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澜访谈录:为了音乐,我可以很任性

 雪球儿. 2013-09-13
 

杨澜访谈录:为了音乐,我可以很任性 

杨澜访谈录:为了音乐,我可以很任性 - 杨澜 - 杨澜

李云迪、杨澜

 

  2013年8月15日,“钢琴王子”李云迪在家乡重庆开启“中国钢琴梦音乐会”全国巡回演出,开始了他全新的古典音乐巡礼。目前,巡演已经走过了6座城市,全国4000多万“琴童”的热情及琴童家长望子成龙成凤的期待,不仅给李云迪带来了感动,也让他回忆起自己当年的琴童岁月。


  在中国小城市演出也比在国外有意义


  令人瞩目的是,这次国际水准的音乐巡演不仅包括北京、深圳、武汉这些一线中心城市,还锁定了邯郸、惠州、西宁这样的二三线和偏远城市。李云迪说:“在中国举办一场大规模的古典音乐会巡回演出,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被问及是否担心会出现二三线城市知音甚少的尴尬情况,云迪显得十分自信:“我希望把好音乐传播给更多人,在自己的祖国,不管做什么事,尤其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比我在国外待一年,更有意义。”巡演中的李云迪,享受着台上台下之间无形的互动,“每一首乐曲,在休止符的地方、在停顿的时候、在非常细微非常敏感的环节,可以感觉到,大家是不是屏住呼吸,是不是和我在一起。”


  如何诠释爱情


  回顾《杨澜访谈录》2005年采访李云迪的视频,不难发现,如今的钢琴王子不仅更加成熟,也更加谨慎。八年前的李云迪,毫无顾忌地讲述着认真练琴后会得到变形金刚的奖励,也会在演奏浪漫爱情曲目时,用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甚至是对祖国的爱来刺激自己的情感神经,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目的。看到大屏幕上八年前的自己,戴着牙套,说话大大咧咧,云迪自我嘲笑了一番:“2002年,我就开始箍牙,到了2005年,我还在箍牙!原本医生说一个月要调整一次,但我在德国学习,在国外演奏,过了两个月也没办法回去,一而再再而三,这整个过程非常痛苦。”


  八年后,再次被问及如何在演奏中表达爱情,如何将自己经历过的感情放入演奏中,腼腆的云迪却一再回避,他说:“生活的阅历和舞台的经验,对于演奏家来讲更为重要。肖邦所经历的爱情,使得他的音乐带有占有感和压迫性;而舒伯特的音乐是线条很干净的。”


  艺术不能妥协,其它都好办


  说起这八年来最大的蜕变,李云迪坦言:“到目前为止,我对音乐梦想的旅程才真正开始。”在采访中,云迪向大家分享了在做音乐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在录制《乐聚维也纳》专辑时,唱片公司派来的制作人是自己十分不愿意合作的一位,而对于李云迪来说,坚持自己的演奏风格,把控自己的作品走向,是艺术创作中不可妥协的核心和关键。当时的他,一气之下飞离了维也纳。现在说起这件事,李云迪依然非常骄傲,认为这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尊严的维护。


  如今的李云迪,可以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期待和意愿来做每一场音乐会、演奏每一个作品,毫无外界因素掺杂。他说:“今年的中国巡演是我一直以来的打算和想法,我希望把好的音乐传播给更多人。”“这次的巡演当中,我特别挑选了一些中国民族音乐,像《彩云追月》《云南民歌五首》《皮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

 

  引擎的声音对我来说也是音乐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爱好,就是对自己的职业中不能得到的那部分的补偿。对于“钢琴王子”李云迪来说,这份补偿便是跑车。儿时的云迪在每次上完少年宫钢琴课程后,都会求妈妈买一台汽车模型。长大后的云迪拥有了自己的百万跑车,而说起跑车最吸引他的,竟然是引擎发出的“音乐”。他说:“引擎发出的声音,也是一种艺术,也是音乐。”


  “音乐不是奢侈品,音乐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 当我们不再把音乐作为成名成家的途径或者工具,不把它作为一个展现自己品位和修养的附属品,可能音乐就会回归它的本身——那就是生命的表达,情感的滋养。对于中国高达4000万的“琴童”们,李云迪的建议是:让音乐成为你的一种生活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