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像范蠡

 娲咖人生 2013-09-12
偶像范蠡 


 
    本人忝为范蠡同乡,故对其事迹也加意收集,可越收集就越称奇,由称奇而佩服,进而由佩服又崇拜了。

  范蠡其人,说来也神。何奇之有?且听我道来。

  范蠡者,字少伯,本是楚宛三户人,大约应是今日河南南阳附近。在家乡时因为行事佯狂倜傥,被人人为是个狂人。好在那时候在南阳有一个好的地方官,此人就是后来和范蠡同为越王勾践肱骨之臣的大夫文种。文种毕竟见识不凡,听说属地有范蠡这样的狂人,不以为怪,反倒认为:“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于是礼贤下士亲自上门拜访。那时候我们这位范兄也的确狂的够意思,竟然蹲在狗洞旁对着县太爷的车驾狂吠不止。从人恐怕惊了县老爷的架,劝文种还是别见这个疯子了。文种却没那么小气,依旧下车行礼,可范蠡却瞟也没瞟一眼这位父母官,给了文种好大一个没趣,只好讪讪而归。不过范蠡可不是真的疯子,他是心里有数,知道文种必然去而复返,于是回头就找嫂子借了一身好行头,说是:“今日有客,愿假衣冠。”,大概他嫂子也心里早巴望这这个精神病小叔子早点能有个出头之日,自己也好脱了负担,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果然“有顷种至,抵掌而谈,旁人观者耸听之矣。”如此说来也大有些三顾茅庐的意思了。若干年以后,好做梁父吟卧龙先生也隐居于南阳,刘皇叔也是给足了卧龙的面子,把上演了一出三顾茅庐的好戏。每每看三国到这一段我就总是想诸葛先生是不是也是受了曾经同居一地的范蠡前辈启发才弄出这许多玄虚来。不过只是后人猜度,不足为信了。

  南阳那时候的白河(古称育(加三点水)水),直通汉水,范蠡和文种估计也是架舟而行,由白河到汉水再到长江,最后终于到了越国,同在越王勾践手下任职。那时的越国正跟附近的吴国因为种种宿怨打的好象乌眼鸡一般。由于勾践在战略上没有听我们范兄的建议犯了冒进的错误,加上吴国的伍子胥好生厉害,勾践这次败的很惨,计无所出,问范蠡道:“因为不听您的话我落到如此田地,该当如何?”范蠡之高明终于体现,没有因为以前的事情甩手不管,他深谙大丈夫能屈能深的道理,建议勾践:“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也就是说派使者去投降多说拜年话多给银子,有道是礼多人不怪,实在不行,那只好“卖身”了!写道此处,我不由击节而叹:“能伸屈者如范蠡,事有不成乎?”

  于是,文种作为特使来到吴地,“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话很明白,老婆都可以贡献了,何况其他?吴王夫差倒是很有些FAIRPLAY的意思,也就答应了。可伍子胥毕竟高明,心想毛主席“宜将奋勇追穷寇,不可沽名肖霸王(嘿嘿,当然他不知道霸王何许人也)”的教导,要把革命进行到底,执意要打勾践这只落水狗。吴王此时倒是对伍子胥很看中,也就改变了主意。文种辱命而归。勾践急的要烧房子杀老婆干脆拼命了事。(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好在文种此次去吴国看处太宰伯嚭是个腐败份子,于是再次出使越国,大大的贿赂了伯嚭一把。好歹让吴国退了兵。

  后面的故事大家估计都是耳熟能详了,比如尝粪,卧薪尝胆,西施美人记,伍子胥国门悬目等等等等,就不罗嗦了。

  其间范蠡亲选了西施献与夫差,而且自己还在吴国当了两年人质,可算是也没闲着。

  越国终于东山再起,大败吴军。夫差想起了以前勾践的把戏,也派人来讲和。可越国只有文种、范蠡而没有伯嚭,终于吴灭越兴。“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作为人臣可谓劳苦功高,贡献至伟了。   范蠡和文种同为良臣,可下场截然不同。范蠡的高明只处也再一次体现。功成名就,范蠡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敏锐的洞察了当时的局势,决定激流勇退。临走是留书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可文种终于没听劝告,虽然称病不朝,可最后还是以作乱的罪名被勾践赐自尽了。

  范蠡逃亡了,可我们范兄的逃亡也是很潇洒的:“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另外有说法是范蠡携美人西施泛舟五湖之上终老一生。我到更愿意认为,范蠡是带着美人西施和数量充足的财宝泛舟于海上,去继续演绎他精彩的后半生去了。

  范蠡坐船入海,很是航行了一段时日,终于到了齐地,大概今天山东沿海一带。因为范蠡的名头太大,所以改名“鸱夷子皮”。开始了他的新的传奇生活。“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范蠡的理财术着实让人瞠目,没过多旧,就产至数十万,富甲一方。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齐人听说了他的贤能,就要让他当官做宰相。而这正是范蠡所不愿意的,他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言下大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于是范蠡再一次散尽家财,远走他乡。可谓潇洒之极!

