能结庐,遂成莽径。二里余,峡坳中有一巨木,横偃若桥。又西里,乃践坡转嘴而上,过野愚静室。又半里,上至白云静室。白云固留,以日暮而去,白云随过体极静室而别。西半里,过一宗静室。傍水又蹑坡半里,逾望台南突之脊,于是瞑色已来,月光渐耀。里余,两过望台西坳之水,又一里,南盘旃檀岭,乃西过罗汉壁东垂,皆乘月而行也。又稍盘嘴而上半里,是为慧心静室,此幻空碧云寺前南突之坡也。余昔慧心别于会灯寺,访之不值,今已半载余,乃乘月叩扉。出茗酌于月下,甚适。此地去复吾先期下榻处尚三里,而由此西下度菁,暗不可行,慧心乃曳杖为指迷。半里,度而上,又半里,登坡,与碧云大路合,见月复如前,慧心乃别去。又西一里,过一静室,乃盘嘴北向蹑坡,则复吾使人遍呼山头矣。又一里,入西来寺。寺僧明空他出,其弟三空,余向所就餐者,闻之,自其静庐来迎。复吾知吾辈喜粥,为炊粥以供。久不得此,且当行陟之后,吸之明月之中,不啻仙掌金茎矣。--《滇游日记十三》,1216页这些游记,的确"如甲乙帐簿,如丹青之画"(钱谦益《徐

霞客传》),只是如实记载行程及一路所见所遇所为所感,几乎没有"结构"和"剪裁"可言,主要句式为:方位讵--动词--地理名词,如:"又两里,过石子岭","又七里,过水桥屯","又一里,人西来寺"等等;有时,连冠词都省了,只剩下"方位词--地理名词",如: "五里,黄山铺"."又五罩.深溪铺","又七里,石月铺"等等;与此相应,写景抒情也惜墨如金,如"瞑色已来,月光渐耀","出茗酌于月下,甚适"等等,这些句子简短斩截,读上去有一种急促之感,耳边似有旅行家的匆匆脚步之声,我们不妨称为"旅行家的节奏"。

徐霞客不仅是旅行家和探险家,还是天才的文学家,这一特殊的身份使《游记》既不同于一般科学家、探险家的考察记录,又不同于一般文士优游山水的游记,正如杨名时在《序》中所说:"霞客之前,境自在天下也,而无人乎知之,无人乎言之;即知而言之,亦举什一于千百而已。设霞客于身到目历之处,惟自知之而自乐之,不以记于书而传于世,人又乌知其有与无耶?"也就是说,徐霞客不仅经历了种种奇异之境,而,生动形象的笔墨准确地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使之昭示天下。因为是写真经历、真感受,与其他山水游记相比,《徐霞客游记》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清新"。

俄国著名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曾提出,文学的功能在于"陌生化"的效果,并以托尔斯泰的小说为例作了具体阐释,他说:"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某物,或者感到某事为初次发生。他故意不用惯常的名称来描写某桩事情的局部内容,而是转而描述其他事情的相应部分"。徐霞客的《游记》虽然不是小说,但作为文学作品,同样具有这种"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不过主要不是一种艺术手法,而是一种独特的经历和经验。比如说,徐霞客记载他在云南鸡足山悉檀寺僧人德充静室旁登险的经历和感受时说:"初虽无径,既得引水之木,随之西行,半里,又仰眺洞当在上,复蹑险以登。初亦无径,半里,既抵岩下,见一木倚崖直立,少斫级痕以受趾,遂揉木升崖。凡数悬其级,始及木端,而石级亦如之,皆危甚。足之力半寄于手,手之力亦半无所寄,所谓凭虚御风,而实凭无所凭,御无所御也"(《滇游日记十三》,1214-1215页)一般文人抒发登高感受时喜欢说"凭虚御风",徐霞客在这里则以切身的经验使人们习以为常的套语"凭虚御风"变得新奇陌生起来,从而使读者获得清新的感受。再如,他描写在云南剑川金华山顶上所见的景色说:"北眺丽江,西眺兰州,东眺鹤庆,南眺大理,虽嵌重峰之下,不能辨其城廓人民;而西之老君,北之大脊,东之大脊分支处,南之印鹤横环处,雪痕云派,无不历历献形,正如天际真人,下辨九州,俱如一粟也"(《滇游日记七》,983页)。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实地考察,不可能有这种高度写实的文字。正因为徐霞客是以敏锐的文字写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很少用套式熟语,所以卷帙浩繁的《游记》处处给人新鲜陌生之感,从而有效地保持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和热情。《游记》中描写了众多的危崖、清溪、瀑布、洞穴等自然胜境,每一处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风光,几乎没有雷同之笔。这里不妨以对洞穴的描写为例。徐霞客曾在同一天的日记中详细描述了浙江金华的朝真、冰壶、双龙三洞:

"朝真洞门轩豁,内洞稍洼而下。秉烛深入,左有一穴如夹室,宛转从之,夹穷而有水滴沥,然穴底仍燥,不知水从何去也。出夹室,直穷洞底,则巨石高下,仰眺愈穹,俯瞰愈深。从石隙攀跻下坠,复得巨夹,忽有光一缕自天而下。盖洞顶高盘千丈,石隙一规,下逗天光,宛如半月,幽暗中得之,不啻明珠宝炬矣。既出内洞,其左复有两洞,下洞所入无几.上洞宛转亦如夹室,右有悬窍,下窥无底,想即内洞之深坠处也。"

"冰壶洞盖朝真下坠之次重矣。洞门仰如张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滚滚不见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其咽喉,忽闻水声轰轰。愈秉炬从之,则洞中之中央,一瀑从空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中耀成洁采。水坠石中,复不知从何流去。复秉炬四穷,其深陷逾于朝真,而屈曲不及也。"

"双龙洞,洞辟两门,一南向,一西向,俱为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阊阖四启,非复曲房夹室之观。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中有两碑最古,一立者,镌'双龙洞'三字,一仆者,镌'冰壶洞'三字,俱用燥笔作飞白之形,而不著姓名,必非近代物也。流水自洞后穿内门而出,经外洞而去。俯视其所出处,低覆仅余尺五,正如洞庭左衽之墟,须帖地而入,第彼下以土,此下以水为异耳。乃解衣置盆中,赤身伏水推盆而进隘。隘五六丈,辄穹然高广,一石板平庋洞中,离地数尺,大数丈,薄仅数寸。其左则石乳下垂,色润幻形。若琼柱宝幢,横列洞中。其下分门剖隙,宛转玲珑。溯水再进,水窦愈伏,无可容入矣。窦侧石畔一窍如注,孔大仅容指,水从中出,以口承之,甘冷殊异,约内洞之深广更甚于外洞也。要之,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奇,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而龙门则外有二门,中有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者矣。"(《浙游日记》,134-136页)

朝真洞千丈顶上透进一缕天光;冰壶洞中央有瀑布从空坠落,珠玑飞溅;双龙洞则石乳森森,流水潺潺,奇形异景,各有千秋。《游记》记载洞穴共357个,其中大多数徐霞客都亲自人洞考察并有详细记载描述。可以说,每一段关于洞穴的记载都新鲜奇异,绝不雷同,因为自然界本来就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洞。

总之,急促的语言节奏和陌生化的表述效果是《游记》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特征,这一特征与徐霞客旅行家兼文学家的独特身份密切相关。

与徐霞客同时代的曹能始在《洪汝含鼓山游记序》中说:"作文,游记最难。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洋洋洒洒,堆故实于满纸,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拘而寡韵,与泛而不切,病则均焉"(《翠娱阁评选曹能始先生小品》卷一)。徐霞客写游记,不是从传志和故事中来,而是真实记录自己的游程和游情,此地游移之彼地游不可,此人游移之他人游更不可。可以说《徐霞客游记》以其准确、自然的笔墨,叙事写景抒情而事真景真情真,克服了一般游记那种"寡韵"和"不切"的毛病。这一点,也许正是《游记》在文学史上最大的贡献。


作为"古今游记之最",《游记》据景直书,大至名山巨川小至沟壑涧洼尽收笔端,将久秘未宣之山川灵异公诸于世,具有很高的旅游学价值;作为亘古罕见的旅行家,徐霞客好游而且善游,创造和实践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旅行方法,对后世旅游爱好者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徐霞客游踪及其记录的景点


徐霞客的朋友文震孟曾称徐霞客为"地行仙人",嘱咐他将游记"汇成《记述》,以导后游,以传千秋"(《寄徐霞客书》)。杨名时《序一》说:"深山大泽,流峙终古,皆天地法象示人之至教,本人生所应穷历;特以手足之力有限,百年之期若瞬,势弗能亲至而目见。得斯书也,苟力所可至,境所适逢,固可展卷披对,按所已经者以为程;而所未能至者,亦可以心知其概,如涉其境焉";《序二》又说:"夫造物之奇闼,恒有待而发,亦有待而传。有是境而人不知,则此境为虚也矣。游是境而默不言,则此游为虚矣。霞客之前,境自在天下也,而无人乎知之,无人乎言之;即知而言之,亦举什一于千百而已。设霞客于身到目历之处,惟自知之而自乐之,不以记于书而传于世,人又乌知奇有与无耶"?这些都强调了《游记》的导游作用。事实上,在明清时期,《游记》主要是作为具有导游意义的著作为世人所重,不过多是置于案头,朝夕"卧游",正如徐霞客族孙徐镇说:"名人巨公,莫不乐购其遗编,当卧游胜具。"

徐霞客旅游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记程,亦不记年"(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只要听说哪里风景独特,就是再偏僻再危险也要想尽办法前去游历。对漏游的地方,会设法补游;对匆匆走过的地方,会设法重游。有时对同一景点,选择不同的季节反复去游;有时走错了路,几次往返,又累又饿,也不后悔不气馁,反而为意外发现美景而庆幸。这样,徐霞客不仅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还游历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奇沟幽壑。

我国古代的游记,有的只是辑录图经志籍上的资料,与事实有出入;有的只是选取部分景物,借景抒情;有的是事过境迁之后的追忆,记其大略。徐霞客所记,一则为亲身所历、亲眼所见;为当下记录;三则力求具体详尽,除了风景名胜之外,还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文物古迹、传说故事、民俗风情等,因此,既真实可靠又引人人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指南。

天台山、雁荡山、白岳山、武夷山、庐山、嵩山、恒山等名山大川,虽然为世人所熟知,徐霞客的《游记》仍提供了许多重要内容,如:对于黄山天都峰和莲花峰的高低旧时向无定论,一般书上多说天都高于莲花,徐霞客第二次游黄山时,与僧人凌虚一起登上莲花峰顶,发现天都峰俯首屈居;世传雁荡山有剑泉,寺僧告诉他:"在龙湫上,人力鲜达",霞客先后实地寻访三次而未得,因此得出结论:"沦没已久"(《游雁宕山日记后》,105页);关于庐山主峰向无定论,明代扬州人桑乔常在《庐山记事》中甚至提出"山无主峰"的观点。徐霞客不仅明确提出"汉阳为庐山最高顶",而且攀援茅草荆棘登上了汉阳峰顶,亲身体会了"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游庐山日记》,35页)的情景。现代测绘成果表明,汉阳峰海拔1473.8米,确为庐山最高峰。而徐霞客是古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汉阳峰是庐山主峰的人。更重要的是,徐霞客的精彩描绘使江山胜景如在目前,如他对雁荡山灵岩寺的描绘:"灵岩寺四周绝壁合围,摩天劈地,从曲折的小道进去,似乎到了另外一个广阔的世界。灵岩寺居中南向,后面是屏霞嶂。屏霞蟑顶部平整而色紫,高数百丈,宽亦与高相等。屏霞嶂最南,左边是展旗峰,右边是天柱峰。在屏霞嶂右侧与天柱峰之间,有龙鼻水。其出水洞穴从岩石缝隙一直向上。洞穴内岩石都呈黄紫色,惟独缝隙口有石纹一缕是青红色且润泽光滑,很像鱼鳞龙爪的样子。从洞顶向洞底,像鼻子一样垂下一端,鼻端孔仅可容指,水从里面滴下来注入石盆中。这是屏霞嶂右侧第一奇景。屏霞嶂西南面石独秀峰,小于天柱峰而高锐不相上下。独秀峰之下是卓笔峰,高度有独秀峰一半,而尖锐则与独秀、天柱一样、南面山坳有小龙湫轰然下泻,隔着小龙湫与独秀峰相对的是独女峰。峰顶春花盛开,好像玉女头上插着发簪。从这里经过双鸾峰,即可到天柱峰顶。双鸾峰为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很像身穿袈裟、俯首弯腰的僧人。在屏霞嶂左侧与展旗峰之间,最前面是安禅谷,它就是屏霞嶂的下岩。东南为石屏风,形态像屏霞嶂,高度和宽度都为屏霞嶂的一半,正好插在屏霞嶂的尽头处。石屏风顶上有'蟾蜍石',与屏霞嶂侧面的'玉龟'相对。从石屏风往南,在展旗峰侧面的皱褶中,有小径直通峰顶,石磴尽处,有石门坎阻隔着。从石门坎往外看,下不见地,上嵌崆峒。外面有两个圆孔,侧面有一个长孔,光从这些孔穴中射进来,别是一种境界,这就是天聪洞,它是屏霞嶂左侧第一奇景。尖锐的山峰重重叠叠,左右回环相望,奇巧之景层出不穷,真是天下奇观。而小龙湫的水往下流经天柱峰和展旗峰,有桥横跨溪流之上,正与灵岩寺的山门相对。石桥外面,可以看见含珠岩在天柱峰山麓,而顶珠峰在展旗峰之上。这又是灵岩寺的外景了。"这一段文字,将"天下奇观"灵岩寺的远近风景错落有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可供心仪者"卧游",又可作亲临其境者的"导游"。类似这样的描写在《游记》中可说是俯拾皆是。

有学者统计,徐霞客共考察记录地貌类型61种,水体类型24种,动植物170多种,名山和有名山峰1259座,岩洞、溶洞540多个;在他所记载的景点中,有50多处现在是县级以上的风景名胜地,有50多处设有旅游和文物管理机构;在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他到过的有25个,其中,恒山、五台山、华山、洛阳龙门、嵩山、武当山、黄山、庐山、杭州西湖、富春江、雁荡山、武夷山、衡山、桂林漓江、黄果树瀑布、大理等26处有考察记录,北京、泰山、普陀山、太湖、苏州园林、九华山、罗浮山、峨眉山、三峡等9处未留下游记(傅宗科、郭金风:《开展徐霞客游踪旅游初探》,收入《千古奇人徐霞客》)。在《游记》中,与名山大川相比,更多的是人迹罕至、名不见经传的景观。这些地方"远既莫闻,近复荒翳,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有不少连地方志都未提及,是徐霞客第一次将其公诸于世,并品评鉴赏,为后世旅游者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对现代的旅游开发业仍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明清时期,人们对徐霞客大多只能仰慕,面对案头《游记》"卧游"。20世纪20年代我国近代地质学开创者丁文江先生曾在滇东、滇北考察200多日,随身携带《游记》,证之以所见所闻,"惊叹先生精力之富,观察之精,记载之详且实"(《重印徐霞客游记及新著年谱序》),此后不断有学者以《游记》为指南,沿着徐霞客的游踪进行旅游和科学考察。傅宗科、郭金风先生曾追随徐霞客的游踪旅行考察4年,并专门撰文讨论"开展徐霞客游踪旅游"的问题,对《游记》中的路线略作整理,设计了16条可供参考的旅游路线,分别为:浙东景区;浙中景区;五台山、恒山相连的名山区;嵩山、华山、武当山的山岳景区;黄山、齐云山、庐山名山景区;江西、闽北不同类型的丹霞地貌区;湖南二山三市相连属的景区;桂林、阳朔、灵渠山水溶洞景区;柳州、融水石灰岩溶洞景区;南宁、左江、上林三里的峡谷风光和岩溶区;桂平、玉林、北流、容县相连属的景区;宜山、河池、南丹城镇景观变化型景区;贵阳至关岭的溶洞、瀑布为主要内容的风景区;昆明、曲靖风景区;大理、丽江、鸡足山山水名胜和民族风情风景区;保山、腾冲以高山峡谷、火山遗址、温泉群落为主要内容的风景区等等,这些风景路线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风貌①。此外,也有学者专门研究某一地区的随踪旅游,如:杨载田认为,徐霞客当年旅行考察过的"衡阳(衡山)--永州--九嶷山--郴州--衡阳"这条环闭式路线是现代旅游业的最佳路线,它将衡阳、祁阳、永州、道州、郴州、耒阳等古城,衡山、阳明山、九嶷山、苏仙岭等名山,潇水上游的双牌水库、欧阳海灌区、耒水上游的东江水电站等大型水体,浯溪碑林、"道江林"一带的岩溶山水、南岭山区的瑶寨风情等连成一线,尽收湘南自然、人文风光之精华。而且地处"大桂林"、"大广州"、"大武汉"(长江三峡)等旅游热区热线的辐射交叉地带,又有京广、湘桂等铁路,"107"、"332"国道以及衡阳的民航班机,"湘、潇"水上航运线等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网,把环闭线上各景区、景点,以及广州、桂林、长沙、武汉等经济中心连成一体,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和客源市场的优势②。

事实上,徐霞客笔下的景物,有的因年代久远,沧桑变迁,已经湮废;有的因交通不便,至今仍人迹罕至;有的虽近在城郊,亦有待开发。但是,也有一些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如:徐霞客曾在嵩山十里悬溜的山谷,已建成了登山的青石板路;徐霞客曾考察过的庐山石门涧,修建了以"霞客路"为名的山石级道;在荒山森森虎狼出没的广西勾漏洞,也已经建成三洞连通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总之,《徐霞客游记》对众多景点的记载,不仅具有导游的意义,而且对现代旅游开发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徐霞客的旅行方法


现代旅游学认为,旅游有六大要素,即"行、吃、住、游、购、娱",它们在《徐霞客游记》中都涉及到了。对徐霞客的旅行方法,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点。

其一:结伴而且"重"装而行。

钱谦益《徐霞客传》说徐霞客之游,"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模被,不治装,不裹粮",这一影响甚广的说法其实并不符合事实。一般情况下,徐霞客出游,不但是结伴而行,而且是"重"装而行。

徐霞客早年游名山大川,大多有亲朋好友相伴,如第一次游天台山有僧人莲舟同行;第二次游天台山和雁荡山有族兄徐仲昭同行;游安徽的白岳山、黄山及福建的武夷山有岳家叔翁许浔阳同行;游江西庐山有族兄徐雷门、徐白夫同行;游福建九鲤湖有族叔徐芳若同行。后期的西南之行,起程时就有固定的旅伴静闻和尚,还有两个仆人王二和顾行。王二不久即逃跑,静闻和顾行则与徐霞客一起,历尽艰难困苦,虽然后来静闻半途病逝,顾行临终脱逃,未能善终,但是,他们两人还是给了徐霞客很大的帮助,都是不可多得的旅伴。除了亲朋好友和静闻、顾行等人外,徐霞客的旅伴中还有其他许多邂逅的僧道和野老村夫,有时候随游者甚至达数十人之多。

对徐霞客来说,旅伴的意义主要有两种:一是精神上的共鸣;二是生活上的互助。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许多与旅伴"奇景共欣赏"的动人场面,如:游黄山光明顶时与族叔浔阳"踞大顶相对,各夸胜绝"(《游黄山日记》,20页);游雁荡山天聪洞时在圆洞中"呼仲昭相望而语"(《游雁宕山日记后》,100页);


游江西永新境内的山洞时,日暮时分在山峰上"与静闻各踞一石,出所携胡饼啖之"(《江右游日记》,191页);在桂林城北山顶的静室里,"与静闻解衣凭几,啖胡饼而指点西山,甚适也"(《粤西游日记一》,325页);游云南清碧溪时在潭边与何巢阿父子"相叫奇绝"(《滇游日记八》,1012页)等等,在这些场面之中,不仅有"游"之乐,更有与志趣相投者"同游"之乐。

在旅途尤其是晚年的西南之游中,苦难重重,旅伴之间的互助也就格外重要。徐霞客一路上对静闻和仆人顾行都很照顾,与此相应,静闻尤其是顾行也给了徐霞客巨大的帮助。静闻虽然精力和旅游经验都不如徐霞客,却一直尽最大的努力配合、帮助徐霞客。他经常克服种种困难,陪徐霞客一起攀岩钻洞;如前所说,在湘江遇劫的时候,他甚至不顾生命危险为徐霞客及其他人从匪徒的刀剑之下抢救行李和粮食。与静闻和其他旅伴相比,顾行对徐霞客的帮助应该是最大的。一路上,顾行几乎包揽了起居饮食、采购联络以及看管、押运行李等所有杂事,甚至在重病之中都强撑着尽仆人的本分。在旅途中,顾行奉徐霞客之命,或殿后,或前导,或同游,或静候,从无怨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关键时刻,顾行能以实际行动支持主人的探险。例如,在湖南游麻叶洞时,当地人以为洞中有神龙和精怪,谁也不愿意做向导,好不容易出高价请到一个人,可是当他得知徐霞客只是一介儒士而非法师时又临阵退缩了。这时,只有顾行毫不犹豫地与徐霞客一起各持火炬,"蛇伏以进"(《楚游日记》,217页)。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早已超越主仆关系而成为患难与共的朋友。《游记》中多次写到,徐霞客和顾行小别重逢,见之跃然、欣喜万分。正因为这样,顾行后来的脱逃,给徐霞客的打击也就特别沉重。

除了旅伴之外,徐霞客还经常雇佣挑夫,一般是一至二人,有时是三人。这足以说明霞客之游不但"治装",而且是"重装"。所带物品主要有八类:食品、生活用品;书籍、资料;书信、文稿;碑刻拓片;所受赠品;沿路所购之物;诗文、游记,等等。

