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量技术操盘策略》中的各个交易系统详述(下)

 江苏常熟老李 2013-09-13

《计量技术操盘策略》中的各个交易系统详述(下)

(2007-01-31 15:23:37)
转载
分类: 交易相关的网文转摘
七种常用系统已测试完毕。
运用顺势系统的最堪忧之处,是市场是否能够继续呈现明显的趋势。虽然1990年初期的表现十分优异,但获利能力近年来有逐渐转差的倾向。这是系统性交易者必须留意的问题。测试结果或许意味着,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之内,逆势系统的表现将优于顺势系统。

接下来是11种作者的新系统.
凯斯特纳移动平均系统

这套方法是由常用的移动平均穿越系统修改而来。单一移动平均线穿越系统的最大问题就是讯号反复。改进方法之一是利用两条均线构建通道。
方法如下:两条移动平均线,其中一条计算每天最高价的移动平均,另一条计算每天最低价的移动平均,两者分别为通道的上限与下限。
交易讯号:唯有当收盘价高于通道上限才买进;唯有当收盘价低于通道下限才卖出。
除此之外,利用下列方法过滤交易讯号:今天的X天移动平均高于前一天的读数,才接受买进讯号;今天的X天移动平均低于前一天的读数,才接受卖出讯号。滤网使用的参数X,通常都设定等于移动平均长度(如采用20天的通道,则X=20)。
本案结合两套系统,一个采用20天移动平均,另一个采用80天移动平均。唯有当两套系统的讯号彼此一致,才接受进场讯号。至于出场讯号,如果今天的收盘价跌破80天期盘中低价的简单移动平均,则结束多头部位;如果今天的收盘价超过80天期盘中高价的简单移动平均,则结束空头部位。
此系统运用于期货市场,绩效很不错有11年获利,且夏普率、K比率都很高。股票市场稍差,但仍有7年获利。

 

第二阶突破策略

这种策略可以区别不同期间长度的通道突破强度。对于一般的二十天通道突破系统来说,如果今天收盘价创最近二十天的最高收盘价,则建立多头部位。根据定义,如果今天收盘价是最近四十天的最高收盘价,必然是最近二十天的最高收盘价。因此,如果今天收盘价是最近四十天的最高收盘价,也将是二十天通道突破系统的买进讯号。或许我们应该强调一点,四十天期的最高收盘价,其意义显然超过二十天期的最高收盘价。我设计第二阶突破指标判别新高或新低收盘价的重要性。
每天,我比较今天收盘价与最近八十天收盘价的关系,藉以判断今天收盘价的突破程度。如果今天收盘价是最近五天的最高收盘价,今天就是五天期新高。同理,如果今天收盘价是最近二十天的最高收盘价,今天就是二十天期新高。这种比较将回溯到最近八十天为止,藉以判断今天的突破程度。
这种某天期高价或者低价,就是第二阶突破统计量。高价记录为正数,低价记录为负数。举例来说,如果今天收盘价是最近四十天的最高收盘价(四十天新高),今天的第二阶突破统计量就是40;如果今天收盘价是最近三十五天的最低收盘价(三十五天新低),今天的第二阶突破统计量就是-35。
我们利用第二阶突破统计量建构通道突破系统:如果今天的第二阶突破统计量创最近四十天新高,而且读数大于20,则建立多头部位;如果今天的第二阶突破统计量创最近四十天新低,而且读数小于-20,则建立空头部位。


第二阶突破策略的独特结构,并没有转移为根本绩效。虽然逻辑结构非常合理,但第二阶突破策略的表现显然不如标准的顺势系统。我想,这个策略恐怕必须重新设计才能运用于实际交易。

MACD柱状图折返

MACD=12天期收盘价EMA-26天期收盘价EMA
MACD讯号线=MACD的9天期EMA
MACD柱状图=MACD-MACD讯号线(差值绘制为柱状图)
MACD柱状图通常可以提供早期的警讯,显示趋势即将发生变化。(记得三重滤网交易法中第一重滤网即是采用MACD柱状图作为趋势变化的指标,本人在交易中亦采用柱状图作为研判工具之一)