  范蠡一家游历道了陶这个地方,我猜度可能是现在定陶一带吧,看到此处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于是定居于次。这也是范蠡最后一次迁徙,最终范蠡终于终老于此。

  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范蠡的经商才华在陶终于又一次展现,被他创了和名垂千古的名字---陶朱公!这陶朱公的名字着实太响亮以至后代对于那些富可敌国的人们每每加以此雅赞,而名字的由来正是因为范蠡在陶的再一次发迹。

  范蠡发财的经验看私简单:“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说起来就是把浓牧作为基础,看准市场行情薄利多销,可这简单的法则被范蠡运用的出神入化,终于,他称为了富甲天下的陶朱公。

  范蠡的一生似乎足够辉煌了,可这辉煌的背后蕴藏这范蠡深深的智慧和对周围人和物的洞察。他识人之准,从他对勾践的评价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另外在范蠡当陶朱公的日子里,他家里发生的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也足以证明他的高明。

  可谓富家出败子,范蠡的二儿子也就这么不争气,居然跑到出国跟人斗狠杀了人,被楚国的公安机关拘留,要枪毙偿命。范蠡听了这消息,很冷静的说:“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也就是说范蠡不敢藐视法律,认为杀人理当偿命,可又可能是因为要被杀的是他陶朱公自己的孩子,父子天性难以割舍,不得不还是出手相救。于是范蠡准备和很多金子装到了牛车上让小儿子带了去楚国营救他二哥。

  可范蠡的老大听说了,觉得父亲看不上他的才能,而器重他的小弟弟。一气之下扬言说不让他去他就自杀,当妈的看不下去了(呵呵,不知是不是西施耶!),就劝范蠡:“何苦为了救小儿子而让老大活不下去呢?”枕边风吹的没办法,范蠡只好答应让老大去楚国,另外告戒他,到了楚国把银子给一个叫庄生的人,告诉他要营救弟弟,别的什么也别干,千万千万。老大很听话的记下了,可私自有带了些银两以备急用。

  到了楚国,老大恭敬的去拜见庄生,可一见到庄生却大失所望,原来这个庄生是个看城门的糟老头。失望归失望,可老大还是把银子给了他告诉了他为何而来,然后告辞而出,心下却是不以为然。出了庄生的家,老大还是不放心,有些不理解父亲为何如此看中这个老头,为了保险起见,老大又用私带的金子去贿赂楚国的当官的,自以为高明。

  可他不知道,这个庄生虽然潦倒却是当地很有名的长者,连楚王也经常来找他顾问。庄生收了金子只是要让老大放心,并不是真贪图这些钱财,凭他和范蠡的交情这个忙是说什么也要帮的。于是老头告诉老伴,千万不要动老大送来的金子,以后事情成了还要原样退回,然后自己就亲自入宫拜见楚王,说:“老夫最近夜观天象,好象很不详。大王应该大赦天下冲冲晦气。”楚王听了大惊,赶忙下令有司去办有关大赦的事宜。眼看着范蠡的二儿子就要有救了。

  可那帮拿了老大钱财的当官的听说了这个消息也赶忙告诉老大,说是自己说动楚王大赦天下,借以表功。老大听了以后高兴之余,又是心疼,早知道这样干吗送那么多金子给那个糟老头?最后居然又跑到庄生家里把银子给要了回来。老大自以为处事得当,可把庄生气的够戗,认为受了羞辱,于是老头连夜进宫告诉楚王不要大赦了,因为有人给官员行贿要给陶朱公的儿子说情,此时大赦,显的大王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而徇私。楚王听了也就把大赦的事情作罢。

  终于范蠡的二儿子被处死,老大只好一路哭着把弟弟的尸首运回家乡。

  范蠡听了老大的哭诉,却不意外,只是对老大说:“我不让你去是因为了解你曾经和我一起创业,吃过苦,过日子节俭。本来这是你的优点,可贿赂徇私的事情是不能节俭的。所以我让你那没过过苦日子花钱大手大脚的小弟弟去,正是要用他的缺点办成这件事情。现在不过是我的预想称为了现实。没办法,注定我要失去一个儿子了。”用人的缺点办好事,范蠡察人之明,用人之当,实在是不可言表。

  范蠡的故事还不止于此,相传世界上第一部养鱼的专著《养鱼经》就是范蠡所著,可能我们养鱼卖钱搞多种副业范蠡也是始作俑者吧。 
  写罢此篇,对范蠡的佩服更加不可抑制。一介书生“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数度激流勇退,携的美人归,著述立说传于后世,真让我们这些后辈小子羡煞。

  于是决定,此生应以范蠡为榜样,也轰轰烈烈一把,不,应该是好几把。

  罗嗦了许多,随便说说。只博一笑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