生活用品和食品。

生活用品主要有被褥、被单、四季衣服、鞋袜、炊具以及铁针、锡瓶、竹筒等,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途中还得不断补充,如湘江遇盗之后,徐霞客接受了镇江人陆万里赠送的"衣袜裤履";在云南晋宁,又接受了州守唐玄鹤赠送的棉被、棉袄和夹裤。从《游记》看,徐霞客一行经常是自己烧饭煮粥,所以米是随身之物。此外,还不时带有冻米、胡饼、粉糕、酥饼等干粮,笋脯、香蕈等蔬菜,还有酒和茶叶以及各种果品等等。

书籍资料。

徐霞客旅游行装中最具特色的也许是这一类,他随身带着大量的书籍和其他文字资料。书籍主要是地方志和其他有关地理学著作。在湘江遇盗时丢失的志书就有三部:《大明一统志》、《名胜志》、《云南志》;另有《衡州统志》被静闻保存下来。其中,《大明一统志》即有90卷,是当时的全国通志。

徐霞客的族兄徐仲昭曾说,徐霞客"性酷好奇书,客中见未见书,即囊无遗钱,亦解衣市之,自背负而归。今充栋盈箱,几比四库,半得之游地者"(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徐霞客每到一地,都要探访书肆,倾囊购买所需要的图书,并且向朋友或官府打听和借阅地方志书,有时还利用休息时问尤其是不宜出游的阴雨天读抄借来的书籍。抄录的资料当不在少数。

这些书籍资料给徐霞客的旅游和考察提供了方便和帮助,他往往是参照志书做实地考察,又通过实地考察对志书上的一些错误、含糊的内容进行分析、补正,如在湖南宁远县境内,他按志寻找"石柱",遍问行人,莫知所在,经考察,徐霞客得出结论: "志所称石柱,即碑所称北柱无疑矣"(《楚游日记》,275页)。《游记》中经常可以看到"《府志》云"、"《郡志》云"、"志日"等字样,明确提到的志书除了《一统志》等4种外,其他还有18种:《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桂林掌故》、《桂林胜迹》、《西事珥》、《百粤风土记》、《百粤志》、《广西府志》、《南宁郡志》、《都匀府志》、《寻甸府志》、《晋宁州志》、《大理郡志》、《永昌志略》、《腾越州志》、《腾永图说》等。如前所述,这些志书中,徐霞客随身带过的至少有《一统志》等4种,另外,《桂林掌故》、《桂林胜迹》、《西事珥》、《百粤风土记》等4种是在桂林书肆购买的,当然也得带着。

书信文稿。

徐霞客随身所带的书信有三类:一是朋友给他的书柬,如文震孟、黄道周、钱谦益等人给他的手函。这是珍贵友情的见证,徐霞客将其带在身边,随时展阅。二是朋友们为徐霞客所写的推荐信,如陈眉公给丽江木太守及鸡足山两位寺僧的信。"因友及友",徐霞客带着这些推荐信去找朋友的朋友,得到了许多帮助。三是朋友托徐霞客捎带的家信。除了书信之外,徐霞客还带着他人的一些文稿,如西行带着陈眉公送给丽江木太守的"叙稿";还带着张守琏的手稿《南程续记》。这些都在湘江遇盗时丢失了,徐霞客对《南程叙记》的丢失尤其感到痛惜,在日记中连续三次写道,"其家藏二百余年,而一人余手,遂罹此厄,能不抚膺":"其族人珍藏二百余年,予苦求得之。真可惜也":"所惜者唯张侯《南程》一纪,乃其家藏二百余年物。"

碑刻拓片。

徐霞客随身带着家藏的《晴山帖》6本,以便随时观读并供各地朋友欣赏。在旅途中他还不断抄录、誊录或摹拓有价值的碑刻。

赠品。

徐霞客在旅行途中不时受到老友新朋的慷慨馈赠,赠品中有旅资、食品、衣物、被褥,还有绸布、纸笔等等。

诗文、游记。

早在湘江遇盗时,徐霞客的行装中已有《游记》合刻10本,在以后的行程中,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写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一些研究成果。现存《游记》近70万字,有93%写于后期的西南之游。这些日积月累、卷帙浩繁的"游记"是徐霞客的心血,在行装中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和保护。除了"游记",还有一些专题论文和与朋友唱和的诗文。

沿途所购的物品。

徐霞客早年出游时,经常带回一些奇花异草珍果送给年迈的母亲做礼物。在西游途中,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有时也买一些特产,或采集一些标本,如:贵州的"蓝纱",桂林的"石头",云南的"大理石"。西游归来,他在病榻上还与孙子们一起摩挲玩弄从云南带回来的大理石、奇树、虬根等等。

上述八类物品加在一起,徐霞客行装之"重"可想而知,不得不雇佣数名挑夫。有一次找不到挑夫,他只好与顾行一起抬着行李走。当然,他不可能带着这么沉重的行囊去登高探幽,往往是将行李寄存在旅店,他与旅伴一起出游;有时,则让旅伴如静闻、顾行守候,他独自一人出游;有时,又让旅伴押运行李随后或先行,他独自去某地游览考察一阵,再在约定的地方相会。这种情况下,倒也说得上是"不治装,不裹粮"。

结伴而行,美景当前,有人共赏;困难之中,有人互助,因此不失为旅游的好方法。至于重装而行,则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携带炊具、粮食和被褥等,是因为当时旅游业不发达,很多时候,都得靠自己解决食宿,所以不得不这样做;携带书籍、资料,购买特产,采集标本等,则对今天的旅游爱好者尤其是科学考察工作者仍有启发意义。.其二:请人导游。

徐霞客在旅游考察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图经方志的帮助,另一方面不断向人打听,有时甚至不惜重金雇请向导。概括起来,徐霞客的向导主要有三类:一是僧道;二是当地居民;三是邂逅的路人。

僧道。我国古代的佛道寺观,多位于山林丘壑之间。徐霞客在旅游途中,结交僧道无数,虽然偶有恶人,但绝大多数都是慈悲为怀,给了他难能可贵的帮助,其中不少人为他指点山水幽秘或胜迹,甚至亲自做向导。如,游湖南九疑山有明宗和尚导游;游江西庐山有僧人容成导游;游江西宝圭有"道者"导游;游云南腾冲石城有老僧沧海导游,等等,一路上为徐霞客砍木通道、指点迷途的僧道可以说不胜枚举。

当地居民。徐霞客途中借宿,往往与主人家叙谈山水,得到指点。有时候,主人或其亲属、乡亲会热心地充当向导。如:在广西大鼻山,寄宿刘姓人家,刘氏兄弟都是快80岁的老人,第二天刘的孙子为徐霞客做向导。在广西辰山,住在离山最近的王庆宇家,王氏母子盛情相待,甚至撤下自己的蚊帐给徐霞客主仆;徐霞客游青珠洞,王庆宇扛着梯子拿着火把做前导,并有同族数十人不约而随。在云南玛瑙山,徐霞客住在朋友马元中的兄长马元康家,受到殷勤款待,马元康亲自带他参观挖凿玛瑙的现场,并让幼子做向导,陪他游水帘洞。

邂逅的路人。徐霞客旅游途中,经常主动结识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有些就临时充作向导。如在广西桂林曾公岩,徐霞客伫立桥上,看到山涧中有一个人在洗衣汲水,就主动询问,可不可以溯涧水人洞,此人告知,由水洞的上面可以进去几里,洞中的奇特景致比外面要多一倍。徐霞客即请此人为向导。再如,在广西融县,徐霞客往返折腾了四次,都未能找到去铁旗岩的路,后来遇到一个钓鱼的小孩,于是请他做向导。有时候,徐霞客甚至就守株待兔,在路旁"等"向导,如:在湖广江华浪石寺,徐霞客为了找人带他游莲花洞,就在路边等候,等了很久,才等到一个人,于是就请他做向导。在邂逅的导游中,以樵夫为多。樵夫不仅熟悉山形地貌,而且大多淳朴热情,甚至为徐霞客的精神所感动,主动充当向导。如,在云南点仓界第一峰龙首关,徐霞客遇到一群樵夫,其中一个人说,附近有古佛洞景色奇异,但是悬崖隔绝,没有人引路不行。另一位老者见徐霞客不畏艰险万里前来,当即表示愿意做向导。

徐霞客一路所请的向导,大多是义务的;也有少数接受了徐霞客的一些零钱杂物;极个别的则是重金雇请来的,如在湖南九疑山,徐霞客想找人带他游三分石。当地人告诉他,三分石很远,而且周围居住的都是瑶族人,必须找瑶族人作向导才行。于是,徐霞客只好重金雇请一位姓刘的瑶民作向导。

《孙子?九地篇》说:"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充分说明了向导的重要意义。徐霞客深明此理,他利用各类向导的作用,不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其三:山水之游与人文之乐相结合。

徐霞客在旅途中,除了探访自然界的种种胜景之外,还常常吟诗、作文、对弈或品玩丹青丝竹,充满闲情雅趣,使自然之胜与人文之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诗文。徐霞客一生除了《游记》之外,还有大量诗作,徐仲昭曾为其编过诗集,可惜未能传世。现存诗38首,大都写于旅游途中,有些是亲友酬和之作,有些是记游之作。前者如《赋得孤云独往还五首有序》,作于崇祯五年秋。当时徐霞客与黄道周一起泛舟太湖,在湖光山色中即席分韵,共赋"孤云独往还"。徐霞客诗先成,而且意境高妙,令黄道周赞叹不已。后者如《吟白崖堡南岩》:"洞门千古无人到,古于虬藤独为谁?投杖此中还得杖,三生长与菖坡随。"这首诗为广西白崖堡南岩之洞而作,是《游记》中记载下来的惟一完整的记游诗。此外,《游记》还留下了许多关于诗作的线索,有的记载了一些散旬,如在湖南衡阳,夜宿新塘听幼童哭泣,怜而赋诗,有"萧管孤舟悲赤壁,琵琶两袖湿青衫","滩惊回雁天一方,月叫杜鹃更已三"之句(《楚游日记》,234页);但更多的则只留下了诗题或只提到了诗,如"为贯心书《五缘诗》及《龟峰》五言二首,《赠别》七言一首"(《江右游日记》,15`0页),"作《误入山村诗》及《村妇留别》二绝句"(《粤西游日记二》,451页),"留二诗于山"(《滇游日记九》1078页),"坐竞日,贳酒移肴,为联句之饮"(《滇游日记十一》,1154页)等等。至于徐霞客在云南为丽江木太守整理文集,为太守之子修改文章并写作范文,早已成为汉族和纳西族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据薛仲良先生统计,《游记》中可查到诗题线索27处,共67首④。

徐霞客在西游途中,以诗文会友,得到了许多帮助。在广西向武州驿站,徐霞客身体病弱,需要轿夫,但当地人刁滑顽固,不供奉官差,情急之中,徐霞客投诗给素昧平生的州官黄绍伦。黄绍伦得诗之后,立即送来和诗,并蔬菜酒肉。接连数日,殷勤挽留并热情款待,不断赠钱、衣帽裙裤、银镯等礼物;还主动为徐霞客筹划前行路线并写介绍信,临别又派人远送。这是徐霞客主动投诗求助,也有被人强索诗文的尴尬事,如:在广西都结州,徐霞客没有脚夫没有饭食,役吏甚至将马牌掷还,让他出示文章。他只好给了一首诗,役吏才将名帖送进去。过了很久,役吏带回名帖,传令以"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亦(必有德)"为题作文,徐霞客觉得很无聊,但不得不"漫书一文"。文章换来了鸡酒米肉,但却再一次要求以"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为题作文,徐霞客也不得不再次挑灯书写(《粤西游日记三》)。这一段"索文"的故事令人啼笑皆非,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南边地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渴慕之心。

书画。徐霞客在西游途中,随身带着家藏的"晴山堂帖"以便自赏并与友人共赏。他在爬山涉水之余,常常与友人一起鉴赏、品评书画。如:在广西向武州,徐霞客为了表示谢意,特意拿出黄道周的石刻和文震孟的亲笔字供黄绍伦欣赏,黄绍伦则领徐霞客观赏钦赐的匾额;在昆明,徐霞客与严似祖一见如故,亦出示《石斋诗帖》及各位朋友的亲笔信,让严似祖秉烛欣赏至深夜(《滇游日记四》,870页)。在云南浪穹,徐霞客看到了何巢阿珍藏的黄山谷真迹和杨升庵手卷(《滇游日记七》,993页)。在云南永昌,徐霞客看到了闪太史珍藏的董太史书画(《滇游日记十一》,1153页)。徐霞客第二次到鸡足山悉檀寺时,僧人体极邀请他去南楼坐谈,展出了巡按朱太贞、巡抚谢有仁所写的诗卷,该寺僧人大力\本无、野愚所保存的诗跋,昆明人程二游的诗画图章,章他山、陈浑之、陈恒之的诗文等等,已类似现代的书画展览,他们一起玩赏了好半天。

音乐。《游记》中与音乐相关的记载不是很多,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云南晋宁,徐霞客准备离开时,知州唐元鹤说:"这几天因为歌童去看病还没有回来,不能痛快地饮酒。我派人去省城叫他来为您送别,您一定要稍稍等候。"一向步履匆匆的徐霞客竟然等了五六天,才与唐元鹤等诸多朋友"具酌演优"而别;在云南昆明,徐霞客准备继续西行,金公趾等友人在筇竹寺为他饯行,不但特意请了歌伎,朋友们也"各歌而称觞",金公趾甚至比歌伎唱得还要好。大家一起饮酒唱歌,直到二更方散(《滇游日记四》,834,869页)。在云南浪穹,土巡司尹忠及其岳父吕梦熊苦留霞客。一日,吕梦熊宴请张氏两公子,客人离去之后,又洗杯更盏,特意安排乐人为徐霞客表演胡人歌舞"紧急鼓"(《滇游日记八》,1000页)。最富诗意的是何公子"抚琴"的故事。一天,徐霞客与何巢阿的两个儿子抱琴出游,洗完温泉之后弹琴小饮,日暮方返。何巢阿的长子不仅擅长文章辞藻,而且精通弦管之乐。在回家路上,他抱琴迎风而行,让急迫的西风来拂拭琴弦,其声冷冷。徐霞客说,这种"山水之调,更出自然也"(《滇游日记七》,993页)。何公子"以风韵弦",徐霞客解"山水之调",可谓高山流水,千古韵事。

围棋。围棋俗称"云子",源于云南。徐霞客明确介绍说:"棋子出云南",且"以永昌者为上"(《滇游日记十一》,1137页)。从《游记》中可以看到,徐霞客不仅是棋迷,而且称得上是高手。关于"手谈"、"对弈"的记载有很多。典型的如:在向武州,与黄绍伦首次见面即"布局手谈,各一胜负",几天之后"复人见黄君手谈";在都结州,徐霞客与姓农的州主先是论文,然后"布局手谈"(《粤西游日记三》,537,541,561页);在晋宁州署,徐霞客与朋友们连续"手谈"三日(《滇游日记四》,829页);在永昌玛瑙山,徐霞客与棋局中的高手马元康对垒终日,第二天又接着布局(《滇游日记十一》,1137页)。

琴棋书画,向为文人雅事。徐霞客在旅游途中,不失文人本色,在艰苦爬涉之余,以雅趣雅韵自我娱乐并广交朋友,将旅游与文化娱乐很好地结合起来,至今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以旅游开发来带动娱乐以及吃、住、行、游、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山区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更是现代旅游业的热点之一。


_游天台山日记浙江台州府

【提要】天台山,位于浙江东部天台县北,为东北--西南走向,南连仙霞岭,北对舟山群岛。为甬江、曹娥江和灵江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吴善蔷喜裴蔷岩构成。群峰争秀,飞瀑如练。有华顶、赤城、琼天台山由花岗岩构成。群峰争秀,飞瀑如练。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胜,其中尤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

徐霞客曾先后两次游天台山,第一次始于癸丑(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三月三十日,止于四月初八日,历时九天。第二次始于壬申(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三月十四日,止于四月十八日。其间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六日去雁荡山游。《游天台山日记》记第一次游。

这篇游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该记基本上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炼形象,从此篇我们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原文】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地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歧,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就石梁道。

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饭后,雨始止。遂越潦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烨烨,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瓮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问,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极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暝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问。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流下坠,雷轰河陵,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人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乃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入国清,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抵桐柏,则翠壁、赤城,可一览收矣。"

初五日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萦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围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蓊苁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日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崖顶上,对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蝗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逼身而过,神魄为动。自寒岩十五里至步头,从小路向桃源。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竞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反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初七日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V1渐夹,有馆日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呜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出饭馆中,循坞东南行,越两岭,寻所谓"琼台"、"双阙",竞无知者。去数里,访知在山顶。与云峰循路攀援,始达其巅。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双阙所夹而环者,即为琼台。台三面绝壁,后转即连双阙。余在对阙,日暮不及复登,然胜已一日尽矣。遂下山,从赤城后还国清,凡三十里。初八如国清,从山后五里登赤城。赤城山顶圆壁特起,望之如城,而石色微赤。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所谓玉京洞、金钱池、洗肠井,俱无甚奇。

【译文】

癸丑(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三月三十日从宁海县城出西门,天空云雾消散,阳光灿烂,人的心情、山崖风光都喜气洋洋。走了三十里,到达梁隍山。听说这里沿途有老虎出没,一个月里伤了几十个人,于是就地投宿。

四月初一早晨下雨。前行十五里,来到岔路口,勒马向西朝天台山走去,天色逐渐转晴。又走十里,抵达松门岭,山高路滑,只好下马步行。从奉化到此地,虽然越过几座山岭,但都是沿着山脚行走,现在要曲折盘旋往上攀登,都是行走在山脊上。不过,雨后新晴,泉声和山色不断变换,翠绿丛中杜鹃怒放,相互辉映,令人忘却攀登之苦。又走十五里,在筋竹庵吃了饭。山顶遍种麦子。从筋竹岭南行,是通向国清寺的大路。恰好有国清寺的僧人云峰一起吃饭。他说从这里到石梁,山势险恶,路途漫长,不便携带行李,不如轻装前往,而将行李放在国清寺等候。我认为有道理,就让挑夫挑着行李跟随云峰去国清寺,我与莲舟上人一起前往石梁。走五里,过了筋竹岭。岭旁有许多矮松树,树干苍老弯曲,枝叶青翠秀丽,都像城里人家的盆栽。又走了三十里,抵达弥陀庵。高岭上下参差,深山荒凉静寂。[担心猛虎藏身,所以草木都被烧掉了。]泉流轰鸣,山风动荡,路上行人绝迹。弥陀庵坐落在万山之坳中,道路荒芜而漫长,到弥陀庵恰好走了整个路程的一半,这里可以食宿。

初二日午饭后,雨才停止。于是趟过积水攀登山岭,山溪石岩逐渐幽寂。走了二十里路,日暮时分抵达天封寺。睡在床上想着明天早晨攀登峰顶的事,心想如果有缘则会天晴日朗,因为连日来都是晚上转晴,没有一天是早晨睛朗的。五更时梦中醒来,听说满天明星,高兴得不能人睡。

初三日早晨起来,果然阳光灿烂,决定向山顶进发。上行数,到达华顶庵;又走三里,到达快接近顶峰的太白堂,沿途都没有值得观赏的景物。听说太白堂左下方有黄经洞,于是从小路走。走了二里,朝下看见一块很突出的大石头,觉得很是秀丽。走近一看,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僧人结庵于黄经洞前,怕风从洞中吹出来,就用石头砌堵洞门,不禁大为惋惜。再往上回到太白堂,沿着山路登上最高峰,只见山顶荒草杂乱,山高风寒,草上结有大约一寸厚的冰霜;而四周山峦回环掩映,满眼鲜花绿树,玲珑葱翠。山脚山花盛开,山顶反而不见春色,大概是山高气温低冷造成的。

仍旧回到华顶庵,经过池边桥,翻越三座山岭,只见溪流萦绕,山势回环,树木森森,岩石清丽,一转身即有一奇景,让我心满意足。走了二十里,经过上方广,到达石梁,在昙花亭拜佛,无暇细看瀑布。往下走到下方广,抬头仰观从石梁飞挂而下的瀑布,恍惚高在天际。听说断桥、珠帘风景更妙,僧人说饭后再去还来得及打个来回,于是由仙筏桥向山后进发。翻过一岭,沿着山涧走八九里,见瀑布从石门倾泻而下,转曲成为三级:上层为断桥,两块巨石倾斜而相联结,水流碎裂迸窜其间,转而汇入深潭;中层也有两块巨石像门一样对峙,水流被门约束,流势汹涌;下层潭口颇为宽阔,倾泻处有如门坎,水流从坳处斜涌而下。三级都高达数丈,都极尽神奇。但水流顺台级而下,宛转曲折处为山崖遮蔽,不能一览无余。又走了一里多,是珠帘水,水流倾泻而下的地方很平坦开阔,水势散漫和缓,滔滔汩汩。我光着脚跳进草丛之中,拉扯树木攀登崖石前行,莲舟上人不能随从。直到暮色笼罩,方才返回。在仙筏桥上停下脚步,只见石桥犹如彩虹横卧天空,飞瀑则宛如霰雪四处喷溅,几乎不想睡觉。初四日天空与山峦一样碧如青黛。顾不上吃早饭,就沿着仙筏桥登上昙花亭,石桥就在昙花亭外。石桥宽一尺多,长达三丈,架在两山坳之问。两股飞瀑从亭左边流来,到桥边汇合成一股急流飞坠而,有如雷声轰鸣,又如河堤坍塌,高达百丈以上。我从石桥上走过去,向下俯视深潭,毛骨悚然。走过石桥,就被大石所阻隔,不能走到前山,于是又返回走。经过昙花亭,进入上方广寺。顺着寺前的溪水,再次爬上阻隔前山的大石上面,坐下来观赏石桥。因为下方广寺的僧人催促去用饭,才起身离开。吃过饭后,走了十五里,抵达万年寺,登上藏经阁。阁有两层,存有南北佛经两藏。万年寺前后有很多古老的杉树,都是三人合围的粗干,鹤群在树上筑巢,鹤声嘹亮清远,也是深山中一种清雅之声。这天,我原想去桐柏宫,寻觅琼台、双阙胜景,因路多岔道,于是计划去国清寺。国清寺离万年寺有四十里路,途中经过龙王堂。每走下一座山岭,我都以为已经到了平地,等到走下好几重山岭,下坡的态势还没有停止,这才感觉到华顶峰之高,离天不远!日暮时分,进入国清寺,与云峰相见,就像遇见久别的朋友,于是和他商量游览奇景的顺序。云峰说:"名胜没有比得过寒岩、明岩的,虽然路程遥远,但可以骑马去。先游览寒岩、明岩,然后步行到桃源洞,抵达桐柏宫,那么,翠壁、赤城栖霞两处胜景,也可以一览尽收了。"