MACD柱状图折返策略,是运用MACD柱状图侦测趋势即将发生变动的能力,并转为交易讯号。
交易法则如下:当柱状图由零线以下谷底向上反转达x%,代表买进讯号;当柱状图由零线以上峰位向下反转达x%,代表卖出讯号。
我们知道,当柱状图由谷底向上折返,意味着价格趋势可能向上反转;同理,当柱状图由峰位向下反转,意味着价格可能向下反转。可是,每当柱状图由极端读数折返就立刻进场的话,可能会造成讯号反复,所以我们规定柱状图折返必须达到x%的门槛,才视为有效的进场讯号。
本例中的x%采用25%来测试。测试绩效并不精彩。虽然优于大多数摆荡指标类型的策略,但在整个测试的12年中,期货只有5年获利,股票只有2年获利。
可是,请注意,在最近5年内,期货市场有四年获利。虽然还不适用于目前的交易,但MACD柱状图折返系统很可能是明日之星。

 
背离指数

上周考试,耽误了一些时日,今天开始
在上升趋势的拉回过程中买进,或在下降趋势的反弹过程中放空,这是我最喜爱的策略之一。我设计这套背离指数(divergence index)衡量这种拉回或者反弹走势的劲道。背离指数是透过两个动能指标的乘积衡量拉回力道,迟疑最近价格变动量的变异数平方。
背离指数=(10天动能×40天动能)/(40天价格变动量标准差×40天价格变动量标准差)
交易规则:如果背离指数小于-10,而且四十天动能为正数,建立多头部位;
                  如果背离指数小于-10,而且四十天动能为负数,建立空头部位。
此处我们把背离指数视为顺势系统运用,但是该指数也可以作为逆势系统运用,藉以猜测行情头部或底部位置。
背离指数系统的表现很不错,尤其在期货方面。请注意背离指数近年来的绩效没有变差的迹象,这点与其他顺势系统不同,因此,这或许是颇具将来性的系统。
 
移动平均汇合方法

最佳化程序是很重要的概念,我设计一种移动平均系统,可以简化参数最佳化程序。移动平均汇合方法(moving average confluence method)不采用最佳化参数值,而是检视所有参数组合讯号,唯有所有讯号一致性达到某最小门槛,才进场交易。
     基本上,我们仍采用两条移动平均线的穿越系统,短期均线的长度设定为一到二十天之间,长期均线的长度始终是短期均线的四倍。所以,可能的参数组合会包括1天/4天、2天/8天―――20天/80天等20组。短期均线向上穿越长期均线,代表买进讯号;短期均线向下穿越长期均线,代表卖出信号。每天我们都检视20组参数提供的交易信号,计算发出买进信号的参数组合数量百分率。这个百分率读数就代表“移动平均汇合统计量“(MACS),然后绘制为走势图。
举例来说,如果1天/4天参数组合发出买进信号,MACS就+5(因为总共有20组参数,按100计,每一组参数发出买进信号,相当于5%)。依照这种方法,每天检视所以20组参数;假设某天有12组参数发出买进信号,当天的MACS读数就是60。
交易法则如下:如果MACS等于或大于60,进场建立多头部位;如果MACS等于或小于40,进场建立空头部位。
依据作者的统计(90-01年),不论期货或者股票,移动平均汇合方法的表现都不错(具体评价略),其中外汇市场、利率及石油表现最佳。只要价格出现明显的趋势,大多数移动平均参数组都会呈现相同方向的信号。MACS利用0到100之间的读数,反映参数组合交易信号的一致性。将来这套系统可以采用更复杂的交易法则,另外设定出场信号。例如,多空部位的进场信号分别设定在75与25,如果MACS介于75与25之间,则保持空手。或者也可以把出场信号设定在MACS穿越50。
有上可以看出,传统的指标在加入一些创意后可以构建一些不错的交易系统。作者的这个系统弹性比较大,读者自己可以相应作些调整,比如长、短均线关系可以从4倍关系改为3或者5倍关系。作者的统计是针对连续在市操作的统计,我们也可以根据作者后面的说明对进出场作些改变,比如进场信号仍是60、40,但是出场信号可以是穿越50;当然还可以结合其他――总之这套系统在运用时有很大的弹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些相应调整。当然,真正用于实战之前需要一番测试。
 