初五日天灰蒙蒙的,像要下雨,顾不了许多。选好了去寒岩、明岩的道路,由国清寺向西门去寻找乘骑。雇的马来了,雨也下了。雨中走了五十里到达步头,雨停了,也就退掉了马。走了二里,进入群山之中,只见峰峦环绕,溪流映衬,古木清秀,石崖奇异,不禁心旷神怡。一条溪流从东阳来,水势湍急,流量大小与曹娥江相似。环顾四处没有竹筏可渡,只好由仆人背着涉水过溪。溪水深过膝盖,渡过一条溪涧,将近花去一个时辰。又走三里路,到达明岩。明岩是寒山、拾得两位高僧隐居之地,两座山迂回曲折,即《大明一统志》所记述的八寸关。进入八寸关,则四围的峭壁有如城墙。最后面有一山洞,深有数丈,宽能容纳数百人。山洞外面,左边有两座石岩,都悬在半壁间;右边有石笋突起耸立,顶端与石壁并齐,彼此之间相距仅有一线之远。上面青松紫蕊郁郁葱葱,恰好与左岩相对,堪称奇绝。走出八寸关,又登上另一石岩,也是向左而立。来的时候,抬头仰望就像一线缝隙,待攀登到顶上,才知很宽敞,可容纳数百人。石岩中间有一121井,叫仙人井,水浅但不会枯竭。石岩外又有一奇特的石头,有数丈之高,上部分开,就像两个站立的人,和尚指点说是寒山、拾得的化身。回到寺里。晚饭后,阴云散尽,一弯新月挂在碧空,人站立在回环盘曲的崖顶上,只见石壁洒满清辉。

初六日凌晨从寺里出发,走六七里路到达寒岩。石壁笔直向上有如刀劈一般,仰视空中,有很多洞穴。岩壁半腰有穴,宽八十步,深一百多步,洞内平坦而明朗。顺着石岩右边走,从岩石的狭窄小道向上攀登。岩坳有两块岩石相对耸立,下部分开而上部相连,即所谓的鹊桥,可以与上方广寺的石桥互争奇异,只是少了直挂而下的飞瀑。返回僧人的住处用饭,然后找到竹筏渡过一溪流,顺溪流走到山下。这一带都是峭壁悬崖,崖壁上草木盘曲下挂,其中有很多海棠和紫荆,树木掩蔽,溪流倒影,香风吹过的地方,到处是玉兰芬草。已走到一山口,岩壁笔直插到涧底,涧水深而湍急,两旁没有一点余地。岩壁上凿有石孔用来通行,石孔仅仅能容下半只脚,贴身而过,惊一动魄。从寒岩走出十五里路到达步头,从小路再去桃源洞。桃源洞在护国寺旁,而护国寺的庙宇已成废墟,当地人茫茫然没有一个知道的。跟随云峰莽莽撞撞地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太阳已经西下,竟还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只好边问边走,到达坪头潭。从坪头潭离步头仅有二十里路,现在从小路走,反而迂回走了三十多里才住宿下来,真是桃源洞误人了!

初七日从坪头潭出发,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中行走三十多里,渡过溪水进入山中。又前行四五里,山口渐渐狭窄,有一饭馆,叫"桃花坞"。顺着深潭边前行,只见潭水清澈碧绿,飞溅的山泉水从上注入,叫作鸣玉涧。涧流随山流转,人随涧溪而行。两旁山石嶙峋如骨,山峦聚集,翠丛相夹,触目皆成美景,其胜大体上在寒岩、明岩之间。涧水穷尽处,路也就消失了。一道瀑布从山坳间倾泻而下,纵横一片,气势壮阔。走出饭馆,顺着山洼向东南方走,翻越两座山岭,去寻觅所说的"琼台"、"双阙",竟然没有人知道。走了好几里,才访知在山顶上。与云峰顺山路攀援而上,才到达山巅。向下俯视,石壁陡峭逼削,回环盘曲,全和桃源相似,而万丈翠壁则胜过了桃源。山峰顶端中间断裂,就是所谓"双阙";夹在双阙正中间的环形石台,就是琼台。琼台三面都是绝壁,后转即连接双阙。我已经站在对面的阙上,夜幕降临,来不及再攀登,然而,这里的胜景已被我一日游览完了。于是下山,从赤城后面返回国清寺,总共三十里。初八日离开国清寺,从山后走五里登上赤城。赤城山顶石壁圆而挺出,看起来就像城堡,而岩石的颜色微微发红。岩上的洞穴都成了僧舍,错杂零乱,掩没了天然之趣。所说的玉京洞、金钱池、洗肠井,都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游雁宕山日记浙江温州府


【提要】

雁宕山,今作雁荡山,简称雁山。"宕"即"荡",为山中积水长草的洼地。传说雁山中有荡,秋雁南归时宿于此地,故名"雁宕"。雁荡山在浙江温州市辖内,跨瓯江南北,平阳县以西为南雁荡山,乐清县西部为中雁荡山,乐清县东北为北雁荡山,古称"东瓯三雁"。雁荡山知名于唐初,盛于北宋。其中尤以北雁荡山面积最大,风景最佳,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有东南第一山之誉。山上有峰一百零二,岩六十四,洞四十六,嶂十四,瀑十八,潭二十八,谷十,以及众多坑、岭、泉、门、阙、溪、涧、桥、湖等,共有五百三十多个景点,尤以灵峰、灵岩、大龙湫为最,有雁荡三绝之称。

徐霞客曾三次游览雁荡山,第一次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初十至十五,历时六天,有《游雁宕山日记浙江温州府》;第二次为崇祯五年(1632)三月二十至四月十五,没有详细的游记;第三次是崇祯五年四月二十八至五月初八,有《游雁宕山日记后》。

《游雁宕山日记》记载徐霞客第一次游雁荡山的旅程,比较详细地描绘了灵峰、灵岩、大龙湫以及屏霞嶂、连云峰等地的景色,并描绘了许多细微奇景如龙鼻水、老僧岩、独秀峰等。全文线索分明,语言奇峻,尤其对山形水势之细微区别的把握极见功夫。而且,不是静态写景,而是景中有"我",写"我"在奇绝之景中游览攀援的经历和感受,倍具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如十四日寻找雁湖时"踌躇崖上"一段让人过目难忘。

【原文】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步行三十里,宿于八岙。

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洞有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接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人。由隙历登数十级,直至窝顶,则窗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像。坐玩至瞑色,返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出谷五里,至灵岩寺。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人,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锐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尽处。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玉龟"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人,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不止,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白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反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十五日寺后觅方竹数握,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歧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接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人。由隙历登数十级,直至窝顶,则窗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像。坐玩至瞑色,返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出谷五里,至灵岩寺。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人,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人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锐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尽处。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玉龟"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人,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不止,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反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十五日寺后觅方竹数握,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歧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岭,往乐清。

【译文】自初九离开天台山,初十抵达黄岩。太阳已经偏西,从南门步行三十里,在八岙歇宿。

十一日走过二十里路,登上盘山岭。遥望雁宕山诸峰,就像木芙蓉直插蓝天,一片一片,扑人眼帘。又前行二十里,在大荆驿用餐。向南渡过一条溪水,见西边的山峰上点缀着一块圆石,仆从认说是两头陀岩,我则怀疑是老僧岩,但又不很像。走了五里,经过章家楼,才看清楚老僧岩的真实面目,穿着袈裟,头上秃顶,形象逼真地直立着,高约百尺。其侧边又有岩石像一小孩弯腰曲背跟随在后,平时被老僧所遮掩罢了。从章家楼走二里,在山半腰处找到石梁洞。洞门东向,洞门口有一石桥,从洞顶斜插于地上,有如飞虹下垂。从石桥侧面的缝隙中一层一层地拾级而登,上面高而空阔。坐了好一会,下山而去。由右边的山麓越过谢公岭,渡过一条溪流,随溪岸向西走就是往灵峰的路。刚一转过山腋,就见两边的岩壁陡峭笔立,直亘云天,险峰重叠,形态万千,如削如攒,有的像并列的竹笋,有的像挺拔的灵芝,有的像笔一般直立,有的像头巾一般倾斜。有的洞像卷起的帷帐,有的水潭像澄清的蓝靛。双鸾峰羽翼相接,五老峰肩胛相连。这样的胜景有一里多路,到达灵峰寺。从寺侧登上灵峰洞。灵峰中部是空的,耸立于灵峰寺后,侧面有缝隙可以进入。从缝隙处走过数十级石磴,直达窝顶,在深处有石台平圆宽敞,其中有众罗汉塑像,坐下来玩赏,直到暮色降临才返回灵峰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侧山脚去寻找碧霄洞。返回原路,到达谢公岭下。从南边经过响崖,走五里,到净名寺路。进去寻找水帘谷,就是两崖相夹、流水从崖顶上飘落而下的地方。走出水帘谷五里,就到了灵岩寺,这里四围都是绝壁,摩天劈地,通过曲折小道进去仿佛是另外开辟出来的一个广阔世界,灵岩寺位居其中,南向,背后则是屏霞嶂,顶部平而整齐,岩石呈紫色,高有数百丈,宽亦相等。屏霞嶂的最南边,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在屏霞嶂右侧与天柱峰之间,最先看到的是龙鼻水。龙鼻水的出水!从岩石缝隙一直向上,像灵峰洞,但小一些。洞穴内岩石都呈黄紫色,惟独缝隙有石纹一缕青红而湿润,很像龙鳞龙爪的形状。从洞顶部连贯到洞底,垂下部分很像人的鼻子,尖端的石孔可以容纳手指,水就是从石孔内滴下来,注入石盆中。这就是屏霞嶂右边第一奇景。屏霞嶂西南面是独秀峰,比天柱峰小,但高度和岩石的尖锐度却不相上下。独秀峰之下是卓笔峰,高只有独秀峰的一半,岩石的锋锐却与两峰一般。南面的山问,轰然向下飞泻的,是小龙湫瀑布。隔着小龙湫瀑布与独秀峰相对的,是玉女峰。玉女峰顶开满鲜艳的春花,就像是插在玉女发髻上的装饰。从此经过双鸾峰,即天柱峰的尽头。双鸾峰尽头有峰并列耸起,峰际有"僧拜石",身穿袈裟,弯着身子,非常逼真。在屏霞嶂左侧与展旗峰,最前是安禅谷,即屏霞嶂的下岩。屏霞嶂东南为石屏风,形状像屏霞嶂,高度和宽度都是屏霞嶂的一半,正好插在屏霞嶂的尽头处。石屏风峰顶有"蟾蜍石",与屏霞嶂侧面的"玉龟石"相对。从石屏风往南,在展旗峰侧面的褶皱中,有小径一直通向峰顶,石磴尽头处,有石门坎隔着。从石门槛窥看,下不着地,上嵌高山。外有两个圆孔,侧面有一长孔,亮光从孔中射进,别有一种境界,这就是天聪洞,是屏霞嶂左边第一奇景。尖峰和层层叠叠的高山,左右回环相对,奇异景色层出不穷,真是天下奇观!而小龙湫瀑布的水往下,流经天柱峰、展旗峰,有石桥横跨溪流之上,与灵岩寺的山门相对。石桥外面,含珠岩在天柱峰麓,顶珠峰则在展旗峰之上,这又是灵岩寺的外观了。

十三从灵岩寺山门,来,顺山麓向右走,一路上见山崖参差,流霞映彩,高峻而平展的,是板嶂岩。板嶂岩下直立而显得尖狭的,是小剪刀峰。再往前,重重叠叠的山岩之上,一座山峰亭亭玉立直插云天,是观音岩。观音岩侧面有马鞍岭横亘在前方。险要的山路盘旋曲折,越过山坳向右转,有溪流浩浩荡荡,涧底的石头像磨刀石一样平滑。沿着溪流深入,约离灵岩寺十余里,经过常云峰,就见到大剪刀峰立于涧旁。大剪刀峰北面,重重叠叠的石岩陡然耸起,它就是连云峰。从这里,山环水绕,峰回壁合,到了岩崖穷尽之处。大龙湫瀑布轰然下泻直捣潭中。山岩舒展而陡峭,飞流无所依傍,腾空飘荡,顿时令人眩心惊。水潭上方有庙堂,相传是诺讵那罗见赏瀑布的地方。从庙堂后面沿石级直上,有座亭子,檐如鸟儿飞翅。面对瀑布坐了很久,才走下山岩回庵中吃饭。蒙蒙细雨下个不止,然而我的心神早已飞到雁湖山顶。于是,冒雨到达常云峰,从常云峰半腰的道松洞外,攀登了三里多非常陡险的石磴,走向白云庵。庵已荒芜坍塌,一个和尚在草丛中,见有客人到来,望了望就离开了。再走进一里,有云静庵,于是在此投宿。和尚清隐已病卧在床数十年,还能与客人谈笑。我见四周山峰乌云笼罩,寒雨淅沥,不能不为明天早晨的旅程担忧。

十四日天忽然间晴朗起来,于是强请清隐的徒弟作向导。清隐说,雁湖中长满了草,已变成荒芜之田,徒弟要到别的地方去,但可以送我到峰顶。我想,到了峰顶,顺便也可以看到雁湖,于是每人手握一根拐杖,在深草中攀登,一步一喘地走了数里路,才到达高峰之巅。四下一望,白云弥漫,平铺在山峰之下。诸峰朵朵,仅露峰顶,在阳光映照之下,就好像冰壶瑶台,辨不清是海洋还是陆地。然而,那云海中的玉环山有如轻微的一抹飘带,似乎可以俯身拾取。向北远望,山坳岩壁削立,里面石笋茂盛繁密,参差不一。三面有布满绿树的山崖环绕,景致胜过灵岩寺。但山谷幽深而地势险绝,只听见流水潺潺,无法辨别出白何处。遥望四周,峰峦累累,低伏的有如小土堆,惟有东面的山峰独自昂然高耸,最东边的常云峰,还能够与之相当。

作向导的和尚告退,指点说雁湖在西面中部的一座山峰上,还需要翻越三道尖山。我按他所指的方向前行,等到越过一座尖山,路已断绝;再越过一座尖山,所登临的山顶已在半天云上。心想,《大明一统志》说:"雁荡在山顶,龙湫瀑布的水即是从雁荡而来。"现在山势渐渐下降,而上龙湫的涧水,却是从东面的高峰发脉,距离这里已经隔了两道山谷。于是掉转方向朝东,往东面众峰中最高的山峰走去,莲舟和尚因劳累不能随从,由原路下走。我与两个仆从向东越过两座山岭,荒无人迹。不久,山越来越高峻,山脊越来越狭窄,两边岩壁相夹,好像行走在刀背之上。而且石片锋芒毕露,每过一道山脊,就有一座陡峭的山峰,都像是从刀剑缝隙中攀援而上。像这样攀援了许久,但见无立足之地,又怎么能容纳下一个湖泊呢?不久到了高峰尽处,一块石头就像刀劈的一般,向来惧怕石锋伤人,到这里已经是没有石锋可立足了!在山崖上踌躇再三,不敢再由来路返回,俯瞰南面的石壁上有一石级,于是,从脱下四条裹脚布接成布绳,从悬崖上悬空垂下,先让一个仆从顺布绳下去,我跟着他下去,想着可以找到攀援之路。等下到那里,仅仅能容下一脚,再无余地。遥望岩壁下面,陡深百丈,想再设法攀援上去,而上面的岩石亦镶嵌在空中三丈多高的地方,不能飞升上去。手拉布绳试着往上攀登,布绳被凸突的石锋割勒,忽然中断。重新把布绳接续悬挂起来,竭尽全力挽布绳腾空跳跃,得以再次攀登到上面的岩石上。脱离险境,回到云静庵时,太阳已渐渐西坠。我们主仆的衣服鞋子全都弄得破烂不堪,没有了寻找雁湖的兴致。于是,告别清隐师徒下山,再次到龙湫瀑布,见积聚雨水之后,怒涛奔腾,倾泻而下,极尽变幻,如轰雷喷雪,水势比昨天增大一倍。坐到夜幕降临才出山门,往南走四里,在能仁寺宿歇。

十五日在能仁寺后寻找到几把方竹,竹细如树枝。林中新长的竹条,大的径围达一寸,柔软而不适合做手杖,而老的竹枝已经砍伐殆尽了!于是,从岔道度过四十九盘岭,一路随海南行,翻越窑岙岭,往乐清方向走。


游黄山日记徽州府


【提要】

黄山,秦时称为黟山,唐代天宝年后改为黄山。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同在此炼丹,故名黄山。位于安徽南部,跨歙、太平、休宁、黟四县,面积约154平方公里。由花岗岩构成,主峰为光明顶,最高点为莲花峰。

黄山诸峰摩天劈地,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刚毅挺拔,千姿百态;云烟飘渺舒卷,波澜起伏;巧石星罗棋布,温泉终年喷涌。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堪称四绝。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等胜迹,为中外驰名的游览休养胜地。

徐霞客曾先后两次游览黄山,第一次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二月初二至二月十一日;第二次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初三日至九月初六日。

《游黄山日记徽州府》为第一次游览黄山的日记。这次主要游览了祥符寺、慈光寺、天门、平天砸、狮子林、接引崖、松谷庵等景点。沿途可谓气象万千,徐霞客主要从比较的角度抓住各个景点的特征,温泉、奇松、云海、怪石,争奇斗异,琳琅满目;而踏雪寻径、凿冰开路的细节是"以躯命游"的生动写照。

这篇游记是对黄胜景的总体描绘,写景状物,生动形象,如"黄山诸峰,片片可掇";"磬韵香烟,穿石而出";"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都以寥寥数字描出奇异境界。

【原文】

初二日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布一溪,涉之甚难。二里,宿高桥。

初三日随樵者行,久之,越岭二重。下而复上,又越一重。两岭俱峻,日双岭。共十五里,过江村。二十里,抵汤,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折而入山,沿溪渐上,雪且没趾。五里,符寺。汤泉在隔溪,遂俱解衣赴汤池。池前临溪,后倚壁。三面石甏,上环石如桥。汤深三尺,时凝寒未解,而汤气郁然,水泡池底汩汩起,气本香冽。黄贞父谓其不及盘山,以汤口、焦村孔道,浴者太杂迟也。浴毕,返寺。僧挥印引登莲花庵,蹑雪循涧以上。涧水三转,下注而深泓者,日白龙潭;再上而停涵石间者,日丹井。井旁有石突起,日"药臼",日"药铫"。宛转随溪,群峰环耸,木石掩映。如此一里,得一庵,僧印我他出,不能登其堂。堂中香炉及钟鼓架,俱天然古木根所为。遂返寺宿。

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

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池,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殊砂庵,比丘为余言:"山顶诸静室,径为雪封者两月。今早遣人送粮,山半雪没腰而返。"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

初六日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蠛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砸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Ⅱ。石工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砸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石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余至平天砸,欲望光明顶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遂入Ⅱ后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阳。主僧日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且日:"新日太皎,恐非老晴。"因指一僧谓余日:"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今日犹可抵石笋石工,宿是师处矣。"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即丞相原也。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断,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余侧身攀踞其上,而洵阳踞大顶相对,各夸胜绝。

下入庵,黄粱已熟。饭后,北向过一岭,踯躅箐莽中,入一庵,日狮子林,即智空所指宿处。主僧霞光,已待我庵前矣。遂指庵北二峰日:"公可先了此胜。"从之。俯窥其阴,则乱峰列岫,争奇并起。循之西,崖忽中断,架木连上,上有松一株,可攀引而度,所谓接引崖也。度崖,穿石罅而上,乱石危缀间,构木为石,其中亦可置足,然不如踞石下窥更雄胜耳。下崖,循而东,里许,为石笋石工。石工脊斜亘,两夹悬坞中,乱峰森罗,其西一面即接引崖所窥者。砸侧一峰突起,多奇石怪松。登之,俯瞰壑中,正与接引崖对瞰,峰回岫转,顿改前观。

下峰,则落照拥树,谓明晴可卜,踊跃归庵。霞光设茶,引登西望碧痕一缕,余疑山影。僧谓: "山影夜望甚近,此当是云气。"余默然,知为雨兆也。

初七日四山雾合。少顷,庵之东北已开,西南腻甚,若以庵为界者,即狮子峰亦在时出时没问。晨餐后,由接引崖践雪下。坞半一峰突起,上有一松裂石而出,巨干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结,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几与峰等,所谓"扰龙松"是也。

攀玩移时,望狮子峰已出,遂杖而西。是峰在庵西南,为案山。二里,蹑其巅,则三面拔立坞中,其下森峰列岫,自石笋、接引两坞迤逞至此,环结又成一胜。登眺间,沉雾渐爽,急由石笋石工北转而下,正昨日峰头所望森阴径也。群峰或上或下,或巨或纤,或直或欹,与身穿绕而过。俯窥辗顾,步步生奇,但壑深雪厚,一步一悚。行五里,左峰腑一窦透明,日"天窗"。又前,峰旁一石突起,作面壁状,则"僧坐石"也。下五里,径稍夷,循涧而行。忽前涧乱石纵横,路为之塞。越石久之,一阙新崩,片片欲堕,始得路。仰视峰顶,黄痕一方,中间绿字宛然可辨,是谓"天牌",亦谓"仙人榜"。又前,鲤鱼石;又前,白龙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涧边,为松谷庵旧基。再五里,循溪东西行,又过五水,则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山寒稽雪,至是始芳。抵青龙潭,一泓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流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还餐松谷,往宿旧庵。余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及是询之,须下岭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县共三十五里云。

初八日拟寻石笋奥境,竟为天夺,浓雾迷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亦愈厚。余急欲趋炼丹台,遂转西南。三里,为雾所迷,偶得一庵,入庵。雨大至,遂宿此。

初九日逾午少霁。庵僧慈明,甚夸西南一带峰岫不减石笋石工,有"秃颅朝天"、"达摩面壁"诸名。余拉浔阳蹈乱流至壑中,北向即翠微诸峦,南向即丹台诸坞,大抵可与狮峰竞驾,未得比肩石笋也。雨踵至,急返庵。

初十日晨雨如注,午少停。策杖二里,过飞来峰,此平天衽之西北岭也。其阳坞中,峰壁森峭,正与丹台环绕。二里,抵台。一峰西垂,顶颇平伏。三面壁翠合沓,前一小峰起坞中,其外侧翠微峰、三海门蹄股拱峙。登眺久之。东南一里,绕出平天Ⅱ下。雨复大至,急下天门。两崖隘肩,崖额飞泉,俱从人顶泼下。出天门,危崖悬叠,路缘崖半,比后海一带森峰峭壁,又转一境。"海螺石"即在崖旁,宛转酷肖,来时忽不及察,今行雨中,颇稔其异,询之始知。已趋大悲庵,由其旁复趋一庵,宿悟空上人处。

十一上百步云梯。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倾侧蛤岈,兀兀欲动,前下时以雪掩其险,至此骨意俱悚。上云梯,即登莲花峰道。又下转,由峰侧而入,目文殊院、莲花洞道也。以雨不止,乃下山,入汤院,复浴。由汤口出,二十里抵芳村,十五里抵东潭,溪涨不能渡而止。黄山之流,如松谷、焦村,俱北出太平;即南流如汤口,亦北转太平入江;惟汤口西有流,至芳村而巨,南趋岩镇,至府西北与绩溪会。

【译文】

初二日自白岳山下山,走十里,顺着山麓向西,抵达南溪桥。渡过大溪,顺着别溪水,随山向北。走过十里,见两山陡峭而逼近,就像两扇门,溪水被它所约束。越过两山向下走,是宽广的田畴。走二十里,是猪坑。从小路攀登虎岭,路很险峻。又走十里,到达虎岭。走了五里,越过虎岭山麓。向北看,黄山诸峰,一片一片的,似乎可以拾取。又走三里,是古楼坳。溪水很宽阔,水势暴涨而又没有桥梁,溪中布满木片,很难渡过。又走二里,在高桥歇宿。

初三日随着樵夫走了很久,越过两座山岭。下山后再爬上另一座山,又越过一座山岭。两座山岭都很险峻,叫双岭。共走了十五里,经过江村。又走二十里,到达汤口,是香溪、温泉各条溪水的源头。折转方向进入山中,沿着溪水渐上,雪没脚趾。走五里,抵达祥符寺。隔溪有温泉,于是大家都脱了衣服跳进温水池。温池前临溪水,后倚岩壁,三面都用石头镶砌,上面石块环架就像桥一样。温水池深三尺,此时冬寒未除,而水气腾腾,水泡从池底汩汩而出,气味清香。黄贞父说它不如盘山温泉好,因为汤口、焦村是交通要道,来洗浴的人太多太杂。洗浴完毕,返回祥符寺。挥印和尚引路去莲花庵,踏着积雪顺着山涧而上。涧水三次转弯,往下流注入深潭中,潭名白龙潭;再往上,溪水停留石间,叫丹井。丹井旁有石头突起,叫"药臼",叫"药铫"。随着溪水宛转前行,四周有耸立的群峰环绕,

树木与山石相互掩映。这样走了一里,见到一座寺庵,印我和尚因事外出,我们不能进庵。庵中的香炉及钟鼓架,都是用天然的古树根做成。于是返回祥符寺住宿。

初四日 整天枯坐听下雪的声音。

初五日云气阴寒,我勉强自己睡到中午才起床。挥印说慈光寺很近,叫他的徒弟带我们去游览。经过温泉池,抬头见一石崖,中间悬着艰险的小道,两旁泉水倾泻有如白练。我就从这里攀登上去,泉光云气,撩绕衣裾。不久转向右走,见一座茅庵,磬声阵阵,香烟袅袅,穿越石头散发出来,这就是慈光寺。慈光寺旧名殊砂庵。和尚对我说:"山顶上的各处静室,道路被积雪封闭已经两个月了。今早派人去送粮食,半山腰积雪厚达人腰,只好返回。"我的游兴大受阻碍,从大道走二里下山,(回到住地)拉过棉被睡觉。

初六日天色很晴朗。找到一位向导,各自拿着竹杖上山,经过慈光寺。从左面往上攀登,石峰环绕相夹,其中的石级被积雪覆盖得平平坦坦,一眼望去就像白玉一般。在披满茸茸雪花的疏木中抬头仰视,群峰盘结,惟独天都峰巍然挺立。往上走数里,石级越来越险,积雪越来越深,那些背阴的地方雪已冻结成冰,坚硬滑溜,不能着趾。我独自前进,手持竹杖凿冰,凿出一孔放置前脚,再凿一孔,以移动后脚。随行者都用这一方法得以通过。往上走到平冈,看见莲花、云门等山峰争奇竞秀,就像是天都峰的护卫。从这里进去,无论陡峭的山,还是高峻的崖,全都是怪松悬空盘结。高的不满一丈,矮的仅有几寸,树顶平而松针短,盘根曲枝,越短越老,越小越奇,没想到奇山中又有此奇物!在奇松怪石交相辉映之间,一群和尚慢慢前来,仿佛是从天而降,都合掌而语:"被雪阻在山中已有三月,现在因为寻找粮食勉强走到这里。诸位怎么能够来到山里?"而且说:"我们前海各庵的僧人,都已下山;后海的山路还未通行,只有莲花洞的路可以走。"不久,就从天都峰侧面攀援而上,穿过山峰缝隙下山,东转就是去莲花洞的路了。我急于想游览光明顶、石笋石工的胜景,于是顺着莲花峰向北走,上上下下好几次,到达天门。天门两边石壁相夹,中间宽仅能摩肩而行,高则数十丈,仰面向上而度,阴森恐怖。天门内积雪更深,凿冰向上攀登,走过这里就到了平顶,就是所谓的前海。从这里再上一峰,到达平天砸。平天Ⅱ上独耸而突兀的地方,是光明顶。从平天砸向下走,就是所谓的后海。大约平天Ⅱ的南面是前海,北面是后海,是最高的地方,四面都是险峻的山坞,惟独这里有如平地。前海的前面,天都、莲花两座山峰最为高峻,它的南面属于徽州府的歙县,北面属于宁国府的太平县。

我到了平天石工,很想朝光明顶攀登而上。已走了三十里,肚子很饿,于是走进平天砸后面的一座庵里。庵里的和尚都坐在石头上晒太阳。主持和尚名叫智空,看见我们饥饿的样子,先用稀饭款待。并且说:"刚出来的太阳太明亮,恐怕不会久晴。"然后指着一位和尚对我说:"您如果还有精力,可以先登光明顶然后再吃中饭,那么今天还可以抵达石笋石工,晚上在这位禅师处歇宿。"我依他所说登上光明顶,只见天都、莲花两峰在前方并肩而立,翠微、三海门在后面环绕,向下鸟瞰,陡峭的石崖和山岭罗列于大山坞之中,那就是丞相原。光明顶前有一巨石,低伏一段后重又峙立,就像中断了一样,独自悬在山坞之中,上面有怪松盘旋覆盖。我侧身攀登到巨石上坐着,浔阳叔翁则坐在光明顶上与我相对,各自夸耀景色奇绝。

走下光明顶进入庵中,饭已熟了。饭后,向北走过一座山岭,在竹丛中徘徊,走进一庵,庵名狮子林,就是智空所指点的歇宿之处。狮子林的主持和尚霞光,已在庵前等待我了。于是指着庵北面的两座山峰说:"您可以先游览此地之胜。"我听从他的话。俯视两峰北面,只见乱峰列岫,耸立争奇。顺着两峰往西走,山崖忽然中断,有木桥连接,上面有一棵松树,可以攀引着越过木桥,这就是所谓的接引崖。过了接引崖,穿过石崖缝隙向上攀登,乱石连缀的地方很危险,以树木架在山石之间,可以在其中行走,然而不如坐在岩石上往下窥探那么壮观。走下接引崖,往东行一里左右,就是石笋石工。石工脊倾斜连绵,两边悬在山坞中,乱峰森罗万象,它西边的一面就是在接引崖上所看到的地方。石笋石工侧面一峰突起,上面有很多奇石怪松。登上峰顶,俯瞰山沟,正好与接引崖对视,峰回山转,顿改前观。

走下山峰,只见夕阳笼罩树木,我说预计明天会晴,高兴地回到狮子林。霞光准备好茶水,领我登上前楼。向西眺望,天边一缕碧绿的痕迹。我怀疑是山峰的影子。霞光说:"山影夜晚看起来很近,这应当是云气。"我一下子沉默无语,知道这是雨天的预兆。

初七日四周的山都被云雾掩合一体。一会儿,庵东北面的云雾散开,而西南方则浓密凝滞,如果以庵为分界处,就是很近的狮子峰也在雾中时出时没。早餐后,由接引崖踏着积雪下山。山坞半腰上一座山峰突起,峰上有一棵松树裂石而出,粗大的树干高不到二尺,却斜拖曲折,翠绿的枝叶曲折,盘旋环绕有三丈多长,树根上上下下穿过石岩,其长度几乎与山峰之高相等,这就是所谓的"扰龙松"。攀登游玩了一段时间,看看已走出狮子峰,于是拄着手杖往西走。这座山峰在庵的西南方,叫案山。走了二里,登上案山之巅,三面拔地而起峙立山坞之中,山下是森罗万象的峰峦和众多的山岭,从石笋Ⅱ、接引崖两处山坞曲折连绵到这里,环绕盘结又形成一处胜景。登高远眺之间,浓雾渐散,急忙从石笋石工北面踅转而下,正是昨天在峰顶所看见的阴森之道。群峰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直有斜,身在其中穿绕而过。俯窥仰视,辗转回顾,一步一奇景;但是,山谷深而积雪厚,一步一惊惧。

走了五里,见左边山峰腋部有一孔穴透出光明,叫"天窗"。又前行,山峰旁突起一石,作面壁的样子,则是"僧坐石"了。往下走五里,道路稍稍平坦.顺着山涧水前行,忽然前面山涧中乱石纵横,阻塞道路。越过乱石走了很久,见到新崩开的一个缺口,片片石壁似乎就要堕落,才重新找到道路。仰视峰顶,有一方黄色痕迹,中间绿色的字迹宛然可辨,它叫"天牌",也叫"仙人榜"。又往前走,到鲤鱼石;再往前走,是白龙池。总计走了十五里,一座茅庐出现在涧水边,是松谷庵的旧址。再走五里,顺着溪水往东西方向走,又渡过五条溪水,就到了松谷庵。再顺着溪水往下走,溪边阵阵香气袭人,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梅树正在开花,山谷严寒到处积雪,到这里才开始有花的芬芳。抵达青龙潭,一泓潭水,深而碧绿,又汇合了两条溪水,比之白龙潭,气势既雄壮,又有突兀的大石,奔流的溪水向潭中乱注,远近群峰环拱,又是佳境。回到松谷庵吃晚饭,在旧庵住宿。我初到松谷庵时,猜测已经是平地,等到这里向人打听,说还必须走下二重山岭,再走二十里才能够到平地,到太平县共有三十五里。初八日准备去寻觅石笋Ⅱ奥秘之境,天公竟不作美,浓雾弥漫山野。抵达狮子林,风更大,雾也更加浓厚。我急于想要走到炼丹台,于是转向西南方向。走三里,因为浓雾而迷失了道路,偶然得见一庵,就走了进去。雨下得大起来,于是在此歇宿。

初九日过了中午,天气稍稍晴朗。庵里的和尚慈明,极力夸耀庵西南一带的山峰岩洞不减石笋砸,有"秃颅朝天"、"达摩面壁"诸多名胜。我拉着浔阳叔翁趟过乱流来到山谷之中,向北走就是翠微等峰峦,向南走就是炼丹台等山坞,景致大体上可与狮子峰并驾齐驱,却不能与石笋Ⅱ相比。雨接踵而至,我们急忙返回庵中。

初十日早晨,大雨如注,中午稍微停了一会。拄手杖走了二里,经过飞来峰,这是平天Ⅱ西北面的山岭。飞来峰南面的山坞中,山峰壁立陡峭,正好与炼丹台相互环绕。走二里,抵达炼丹台。一座山峰西垂,峰顶很平坦。三面岩壁翠树重叠,前面峰峦突起于山坞之中,山坞外则是翠微峰、三海门相连拱立。登上峰顶眺望很久,往东南方走一里,从平天Ⅱ下绕出来。复又下起大雨,急忙走下天门。两旁山崖之间狭窄得仅可容肩,崖前飞泉,都从人头顶上洒泼而下。走出天门,高耸的山崖悬空重叠,道路沿着山崖半腰延伸,比之后海一带森峰峭壁,又是另一种境地。"海螺石"就在岩崖旁边,宛转的形态非常像只海螺。来的时候匆匆忙忙未能仔细观察,现在在雨中行走,倒看清了它的奇异之处,这是向人打听才知道的。后来走到大悲庵,从大悲庵旁又再去另一庵,在悟空上人处宿歇。

十一日登上百步云梯。云梯的石磴很陡,插入云天,攀爬石磴时前一个人的脚趾几乎触及后一个人的脸腮,而且石磴倾斜、中间空洞深阔,高凸突兀欲动。开始下山时积雪掩盖了它的险要,现在不禁毛骨悚然。登上百步云梯,随即登上去莲花峰的路。又向下转,由莲花峰侧面前进,就是通向文殊院、莲花洞的路了。因为雨一直不停,于是下山,进温泉池,再次沐浴。由汤口出来,走二十里抵达芳村,再走十五里抵达东溪。溪水暴涨不能过渡而停下来。黄山的溪流,如松谷溪、焦村溪,都是向北流出太平县;即便向南流的汤口溪,也向北转,流到太平县后再流向长江;惟独汤口西边有条溪流,到芳村而成巨流,向南流去岩镇,到徽州府西北面与绩溪会合。


游黄山日记后


【提要】

《游黄山日记后》是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初三日至九月初六日第二次游览黄山的日记,主要记叙作者登天都峰、莲花峰的经历和所见胜景。与前次的游记相比,内容更集中,文字更优美精致,其艺术成就堪称《徐霞客游记》之首,曾人选中学语文课本。这一次主要游览了殊砂庵、石门、文殊院、天都峰、莲花峰、炼丹台、狮子林、接引岩、牌楼石、仙灯洞等景点,一如既往地叙写了游历过程及各处景点的特征,其中,天都峰顶雾气氤氲聚散不定,莲花峰顶岩壁环耸独出诸峰,不仅让徐霞客留恋忘返、狂叫欲舞,亦让读者心驰神往。

关于天都、莲花两峰哪一座更高,古代向无定论。现代测绘的结果是:天都峰海拔1810米,莲花峰海拔1860米,莲花峰以50米的微弱优势高于天都峰。徐霞客真实地记录了他在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在天都峰侧,见两峰俱秀出天表;在天都峰顶,见万峰低服,独有莲花可以与之抗衡;到了莲花峰顶,则见天都亦俯首屈居,终于得出莲花独出众峰之上的正确结论。由此可见徐霞客游记的科学性之一斑。

篇中说:"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将两次游览进行对比,不仅体现了徐霞客游必尽兴的个性,而且提醒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黄山奇景。

徐霞客在叙述攀登天都峰的艰难过程时说:"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其游记的文体风格,读者可以通过"念"这一类的词语直接了解徐霞客的心理活动,从而缩短了感情上的距离而产生共鸣,倍觉真实可信。

【原文】

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殊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问,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肇。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涌。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初五日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歧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隔峰一僧高呼日:"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其丹台一冈中垂,颇无奇峻,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下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还过平天Ⅱ,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三里,下狮子林,趋石笋币工,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瞰坞中峰石回攒,藻缋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阴博富丽也!久之,上接引崖,下眺坞中,阴阴觉有异。复至冈上峰侧,践流石,援棘草,随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峰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日暮,返狮子林。

初六日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来为导。遂同上岭,指岭右隔坡,有石丛立,下分上并,即牌楼石也。余欲逾坑溯涧,直造其下。僧谓:"棘迷路绝,必不能行。若从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复上此岭;若欲从仙灯而往,不若即由此岭东向。"余从之,循岭脊行。岭横亘天都、莲花之北,狭甚,旁不容足,南北皆崇峰夹映。岭尽北下,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下至坑中,逾涧以上,共四里,登仙灯洞。洞南向,正对天都之阴。僧架阁连板于外,而内犹穹然,天趣未尽刊也。复南下三里,过丞相原,山间一夹地耳。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竞不入。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渐下。涧中泉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又下五里,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

【译文】

戊午年(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日从白岳山榔梅庵出来,到桃源桥。顺小桥右侧下山,陡极了,就是原来去黄山所走的路。走了七十里,在江村住宿。

初四日走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达汤寺,在汤池沐浴。手拄拐杖向殊砂庵攀登。过十里,登上黄泥冈。刚才云雾笼罩的群峰渐渐地显露出来,也渐渐地落在我的拐杖之下。转进石门,从天都峰侧面穿越而下,于是天都、莲花两座峰顶,都挺立半天云中。有一条岔路往东上,是我上次没有到过的,于是往前顺岔路直上,几乎上到天都峰侧面。又往北上,在石缝中穿行。一片片石峰夹道耸起,山路在陡峭的石峰之间曲折蜿蜒,阻塞的地方被凿开,陡峭的地方凿出阶梯,断裂的地方搭树木接通,悬空处安置梯子连接。往下俯瞰,陡峭的深谷阴森幽暗,红枫青松相问,五彩缤纷,灿若锦绣。于是想到黄山应该是平生奇览,而景色奇异到如此程度,上次竞未曾探寻,这一次重游真是既痛快又惭愧啊!