常态化包络指标


最早的时候,某些人只采用一条简单移动平均提供买卖讯号。可是,随着计量策略变得愈来愈普遍,交易者开始采用更复杂的方法。对于那些远离移动平均线的极端价格走势,交易者试图掌握其中的赚钱机会。为了办到这点,她们必须藉有某种方法判断价格是否太过远离移动平均线。
理想的情况下,移动平均最好如同橡皮筋一样,只要价格太过远离,移动平均就会把它们扯回来。于是,这就产生移动平均包络的观念。
包络是由移动平均周围的两条带状区间构成。
过去这是利用两个常数乘以移动平均。例如,105%乘以移动平均为上限带状,95%乘以移动平均为下限带状。基本上,只要价格脱离两条带状范围,就视为太过远离,应该会返回移动平均。若是如此,这套系统就有获利机会:价格跌破下限带状而重新返回,代表买进讯号;价格穿越上限带状而重新折返,代表卖出讯号。
过去这是相当常见的系统。可是,关于这套系统显然有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如何精确决定带状的宽度呢?“不断尝试”似乎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我想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所以设计了常态化包络指标(NEI).NEI会根据最近的资料,自动绘制两个包络。
NEI=(收盘价-今天的五十天收盘价移动平均)/最近五十天价格变动率标准差。
依照大小顺序整理最近50天的NEI,然后
NEI上限=今天的五十天移动平均+第10个NEI
NEI下限=今天的五十天移动平均+第40个NEI
交易法则:价格向上穿越NEI上限而重新跌破,代表卖出讯号;
                     价格向下跌破NEI下限而重新穿越,代表买进讯号。
-----对于没有明确趋势的行情,这套系统似乎颇能精确判断价格折返点。
测试的结果很有趣,期货方面,虽然夏普率、K比率都为负值,似乎不堪使用,可是最近六年内有五年获利,似乎获利能力已经否极泰来。
股票没有期货好,但最近五年有三年获利。

 

多重进场摆荡指标系统

类似如RSI与随机指标等超买/超卖摆荡指标,通常同来辨识行情头部与底部,属于逆势系统。我设计的多重进场摆荡指标系统则完全不同。不论采用哪种摆荡指标,当指标显示趋势变的更强劲,就增添多头部位,当趋势转弱,就结束多头部位,如果趋势变得更弱,则建立空头部位,甚至慢慢增添空头部位。这个系统的特色在于:趋势强度决定讯号强度。以下列举一个范例:
摆荡指标向上穿越55:建立一单位多头部位(译按:反向穿越则结束部位)
摆荡指标向上穿越70:建立2单位多头部位
摆荡指标向上穿越85:建立3单位多头部位
摆荡指标向下穿越45:建立1单位空头部位
摆荡指标向下穿越30:建立2单位空头部位
摆荡指标向下穿越15:建立3单位空头部位
这套系统采用20天期慢速%K作为基准摆荡指标。我们可能建立1-3单位的多头或者空头部位,完全取决于20天期慢速%K指标的读数。
测试显示这套系统运用于期货市场表现还不错,可是整体表现还是不如其他顺势系统。运用于股票市场,情况就很差了

 

调整型随机指标

1998.3月的《期货》杂志(futures)刊载mark  etzkorn与george   pruitt的文章,介绍一种新的通道突破系统,采用市场波动率来调整期间长度。在这套系统内,如果收盘价的标准差增加,系统计算进场讯号的回顾期间也增长。举例来说,波动较剧烈的行情,可能需要采用60天通道突破系统来提供进场讯号,如果行情波动缓和,则采用20天通道突破系统。
这篇文章勾起我的一些新想法,于是设计一种根据市场波动程度而调整的摆荡指标。摆荡指标是计算短期相对价格区间的有效工具。--因此我设计出一种新的调整型随机指标,其中14天慢速%k指标将根据最近14天期最高价-最低价区间,以及最近100天期最高价-最低价区间进行调整。
新随机指标=(十四天慢速%k随机指标-50)×(最近14天最高盘中价格-过去14天最低盘中价格)/(最近100天最高盘中价格-过去100天最低盘中价格)+50
原则上,这是根据最近14天与最近100天的价格波动相对程度来调整14天期随机指标。
新的随机指标比较不敏感,走势比较迟钝。超卖、超买通常设定在35/65。
交易法则:当向上穿越65而重新跌破65,建立空头部位;
向下穿越35而重新向上穿越35,建立多头部位。
不过,这套系统的测试结果显示非常失败,不论是在期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夏普率与K比率均为负值。
对于这种表现,很多交易者可能会较轻松放弃这个指标,可是请记住某些表现最差的指标,往往是还没有经过筛选的钻石。读者不妨由反向操作的角度考虑这个指标,这很可能作为一套有效系统的基础。