这时挑夫和仆从都因山路艰险而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朝上走;是一路奇景,吸引我不知不觉地独自前往。登上峰头之后,只见一座寺院的飞檐如鸟展翅,是文殊院,也是我往年想攀登而没有登的地方。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靠玉屏峰,莲花、天都两峰的秀美山色,都可以伸手持握。环顾四周,奇峰高下错落,壑谷纵横交叉,真是黄山上最绝妙的胜景。如果不是第二次到黄山,怎么知道黄山竟有如此奇妙的景色!与登上此峰的云游僧人澄源邂逅相遇,于是游兴更为高涨。中午之后,仆从们才来到。站在文殊院前,指评天都、莲花两峰。庵中的僧人说:"天都峰虽然离得近,却没有路上去;莲花峰有路上去,路程却遥远。现在只能在附近观赏天都峰,明天再登莲花峰顶。"我不听,决心游览天都峰。和澄源、仆人一齐仍旧从山峡中的小路下去。到达天都峰侧,顺着流石像蛇一样地爬行上去。攀拉草藤荆棘,石块丛密而起就踏石而过,石崖陡峭倾斜就攀崖而行。每当手脚无处着落,澄源一定会先爬上去再伸手接我。每每想到,上去已经如此艰难,下来时怎么办?最终还是全然不顾。经历数次危险之后,终于登上了天都峰顶。峰顶只有一块石壁独自高耸,有数十丈高。澄源在岩石旁边寻找,发现了石阶,拉着我攀登上去。千万山峰无不低伏,惟独莲花峰能与之抗衡。

此时浓雾时聚时散。每当一阵浓雾飘来,即使面对面也看不清楚。远眺莲花诸峰,大多笼罩在云雾之中。惟独上到天都峰顶,我走到前面,云雾就落在后面;我越过右侧,云雾便从左侧升起。峰顶松树,有的虬曲纵横,有的峭拔挺立;柏树的枝干虽然有手臂粗,却全部平贴在岩石上,像苔藓一样。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下看群峰,雾去时露出碧绿的峰顶,雾来时又淹没为银色的云海。再眺望山下,则是阳光灿烂,简直是另外一个天地。夜色渐渐临近,于是把前伸出去,手着地撑在后面,坐着向下滑行。遇到极险之处,澄源便肩手并用地接住我。通过危险,下到山坳,暮色已经降临。再顺着峡谷越过栈道而上,回到文殊院住宿。

初五日天一亮,从天都峰山坳往北下二里,石壁森严。壁下的莲花洞正前面与山坑里的石笋对峙,整个山坞十分幽雅。告别澄源,下山来到先前经过的岔路,向莲花峰走去。一路上沿着高耸的山壁往西行,几上几下,快要下到百步云梯,有路可以直登莲花峰。攀登一会之后,石磴没了,怀疑走错了路,回头往下走。邻峰有位僧人高声喊道:"这正是上莲花峰的路!"于是从石坡旁边穿越石缝。山路狭窄而险峻,峰顶上都是巨石,鼎立峙立,中间像房间一样虚空。从中沿着层叠的石阶往上走,石阶尽处山洞转向,弯弯曲曲,奇特怪异,如同在层层楼阁之中上上下下,忘了这里已经高出天外。走了一里,一茅屋依在石缝当中。正在徘徊想要继续往上攀登,刚才呼喊的和尚走了过来。和尚法号凌虚,就是在此构筑茅屋的人。于是和凌虚手拉着手攀登顶峰。顶上的一块巨石,悬隔二丈,凌虚取来梯子我们一起爬了上去。石顶上宽大空阔,环顾四周,天空一碧如洗,即使是天都峰也低头居下了。莲花峰位于黄山正中,独自高出众峰之上,四面岩壁环绕耸立。恰好是云雾散尽、朝阳当空的晴朗天气,层层山峦映照,色彩明艳,不禁手舞足蹈,高声呼叫。

过了很久,返回茅屋,凌虚以粥款待,我喝了一大钵,然后下山。走到岔路边,经过大悲顶,登上天门。走三里,到炼丹台,沿着台端而下,眺望玉屏风、三海门诸峰,全都从山坞中陡立而起。炼丹台山冈中部低伏,并无奇特险峻之处,只有俯瞰翠微峰北面,山坞中峰峦叠耸,上下四周相互映衬,不是身临此境就不能尽情体会到远看近眺的神妙。返回的路上经过平天Ⅱ,下到后海,进智空僧人的庵中与其告别。走三里,下了狮子林,走向石笋石工,来到上次游历时攀登过的尖峰上。靠着古松坐下,俯瞰山坞中峰石环绕簇拥,满眼苍翠碧绿,才觉得庐山石门,或者具备某一方面,或者欠缺某一方面,都不如这里气魄宏大、色彩壮丽!坐了好一阵,登上接引崖,向下眺望山中平地。阴森得有些怪异。又来到冈上尖峰侧边,踩着流石,拉着荆棘杂草,随山坑而下,越下越深,群峰互相掩蔽,不能一目尽览。黄昏时分,返回狮子林。

初六日告别霞光和尚,顺山坑走向丞相原。下行七里,到达白沙岭。霞光又从后面赶上来。因为我想去观看牌楼石,他担心白沙庵没人指引,就追上来为我作向导。于是我们一同登上白沙岭,霞光指给我看右边隔壁的山坡,有巨石成堆而立,底部分离而上部并连的,就是牌楼石。我想越过坑谷沿涧沟而上,直到牌楼石下面。霞光说:"荆棘丛生,道路断绝,肯定不能走。如果顺着山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再登白沙岭;如果想从仙灯洞前往,不如就沿白沙岭往东走。"我听从他的建议,沿着岭脊走,白沙岭横贯在天都、莲花两峰的北面,十分狭窄,旁侧无法落脚,而南北到处都是高峰夹立掩映。到岭尽头处往北下,瞻仰右峰罗汉石峰,圆头秃顶,宛如两位和尚。下到坑谷之中,越过山涧上去,一共四里,登上仙灯洞。洞口朝南,正对着天都峰北面。僧人在洞外筑起阁楼,楼板与洞相连,而洞内仍然高深空阔,天然之趣并没有被完全破环。又往南下三里,经过丞相原。丞相原不过是山中一块狭小的平地而已。这里的寺院颇为工整,环顾四周,并无奇景,结果没进去。继续向南沿着山腰行走五里,慢慢下山。山涧之中,泉声沸腾,泉水从岩石之间分九级往下倾泻,每一级下面都有一个深潭,潭水碧绿,这就是所说的九龙潭。黄山中没有高挂的泉流和飞湍的瀑布,只有九龙潭是个例外。又往下走五里,经过苦竹滩,转向去太平县的路,朝东北方走去。


游雁宕山日记后


【提要】

《游天台山日记后》说:"(三月)二十日抵天台县。至四月十六日自雁宕返";另据《徐霞客墓志铭》,陈函辉曾问徐霞客是否到过雁山绝顶,徐霞客"听而色动",第二天一大早即来到陈函辉床前告别:"予且再往,归当语卿"。过了十来天,徐霞客果然来见陈函辉,详细谈及雁山绝顶的情形;再据陈函辉《前纪游》组诗《序》云:"壬申初夏,(徐霞客)同其兄仲昭过予山斋,将再穷雁荡诸胜",组诗之八中"注"云:"霞客语予:'宿雁山绝顶,上有麋鹿千群。崇祯五年即壬申年,可见陈函辉在《徐霞客墓志铭》和《前纪游》中所说的正是这次雁荡山之游,从这些资料可见,徐霞客曾于崇祯五年(1632)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第二次(第一次游是在1613年)游过雁荡山,未到顶峰,也未曾写游记。当陈函辉问到他是否到过顶峰时,他无言以对,于是决定第三次重游,直奔顶峰而去,并写下详细游记,即《游雁宕山日记后》。

与第一次游记比较,这次因为时间更充裕,游览的景点更多,记录也更具体,而且前后两记详略互为补充,如屏霞嶂附近的景色在前篇中有详细描述,此篇即从略;大龙湫附近的山势地形在前篇中简写,此篇则从详。而包括雁湖在内的一些上次未能涉足的景点,在此篇中也有了详细的描述。《大明一统志》说:"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白宕来",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找到了僻处西隅的雁湖,发现雁湖诸水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订正了志书上的错误。

此篇不仅描述了雁荡山诸多名胜,而且详析了雁荡山地区的山水态势,将其分为东外谷、东内谷、西外谷、西内谷、南阎、北阎等部分,与前一篇游记结合起来看,对雁荡山既有宏观的介绍,又有微观的鉴赏;既是美文,又是很好的导游手册。

【原文】

余与仲昭兄游天台,为壬申(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三月。至四月二十八日,达黄岩,再访雁山。觅骑出南门,循方山十里,折而西南行,三十里,逾秀岭,饭于岩前铺。五里,为乐清界,五里,上盘山岭。西南云雾中,隐隐露芙蓉一簇,雁山也。十里,郑家岭,十里,大荆驿。渡石门涧,新雨溪涨,水及马腹。五里,宿于章家楼,是为雁山之东外谷。章氏盛时,建楼以憩山游之屐,今旅肆寥落,犹存其名。

二十九日西入山,望老僧岩而趋。二里,过其麓。又二里,北渡溪,上石梁洞。仍还至溪旁。西二里,逾谢公岭。岭以内是为东内谷。岭下有溪自北来,夹溪皆重岩怪峰,突兀无寸土,雕镂百态。渡溪,北折里许,入灵峰寺。峰峰奇峭,离立满前。寺后一峰独耸,中裂一璺,上透其顶,是名灵峰洞。蹑千级而上,石台重整,洞中罗汉像俱更新。下饭寺中。同僧自照胆潭越溪左,观风洞。还寺,洞仅半规,风蓬蓬出射数步外。遂从溪左历探崖问诸洞。还寺,雨大至,余乃赤足持伞溯溪北上。将抵真济寺,山深雾黑,茫无所睹,乃还过溪东,人碧霄洞,守愚上人精舍在焉。余觉其有异,令僮还招仲昭,亦践流而至,恨相见之晚。薄暮,返宿灵峰。

三十日冒雨循流,西折二里,一溪自西北来合,其势愈大。渡溪而西,溯而嚣北行,三里,入净名寺。雨益甚,云雾中仰见两崖,重岩夹立,层叠而上,莫辨层次。衣履沾透,益深穷西谷,中有水帘谷、维摩石室、说法台诸胜。二里,至响岩。岩右有二洞,飞瀑罩其外,余从榛莽中履险以登。其洞一名龙王,一名三台。二洞之前,有岩突出,若露台然,可栈而通也。出洞,返眺响岩之上,一石侧耳附峰头,为"听诗叟"。又西二里,入灵岩。自灵峰西转,皆崇岩连幛,一开而为净名,一璺直入,所称一线天也;再开而为灵岩,叠嶂回环,寺当其中。

五月朔仲昭与余同登天聪洞。洞中东望圆洞二,北望长洞一,皆透漏通明,第峭石直下,隔不可履。余乃复下至寺中,负梯破莽,率僮逾别坞,直抵圆洞之下,梯而登;不及,则斫木横嵌夹石间,践木以升;复不及,则以绳引梯悬石隙之树。梯穷济以木,木穷济以梯,梯市俱穷,则引绳揉树,遂入圆洞中,呼仲昭相望而语。复如法蹑长洞而下,已日中矣。西抵小龙湫之下,欲寻剑泉,不可得。踞石碛而坐,仰视回嶂逼天,峭峰倒插,飞流挂其中,真若九天曳帛者。西过小剪刀峰,又过铁板嶂。嶂方展如屏,高插层岩之下,下开一隙如门,惟云气出没,阻绝人迹。又过观音岩,路渐西,岩渐拓,为犁尖,复与常云并峙。常云南下,跌而复起,为戴辰峰。其跌处有坳,日马鞍岭,内谷之东西分者,以是岭为界。从灵岩至马鞍岭凡四里,而崇峦虮嵘,应接不暇,逾岭,日色渐薄崦嵫。二里,西过大龙湫溪口,又二里,西南入宿能仁寺。

初二日从寺后坞觅方竹,无佳者。上有昙花庵,颇幽寂。出寺右,观燕尾泉,即溪流自龙湫来者,分两股落石间,故名。仍北溯流二里,西人龙湫溪口。更西二里,由连云嶂人,大剪刀峰矗然立涧中,两崖石壁回合,大龙湫之水从天下坠。坐看不足亭,前对龙湫,后揖剪刀,身在四山中也。出连云嶂,逾华岩岭,共二里,入罗汉寺。寺久废,卧云师近新之。卧云年八十馀,其相与飞来石罗汉相似,开山巨手也。余邀师穷顶,师许同上常云,而雁湖反在其西,由石门寺为便。时已下午,以常云期之后日,遂与其徒西逾东岭,至西外谷,共四里,过石门寺废址。随溪西下一里,有溪自西来合,即凌云、宝冠诸水也,二水合而南人海。乃更溯西来之溪,宿于凌云寺。寺在含珠峰下,孤峰插天,忽裂而为二,自顶至踵,仅离咫尺,中含一圆石如珠,尤奇绝。循溪北入石夹,即梅雨潭也。飞瀑自绝壁下激,甚雄壮,不似空潆雨色而已。

初三日仍东行三里,溯流北入石门,停担于黄氏墓堂。历级北上雁湖顶,道不甚峻。直上二里,向山渐伏,海屿来前。愈上,海辄逼足下。又上四里,遂逾山脊。山自东北高处迤逞西来,播为四支,皆易石而土。四支之脊,隐隐隆起,其夹处汇而成洼者三,每洼中复有脊,南北横贯,中分为两,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芜,青青弥望,所称雁湖也。而水之分堕于南者,或自石门,或出凌云之梅雨,或为宝冠之飞瀑;其北堕者,则宕阴诸水也,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云。既逾冈,南望大海,北瞰南闼之溪,皆远近无蔽,惟东峰尚高出云表。余欲从西北别下宝冠,重岩积莽,莫可寄足。复寻旧路下石门,西过凌云,从含珠峰里,依涧访宝冠寺。寺在西谷绝坞中,已久废,其最深处,石崖回合,磴道俱绝。一洞高悬崖足,斜石倚门。门分为二,轩豁透爽,飞泉中洒。内多芭蕉,颇似闽之美人蕉;外则新箨高下,渐已成林。至洞,闻瀑声如雷,而崖石回掩,杳不可得见。乃下山涉溪,回望洞之右胁,崖卷成罅,瀑从罅中直坠,下捣于圆坳,复跃出坳成溪去。其高亚龙湫,较似壮胜,故非宕山第二流也。东出故道,宿罗汉寺。

初四日早,望常云峰白云潆翳,然不为阻,促卧云同上。东逾华岩二里,由连云嶂之左,道松洞之右,跻级西上,共三里,俯瞰剪刀峰已在屐底。一里,山回溪出,龙湫上流也。渡溪,过白云、云外二庐,又北人云静庵。庵庐与登山径,修整俱异昔时。卧云令其徒采笋炊饭。既饭,诸峰云气倏尽,仲昭留坐庵中,余同卧云直跻东峰。又二里,渐闻水声,则大龙漱从卷崖中泻下。水出绝顶之南、常云之北,夹坞中即其源也。溯水而上,二里,水声渐微。又二里,逾山脊。此脊北倚绝顶,南出分为两支,东支为观音岩,西支为常云峰,此其过脉处也。正脊之东为吴家坑。其峰之回列者,近为铁板嶂,再绕为灵岩,又再绕为净名,又再绕为灵峰,外为谢公岭而尽。脊之西,其坑即龙湫背。其峰之回列者,近为龙湫之对崖,再绕为芙蓉峰,又再绕为凌云,又再绕为宝冠,上为李家山而止。此雁山之南面诸峰也。而观音、常云二峰,正当其中,已伏杖履下,惟北峰若负康然,犹屏立于后。北上二里,一脊平峙,狭如垣墙,两端昂起,北颓然直下,即为南嗣溪横流界,不若南面之环互矣。余从东巅跻四顶,倏踯躅声大起,则骇鹿数十头也。其北一峰,中剖若斧劈,中则石笋参差,乱崖森立,深沓无底。鹿皆奔堕其中,想有陨堑者。诸僧至,复以石片掷之,声如裂帛,半响始沉,鹿益啼号不止。从此再西,则石脊中断,峰亦渐下,西北眺雁湖,愈远愈下。余二十年前探雁湖,东觅高峰,为断崖所阻,悬绠而下,即此处也。昔历其西,今东出其上,无有遗憾矣。返下云静庵,循溪至大龙湫上,下瞰湫底龙潭,圆转夹崖问,水从卷壁坠潭,跃而下喷,光怪不可迫视。遂逾溪西上,南出龙湫之对崖,历两峰而南,其岭即石门东,罗汉之西,南出为芙蓉峰,又南下为东岭者也。荚蓉峰圆亘特立,在罗汉寺西南隅。既至其下,始得路。东达于寺,日已西,仲昭亦先至矣。

初五日别卧云出罗汉寺,循溪一里,至龙湫溪口。凡四里,逾马鞍而下。北望观音峰下,有石璺若门,层列非一。仲昭已前向灵岩。余挟一僮北抵峰下,循樵路西转二里,直抵观音、常云之麓,始知二峰上虽遥峙,其下石壁连亘成城。又循崖东跻里许,出石璺之上,丛木密荫,不能下窥。崖端盘石如擎盖,上平如砥,其下四面皆空。坐其上久之,复下循石璺而入,层崖悬裂,皆可扪而通也。璺外一峰特起,薄齐片云,圆顶拱袖,高若老僧岩,俨若拱立。出路隅,居多吴氏,有吴应岳者留余餐。余挟之溯溪人,即绝顶所望吴家坑溪也,在铁板、观音之间。欲上溪左黄崖层洞,崖在铁板嶂之西,洞在崖之左,若上下二层者。抵其下,不得上;出其上,洞又在悬崖间,无可下也。乃循崖东行,又得一石璺,望其上,层叠可入,计非构木悬梯不能登。从此下一小峰,日莺嘴岩,与吴别。东过铁板嶂下,见其中石璺更大,下若有洞流而成溪者。亟溯流入,抵洞下,乱石窒塞,而崖左有路直上,凿坎悬崖问,垂藤可攀。遂奋勇上,衣碍则解衣,杖碍则弃杖,凡直上一崖,复横历一崖,如是者再,又栈木为桥者再,遂人石璺中。石对峙如门,中宽广,得累级以升。又人石门两重,仰睇其上,石壁环立,青天一围,中悬如井。壁穷,透人洞中。洞底光透处有木梯,猱升其上,若楼阁然。从阁左转,复得平墟,后即铁板嶂高列,东西危崖环绕,南面石璺下伏,轩敞回合,真仙灵所宅矣!内有茅层一楹,虚无人居。隙地上多茶树,故坎石置梯,往来其间耳。下至溪旁,有居民。遂越小剪刀峰而东,二里,人灵岩,与仲昭会。

初六日挟灵岩僧为屏霞嶂之游。由龙鼻洞右攀石罅上,半里,得一洞甚奇。又上半里,崖穹路绝,有梯倚崖端,盖烧炭者所遗。缘梯出其上,三巨石横叠两崖问,内覆石成室,跨其外者为仙桥。其室空明幽敞,蔽于重岩之侧,虽无铁板嶂、石门之奇瑰攒合,而幽邃自成一天。复透洞左上,攀藤历栈,遂出屏霞嶂之中层,盖龙鼻顶也。崖端亦宽垲可庐,后嶂犹上倚霄汉,嶂右有岩外覆,飞泉落其前。由右复攀跻崖石,几造嶂顶,为削石所阻。其侧石隙一缕,草木缘附,可以着足,遂随之下。崖间多修藤垂蔓,各采而携之。当石削不受树,树尽不受履处,辄垂藤下。如是西越石冈者五重,降升不止数里,始下临绝涧,即小龙湫上游也。其涧发源雁顶之东南,右即铁板,左即屏霞。二嶂中坠为绝壑,重崖亏蔽,上下无径,非悬绠不能飞度也。入涧,践石随流,东行里许,大石横踞涧中,水不能越,穴石下捣,两旁峭壁皆斗立,行者路绝。乃缚木为梯升崖端,复缒入前涧下流,则横石之下,穹然中空,可树十丈旗。水从石后建瓴下注,汇潭漾碧,俯然沁人。左右两崖,俱有洞高峙。由此而前,即龙湫下坠处也。余两次索剑泉,寺僧辄云:"在龙湫上,人力鲜达。"今仍杏然,知沦没已久。欲从此横下两峰,遂可由仙桥达石室,乃斫木缚梯,盘绝蠛者数四,俯视独秀、双鸾诸峰,近在屐底。既逼仙桥,隔崖中断,日已西,疲甚,乃返觅前辙,复经屏霞侧石室返寺,携囊过净名,投宿灵峰。

初七日溯寺前溪,观南碧霄冈,轩爽无他奇。又三里,西转,望真济寺在溪北坞中。是溪西由断崖破峡而来,峡南峰为"五马朝天",峥嵘尤甚。两旁逼仄石蹊,内无居民,棘茅塞路。行里许,甚艰,不可穷历。北过真济寺,寺僻居北谷,游屐不到。寺右溯小溪三里,登马家山岭,路甚峻。登巅,望雁顶棱簇如莲花状,北瞰南阁,已在屐底。飞舄而下,四里余,得新庵,弛担于中,溯南阁溪,探宕阴诸胜。南阁溪发源雁山西北之箬袅岭,去此三十余里,与永嘉分界。由岭而南.可通芙蓉,入乐清:由岭而西,走枫林,则入瓯郡道也。溪南即雁山之阴,山势崇拓,竹木蓊茸,不露南面裁螓态。溪北大山,自箬袅迤逞而来,皆层崖怪峰,变换阖辟,与云雾争幻,至阁而止。又一山北之溪,自北阁来会,俱东下石门潭。门内平畴千亩,居人皆以石门为户牖,此阁所由名,而南北则分以溪也。南阁有章恭毅宅,西人有石佛洞、散水岩、洞仙岩诸胜。北阁有白岩寺旧址,更西有王子晋仙桥为尤奇。余冒雨穷南阁,先经恭毅宅,聚族甚盛。溯溪五里,过犁头庵,南即石佛洞,以路芜不能人。西十里至庄坞,夹溪居民皆叶姓。散水岩在北坞中,石崖横亘,飞瀑悬流,岩左登岭有小庵。时暮雨,土人留宿庄坞,具言洞仙院之胜。

初八日雨未止。西溯溪行三里,山涧愈幽。随溪转而北,又二里,隔溪小径破云磴而入。东渡溪从之,忽峰回溪转,深入谷中,则烟峦历乱。峰从庄坞之后连亘至此,又开一隙,现此瑰异。执土人问之,日:"此小纂厝也,洞仙尚在其外大溪上流。"复出而渡溪,里许,有溪自东来人,即洞仙坞溪矣。渡大溪。溯小溪东上,其中峰峦茅舍,与前无异。洞仙即在其内崖,倚峰北向,层篁翳之。乃破莽跻石隙而入,初甚隘,最上渐宽。仍南出庄坞,东还犁头庵,终不得石佛洞道。遂出南阁,访子晋仙桥,在北阁底尚二十里,念仲昭在新庵甚近,还晤庵中。日已晡,竟不及为北阁游,东趋大荆而归。

【译文】

我和族兄仲昭游天台山,是壬申年(崇祯五年,1632)三月,到四月二十八日,抵黄岩县,又第二次游雁荡山。雇到马匹从县城南门出发,沿着方山行十里,转向西南,过三十里,翻越秀岭,在岩前铺吃饭。走五里,是乐清县界,又走五里,登上盘山岭。只见西南云雾之中,隐隐约约地露出一簇芙蓉似的山峰,那就是雁荡山。走十里,到郑家岭,又走十里,过大荆驿。渡过石门涧,刚下过雨,溪水猛涨,水淹到马肚皮。又走五里,在章家楼住宿,这里是雁荡山东面的外围山谷。章氏家族兴旺时,曾在这里建楼供游山时歇息,如今店铺寥落,不过依然保存了章家楼的名称。

二十九日由西面进山,朝着老僧岩走去。走了二里,经过老僧岩山脚。又走二里,往北渡过溪水,登上石梁洞,再返回到溪旁。往西走二里,翻越谢公岭。谢公岭以内是东内谷,岭下有一条溪流从北边流过来,溪水两岸全是重叠的山崖和奇形怪状的峰峦,高耸的峰岩光秃秃的,没有一寸泥土,像雕刻一样千姿百态。渡过溪流,往北转一里多,进入灵峰寺。一座座奇异陡峭的山峰,成排地立于峰前。寺后有座山峰独立高耸,中间有一道裂缝,上至峰顶,它名叫灵峰洞。踩着千级石阶上登,石台已经修整,洞中的罗汉像也都修饰一新,回到灵峰寺吃了饭。同僧人从照胆潭越过溪水左岸,观看风洞。洞口只呈半圆形,风蓬蓬地吹出洞外数步。于是沿着溪水左岸一一地探寻崖上的各个洞穴。回到灵峰寺后,下起了大雨,我便光着脚撑起伞沿着溪流北上。快到真济寺时,见深山中黑雾沉沉,茫茫然什么也看不见,于是回到溪流东面,进入碧霄洞,高僧守愚的精舍就在这里。我觉得它有点特别,让家童回去叫徐仲昭,仲昭也踏着溪流来到这里,与守愚有相见恨晚之感。傍晚时分,返回灵峰寺住宿。

三十日冒雨沿溪流走,往西转二里,一条溪水从西北流过来汇合,水势越加大了。渡过溪流往西走,又溯溪流往西北行,三里,进净名寺,雨越下越大。云雾之中,仰望两边山崖,岩石夹立,重重叠叠,分不清层次,衣服鞋子都湿透了,越发想要探尽西谷,其中有水帘谷、维摩石室、说法台等名胜。走了二里,来到响岩。岩右边有两个洞,飞瀑罩在洞外,我从灌木丛中踏着险路攀登。两个洞一个叫龙王洞,另一个叫三台洞。两洞前面,有块突出的岩石,像露台一样,可以通过栈道相通。出洞之后,回头眺望响岩上面,有一块石头像一个人侧着耳朵贴在峰头上,石名"听诗叟"。又往西走二里,进入灵岩。从灵峰寺往西转,一路都是高峻的山岩和连绵的峰壁,峰壁第一处拓开的地方是净名寺,有一条裂缝直入深处,就是所说的一线天:第二处拓开的地方是赤灵岩寺,山峦重叠回环,寺院就在正中。

五月初一日仲昭和我一起攀登天聪洞。在洞中向东望去有两个圆洞,向北望去有一个长洞,都是透亮通明,只是洞壁陡峭直立,与天聪洞相隔,走不过去。我于是又下到灵岩寺中,扛起梯子,砍掉灌木,率领仆从越过另一道山坞,走到圆洞下面,搭起梯子往上登;梯子够不着,就砍来木头横嵌在石缝之间,踩着木头上登;木头还是够不着,又用绳索把梯子吊上来,悬挂在石缝中的树上。爬完梯子就用木头相接,踩完木头又用梯子相接,梯子木头都不济事时,就把绳索拴到树上,拉着往上攀登,终于进入圆洞,呼唤仲昭,相望而语。又用同样的方法进人长洞之后才下山,已经到了中午。向西走到小龙湫下面,想寻找剑泉,没有找到。盘坐在沙石堆上,抬头仰望,回峦直逼天际,峭峰从天上倒插,飞流悬挂在峰峦之间,真像是从九天之上飘曳而下的丝绸一样。往西经过小剪刀峰,又经过铁板嶂。山嶂并列展开,有如方形的屏风,高高地插在层层岩石上面,下面裂开一道像门一样的缝隙,只有云气出没其中,阻绝了人迹。又经过观音岩,道路渐渐往西,岩壁渐渐拓开,这是犁尖峰,还是和常云峰并肩峙立。从常云峰南下,地势下跌后又重新突起,名戴辰峰。下跌处有山坳.叫马鞍岭,内谷分为东西,就是以马鞍岭为界。从灵岩寺到马鞍岭,一共四里,而峰峦高峻峭拔,让人应接不暇。越过马鞍岭,夕阳渐渐西下。二里,往西经过大龙湫溪,又走二里,往西南进入能仁寺歇宿。

初二日到寺后山坞寻找方竹,没有好的。寺院上方有昙花庵,很寂静。从寺右出来,观览燕尾泉,就是从大龙湫流来的溪水,分成二股坠落石间,所以取名燕尾。又往北沿溪流走两里,往西进入龙湫溪口,再往西走里,由连云嶂进去,大剪刀峰矗然耸立在涧中,两边山崖石壁环绕,大龙湫的水从天而降。坐在"看不足亭"中,面对龙湫水,背靠剪刀峰,置身在四面群山之中。走出连云嶂,越过华岩岭,一共二里,进入罗汉寺。罗汉寺久已荒废,卧云禅师最近将它修葺一新。卧云已有八十多岁,他的相貌与飞来石罗汉相似,可以说是雁山的开山巨手。我邀请禅师攀登山巅,禅师答应一起去常云峰,因为雁湖反而在罗汉寺西,从石门寺去更为便捷。已到下午时分,约定后天登常云,然后与禅师的徒弟一起往西越过东岭,来到西外谷,一共走了四里,经过石门寺废址。顺着溪水往西走一里,有一条溪从西边流来汇合,这就是从凌云寺和宝冠寺来的水流,两股溪水汇合后往南流入大海。便再沿着西边来的溪流行走。在凌云寺住宿。凌云寺位于含珠峰下,含珠峰独自插入云天,又忽然崩裂为二,从顶部到底部,裂缝相隔只有尺把,中间含着像珠子似的一块圆石尤其奇妙绝伦。沿溪水向北进入石块的夹缝,就是梅雨潭了。瀑布飞湍从陡峭的石壁往下冲击,气势十分雄伟壮观,不像细雨空潆的样子。

初三日仍然往东走三里,沿溪流往北进入石门寺,把行李放在黄氏墓堂,沿着石阶往北登雁湖顶,道路不太险峻,一直往上走了二里,走过的山峦已渐渐低伏,海岛浮现在前面。越往上走,海就越逼近脚下。又往上走四里,就越过了山脊。山从东北最高处曲折连绵地往西延伸过来,分为四道支脉,都由石山变成土山。四道支脉夹拢的地方隐隐约约隆起,支脉与支脉之间形成了三处洼地,每处洼地中又有山脊,南北横贯连通,中间又分为两段,总起来计算,洼地不止六块了。洼中积水,杂草丛生,放眼望去,一片青翠碧绿,这就是所说的雁湖。雁湖往南分流下堕的水,有的从石门寺流出,有的从凌云寺的梅雨潭流出,有的成了宝冠寺的飞瀑。往北分流下堕的水,成了雁荡山北面的众多溪流的源头,都和大龙湫的水风马牛不相及。翻过山冈之后,往南眺望大海,向北俯瞰南阁溪流,远近均无遮拦,只有东面山峰还是高出云外。我想从西北另一条路下宝冠寺,然而岩石重叠、荒草茂密,无从落脚。又寻找原路下到石门寺,往西经过凌云寺,沿含珠峰往外走二里,顺着山涧去探访宝冠寺。宝冠寺在西谷深坞中,早已荒废。山谷最深处,崖石回环并合,石阶道路断绝。一个山洞高挂山崖下部,一块斜石倚靠在洞门。门一分为二,宽阔清爽,飞泉洒向洞中。洞内有许多芭蕉,形状很像福建的美人蕉;洞外有参差不齐的新竹,渐渐已成竹林。到达洞前,听到瀑声如雷,但崖石回环掩蔽,深不可睹。于是下山涉过溪水,回头眺望洞的右腰,山崖卷折成缝隙,瀑布从缝隙中垂直下坠,冲向圆形的坳地,然后又跃出坳地汇成溪流而去。它的高度仅次于龙湫,但比龙湫似乎更为壮观。所以不能说是雁荡山第二瀑布。从原路往东出去,在罗汉寺歇宿。

初四日一清早,远看常云峰白云茫茫,什么也看不清楚,然而并不因此而止步不前,催促卧云一同登山。向东越过华岩走了二里,便从连云嶂的左侧,道松洞的右侧,踏着石阶往西上,一共三里,俯瞰剪刀峰,已在脚下。又走一里,山峦回环,溪流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龙湫的上游。渡过溪水,经过白云、云外两座茅庐,又往北进入云静庵。庵、庐以及登山的道路经过修整都和上次大不相同。卧云叫他的徒弟采来竹笋做饭。饭后,各山峰上的云气突然消散,仲昭留在静云庵中休息,我和卧云一同直上东峰。又上了二里渐渐听到水声,是大龙湫从卷崖中飞泻下来,大龙湫水从雁荡山绝顶南面、常云峰的北面流出,两峰之间的山坞就是它的发源地。沿大龙湫水而上,二里,水声渐渐微弱。又走二里,越过山脊。这道山脊北靠绝顶,南面分成两道支脉:东支为观音岩,西支为常云峰,这里是两条支脉交结的地方,山脊东面是吴家坑。那回环排列的山峰,近的是铁板嶂,绕过去是灵岩寺,再绕过去是净名寺,再绕过去是灵峰寺,最外层到谢公岭而止。山脊西部,那低洼之处就是龙湫背。那回环绕列的山峰,近的是与大龙湫相对的山崖,绕过去是芙蓉峰,再绕出去是凌云寺,再绕出去是宝冠寺,最上面到李家山而止,这些就是雁荡山南部众峰的情形。而观音岩和常云峰,正好位于群峰之中,这时已低伏脚下,只有北峰好像屏风一样,耸立于后。往北上二里,一道平立,狭窄得如同城墙一样,两端高高翘起,北面像崩塌一样地垂直而下,这就是南阁溪横流的分界,不像南面那样回环交错。我从东边的山巅往西边顶峰攀登,突然响起一阵踯躅徘徊的蹄声,原来是几十只受惊的鹿。那北边的一座山峰,像被斧头当中剖开一样,里面石笋参差不齐,乱崖林立,深不见底。奔跑的鹿群都坠落其中,想必有些会坠落在坑中。和尚们来到这里,又用石片投掷下去,声音如同撕裂布帛一样,好一阵才沉寂下去。鹿群越发啼鸣不止。从这里再往西走,石脊就中断了,山峰也渐渐低垂,往西北眺望雁湖,越远越低。我二十年前曾探寻雁湖,往东寻找高峰,就是在这里被断崖所阻,只好悬绳而下。以前游历了它的西面,这一次从东面到达它的高处,再没有遗憾了。往下返回静云庵,沿溪流走到大龙湫上边,往下俯视湫底的龙潭,圆圆地环绕在夹合的山崖之问,水流从卷曲的山壁上坠入潭中,又腾跃起来向下喷洒,光怪陆离,不能近看。于是越过溪流由西面上去,再向南来到大龙湫的对崖,经过两座山峰再朝南,这座岭就在石门的东边,罗汉寺的西边,往南伸出去形成芙蓉峰,再往南延伸下去为东岭。芙蓉峰圆圆地耸立在罗汉寺西南侧。来到芙蓉峰下,才有道路。往东到达罗汉寺,太阳已经西斜,仲昭已先回到寺中了。

初五日告别卧云离开罗汉寺,沿着溪流走一里,来到龙湫口。一共走了四里,越过马鞍岭而下。往北看到观音峰下的石壁上有像门一样的裂缝,层层排列,不止一道。仲昭已经前去灵岩寺了。我带着一个家童往北来到观音峰下,沿着砍柴的小路往西转二里,来到观音、常云两峰的山脚。才知道这两座山峰虽然上部遥遥对峙,下部的石壁却像城墙一样连结在一起。又沿着崖壁东面往上攀登一里多,走出石缝上面,林木丛生、树荫密蔽,不能向下窥看。崖顶有块圆石就像高托而起的盖子,上面像磨石一样平滑,下部四面都是空的。在圆石上坐了很久,再下来沿着石缝往里走,崖壁上有层层裂缝,可以摸到,也可以通过。石缝外面有一座山峰挺拔耸立,逼近云层,峰顶圆形,整个山峰的形状很像一个拱手而立的小孩,与老僧山岩差不多高。走出路角,有很多姓吴的人家住在这里,有个叫吴应岳的留我吃饭。我拉着他一起沿溪流上游走去,就是在绝顶上所看到的吴家坑溪,位于铁板嶂和观音峰之问。我想攀登溪流左面黄崖上的层层洞穴。黄崖在铁板嶂的西边,洞穴在黄崖的左侧,像有上下两层。来到崖下,不能上去;走到山崖上面,洞又在崖壁中间,无法下去。于是沿着山崖往东走,又见虱一道石缝,仰望石缝上面,层层叠叠的可以进入,不过估计要搭木悬梯才能登上去。从这里的一座小山峰下来,就到了莺嘴岩,和吴应岳告别。向东经过铁板嶂再向下走,看见其中的石缝更大,下面像有洞中之水汇成的溪流。我急忙沿水流往里走,来到洞下,只见乱石堵塞,而崖壁左边有路可以直上,崖壁问有凿出来的石坎,并且有垂下来的藤条可以攀拉。于是奋勇攀登,衣服碍事就脱掉衣服,手杖碍事就扔掉手杖。总是攀上一道崖,又横过一道崖,像这样反复几次,又经过木头架设的几处栈桥,才进入石缝中。两块相对峙立的岩石就像门户一样,里面宽敞广阔,通过层层石级攀登上去,又经过两重石门,仰视上面,石壁环立,有双臂环抱那么大的一块青天悬挂在正中,如同倒悬的水井。石壁尽处,日光透入洞中。洞底阳光透亮的地方设有木梯,我像猿猴一样爬上去,上面就像楼阁一样。由"阁"左转,便见平坦的丘地,后面是高高排列的铁板嶂,东西两侧高崖环绕,南面的石缝低伏,这里宽敞开阔,回环并合,真是仙灵居住之地!里面有一排茅屋,空着无人居住。空地上有很多茶树,所以凿石坎搭木梯,以便上下往来。下到溪旁,有了居民。接着越过小剪刀峰往东,走了二里,进入灵岩寺,与仲昭会合。

初六日与灵岩寺的僧人一起去游屏霞嶂。从龙鼻洞右侧攀援石缝而上,半里,看到一个非常奇妙的洞。又上半里,山崖到了尽头,路也消失了,有梯子靠在山崖顶端,大概是烧炭人留下来的。爬梯子走到崖上,见三块巨石横叠在两崖之间,里面覆盖成石室,跨出其外的是仙桥。石室空旷明亮、幽静宽敞,隐蔽在重重山崖旁边,虽然不如铁板嶂、石门那样聚集了许多奇丽之景,但幽静深邃,自成天地。又穿过石洞往左边上去,攀援藤条,越过栈道,就出了屏霞嶂的中层,是龙鼻洞顶了。崖端也很宽阔、干燥,可以造屋居住。后面的山嶂仍高入云霄,山嶂右边有岩石往外覆盖,瀑布飞泻在岩前面。从右侧再攀登崖石,差不多到屏嶂顶端时,被陡峭的岩壁挡住了。石壁侧边有一条石缝,草木嵌附生长,可以踏脚,于是顺着石缝下去。崖壁问有许多很长的藤蔓垂挂下来,我们都采扯了一些带着。到了岩石陡峭得没有树木生长、无法落脚的地方,就拉着下垂的藤蔓下来。就这样往西穿越了五重石冈,上上下下不止数里,才到达下面的绝涧,就是小龙湫的上游。这涧水发源于雁荡山东南,右边是铁板嶂,左边是屏霞嶂,两座山峰中间下坠处是非常陡深的壑谷,又有重重叠叠的崖壁遮挡掩蔽,上下无路可通,如果没有绳索悬挂绝对无法飞越。进入涧中,踩着岩石随水流往东走了一里左右,一块巨石横挡在涧中,水不能越过,直捣巨石底部的缝隙;两旁的峭壁陡直耸立,行人无路可通。于是捆缚木头作梯子爬上巨石顶端,再用绳子拴住下到前面涧水的下游。巨石下面,中间空如穹庐,可以树立十丈高的旗帜。水从巨石背后居高临下地倾泻,汇成碧波荡漾的深潭,优哉游哉沁人心脾。左右两崖,都有洞穴高高对峙。从这里再向前,就是龙湫向下坠落的地方。我两次寻找剑泉,寺中的和尚总是说:"在龙湫上面,人力很少能够到达。"这次仍然杳无踪影,知道已经沦没很久了。想从这里横向走下两座山峰,就可以由仙桥到达石室,于是砍树木捆成梯子,四次攀越陡峰,俯视独秀、双鸾等峰,近在脚下。接近仙桥时,相隔的山崖忽然中断。太阳已经西沉,人已困乏不堪,于是寻找旧路返回,又经过屏霞嶂侧边的石室返回灵岩寺,携带行李过了净名寺,到灵峰寺投宿。

初七日沿着寺前的溪流而上,观看南碧霄冈,除了高大宽敞之外没有其他可以称奇的地方。又走三里,往西转,远望真济寺位于溪北的山坞中。这条溪流从西边沿着断崖穿过峡谷而来,峡谷南面的山峰名"五马朝天",特别高峻。两旁是狭窄的石路,里面无人居住,荆棘茅草堵塞道路。走了一里左右,非常艰难,不能走到尽头。往北过真济寺,寺庙位于偏僻的北面山谷中,游人从来没有到过。从寺右沿小溪走了三里,攀登马家山岭,道路十分陡峻。登上岭顶,遥望雁山顶峰,棱角簇拥成莲花形状,往北俯瞰南阁,已在脚下。脚步飞快地下山,四里多,看到一座新庵,把行李放在庵中,沿南阁溪而上,探访雁荡山北面的各处胜景。南阁溪发源于雁荡山西北的箬袅岭,距离这里三十多里,和永嘉县分界。沿岭往南去,可以通到芙蓉峰,进入乐清县境;沿岭往西去,经过枫林,则是去温州府的道路。溪水南边就是雁荡山的北面,山势高耸开阔,茂林修竹,郁郁葱葱,看不出南面那种高峻的形态。溪水北边的大山,从箬袅岭曲折连绵地延伸过来,都是重叠的崖壁和怪异的峰峦,开合变换,似乎在与云雾争幻异之奇,直到南阁而止。山北又有一条溪流,从北阁流来此汇合,一齐往东流人石门潭。石门内有平坦开阔的良田千亩,里面的居民都以石门为门窗,这就是"阁"这个名称的由来,而南北则是以溪流为分界。南阁有章恭毅宅,往西进去有石佛洞、散水岩、洞仙岩众多名胜。北阁有白岩寺旧址,再往西有王子晋仙桥,尤为奇特。我冒雨走遍南阁,先过章恭毅宅,聚居在这里的章氏家族人丁兴盛。沿溪流走五里,经过犁头庵,往南就是石佛洞,因为路上荒草丛生不能进去。往西走十里到庄坞,溪流两岸的居民都姓叶。散水岩在北坞中,石崖横贯,瀑布高挂,飞流直下。从岩峰左面登上山岭,有一座小小的庵堂。此时天色已晚,又下着雨,当地人留我在庄坞住宿,并详细地说到洞仙院的胜景。

初八日雨未停。往西沿溪流走二里,山中涧溪越来越幽深。随溪流向北,又走两里,溪对岸有条小路,石磴直通云霄。往东渡过溪流随小路而行,忽然峰回溪转,进到山谷之中,则云烟笼罩,山峦杂乱。这些山峰都是从庄坞之后连绵不断地延伸到这里,又裂开一道缝隙,展现出这瑰丽奇异的景色。拉住当地人打听,回答说:"这里是小纂厝,洞仙还在它外面的大溪上游。"再出来渡过溪流,走一里左右,有条小溪从东边流来汇合,就是洞仙坞的溪流。渡过大溪,沿小溪向东而上,溪谷中峰峦茅屋掩映,和先前没有什么不同。洞仙院就在溪谷的内崖壁上,背靠峰峦、朝向北面,有重重竹林遮蔽。于是拨开杂草踩着石缝攀登而上,起初十分狭窄,最上面渐渐宽阔。仍旧向南出了庄坞,再向东返回犁头庵,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去石佛洞的路。于是从犁头庵出来,经过南阁,询问子晋仙桥,得知在北阁下面,还有二十里路程。想到仲昭在新庵,离这里很近,回到庵里和他相会。

天色已近黄昏,竞来不及游览北阁了,向东走大荆驿而归。


闽游日记后--游龙洞


【提要】

闽为福建省的简称,秦时即设闽中郡;该省最大的河流称闽江.因此该省简称闽。

徐霞客曾先后五次游历福建,第一次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有《游武彝山日记》;第二次为泰昌元年(1620),有《游九鲤湖日记》;第三次为崇祯元年(1628),有《闽游日记前》;第四次为崇祯三年(1630),有《闽游日记后》;第五次为崇祯六年(1633),见于黄道周诗文,未留下游记。

"游龙洞"选自《闽游日记后》。

《游记》中共记载了357个洞穴,徐霞客大多都亲自入洞考察并有详细记载。龙洞位于浙江、福建交界处的浮盖山上。在徐霞客游历考察过的洞穴当中,龙洞本身也许不算太奇特,但进出龙洞的艰难却颇具代表性。进出的时候,洞壁夹肩,石片挡胸,脱掉衣服,宛转盘旋,方得进入;出来的时候,胸背紧贴两壁,膝盖不能活动,石骨直刺皮肤,"急之愈固,几恐其与石为一也"。此等情形之下,出来之后"欢若更生"的心情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徐霞客探险精神之一斑。这段日记的后半部分,对浮盖山景色的描绘也颇见工力,在不到五百字的篇幅里,勾勒了浮盖山东、西山峰的大势,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许多微观景点,如"犁头尖石"、"双笋石人"、"浮盖仙坛"以及山顶石头上嫩绿浮烟娟然可爱的青苔等等。