三连发

某些非常简单的构想,却具有意想不到的表现。三连发的原则很简单,但绩效表现却很好。
当下列三个条件满足时,进场买进:
1:今天收盘价高于先前第五天收盘价;
2:先前第五天收盘价高于先前第十天收盘价;
3:先前第十天收盘价高于先前第十五天收盘价;
同理,下列三个条件满足时,进场放空:
1:今天收盘价低于先前第五天收盘价;
2:先前第五天收盘价低于先前第十天收盘价;
3:先前第十天收盘价低于先前第十五天收盘价;
谁说简单的策略不能成功呢?不论期货或股票,三连发策略的历史测试绩效都很杰出。



成交量反转策略

长期以来支持效率市场假说的学术界人士,开始进行历史测试,检视这个假说是否成立。其中michael  copper就是一列,他发现单周报酬率走势如果伴随着萎缩成交量,通常会在隔周反转。
让我们利用股票市场资料来检定他的理论。
进场讯号的交易法则如下:
五天期绝对价格变动量大于一百天期价格波动率标准差,而且五天期平均成交量小于先前第十天开始的五天期平均成交量75%。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希望找到价格出现重大变动而成交量萎缩的机会。如果最近五天的价格出现显著下跌变动而成交量缩小,则进场买进;如果最近五天的价格出现显著上涨变动而成交量缩小,则进场买进。所有部位都在进场之后的第五天出场。
测试表明,此策略似乎颇能判断短期行情的头部与底部,在股票市场表现很不错,夏普率达1.15,K比率为0.49。


赛塔支撑/压力策略

亚利市.赛塔(Alex Saitta)是我最欣赏的华尔街专业分析师,他的名气或许不是顶大,但我相信它是少数愿意在每天分析中,清楚表达其预测或观点的分析师,不像其他专业分析师说起话来总是躲躲闪闪。1990年代,赛塔曾经在所罗门史密斯邦尼编写一份每日刊物,专门分析股票与债券市场的短期行情。不同于投资银行的专业分析师,赛塔创造很多计量交易方法。我最欣赏的是其中一种判断行情头部与底部的技巧。
赛塔是由20天期盘中高价与盘中低价的简单移动平均着手。如果收盘价高于(盘中)高价均值,市场就结束负性阶段而进入正性阶段。同理,如果收盘价低于低价均值,市场就结束正性阶段而进入负性阶段。请注意,这套技巧的真正优点不在于趋势定义,而在于如何判断先前头部与底部的方法。一旦认定新的上升趋势已经开始(由负性阶段进入正性阶段),赛塔就有先前的下降趋势中寻找最低收盘价(或最低盘中低价),把这点定义为底部。反过来可定义头部。
我采用赛塔的头部与底部,定义压力与支撑。

有一种古老的说法,旧的压力一旦被克服,就转变为新的支撑;旧的支撑一旦被跌破,就转变为新的压力。所以,先前的头部一旦确定,投资人与交易者都会试图在这个位置卖出--那些稍早没有在高点出场的人,当然不希望连续犯第二次错误。可是,如果头部压力一旦被克服,就代表当时的卖压已经被买盘消化,这股买气通常可以带动行情走高。反过来理解,就是底部的情况。

我们藉有赛塔头部与底部,判断卖压与买盘的位置。交易法则如下:
价格上涨穿越先前的头部,进场建立多头部位;
价格跌破先前的底部,进场建立空头部位。
请注意,每当收盘价穿越20天期盘中高价或低价的移动平均线,就必须重新设定先前的头部或底部。
不论期货或股票,这套策略历史测试绩效都很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