【原文】

八月初四日冒雨为龙洞游。同导僧砍木通道,攀乱碛而上。雾泠棘锯,芾石笼崖,狞恶如奇鬼。穿簇透峡,窈窕者,益之诡而藏其险;虮燥者,益之险而敛其高。如是二里,树底睨峭呜。攀踞其内,右有夹壁,离立仅尺,上下如一下,似所谓"一线天"者,不知其即通顶所由也。乃燕火篝灯,匍匐人一罅。罅夹立而高,亦如外之一线天,第外则顶开而明,此则上合而暗。初人,其合处犹通窍一二,深入则全黑矣。其下水流沙底,濡足而平。中道有片石,如舌上吐,直竖夹中,高仅三尺,两旁贴于洞壁。洞既束肩,石复当胸,无可攀践,逾之甚艰。再入,两壁愈夹,肩不能容。侧身而进,又有石片如前阻其隘口,高更倍之。余不能登,导僧援之。既登,僧复不能下,脱衣宛转久之,乃下。余犹侧伫石上,亦脱衣奋力,僧从石下掖之,遂得入。其内壁少舒可平肩,水较泓深,所称龙池也。仰睇其上,高不见顶,而石龙从夹壁尽处悬崖直下。洞中石色皆赭黄,而此石独自,石理粗砺成鳞甲,遂以"龙"神之。挑灯遍瞩而出。石隘处上逼下碍,人时自上悬身而坠,其势犹顺,出则自下侧身以透,胸与背既贴切于两壁,而膝复不能屈伸,石质刺肤,前后莫可悬接,每度一人,急之愈固,凡恐其与石为一也。既出,欢若更生,而岚气忽澄,登霄在望。由明峡前行,芟莽开荆,不半里,又得一洞。洞皆大石层叠,如重楼复阁,其中燥爽明透。

徘徊久之,复上跻重崖,二里,登绝顶,为浮盖最高处。踞石而坐,西北雾顿开,下视金竹里以东,崩坑坠谷,层层如碧玉轻绡,远近万状;惟顶以南,尚郁伏未出。循西岭而下,乃知此峰为浮盖最东。由此而西,蜿蜒数峰,再伏再起,极于叠石庵,乃为西隅,再下为白花岩矣。既连越二峰,即里山趋寺之第三冈也。时余每过一峰,辄一峰开霁,西峰诸石,俱各为披露。西峰尽,又越两峰,峰俱有石层叠。又一峰南向居中,前耸二石,一斜而尖,是名"犁头尖石"。二石高数十丈,堪为江郎支庶,而下俱浮缀叠石数块,承以石盘,如坐嵌空处,俱可徙倚。此峰南下一支,石多嶙岣,所称"双笋石人",攒列寺右者,皆其派也。峰后散为五峰,回环离立,中藏一坪可庐,亦高峰所罕得者。又西越两峰,为浮盖中顶,皆盘石累叠而成,下者为盘,上者为盖,或数石共肩一石,或一石复平列数石,上下俱成叠台双阙,"浮盖仙坛",洵不诬称矣。其石高削无级,不便攀跻。登其巅,群峰尽出。山顶之石,四旁有苔,如发下垂,嫩绿浮烟,娟然可爱。西望叠石、石仙诸胜,尚隔三四峰,而已过午,遂还饭寺中。别之南下,十里即大道,已在梨岭之麓。登岭,过九牧,宿渔梁下街。

【译文】

八月初四日冒雨去游龙洞。和当向导的僧人一道,砍树开路,在乱石堆中攀越而上。云雾四起,荆棘尖利,小石块遍布山崖,形态狰狞、丑恶,有如奇鬼。在成堆的石块和峡谷中穿行而过,形态窈窕的,为峡谷增添了诡异而掩藏了险峻;形态陡峭的,则为峡谷增添了险象而减弱了高峻。这样走过两里,站在树底下审视峻峭的山崖。攀登上去坐在里面,右边有石壁夹立,彼此相隔仅只一尺,上下宽窄一致,就像所谓的"一线天",不知道它就是通向山顶的通道。于是点燃灯笼,爬进一条石缝。石缝为两边高崖夹立而成,也像外边的一线天,只是外面的一线天顶上敞开而明亮,这条石缝则上面合拢而昏暗。刚进去时,上面合拢的地方还有一两处孔穴透进亮光,进到里面则一片漆黑。下面的溪流的底部是沙子,打湿了脚不过还平坦。中途有一片石块,就像向上吐出的舌头一样,直立在石缝之中,高仅三尺,两边紧贴在洞壁上。洞壁已紧擦着双肩,石片又挡在胸前,无法攀行,好不容易才越过去。再往里走,两边的洞壁挨得更近,已不能容下双肩。侧着身子进去,又有前面那样的石片阻在狭窄的通道口,而且比前面的石片还要高一倍。我不能攀登,当向导的和尚援助我登了上去。上去之后,和尚也下不来,脱掉外衣转来转去绕了很长时间,才下来了。我仍然侧着身子站在石上,也脱掉外衣,奋力而下,和尚从石头下面扶住我,才得进去。里边洞壁稍微舒展了一点,可以平肩行走,水也比较深泓,就是所说的龙池。仰视上面,高得看不见顶,只有"石龙"从夹壁尽处的悬崖上垂直而下。洞中石头都是赭黄色的,惟独这块石头是白色的,石头纹理像鱼鳞一样粗糙,于是以"龙"来形容它。提着灯笼看了个遍,然后出来。

石洞狭窄处上面逼近而下面有石障碍,进来时从上面悬空身子往下跳,情形还较顺利,出去时则要从下面侧着身子挤过去,胸和背都已紧贴在两边的洞壁上,而膝盖还是不能屈伸,石骨直刺皮肤,前后没有半点周旋的余地,每一个人挤出去时,都是越急就贴得越紧,真担心和石头融为一体。出来后,高兴得如再生,而山中的雾气忽然消散,眼看就要攀上绝顶。从明朗的峡谷中往前走,割去荒草,拨开荆棘,不到半里,又看到一个洞,全是重重叠叠的巨石,如重楼复阁,洞中干燥、爽朗。

在洞中逗留了很长时间,又往上攀登重叠的山崖,二里,登上绝顶,是浮盖山的最高处。盘坐在岩石上,西北边的云雾顿时散开,往旅资行囊被劫焚一空,而且静闻和顾仆都身受重伤,徐霞客也因惊吓和寒冷埋下了病根。后来,静闻因病痛半途赍志而殁,顾仆一直病弱,徐霞客也时时受疾病的困扰,究其原因,都与这次劫难有直接关系。这里所节引的几段日记,记述了湘江遇劫的始末,有景、有情、有事情的详细经过,可以说是纪实性的叙事散文名篇。徐霞客在真实自然的叙述过程中,敏锐地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僧人静闻无疑是"善"的化身。他严守戒律,一吐一解,不入于水;慈悲为怀,劝慰号哭的孩童;危难时刻,勇敢无畏,置性命于不顾,独自冒刃、冒寒、冒火、冒水,为大家抢救物品并守候待主;面对屑小之徒的诟骂,亦隐忍不发。另外,不知姓名的邻客给徐霞客被子、戴姓客人给徐霞客衣裤等等,同样体现了人性的善。与这些人的善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种形态的恶:一是残忍凶暴的强盗;二是邻舟上的见死不救者和谷船上的趁火打劫者;三是自私蛮横、恩将仇报的石瑶庭之流。徐霞客觉得,石瑶庭之恶更胜于强盗,因此发出"人之无良如此"的感叹和谴责。除了善恶之外,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众人"跪而请命"的细节,则反映了另一种人性的真实:求生的本能以及暴力之下的懦弱。

在景物描写方面,"月色"格外引人注目。事发当晚,"湘浦月明",与前晚的"潇湘夜雨"相对照,同为胜景;充满诗意的月色与随之发生的血腥劫案又形成另一种对比,即自然美景与人间丑恶的对比。劫案告一段落之后,有一段简单的概述:"是晚初月甚明,及盗至,已阴云密布,迨晓,雨复霏霏",由月色甚明,而阴云密布,而阴雨霏霏,恰与人物由喜悦而恐惧而悲痛的心境相吻合。

这几段日记还典型地体现了《徐霞客游记》一个很重要的叙事特点,即采用限制性的第一人称视角。前面部分,叙述的内容严格限制在"我"所见所闻的范围之内,完全是"我"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对于"我"耳目所不及的内容则以"先是"引出,属于事后的补叙,应该是从静闻处听来的内容。再深入一层分析,这里的第一人称叙事其实包含有两重视角:一是"我"经历事件时的视角,即经验自我的视角;二是"我"在事过境迁之后的回顾性叙述,即叙述自我的视角。通篇给人的感觉是"我"正在经历事件,主要是经验自我的视角,其实,这些文字只能是事后的追述,是叙述自我的视角。尽管作者为了加强真实性和戏剧性,尽量采用经验自我的视角,但是,字里行间还是留下叙述自我视角的痕迹,如:那个啼哭的男孩对静闻"诡言出王阉之门","诡言"即"谎称"、"假说",当时的经验自我不可能分辨这个小孩的话是真是假;后来强盗随之人舟,证明这个小孩的哭诉的确是圈套,才知道他原来说的是假话,可见"诡言"是叙述自我的评价,这里体现的是叙述自我的视角。再如,艾行可的下落在正文中一直是个悬念,十二日日记的结尾处尚说:"艾使先返,问艾竞杳然也",直到二十三的日记才正面说出:"过艾行可家,登堂见其母,则行可尸已觅得两日矣。"可是,在十二日日记开头部分的夹注里已说到:"艾行可披发而行,遂至不救。"乍看之下,似乎矛盾,其实正是由于双重视角所致,同一天的日记中,说踪迹杳然是经验自我的视角;说披发而行以至不救是叙述自我的视角。这种双重视角是《徐霞客游记》中一个很突出的叙事特征,分析欣赏其文学成就时应该留意。

【原文】

二月初十日 夜雨达旦。初涉潇湘,遂得身历此景,亦不以为恶。上午,雨渐止。迨暮,客至,雨散始解维。五里,泊于水府庙之下。

十一日五更复闻雨声,天明渐霁。二十五里,南上钩栏滩,衡南首滩也,江深流缩,势不甚汹涌。转而西,又五里为东阳渡,其北岸为琉璃厂,乃桂府烧造之窑也。又西二十里,为车江,或作汊江。其北数里外即云母山。乃折而东南行,十里为云集潭,有小山在东岸。已复南转,十里为新塘站。旧有驿,今废。又六里,泊于新塘站上流之对涯。同舟者为衡郡艾行可?石瑶庭,艾为桂府礼生,而石本苏人,居此已三代矣。其时日有余照,而其处止有谷舟二只,遂依之泊。已而,同上水者又五六舟,亦随泊焉。其涯上本无村落,余念石与前舱所搭徽人俱惯游江湖,而艾又本郡人,其行止余可无参与,乃听其泊。迨暮,月色颇明。余念人春以来尚未见月,及入舟前晚,则潇湘夜雨,此夕则湘浦月明,两夕之间,各擅一胜,为之跃然。已而忽闻岸上涯边有啼号声,若幼童,又若妇女,更余不止。众舟寂然,皆不敢问。余闻之不能寐,枕上方作诗怜之,有"萧管孤舟悲赤壁,琵琶两袖湿青衫"之句,又有"滩惊回雁天方一,月叫杜鹃更已三"等旬。然亦止虑有诈局,俟怜而纳之,即有尾其后以挟诈者,不虞其为盗也。迨二鼓,静闻心不能忍,因小解涉水登岸,静闻戒律甚严,一吐一解,必俟登涯,不入于水。呼而诘之,则童子也,年十四五,尚未受全发,诡言出王阉之门,年甫十二,王善酗酒,操大杖,故欲走避。静闻劝其归,且厚抚之,彼竟卧涯侧。比静闻登舟未久,则群盗喊杀人舟,火炬刀剑交丛而下。余时未寐,急从卧板下取匣中游资移之。越艾舱,欲从舟尾赴水,而舟尾贼方挥剑斫尾门,不得出。乃力掀篷隙,莽投之江中,复走卧处,觅衣披之。静闻、顾仆与艾、石主仆,或赤身,或拥被,俱逼聚一处。贼前从中舱,后破后门,前后刀戟乱戳,无不以赤体受之者。余念必为盗执,所持触衣不便,乃并弃之。各跪而请命,贼戳不已,遂一涌掀篷入水。入水余最后,足为竹纤所绊,竞同篷倒翻而下,首先及江底,耳鼻灌水一口,急踊而起。幸水浅止及腰,乃逆流行江中,得邻舟间避而至,遂跃入其中。时水浸寒甚,邻客以舟人被盖余,而卧其舟,溯流而上三四里,泊于香炉山,盖已隔江矣。还望所劫舟,火光赫然,群盗齐喊一声为号而去。已而同泊诸舟俱移泊而来,有言南京相公身被四创者,余闻之暗笑其言之妄。且幸乱刃交戟之下,赤身其间,独一创不及,此实天幸。惟静闻、顾奴不知其处,然亦以为一滚入水,得免虎口,资囊可无计矣。但张侯宗琏所著《南程续记》一帙,乃其手笔,其家珍藏二百余年,而一入余手,遂罹此厄,能不抚膺!其时舟人父子亦俱被戳,哀号于邻舟。他舟又有石瑶庭及艾仆与顾仆,俱为盗戳,赤身而来,与余同被卧,始知所谓被四创者,乃余仆也。前舱五徽人俱木客,亦有二人在邻舟,其三人不知何处。而余舱尚不见静闻,后舱则艾行可与其友曾姓者,亦无问处。余时卧稠人中,顾仆呻吟甚,余念行囊虽焚劫无遗,而所投匣资或在江底可觅。但恐天明为见者取去,欲昧爽即行,而身无寸丝,何以就岸。是晚初月甚明,及盗至,已阴云四布,迨晓,雨复霏霏。

十二日邻舟客戴姓者,甚怜余,从身分里衣、单裤各一以畀余。余周身无一物,摸髻中犹存银耳挖一事,余素不用髻簪,此行至吴门,念二十年前从闽返钱塘江浒,腰缠已尽,得髻中簪一枝,夹其半酬饭,以其半觅舆,乃达昭庆金心月房。此行因换耳挖一事,一以绾发,一以备不时之需。及此堕江,幸有此物,发得不散。艾行可披发而行,遂至不救。一物虽微,亦天也。遂以酬之,匆匆问其姓名而别。时顾仆赤身无蔽,余丁以所畀裤与之,而自著其里衣,然仅及腰而止。旁舟子又以纳一幅男予,用蔽其前,乃登涯。涯犹在湘之北东岸,乃循岸北行。时同登宅余及顾仆,石与艾仆并二徽客,共六人一行,俱若囚鬼。晓风砭骨砂砾裂足,行不能前,止不能已。四里,天渐明,望所焚劫舟在隋江,上下诸舟,见诸人形状,俱不肯渡,哀号再三,无有信者。艾隔江呼其主,余隔江呼静闻,徽人亦呼其侣,各各相呼,无一能应。已而闻有呼予者,予知为静闻也。心窃喜日:"吾三人俱生矣。"亟符与静闻遇。隔江土人以舟来渡余,及焚舟,望见静闻,益喜甚。于是入水而行,先觅所投竹匣。静闻望而问其故,遥谓余日:"匣在此.匣中之资已乌有矣。手摹《禹碑》及《衡州统志》犹未沾濡也。"圾登岸,见静闻焚舟中衣被竹笈犹救数件,守之沙岸之侧,怜予寒,皇脱身衣以衣予。复救得余一裤一袜,俱火伤水湿,乃益取焚余炽火圳炙之。其时徽客五人俱在,艾氏四人,二友一仆虽伤亦在,独艾行司竟无踪迹。其友、仆乞土人分舟沿流捱觅,余辈炙衣沙上,以候其音。时饥甚,锅具焚没无余,静闻没水取得一铁铫,复没水取湿米,先取干米数斗,俱为艾仆取去。煮粥遍食诸难者,而后自食。迨下午,不得艾消息,徽人先附舟返衡,余同石、曾、艾仆亦得土人舟同还筏州。余意犹妄意艾先归也。土舟颇大,而操者一人,虽顺流行,不佳达二十余里,至汊江已薄暮。二十里至东阳渡,已深夜。时月色再明,乘月行三十里,抵铁楼门,已五鼓矣。艾使先返,问艾竟杳然也。

先是,静闻见余辈赤身下水,彼念经笈在篷侧,遂留,舍命乞哀,贼为之置经。及破余竹撞,见撞中俱书,悉倾弃舟底。静闻复哀求拾取,仍置破撞中,盗亦不禁。撞中乃《一统志》诸书,及文湛持、黄石斋、钱牧斋与余诸手柬,并余自著日记诸游稿。惟与刘愚公书稿失去。继开余皮厢,见中有尺头,即阖置袋中携去。此厢中有眉公与丽江木公叙稿,及弘辨、安仁诸书,与苍梧道顾东曙辈家书共数十通,又有张公宗琏所著《南程续记》,乃宣德初张侯特使广东时手书,其族人珍藏二百余年,予苦求得之。外以庄定山、陈白沙字裹之,亦置书中。静闻不及知,亦不暇乞,俱为携去,不知弃置何所,真可惜也。又取余皮挂厢,中有家藏《晴山帖》六本,铁针、锡瓶、陈用卿壶,俱重物。盗人手不开。亟取袋中。破予大笥,取果饼俱投舡底,而曹能始《名胜志》三本、《云南志》四本及《游记》合刻十本,俱焚讫。其艾舱诸物,亦多焚弃。独石瑶庭一竹笈竟未开。贼濒行,辄放火后舱。时静闻正留其侧,俟其去,即为扑灭,而余舱口亦火起,静闻复入江取水浇之。贼闻水声,以为有人也,及见静闻,戳两创而去,而火已不可救。时诸舟俱遥避,而两谷舟犹在,呼之,彼反移远。静闻乃入江取所堕篷作筏,亟携经笈并余烬余诸物,渡至谷舟;冒火再入取艾衣、被、书、米及石瑶庭竹笈,又置篷上,再渡谷舟;及第三次,则舟已沉矣。静闻从水底取得湿衣三、四件,仍渡谷舟,而谷(舟)乘黑暗匿妯衣等物,止存布衣布被而已。静闻乃重移置沙上,谷舟亦开去。及守余辈渡江,石与艾仆见所救物,悉各认去。静闻因谓石日:"悉是君物乎?"石遂大诟静闻,谓:"众人疑尔登涯引盗。谓讯哭童也。汝真不良,欲掩我之箧。"不知静闻为彼冒刃、冒寒、冒火、冒水,守护此箧,以待主者,彼不为德,而反诟之。盗犹怜僧,彼更胜盗哉矣,人之无良如此!

十三日昧爽登涯,计无所之。思金祥甫为他乡故知,投之或可强留。候铁楼门开,乃入。急趋祥甫寓,告以遇盗始末,祥甫怆然。初欲假数十金于藩府,托祥甫担当,随托祥甫归家取还,而余辈仍了西方大愿。祥甫谓藩府无银可借,询余若归故乡,为别措以备衣装。余念遇难辄返,(缺)觅资重来,妻孥必无放行之理,不欲变余去志,仍求祥甫曲济。祥甫唯唯。

【译文】

二月初十日夜雨通宵达旦。初到潇湘,便身遇此景,也不以为是坏事。上午,雨渐渐停下来。到傍晚,同船乘客陆续来到,雨停之后才解开船缆启程。行五里,停泊在水府庙下面。

十一日五更时又听到雨声,天亮后雨渐渐停止。行二十五里,往南上钩栏滩,它是衡州府南面第一滩,江流变深,水面变窄,水势比较平缓。转而往西,又行五里,到了东阳渡,它的北岸是琉璃厂,是桂府烧造各种器皿的窑子。又往西行二十里是车江,(或叫汉江)。车江北面几里以外就是云母山。于是又折往东南,行十里,为云集潭,有座小山在潭的东岸。随后又转往南,行十里,为新塘站,(先前有驿站,如今已废弃。)又行六里,停泊在新塘站上游对岸。同船的有衡州府的艾行可、石瑶庭,艾是桂府祭祀时赞礼司仪的执事,而石本来是苏州府人,移居此地已经三代了。这时太阳还有余辉,而此地只有两只载谷的船,于是靠拢上去停泊在一起。不久,又有同是往上游行驶的船五六只,也随后停泊下来。附近岸边本无村落,我想石瑶庭与前舱中所搭乘的徽州人都惯走江湖,而艾行可又是本地人,船的行止我可以不过问,于是听其停泊。等落西山之后,月色明朗。我想,入春以来还未见月色,到上船的前一个晚上,是潇湘夜雨,今夜则湘浦月明,两夕之间,各擅一胜,为此欣喜不已。不久,忽然听到江岸边有啼哭之声,像是小孩,又像是妇女,哭声持续更余还未停止。各船静悄悄的,都不敢询问。我听着哭声不能人睡,在枕上作诗表达怜悯之情,有"潇管孤州悲赤壁,琵琶两袖湿青衫"之句,又有"滩惊回雁天方一,月叫杜鹃更已三"等句。然而我也只担心有骗局,待船上的人因同情而接纳他时,便有人尾随其后挟持诈骗,没想到他是强盗。等到二更时分,静闻于心不忍,趁小解涉水登岸,(静闻严格遵守教中戒律,吐痰及大、小便一定等到上岸,从不让其入水。)喊啼哭的人过来询问,只见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孩,还没有留全发。他谎说是王宦官门下,才十二岁,王宦官惯于酗酒,常拿大棍杖打他,因此想要逃跑。静闻劝他回去,并且殷勤安慰他,他竞然躺在岸边不动。等静闻回船不久,就有一群强盗喊着杀人船中,火把刀剑交错而下。我这时还未入睡,急忙从床板下取出匣子中装着的旅资,转移到其他地方。穿过艾行可所在的船舱,想从船尾投入水中,而船尾的强盗正挥剑砍斫船尾的门,不能出去。于是用力掀起船蓬上的缝隙,莽莽撞撞地将匣子投入江中,又跑回睡觉的地方,找了衣服披在身上。静闻、顾仆和艾行可、石瑶庭以及他们的仆人,有的光着身子,有的裹着被子,都被逼到一起。强盗们前面从船的中舱,后面砍破后门,前后相夹,刀戟乱戳,船上的人无不赤体受创。我想,一定会被强盗抓住,手里拿着绸子衣服不方便,于是一并丢弃。船上的人个个跪下来请求保命,强盗砍戳不止,于是大家一涌而起,掀起船蓬跳入水中。入水时,我是最后一个,脚被竹船索绊着,竟然同船蓬一起倒翻下去,头先触着江底,耳鼻都灌了水,赶紧跳起来。幸好水浅,只到腰部,于是在江中逆流而走,相邻的一只船为躲避强盗而开了过来,便跳人其中。这时水浸得我寒冷之至,身边一位客人将船夫的被子盖在我身上,我躺在船中,船只逆流而上三四里,停泊在天香炉山下,这里已是湘江的对岸了。回头看那只被劫的船,火焰腾腾,众强盗以一声高喊为信号,一齐离去。不久,同时停泊的那些船都过来停泊,有人说南京书生身上被刺伤四处,我听了暗笑这个人所说不实。而我赤身处于乱刀棍剑之下,竞侥幸没有被伤,这实在是天幸!只是不知道静闻、顾仆的下落,不过以为他们也一同滚入水中,得以逃脱虎口,至于钱财行李可不去计较。但是,张宗琏所著的《南程续记》一套,是他的手迹,他的后人珍藏了两百多年,而一到我手中,便遭此等厄运,怎能不痛惜!当时船夫父子也都被刺伤,在邻船上哀号。另一只船上又有石瑶庭、艾行可的仆人与顾仆,都被强盗刺伤,光着身子过来,与我同盖一床被子躺下,我这才知道所说的被刺伤四处的,就是我的。前舱中那五个徽州人都是木匠,他们中也有两个在邻船上,其余三人不知下落。而我所在的舱中还不见静闻,后舱中则有艾行可与他的一个姓曾的朋友,也不知下落。我这时躺在众人中,顾仆呻吟得很厉害,我心想行李虽然被焚烧抢劫得一干二净,而投到江中的匣子里装着的旅资或许还可以在江底找到。只恐怕天亮后被见到的人拿走,想黎明就前往寻找,但身无寸丝,怎么上岸呢?这天晚上,起初月亮明亮,等强盗来到,已阴云四布,到天亮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十二日邻船一个姓戴的客人,很同情我,从身上脱下一件里衣、一条单裤送给我。我身上没有一件物品,摸摸发髻中还有一个银耳挖(我向来不用髻簪,这次走到苏州时,回想起二十年前从福建返回到钱塘江时,随身携带的财物已经用完,只有发髻中还有一枝簪,剪下一半付了饭钱,用另一半雇了一乘轿子,才到达昭庆寺金心月房。因此这次兑换了一个耳挖,一是用来盘束头发,一是用以防备随时的需要。到这里堕入江中,幸亏有这耳挖,头发得以不散开。艾行可披发而行,以至于丧生。一件物品虽然微小,也是天意啊!)便用来酬谢了他,然后匆匆问了他的姓名就告别了。这时顾仆光着身子无一丝遮体,我便把单裤给了他,自己穿着那件里衣,然而那里衣仅到腰间。旁边的船夫又给了我一块衲布,用来遮着身子前面,于是登岸。所登之处仍然在湘江的东北岸上,于是沿岸往北走。当时一同登岸的有我和顾仆、石瑶庭和艾行可的仆人以及两个徽州人,一行共六人,个个都像是囚犯鬼怪。晓风刺骨,砂砾割脚,走不能走,停不能停。过了四里,天渐渐亮了,看见被焚烧抢劫的那只船在江对面,上下各船,看到我们的形状,都不肯为我们摆渡,再三恳求,没有人相信。艾行可的仆人隔江呼喊主人,我隔江呼喊静闻,徽州人也呼喊同伴,各自呼喊,没有一个人应答。不久听到有人呼喊我,我知道是静闻,心中暗喜道:"我们三人都还活着。"急于想与静闻相会。江对面的一个当地人划船过来接我,到被焚毁的船边,看见静闻,更加欢喜得不得了。从船只的残骸处入水而行,首先寻找投入江中的竹匣子。静闻看见后问知原因,远远地对我说:"匣子在这里,匣中的钱已经没有了。你亲手临摹的《禹碑》以及《衡州统志》还没有沾湿。"等登上岸,看到静闻从被烧的船中救下了数件衣服、被子、竹书箱等,守在沙岸边。他同情我的寒冷,急忙脱下身上的衣服给我穿上;又救得我的一条裤子一双袜子,都被火烧残被水浸湿了,于是又取了些焚烧船只留下来的残火来烘烤。这时,五位徽州人都在,艾行可一行四人,两位朋友和一位仆人虽然受了伤但是也都还在,只有艾行可竟不见踪迹。他的朋友和仆人求当地人开船沿江流分头寻找,我们在沙地上烘烤衣服,等候他们的消息。这时饥饿至极,锅具焚毁无余,静闻钻入水中找到一个铁铫,然后再次潜入水中捞得一些湿米,(这之前找到几斗千米,但都被艾行可的仆人拿了去。)煮了粥给每一位遭难的人吃,而后自己才吃。等到下午,没有艾行可的消息,徽州人先搭船返回衡州城,我们同石瑶庭、姓曾的以及艾行可的仆人也找到一只当地人的船,返回衡州城。我胡乱猜测艾行可先回去了。这艘土船很大,而驾驶的只有一人,虽然是顺流下行,但不十几里,到汊江就已经是傍晚了。又行二十里到东阳渡,已是深夜。这时月色再次明亮,乘月行驶三十里,抵达铁楼门,已经五更了。艾行可的仆人先回去,询问艾行可竞杳无音讯。

先前,静闻见我等赤身跳入水中,他想着佛经、书箱在船篷侧边,便留在船上,舍命乞求,强盗才丢下经书。等破开我的竹箱,见箱中都是书籍,就全部倒出来丢弃在船底。静闻再次向强盗哀求拾取,仍旧放在破箱中,强盗也不禁止。(箱中是《大明一统志》等书籍,以及文湛持、黄石斋、钱牧斋给我的诸多亲笔信,以及我自己写的各地游览的日记稿。只有写给刘愚公的书信稿丢失了。)接着强盗又打开我的皮箱,见其中有绸缎布料,便全部装在袋中拿走了。此箱中有陈眉公给丽江府木公的叙稿,以及他给弘辨、安仁的信件,还有苍梧道顾东曙等人的家信几十封,还有张公宗琏所著的《南程续记》,是宣德初年张侯出使广东时亲笔撰写的,他的族人珍藏了两百多年,我苦苦相求才得到它。外面用庄定山、陈白沙写的字幅裹着,也放在书信中间。静闻不知道这些,也无暇乞求,都被强盗带走,不知丢在何处,真可惜啊!强盗又取了我的皮挂箱,里面有我家私藏的《晴山帖》六本,以及铁针、锡瓶、陈用卿壶等,都是些笨重的物件,强盗拿到后没有打开,赶忙装进袋子里。破开我的大书箱,拿出果饼都抛到船底,而曹能始的《名胜志》三本、《云南志》四本以及《游记》的合刻本十本,都被烧搏了。艾行可舱中的各种物品,也大多被烧毁丢弃。惟独石瑶庭的一个竹书箱竟然未被打开。强盗临走时,就在后舱放了火。当时静闻正好留在旁边,等强盗一走,就将火扑灭,而其他舱口也起了火,静闻又人江取水浇火。强盗听到水声,以为有人来,见到是静闻,将他刺伤两处后离去,而火已经不可救。当时众船都远远避开了,但两艘运谷子的船还在,静闻向他们呼救,他们反而移开了。静闻于是走到江中捞取堕入水中的船篷作为筏子,赶紧将佛经、书箱以及我那些焚劫之后留下来的物品,渡到谷船上;冒火再到船上取了艾行可的衣服、被子、书箱、米以及石瑶庭的竹书箱,又放在船篷上,再次渡到谷船上;等第三次返回,船已沉了。静闻从水底捞起三四件湿衣服,仍渡回谷船,而那谷船上的人已趁黑暗将绸缎衣服等物品藏匿了,只剩布衣布被而已。静闻于是重新将它们移到沙滩上,谷船也就开走了。等我们渡江过来,石瑶庭和艾行可的仆人见到所救的物品,全部各自认领了去。静闻于是对石瑶庭说:"全是您的东西吗?"石瑶庭便大声辱骂静闻,说:"众人怀疑是你登岸引来强盗。(指询问啼哭的小孩那件事。)你实在是品性不良,想掩藏我的箱子。"他不知道静闻为他冒刀剑、冒严寒、冒烈火、冒江水,守护这箱子,以待主人,他不以为德,反而辱骂。强盗还可怜僧人,石瑶庭简直比强盗更狠毒,人没有良心竟到了这种地步。

十三日黎明登岸,不知道到哪里去。想到金祥甫是他乡故知,投靠他或许可以勉强停留。等到开了铁楼门,就走进去。急忙走到祥甫的寓所,告诉他遇盗的经过,祥甫露出悲伤的样子。我起初想向桂王府借几十两银子,托祥甫担保,同时托祥甫回老家时到我家取了来归还,而我们则仍可了却西游的心愿。祥甫说桂王府没有银子可借,如果我回故乡,他另外想办法为我们置办衣装。我想,如果遇到困难就回家,(有缺文)找到资金重新出来,妻子儿女一定不会同意我走,我不想改变西游的志向,仍然恳求祥甫曲为救济,祥甫表示应允。

滇游日记九游石房洞山

【提要】

徐霞客由贵州进入云南作滇游,从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初十始,至崇祯十三年(1640)九月止,历时近三年。现存《滇游日记》十三篇,"游石房洞山"选自其中的第九篇。

石房洞山在云南腾冲以北、永昌以西,系石灰岩溶洞,天长日久,风雨侵蚀,难以攀登。这段日记最让人难忘的就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攀登山洞的经过,在欲上无援、欲下无地的情形之下,好不容易才找到可以放置手脚的石头,然后再一只手、一只脚地慢慢挪动;由于异乎寻常的艰难和惊惧,还差点因手足无力而掉下悬崖。连徐霞客自己都说:"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这一段无疑也是"以躯命游"的最好注脚。

在写作方法上,这一段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后期游记的风格。相对来说,前期游记比较注重艺术构思和文采,更具文学性游记的特点;后期游记比较注重记录的准确全面,更具科学考察记录的性质,文字琐碎,质实详密。

【原文】

四月二十七日晨起,饭而行,仍取木胆肩负之。由冈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勃,则热水复溢坞中,与冷水交流而西出峡,其坞皆东大山之环壑也。由其南复上坡里余,有坑自东山横截而西,若堑界之者,其下亦水流淙淙。随坑东向上一里,从坑坠处南渡其上。盖其东未渡处,亦盘壑成坪,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半里,有岐:一南行坡上,一东向村间。余意向东者乃村中路,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三里稍下,见一坞横前,其西下即乌索之旁村,其南逾即雅乌之西坳矣,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一里,得南来大路,乃知此为固栋向南香甸道,从之。渐东北上一里,稍平,东向半里,复上坡。平上者一里,行峰头稍转而南半里,即南雅乌之脊也。从其上可南眺宠炭山,而北来之岭,从其北下坠为坳,复起此坡。东随坞脊平行半里,乃东北下。抵坳东,则有路西自坳中来者,乃热水塘正道,当从坠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而南也。于是又东下一里余,其下盘而为坪,当北山之东,山界颇开,中无阡塍,但丰草苋苋。东北一峰东突,截寨前标,即石房洞山也。其后乃西北而属于西山。西山则自北而南,如屏之列,即自热水塘之东而南度雅乌者也。于是循西山又北下半里,见有两三家倚南坡而庐,下颇有小流东向而坠,而路出其西北,莫可问为何所。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其人日:"雅乌山村也。"亟驰去。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焉自适也。又北一里,再逾一东突之坡,一里,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自其南破雅乌东峡而去,而犹不见江也。北向东转而下,一里,有峡自西北来,即截案后西北之山,与西界夹而成者,中有小水随峡东出,有小木桥度其上。过而东,遂循东山之麓,始见南壑中,东江盘曲,向西南而破峡。盖此地北山东突而截螟,南山自石洞厂南,盘旋西转,高耸为江东山北岭,与北对夹,截江西下,中拓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一里,有岐东南下坞中,截流渡舟,乃东趋石洞之道;有路东北挟截嵘之峰而转,乃北趋南香甸道。于是东北一里余,转截嵘峰东。遥眺其坞大开,自北而南,东西分两界夹之。西山多东突之尖,东山有亘屏之势,坞北豁然遥达,坞东则江东北嶂,矗峙当夹。惟东南一峡,窈窕而入,为杨桥石洞之径;西南一坞,宛转而注,为东江穿峡之所。

先是,余望此戳嵘之峰,已觉其奇;及环其麓,仰见其盘亘之崖,层耸叠上;既东转北向,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欲一登而不见其径,欲舍之又不能竟去。遂令顾仆停行李,守木胆于路侧,余竞仰攀而上。其上甚削,半里之后,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问得一少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盖峭壁有之,无此苏土;流土有之,无步苏石。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白坠。久之,幸攀而上,又横帖而南过,共半里,乃抵其北崖。稍循而下坠,始南转入洞。洞门穹然,如半月上覆,上多倒垂之乳。中不甚深,五丈之内,后壁环拥,下裂。批隙而入,丈余即止,无他奇也。出洞,仍循北崖西上。难于横帖之陟,即随峡上跻,冀有路北迂而下,久之不得。半里,逾坡之西,复仰其上崖高穹,有洞当其下,洞门南向,益竭蹶从之。半里,入洞。洞前有巨石当门,门分为二,先从其西者入。门以内辄随巨石之后东转,其中夹成曲房,透其东,其中又旋为后室,然亦丈余而止,不深入也。旋从其东者出。还眺巨石之上,与洞顶之覆者,尚余丈余。门之东,又环一石对之,其石中悬如台,若置梯蹑之,所揽更奇也。出洞,循崖而北半里,其下亦俱悬崖无路,然皆草根悬缀。遂坐而下坠,以双足向前,两手反而后揣草根,略逗其投空之势,顺之一里下,乃及其麓。与顾仆见,若更生也。

【译文】

二十七日,早晨起床,吃饭后动身。仍取来木胆扛在肩上。由山冈东南下到峡中一里多,又有浓郁的烟气,是热水从坞中溢出,与冷水汇合而往西流出峡谷,这里的山坞都是东面大山环绕的壑谷。由峡谷南面再上坡一里多,有坑从东山往西横截,好似堑沟一样隔在这里,坑下也有淙淙流水。沿着坑谷向东上走一里,从坑谷下坠处往南跃到坑谷上。坑谷东面未走过的地方,也有壑谷盘绕成平地,有村庄靠在东峰下,路应该在东峰的西南边。半里,有岔路:一条往南通往山坡,一条往东通向村庄。我想,往东的是去村中的路,就沿着东峰往南走,往前看尖山距离非常近。三里后稍往下,见一个山坞横在前面,山坞西下方就是乌索旁边的村子,从山坞南面越过去就是雅乌山西面的山坳,我才明白这是去固栋的路。急忙折转向东,莽莽撞撞地行走在山坡之间。一里,到了南来的大路上,才知道这是固栋通向南香甸的路,顺着它走。慢慢地往东北上走一里,路稍平缓,向东半里,再上坡,平缓向上一里,在峰顶稍转向南半里,就是南雅乌的山脊。从上面可以远眺南边的宠炭山,而北边延伸过来的山岭,从此峰北边下坠为山坳,在此抬升形成此坡。往东沿山坞冈脊平行半里,就向东北往下走。抵达山坳东头,则有路自西边山坳中延伸过来,就是去热水塘的正路,原本应该从坑谷东面村庄的岔路上走,现错绕向南了。于是又向东下走一里多,其下方盘绕成为平地,正当北山东面,山界相当开阔,中间没有水田,但青草繁茂。东北有一山峰向东突起,高大险峻,像标杆一样插在前方,这就是石房洞山,它后面往西北与西山相连。西山从北而南,像屏风一样排列的,就是从热水塘东面往南延伸的雅乌山了。于是沿西山又往北下走半里,看到有二三户人家依靠南面山坡建屋居住,下边有好些溪水向东流泻下去,而路通到它的西北方,无处可以打听这是什么地方。不久遇到一个人,拉住他打听。那人说:"这是雅乌山村。"就赶紧离开。后来才知道这里是险途,行人都不敢停脚,而我糊里糊涂坦然自如。又往北走一里,再越过一个向东突出的山坡,一里,攀登至山坳中,这才发现东江的地形,自它的南边冲破雅乌山东面的峡谷流去,但仍看不见江流,向北转向东往下走,一里,有山峡自西北延伸过来,就是那座高山后面西北方的山与西面一列山峰相夹而形成的,其中有小溪流顺峡谷往东流出去,有小木桥横渡小溪之上。走到桥的东头,就沿北山的山脚走,才看到南面壑谷中,东江弯弯曲曲,向西南冲破峡谷流去。这个地方北山东突而高大险峻,南山从石洞厂以南,盘旋西转,高高耸立而成为江东山峰的北岭,与北山相对夹立,截断江流使之西下,中间拓展为山坞,在山峰之间曲折延伸。道路从它的北边往东一里,有岔路往东南下到坞中,截流而渡,是往东去石洞厂的路;有路往东北沿着那座高峻的山峰转,是往北去南香甸的路。于是往东北走一里多,转到那座高峻山峰的东面。遥望远处,山坞十分开阔,自北向南,夹在东西两列山峰中间。西山有很多尖峰往东面突出,东山有屏风横亘之势,山坞北面豁然开阔遥达远方,山坞东面则有江东江北的峰嶂相对矗立夹峙。惟独东南方为一条峡谷,曲折延伸,是去杨桥石洞的路;西南方一个山坞,宛转潴注,是东江穿越峡谷的地方。

这之前,我望见那座高峻的山峰,已经觉得它很奇特;到绕着它的山脚行走,仰见它盘绕绵亘的山崖,层层耸立,重叠而上;接着东转向北,忽然看到层层山崖之上,有个洞朝向东方,想登上去却找不到路,想要放弃又始终不忍离开。于是让顾仆放下行李,在路旁守着木胆,我终于仰面攀登而上。山崖之上,极其陡削,半里之后,山土陡削不能承受脚趾,用手指攀拉草根而登。不久,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幸好到了岩石上。然而岩石也不坚稳,踩上去马上坠落,手攀岩石也会坠落,偶尔遇到一块稍微坚牢一点的,双足绷紧手指挂住,就像平贴在墙壁上一样,不能移动一步。想上去既无处可攀,要下去亦无地可踩,平生经历的险境,没有超过这里的。峭壁有过,没有这样疏松的土质;疏松的土质有过,没有这样松散的岩石。过了很久,先试探着找到四处不会坠落的石头放置双手双脚,然后悬空移动一只手,接着再悬空移动一只脚,一手一脚抓牢,然后再悬空移动另一只手和脚,幸好石头没有坠落,可是又感到手足无力自己像要掉下去一样。过了很久,才侥幸攀登上去,又贴身横过南边,共半里,才抵达山洞北面的山崖。沿山崖稍稍下坠,才向南转进洞中。洞口穹然隆起,如半圆形的月亮覆在上方,顶上有很多倒垂的钟乳石。里面不太深,五丈之内,洞后壁环形相拥,下边裂开一道小门。从缝隙挤进去.一丈多便到了头,其他没有奇异之处。从洞中出来,仍沿北面的山崖往西上爬。比贴身横爬向上更艰难,于是沿着山峡上登,希望有路往北绕道下山,找了很久没找到。半里,越过山坡的西边,再次仰望山崖,上方高入云霄,下方有一山洞,洞口向南,越发竭力攀登。半里,进入洞中。洞前有巨石挡在门口,将洞门一分为二,先从西边的门进去。到洞里面就沿巨石的后方往东转,其中巨石和洞壁夹成曲折的石房,穿过东面,里面又盘旋成为后室,不过也是一丈多便到了头,未能深入。不久即从东边的洞口出来,回头眺望巨石之上,与洞顶下覆之外,还有一丈多高。洞口之东,又环绕着一块岩石与它相对,此石悬在中央如同平台,如果设置梯子登上去,能看到的景色一定更奇。走出山洞,沿山崖往北走半里,下面也都是悬崖无路可走,但全部悬挂着草根,于是坐着往下坠,把双脚伸向前,两手反向后面拉着草根,略略作出投空而下的姿势,顺势滑下一里,竟然到了山脚。与顾仆相见,就像死里复生一样。


2000年写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

段江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